第3章 向上也要管理,攀附同样有诀窍
第一节 “既得陇右”,岂敢“复欲得蜀”
建安二十年,曹操率军打败张鲁,成功占领汉中。取得了胜利之后,司马懿向曹操建议道:趁着这次的胜利,加之刘备刚刚得到蜀汉,一切还没有完全平稳下来,只要向蜀汉进军,肯定能一举取得胜利。可是曹操一句“既得陇右”,岂敢“复欲得蜀?”意思就是说,现在已经得到了陇,还怎么想得到蜀汉呢?示意他不要太贪心,而应该知足。
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倘若任其膨胀,那必然会后患无穷。人一旦有了贪欲,永远都不会满足,这时就会有欠缺感,于是就高兴不起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果能适当地降低一些标准,退一步想一想,就会发现其实现在自己拥有的东西就不少。总之,知足能让人明白既然不可行那就不要去强求,不知足让人明白既然还能奋斗,就要付出自己的努力。事实上,知足与不知足这两者之间有一个“分寸”的问题。分寸是智慧,更是水平,就看我们在生活中能否很好地把握了。
第二节 曹孟德得封魏王,司马懿屡屡献计
司马懿被贬之后,开始做起喂马、掌管军中伙食的工作。此时身份卑微的他,为了国家大事,先后两次冒死向曹操进谏,结果都没有得到重视。后来,关羽攻占樊、襄二城,并杀了魏国著名大将庞德,俘虏于禁。曹操为了避开锋芒,决定迁都。只是文武大臣对此意见不一,争执不下,于是曹丕借机说服曹操,让司马懿官复原职。
现实启发是,我们要积极主动,为自己争取机会。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他们更需要那些善于思考的员工。只知干活而不知动脑的人对企业的发展并没有什么益处。在工作上,要是我们能提前提交自己的工作成果,就能为领导留出更充裕的调整时间,也让领导有更充足的时间来做好决策了。所以,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工作。
要想把握住转瞬即逝的机会,我们就必须学会说服他人,向别人推销自己或自己的观点。当然,在说服他人之前,我们一定要先说服自己,让激情和才智把自己的人生推向高处。
第三节 辅佐曹丕,让主子离不开你
东吴攻打曹魏,曹丕不听司马懿的劝告,下令让曹仁放弃樊城、襄阳二城。曹丕为了证明自己有军事能力,亲自率领军队回到家乡,大宴家乡父老,场面盛大。东吴听到消息后派使者前来讲和,曹丕答应了。曹丕这次在家乡摆宴,深得民心。回去之后,曹丕便得到众臣的支持而取代汉献帝,接过传国玉玺,登上魏王宝座。
事物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总会隐含着一些决定未来的玄机。对于我们来说,把握住了这种玄机,就可以把握未来;而当我们把握了未来,那当然也就获得了成功。机会只是提供给了成功的可能性,要想真正获得成功,必须要奋斗。所以,在机遇面前,不仅需要敢于拼搏、锲而不舍的劲头,还要将自身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争取机遇,抓住机遇,勇敢地以自己的最佳优势去迎接挑战,选择出最佳方案后再付诸行动。我们必须主动寻求机会,要敏锐地“缠住机会”。机会只馈赠给那些积极寻求的进取者,而不会降临在那些消极等待者身上。只有那些懂得紧紧抓住机会的人,才有希望摘取成功之果。
第四节 一而再地劝进曹操,说上司爱听之话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关羽攻打樊城,节节胜利。曹操情急之下提出迁都计划。司马懿觉得没有必要迁都,建议曹操让孙权秘密出兵攻打荆州,迫使关羽放弃攻打樊城。在此战中,关羽被杀。东吴将其首级送到魏国。司马懿向曹操建议,应该按照公侯之礼厚葬关羽,并分析其中的原因。曹操非常满意,便命人按照司马懿所说的去行事。
人常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其实,人人都愿意听好听的话,赞美的话,这是人之常情。因此,在职场中,如果我们能恰到好处地说些领导爱听的话,就会给领导留下良好而深刻的印象。
恭维话是打开对方心扉的第一步,接下来他就会滔滔不绝地开始谈话,这时候你千万不要打断他,你要知道:“会说的不如会听的。”显然,这样良好的效果是由于善于倾听的人在无形中起到了鼓励对方的作用。如果你在交际场所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专注认真地倾听别人谈话,向对方表示你的友善和兴趣,将会对你有极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