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 Idea Watch
理论
企业援助的最佳时机
GIVING AFTER DISASTERS
王晨 | 译 蒋荟蓉 | 校 万艳 | 编辑
声誉良好的公司在灾害发生后带头援助,将会受益;其他公司只有跟随这样的公司进行相似援助才会受益。此外,在受灾地区有根基和业务的企业,援助效果更好。
近年来,飓风、海啸、地震、山火等自然灾害明显更加频繁,且破坏力增强。全球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显著上升,剔除通胀因素后,2011年到2015年的损失均值是1980年到1985年的四倍。受波及的人数也在增加,近年时常高达3亿人以上。然而,政府、非营利组织、NGO等传统援助机构,却无法充分提供灾后恢复所需资金。
企业则开始加入援助者的行列。2000年,全球最大的3000家公司中,提供灾害援助的不到1/3,2015年则超过90%,且平均捐赠数额增长10倍。美国最大的500家公司提供灾害援助的比例,从1990年的不到20%上升到2014年的超过95%。
面对这一趋势,研究者主要关注两个明显的问题:提供援助的企业是否有必要与受灾地区有关联且熟悉当地情况?如果在这方面增加投入,企业及其股东是否会受益?
乔治·华盛顿大学路易斯·巴莱斯特罗斯(Luis Ballesteros)团队进行的两项研究,分析了2003年到2013年企业自然灾害援助的所有数据。研究者排除了饥荒和炎热等长周期问题,聚焦于突发灾害。他们利用保险数据等信息,统计每次灾害造成的人身和经济损失、援助到位的速度,以及灾区恢复所用时间。
在第一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分析企业捐赠对受灾地区的援助效果。研究者假设:灾害发生后,在当地有根基且熟悉情况的公司反应速度较快;如果提供援助的主要是这类企业,灾区的长期恢复情况较好。这一假设的逻辑不仅考虑到企业对当地的熟悉度;更重要的是,为尽快恢复正常经营,这类企业有动机参与当地基础设施重建和社会秩序恢复。另一个假设是,如果企业动用与日常运营相关的资源(如矿业公司提供掘土设备,或运输公司提供物流支持),援助效果会比仅仅写支票更快更好。
为验证假设,研究团队两两对比不同国家的情况,每对国家的客观属性和受灾情况相似,但接受援助的程度和性质不同:一个以本地企业的实物捐赠为主,另一个以外部企业的现金捐赠为主。研究者分析了影响援助到位速度的因素,包括国家经济规模、受灾严重程度(包括人员伤亡等损失),以及新闻报道的密集度。对于灾后恢复情况,研究者根据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进行评估。
结果显示,以本地企业援助为主的国家,援助到位更快;本地企业援助占比超过44%的国家,10年后的恢复水平高出145%;以企业围绕核心业务进行捐助为主的国家,援助到位更快且恢复程度更高。
在第二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分析了企业通过援助得到的回报。首先,研究者发现,带头实施援助的公司对其他公司有显著影响:在89%的案例中,无论市值、市场占有率和财务表现有多大差异,各公司捐赠数额相差无几。例如,2010年智利大地震发生几小时后,跨国矿业公司英美资源集团即承诺捐款1000万美元,三家主要竞争者在此后几天内也捐出同样数额。“灾难发生时的不确定性太大,企业都争相响应。”研究团队成员、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泰勒·莱(Tyler Wry)在解释这种跟随行为时说。
为分析援助对经营的影响,研究者对比了企业在受灾地区的实际营收与灾害发生前的预期营收,发现企业声誉(以灾害发生一年前和一年后的媒体报道衡量)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这一点上,带头实施援助的企业对跟随者也有重大影响。“无论捐赠数额多少,声誉良好的带头者和跟随者都会受益,”研究者写道,“相比之下,声誉较差的带头者和跟随者会遭受损失。”研究者还发现,无论受灾地区的需求还是援助企业的能力,与捐赠行为的反响都没有多大关系。“无论捐赠数额如何,都会有带头者和跟随者受益,而有些企业则遭受损失,”研究者写道,“实际上,承诺进行援助后,我们数据库中超过半数公司在灾区的营收下降,且无法仅以灾害影响解释。”他们还认为,在声誉较差的公司带头实施援助后,其他公司如果采取不同的援助行动,将可能受益。
在实践层面,本项研究传达的信息十分清晰。声誉良好的公司在灾害发生后带头援助,将会受益;其他公司只有跟随这样的公司进行相似援助才会受益。此外,企业与灾区的联系至关重要。“在当地有根基和业务的企业,援助效果更好。”研究团队成员、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员迈克尔·尤西姆(Michael Useem)说。
本项研究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也有重要启示:经济欠发达地区缺少有实力的企业,灾害发生时很难得到大规模的企业援助,因此政府、NGO和非营利组织应准备好承担更大责任。
关于本研究 路易斯·巴莱斯特罗斯(Luis Ballesteros)、迈克尔·尤西姆(Michael Useem)、泰勒·莱(Tyler Wry):《企业灾害援助研究》[“Masters of Disaster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How Societies Benefit from Corporate Disaster Aid”,《管理学会》(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7年],《企业非市场行为回报研究》(“Halos or Horns? Reputation and the Contingent Financial Returns to Non-Market Behavior”,工作论文)
理念回归实践
爱德华多·马丁内斯
灾害发生后,灾区急需食品、水、药品等物资,因此物流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UPS利用自身专业能力成为这方面的领导者,经常因在全球各地的贡献受到表彰。爱德华多·马丁内斯(Eduardo Martinez)是UPS基金会总裁、UPS多元化事务负责人,他接受《哈佛商业评论》采访,介绍公司如何将其工作的价值最大化。
UPS从多年的灾害应对工作中学到了什么?
我们不仅关注灾情处置,也关注事前预案、危机后恢复和供应链物流。我们需要利用自身优势制造乘数效应。这项工作并非危机发生时的临时反应,而需要我们始终投入资金和专业能力。
UPS是一家物流公司,自然有明显优势。如果是金融或咨询公司,它们能做什么?
私营企业都可以助一臂之力。人道主义援助机构需要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高风险行业的企业则需要提高复原力。飓风“桑迪”之后,纽约市的一项研究发现,30%到40%受波及的中小企业未能恢复经营。有些社区任命了“复原力事务官”,负责协调各方资源,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私营企业可以参与到这项事业中,帮助小公司培养复原力。
会有帮倒忙的情况吗?
这是个经典问题。海地大地震后,我们接到一个跨国公司客户的电话,说想捐赠电热毯——要知道那是热带的七月。每次接到企业电话说想捐赠物资,我们都会说“谢谢,稍等,咱们先问问一线的人”。如果对方的东西用不上,我们会说明需要哪些东西,比如水、帐篷、照明设备等。通过这种管理方式,我们让供应链保持畅通。
想要帮忙的公司还应该注意什么?
并非每次灾害都是全球性的,我们的很多工作都是调动灾区本地的资源。最近印度洪灾严重,但没得到什么国际关注;埃博拉疫情再次爆发;加州山火并不总上新闻。无论事情是否成为焦点,我们都努力跟进全球各地的灾情。
科技是否改变了你们应对灾害的方式?
科技让我们的工作更有成效。我们在卢旺达使用无人机运送疫苗和血液制品,有时一天要送50多单。我们在叙利亚使用扫描器和磁卡为难民分配食品并进行追踪,而以前我们要用纸笔记录20万难民的配给信息。新的系统确保所有人得到足够营养,并减少了等待、损耗、囤积和转卖行为。
UPS从这项工作中获得了什么?
战略性的慈善事业有益于公司的声誉和品牌,但如果想真正动员整个组织,你不能满足于此。作为一个整体,我们都在从这项事业中学习,比如卢旺达的无人机项目就让我们接触到了这项新技术。我们逐渐了解不同文化,以及如何在不同的市场中工作。我们也很能激励员工。如果做这些事只是为了上头条,那你可就亏大了。
决策
竞争会提升风险偏好
一个好苹果……
员工同时在多个团队工作时,积极的领导者行为有溢出效应:一个团队的老板充分授权,会让员工在控制欲强的老板手下工作时也能感到被赋权。
特洛伊·史密斯(Troy Smith)等:《多团队工作中积极领导者行为的溢出效应研究》(“Research: When Employees Work on Multiple Teams, Good Bosses Can Have Ripple Effects”)
在个人和组织层面,对待风险的态度都非常重要。例如,员工可能因为担心后果而不敢提出质疑,而领导者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会影响产品发布和收购等决策。过往研究发现了风险偏好的几个影响因素,包括外向性等性格特征,以及情绪和语言等情境因素。一项新研究分析了另一个变量:竞争关系。
研究者梳理了2002年至2010年NFL常规赛的全部现场数据,重点分析球员的两个高风险选择:达阵后选择射门得一分还是再次达阵得两分,以及三攻未果后弃踢还是继续四攻。利用专业赛事分析、谷歌搜索和球迷评论信息,研究者评估了每场比赛两队的竞争程度。在高竞争性的比赛中,球员选择高风险的得两分和进行四攻的概率,分别高出37%和7%。
在接下来的一项实验中,137名大学生玩一种纸牌游戏。认为对家来自“对头”大学的参与者,叫牌(高风险、高回报的选择)的次数更多。这些参与者心率明显上升,而且表现出“促进”而非“防御”倾向,表明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同时在起作用。
研究者认为,领导者可根据情境需要激发或抑制员工的竞争情绪。当需要大胆行动时,“管理者应考虑在工作中促进员工间的竞争(例如反复让能力相近的员工对垒),还可以让新员工了解公司的传统竞争对手,并经常与这些对手进行对标”。与之相对,如果不犯错误更重要,领导者应尽量消除可能引起竞争情绪的状况。
关于本研究 克里斯托弗·杜(Christopher To)等:《竞争关系对风险偏好的影响研究》[“Going for It on Fourth Down: Rivalry Increases Risk Taking, Physiological Arousal, and Promotion Focus”,《管理学会》(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8年]
社交媒体
用Twitter打造品牌
越来越多CEO开始使用社交媒体。对1000名美国消费者的调查,显示了对品牌认知最有利的帖子类型。
公司治理
维权投资者有利于股东价值
很多管理者谴责维权投资者,认为他们制造分裂和混乱,过度关注短期股价,影响公司聚焦长期战略。一项新研究分析了企业剥离资产后投资者的回报情况(其中有些是业务正常发展的结果,有些是维权投资者的要求),结果呈现出维权投资者的积极一面。研究者分析了2007年到2015年《财富》500强公司的全部资产剥离情况(共计4035宗),并使用维权公司治理数据库SharkRepellent等资源,找出哪些是维权投资者要求的。
通过评估投资者对资产剥离公告的即时反应,以及计算股东价值的长期变化,研究者发现,相比公司主动行动,维权投资者主导的资产剥离效果更好,且这一差异平均持续近两年。造成这种差异的一个原因可能是,由于维权投资者推行主张的成本很高,他们一般只会在能获得较高股东回报时出手。“通过引导管理者实施非常规战略,维权投资者能创造股东价值,因此可能承担了重要的公司治理职能。”研究者写道。
关于本研究 陈思文(音)、艾米丽·费尔德曼(Emilie R. Feldman):《维权投资者主导资产剥离的股东价值分析》[“Activist-Impelled Divestitures and Shareholder Value”,《战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8年]
定价
虚假折扣效果超预期
每个人都喜欢捡便宜,所以给商品标上折扣价格是促销的好方法。但所谓的原价一定靠谱吗?一位研究者分析了某主流零售连锁的直营店,发现专供直营店的所有商品,“原价”都是虚构的——这些商品从未以标示的高价销售。通过梳理店铺数据,他发现“原价”每高1美元,顾客就平均愿意多支付77美分(尽管常客不太好骗)。
包括JCPenney和Kohl’s在内的几家知名零售商,都曾因虚假标价遭到集体起诉,但这种案子原告很难打赢,因此零售商没什么理由停止投机取巧。“有观点认为,消费者反正足够精明,因此相对其他形式的欺骗,虚假标价害处不大,”研究者说,“但我的分析结果显示,还是有很多消费者看不穿。”
关于本研究 唐纳德·倪(Donald Ngwe):《虚假折扣带来真实销量》(“Fake Discounts Drive Real Revenues in Retail”,工作论文)
人口分析
美国劳动力的老龄化
全球人口正在老龄化。美国的老龄化速度很快,大众对于变老这件事和退休的观点也在不断变化。这对企业和管理者有启示。人们预期自己何时退休?多大岁数的人“老得不适合”某项工作?公司是否应帮助员工规划退休生活?更多相关内容,请访问HBR.org/aging.
工作生活平衡
长期产假的代价
一杯拿铁引发的中产化
美国同一个邮编范围内每多开一家星巴克,区域房价就上涨0.5%。
爱德华·格莱泽(Edward L. Glaeser)、金贤真、迈克尔·卢卡(Michael Luca):《从Yelp数据看社区中产化》(“Measuring Gentrification: Using Yelp Data to Quantify Neighborhood Change”)
研究显示,父母更长时间的陪伴会让新生儿受益,因此很多企业员工游说管理层和政府延长父母双方的产假。但也有人担心,休假时间太长会影响职业前途。为评估这方面的风险,研究者在加拿大(母亲休满一年产假很常见)进行了三项研究。在一项实验中,相比最长只休过一个月假的女性应聘者,休过一年假的女性应聘者会被认为“不够符合条件”,且男性和女性评估者同样表现出偏见。此后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原雇主提供推荐信,介绍求职者的职业取向、目标和成就,就能让她免受负面评价。
第三项研究发现,如果曾加入公司为增强员工联系和投入度而设计的“保持联系”项目,休过一年假的女性更可能被认为敬业且符合条件。“较长的合法产假与女性在职业上的负面境遇有关联,我们的研究对此给出了一些解释,”研究者写道,“我们发现,产假长度被认为反映了女性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投入度,因此被用于评估她们的敬业度。”
关于本研究 伊沃娜·希德格(Ivona Hideg)等:《长期产假的负面影响》[“Th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Maternity Leaves: How Agency Interventions Mitigat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Longer Legislated Maternity Leaves”,《应用心理学》(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18年]
协作
同理心的局限
无论面对下属、客户还是竞争对手,每当我们试图理解他人,总有人说应该“从对方角度看问题”,让我们努力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了同理心的很多益处,包括增加利他行为、减弱刻板印象、增强人际纽带等。但同理心真的有助于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吗?
根据一项新研究,答案是否定的。在共计25项实验中,部分参与者被要求“尝试从另一个人的视角看问题”,然后评估对方的情绪或想法。结果,这些参与者的评估准确度略低于未得到任何指示的参与者。无论评估内容是陌生人的情绪还是恋人的偏好,结果都如此。
最后一项实验则表明,“尝试了解对方的想法”或许是更好的策略。在这项实验中,参与者被分为三组,猜测恋人对不同事项的意见(例如应该在巴黎还是伦敦住一年)。第一组被要求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第二组被要求通过提问来了解对方的想法,第三组为对照组。结果第二组参与者的判断准确度明显更高。“要想理解他人,我们不能只是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而要主动了解对方的想法,”研究者写道,“我们要依靠耳朵而非直觉。”
关于本研究 塔尔·艾亚尔(Tal Eyal)、玛丽·施特菲尔(Mary Steffel)、尼古拉斯·埃普利(Nicholas Epley):《“从对方角度看问题”无助于理解他人》(“Research: Perspective-Taking Doesn’t Help You Understand What Others Want”,HBR.org,2018年)
运营
多样化存货能刺激销售
对于任何经营实物商品的企业,库存管理都非常关键。除了担心存货过多的成本和脱销导致的销售损失,公司还必须考虑消费者心理。例如,高库存能为顾客提供更多选择,可能显示商品受欢迎,但顾客也可能认为商品会持续有货,因此先去别家转转。企业应如何让库存保持在适当水平?
研究者收集了1289家通用汽车经销商在30周内的经营数据,分析恶劣天气对交货的影响。他们发现,经销商每多提供一种不同的车款(例如车场上没有的某种颜色的车款,或某车型唯一一辆双门版),销售额就有所增加。相反,每多一辆车场上已有的车,销售额就有所下降。“在增加库存时,细分款式差异化是企业应该首先关注的,”研究者写道,“我们的数据显示,尽可能增加多样性和减少重复性,会让企业明显受益。使用这种策略的车行在库存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额提高4.4%。”
关于本研究 杰拉尔·卡雄(Gerard P. Cachon)、桑迪亚戈·加利诺(Santiago Gallino)、马塞洛·奥利瓦莱斯(Marcelo Olivares):《增加库存能否刺激销售?》[“Does Adding Inventory Increase Sales? Evidence of a Scarcity Effect in U.S. Automobile Dealerships”,《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2018年]
营销
升级换代产品的卖点
高收入的诱惑
当员工知道平级同事收入更高时,工作投入度和绩效都会下降,离职概率上升。但当员工得知上司的收入比预想的高,他们会想得到类似的职位和收入,因此会更加努力工作。
佐伊·卡伦(Zoe Cullen)、里卡多·佩雷斯-特鲁利亚(Ricardo Perez-Truglia):《收入比较效应》(“How Much Does Your Boss Make? The Effects of Salary Comparisons”)
企业营销团队通过持续推介“新品升级”,诱惑消费者更新换代。新研究探索了消费者的自我认知(尤其是与自我提升相关)如何强化他们对新品升级的意识,并最终增强购买意愿。
在一项涉及iPhone 5和iPhone 6的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列出自己在过去10年中的三项进步,之后比较两款手机的性能、评价手机在过去5年中的改进,并评估购买iPhone 6的意愿。最后,参与者被要求评价自己在过去5年中的进步,并评估自己对苹果品牌的认同度。结果显示,对自身表现评价较高且高度认同苹果品牌的参与者更了解iPhone 6的性能提升,并更愿意购买。
在涉及三星Galaxy S4和S5的类似实验中,部分参与者被提示关注朋友而非自身的进步。结果,高度认同品牌且认为自身持续进步的参与者认为产品有所改进,且愿意购买;但关注朋友进步的参与者,无论是否认同品牌,都没有类似的表现。
另一项实验测试了一条iPhone 7广告,广告语是“巨大的改进,7在此”。结果显示,对于高度认同苹果品牌的参与者,相比更中性的广告,该广告加强了他们对iPhone 7性能提升的认知,并提高了购买意愿。“本项研究显示,引导消费者思考自身的进步,可能有助于强化他们对产品改进的认知,并增加升级换代消费。”研究者写道。
关于本研究 索基恩特·达戈戈-杰克(Sokiente W. Dagogo-Jack)、马克·弗汉德(Mark R. Forehand):《自我提升与品牌提升》[“Egocentric Improvement Evaluations: Change in the Self as an Anchor for Brand Improvement Judgments”,《营销研究》(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即出]
性别研究
女性主导的企业增长快
女性掌握51%以上所有权、经营权和控制权的美国公司,过去10年在公司数量、员工数量、营收这三个领域的增速超过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