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一则

贫贱非辱,贫贱而谄求于人为辱[1];富贵非荣,富贵而利济于世为荣[2]。讲大经纶[3],只是实实落落;有真学问,决不怪怪奇奇。

【注释】

[1]谄:奉承,献媚。

[2]利济于世:泛指有益于世。比喻有益于世,造福于世。

[3]经纶:汉朝以前的人以蚕丝为材料,编制为丝织品,用以写字。整理蚕丝为经,编织为纶,统称经纶。引申为筹划治理国家大事。ft

【译文】

家境贫寒地位低贱并不是耻辱,贫贱却靠奉承和献媚去求别人才是耻辱;家境富裕身份高贵并不是荣耀,富贵的同时能造福于社会才是荣耀。讲求治理国家的大学问的人,一直都踏实认真;拥有真正的学问的人,一定不会做奇怪不合常理的事。

【评析】

这些格言都是在讲人生道理,如何培育完善的自我,如何为人处世,因此不免重复。这一则所讲的道理前面已经讲过,只不过换了个方式。这里讲处贫和处富的问题。贫贱并不是耻辱,投人门下献媚投谄才是耻辱。改变人生,追求富裕是人之常情,但耻辱之事不可做,一做便浑身俗气,无可救药。富贵,人之所欲,但富贵之后呢?夸耀、仗势为非、侈靡享乐没有意义,唯有济世之心,行其善道,用现在的话说是社会责任感,才会真正提升财富的价值。后面讲做事务实,做学问平正的道理。做大事的人,不要空谈,实实在在做事,才是可贵的。真正的学问是平实正大,决不会做超出社会常识、有意以奇怪吸人眼球的事,因为那往往不是真学问。这些道理的背后是儒学特别是理学思想影响的结果,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思想的价值并不在于有多么高深,而在于如何影响社会。由宋元以至明清,儒学思想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并且向民间广泛传播,本书的很多内容正是在传播儒学思想。中国古代社会通过乡约、家规、祖训、善书以及格言加强了思想的传播,从而将思想深入民间社会,本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