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们的宇宙
阴
1.
我们每个人都有母亲,也都知道母亲的名字。然而万物之母并没有名字,我们称她:宇宙。万物皆此同根,一脉相连。
1.1 我们的世界与宇宙的联系
今天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有时看起来复杂又难以理解的世界,但生存其中的我们,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因何而往。正是我们对自己生存的世界了解的局限性,加之欲望和需求,导致了相互竞争。然而尽管我们人类已经在自己栖息星球的物种中取得绝对的优势地位,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比起太阳系、银河甚至宇宙,却依旧显得那么无足轻重。
理解力的界限建立在我们感知的局限上。如同处于三维空间的平地居民,我们经常将动态的整体性宇宙认知为线性、连续、有限且无关联的,虽然其实万物本出同源,关系密切。
2.
有无相生,阴阳对立而统一。
1.2 阴阳相和
宏观宇宙与宇宙中可见的物理表象往往以不可见力为界,这些看不见的“作用力”可以是原子能、能量、熵或重力。这些力创造了宏观和微观宇宙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把二者紧密联系起来。生态系统的关联也同理,只是联系的对象和方式不同,譬如像单细胞与多细胞有机体,它们被诸如有机化学、可再生能源交换还有熵等物质元素联系起来,调节着它们的平衡。
这些相互作用的系统所呈现出的整体表象是看似对立的各种力相互协调达到的平衡状态:(譬如)
万有引力的向心作用将星球束缚在太阳系中,同理星团被束缚在星系内。
原子和分子中用以束缚其中亚原子粒子的键合力。
构成细胞和生命体的有机元素,
还有单个生命体死亡时,生物圈依然拥有的再生能力。
3.
万物之间的平衡态难以达到,更难保持。然而生态系统却可以一直处于自然平衡的状态。
1.3 平衡的相互作用
静态系统相互作用的平衡结果也许偶然会达到平衡态,但因为多系统之间的关系依赖于势能与有效能的转化和熵的交换,所以这种平衡态是很难保持的。故而变化,才是宇宙之常。
最终因为熵超过有效能的极限,系统的平衡过程和平衡态不复存在。这些原则(即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无论是对行星的生命周期、人们用以摄取能量或使其转化的碳氢化合物、还者是多细胞生物体的生态循环等全部适用。
4.
一旦某个元素被消耗,这个过程就无法逆转。能级也同理,只能从高层到低层跃迁。然而有机系统不同,永远处于自我更新中。
1.4 熵守恒原理
熵是一个系统能量的极限值。能级永远自上而下跃迁,即从有效到无效,譬如温度和能量的损失耗尽。地球吸取的太阳能又会消散在太空。吸收和释放的太阳能达到了一个平衡点,让地球得以维持稳定的温度和气候。由此,再加上液体水还有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为主组成的大气层,让以碳氧化合物为基本的生命体得以存在。有趣的是,生命竟使本该消散的物质得以循环再生。
所有的系统都是由熵来调控的。系统若要避免永久消耗,必须平衡可用的能量供给和生产资料来源来利用和循环。只有能不断吸收更多能量,它们才能正常运作。一些物理系统如果没有足够能量来维持,或者由于自身结构的损耗,就将改变甚至崩溃。然而,由于植物的呼吸作用,只要有太阳提供地球能量,有机资源就是可修复可再生的。所以,有机生命体的自然能量系统是不断更新的,并不会被耗尽。这些自然资源就这样维持了地球上百万年的生命延续。
5.
太空由内太空和外太空两部分组成。它的大部分似乎都是空旷无垠的。它延伸得越广,我们的发现就越多。
1.5 探索内外太空
宇宙大部分都是空旷的空间,据最新估算它的半径约为14亿光年,但这对我们来说已经是无边无际了。我们越深入地去了解和学习宇宙时,越会发现它的神奇与伟大。迄今为止,我们人类已经能相对成功地绕地球的轨道飞行并且时不时登上月球。但这样的距离相比一光年(即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的距离)只是一个零头。故而我们涉及的范围从未超过14亿之中的一个光年,就好比十万千米中不足一厘米的距离。
我们对宇宙的探索和对微观世界的钻研其实有着相同的内在本质。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了用来调控分子和原子中的亚原子分子的物理尺寸级,还有调控生物体(包括我们自身)的有机化学物和遗传因素等等。还有在我们的思考过程中理解和冥想的范围也有一个个体的内在空间。
6.
(万物)源头的实质不会消亡。它像一个联系着所有内部系统的大蜘蛛网般盘踞延伸。
1.6 意识和思想
考虑到太空的距离尺度之大,宇宙中所有事物的本质还是相互关联并统一真是令人惊讶。所有的这些事物被同一张关联网所连接,在所有系统之间动态循环。虽然还存在很多东西尚未发掘,但我们已经掌握和了解的也已很多。
我们是在地球上第一个有感知,并意识到自己是谁的物种。这给了我们统治和改变环境的能力,虽然有很多时候结果不如人意,或者遭遇不如意的结果。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是有了一定的自我掌控能力,结果却常常不如人意。这说明我们的意识层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7.
世界上能够永存不朽的事物都不是为了自我存在。只有将眼界置于自己之外,才能看得更远。
1.7 循环连续的意识
相对于生命有机体,我们所感知到的其他所有事物的实质都是一个不会消亡的宇宙本身。生命再生循环不断。通常我们遇到的问题只存在日常遭遇的一个小的视角里。由于个体去感知周围的事物时总是存在于一个很有限的时间帧中,我们或许应该尝试放在一个更大的动态时间跨度中。
当我们开始到自己之外的事物和我们个人有限的势力范围时,我们会开始对随时间和空间延伸的原则产生意识。这样我们就可能通过互相学习来延伸超越个体感知的理解力。因而重要的知识从不会枯竭,它作为人类意识的通用连续体的一部分一代代传递。
8
像水一样,所有事物之间的流动将系统们连接起来。当我们明白事物的内在机理,就可以达到更好的理解。
1.8 所有的系统都是关联的
系统内部和之间的流动伴随时间和空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自然而然地联系着万物。我们从系统的不同表象进行研究,发现它们都是这样运行的。动力学家研究流动从而创造模型来理解系统是如何运行,计划或假设可能性,识别影响它们的故障和问题。
由于没有真正理解影响着自己的系统的运作原理,导致人们往往无法作出最佳选择。系统的反直觉性往往会使人做出结果差强人意的选择。懂得系统流动是如何联系的动力学家或许可以找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解决它们。因为其中能够影响我们大多数的因素不会对这些行使控制的人产生相同的影响。
9.
如果想保持收获最多,除了停止时间别无他法。这里有一个宇宙定理:不要贪得无厌。
1.9 可选择的分配
尽管我们作为一个物种认为物理宇宙如此巨大,但仍要选择去竞争物理资源的支配权。大部分人类的生活用来工作和奋斗从而在经济系统中生存,然而这个系统的环境却不允许他们分享足够每个人享用的潜在的巨大财富。
资本主义和其他的经济模型以小部分个体的最大化收益为动机。这些贸易和企业始终支持和实践将人类和物理资源最大化榨取的原则来受益。即使初始存在着明显的分配不均,这条原则的实施者其实并不关心长线利益的指数性反转性增长。
看不到这一点的这些人,希望我们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当这些社会精英们夺走或者限制别人的资源时会说:如果你们服从我们的领导,则最终会获得足够的资源。问题他们是没有意识到指数型增长的局限,故而不知道如何抑制指数的增长和发展,直到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所以我们真的应该听其号令吗?如果资源分配更平均,我们每个人至少能得到足够的生存必需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