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型人格的不完美
在现实生活中,完美主义者的表现其实并不都是完美的,因为生活当中根本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完美,每个人身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当完美主义者处于健康状态的时候,可以称其为“睿智的现实主义者”,理性和原则会在他们身上得到完美的展现;当完美主义者处于中间状态的时候,他们是“理想主义的改革者”,讲究秩序,好评判他人;当完美主义者处于不健康的状态时,就会变成“狭隘的愤世嫉俗者”,甚至还会成为具有强迫症的伪君子。由此可见,完美主义者并不是时刻都处在一种完美的状态之中,他们也会表现出自身的某些缺点。
完美主义者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表现出较强的控制欲,会在工作的过程中经常性地干涉他人,并唐突地打断别人的工作进程,然后指出对方犯下的错误,告诉他人应该怎样改正。
他们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这些意见来源于自身的一种理想完美信念,而且这种信念是极其稳固的,它就像指南针一样,指出不认可对方的问题。所以,他们的生活会变成不断地找他人身上的“错误”,即使有些问题根本就不是他们所谓的“错误”。
因此,现实生活中的完美主义者很难做到对别人的认同。因为他们不仅会用格外挑剔的眼光看待自己,还会用同样的眼光,甚至更加挑剔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人,这样就会使他们的交际圈变得比较狭窄。
完美主义者非常害怕别人的一些行为可能会打破自己费尽力气构建的秩序和平衡,因此他们会变得越来越挑剔,想要把身边所有的事情都纳入自己的标准和轨道中去。这也使得完美主义者在生活和工作中会对别人的能力产生不信任感,事事都要自己处理才会觉得放心,但事必躬亲则又会造成精力的浪费。
不仅如此,完美主义者在做事的时候,还会对细小的事情提出严格的要求,长时间下来,就会造成工作进程的延误,导致事情的发展偏离自己预想的轨道。当结果没有达到预定的标准时,完美主义者就会变得急躁起来。为了避免别人对自己的责难,完美主义者会先对自己进行责备,使得完美主义者经常面对超乎常人的压力,这也是完美主义者比较容易发脾气的一个重要原因。
唐风在工作中对于每一件事都力求完美,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展现出自己的能力,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于是,对所有的工作任务他都尽全力去完成,从不假他人之手,甚至要反复确认好几遍,才会去做下一件事情。这样反反复复检查已经超出了谨慎的范围,渐渐地进入了偏执的误区。
久而久之,唐风的内心陷入愤世嫉俗的旋涡之中,总觉得别人没有付出多少精力,就可以获得成功,而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认可和关注。于是,唐风陷入极度的纠结和不满中,脾气也变得非常暴躁,怒火很容易被点燃。
完美主义者会比平常人更加固执,在他们心中通常只认定自己的方法是正确的,很难容忍别人的不同意见,还会把注意力都放在别人的错误上,当别人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会不断地加以指责。
除此之外,他们对社会关系还会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愤怒和不满是其经常表现出来的情绪。事事追求完美的态度会让他们碰许多钉子,这些不如意和失望则会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比他人更加沉重,最终使得自己产生消极的心态。
完美主义者在做事的时候经常陷入犹豫不决的境地,内心会非常害怕做出错误的判断,把一些原本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化,从而造成行为上的拖延。
由于内心的压抑,完美主义者通常会有两个截然相反的自己并存,很有可能会变成生活中的“双面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下,容易走向性格的对立面,例如,一个人可能既是一个名声非常显赫的公众人物,当没有人关注他的时候又可能变成一个让人厌恶的小偷。而偷盗仅仅是为了寻找刺激和释放压力。
完美主义者还非常容易发展成强迫症。因为他们在做事的过程中总是追求完美,而对自己又要求得过于严苛,使得自己的目标经常难以实现。过度追求完美会让人形成一种畸形的强迫心理,流露出焦急、烦躁等负面情绪。
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做到尽善尽美,因此他们对于再细小的失误和过错都难以容忍。这种心态长时间发展下去就会产生强迫倾向,不但强迫自己,甚至强迫别人变得和自己一样,或者必须服从自己的标准。
王明在生活中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完美主义者,对任何事情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并要求身边的人必须遵守自己的标准。比如,王明习惯做任何事情都要检查三遍,就会要求身边的同事对自己的工作成果也要做到再三检查。
但是在很多时候,王明做完工作之后,其实已经圆满地完成了,可他还是会用挑剔的眼光再次审视自己的工作,如果找不到可以改正的地方,就会觉得非常不舒服。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还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很糟糕,但是王明却从不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好的。
王明在自己的工作上找不出问题的时候,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别人身上,挑剔和审视别人的工作成果,久而久之,使得他非常不受同事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