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大纲
本书各章节将通过不同的主题实际表现法老的旅行方式。全书分为八个章节:
第一章
首章属于引入,对本书主题进行必要介绍,将古埃及前王朝时期(即新石器时代晚期,约公元前6000年)到新王国末期最重要的旅行案例予以列举。这些案例中的行程和旅途都将从旅游的概念加以强调。
这一部分列举了古埃及最重要的旅行,尤其是在先王朝时期到新王国时期结束期间。由此详细回答本书第一部分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古埃及人是否知道“旅行”。这也对本文的实践研究提供了一些新思路,帮助解答全文的核心问题。作者使用的断代年表和时间记录是Killen (1994)的研究版本(参见附录A)。
第二章
第二章尝试对所述古埃及人的旅游、旅行和远行(参见附录D)进行深度挖掘。本章将深入探讨主题,是本书的第一个分析性章节。
第二章的分析对于整体把握本书主题很有必要。章节中会出现许多古埃及语中旅行和旅游的同义词。本章还将强调古埃及语中与今日用法相同的日常短语。古埃及语中丰富的词汇和同义词正佐证了本文主题,促使作者遍寻古埃及文献中旅行的同义词,具体内容将在第四章中加以分析。
第三章
第三章对前两章中出现的关键文本进行分析、提炼论点、搭建旅行分析框架、解释在古埃及旅行的基础条件:比如埃及国土的自然环境、方位、导航,以及国境内外适宜的旅行目的地等。本章笔者还试图清点古埃及旅行中的主要道路。为了让读者得到相对全面的图像,笔者尽量用地图予以标记(参见附录B)。
第四章
第四章为帮助分析本书研究课题,着眼于古埃及文献中的故事和资料来源,包括金字塔铭文、辛努耶的故事、遇难船员的故事,以及哈特谢普苏特女王派往邦特的商队。
第五章
第五章呈现了埃及庙宇、墓葬墙上的旅行相关壁画,同时收集和翻译一些法老王旅行的故事。古埃及文献的历史演进业已证实这些故事,也为本书提供了有形证据与图像资料,其中包括埃及墓葬和庙宇中兼具装饰和表意功能的场景画,以及其他在造像、碑碣上的刻字。这些资料让我们得以了解埃及人对于古埃及旅行的看法和态度,同时帮助笔者将论点与实证联系起来。
第六章
在分析了图像资料之后,第六章就有必要提及促成古埃及旅行的基础条件。第六章讲述的是古埃及基础设施建设在旅行中所扮演的角色,特指古埃及人所选用的水路。水路在旅行中所起到的作用都将着重介绍,比如古埃及运河、尼罗河、红海和地中海。本章还将谈及埃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二者共同成为埃及吸引外国人前来和埃及人出国旅行的重要因素。
第七章
本章尝试回答一些重要问题以全面描绘古埃及旅行的要素。比方说古埃及人如何旅行、旅行持续多长时间、他们都去些什么地方、旅途中的衣食住行是什么样子等等。
因此古埃及旅行的必要条件就成了本章的根本问题。旅人在何处下榻、饮食哪般,这些问题将在本章得到解答。本章还将讨论两种主要形式的旅行,即陆路旅行和水路旅行。
第八章
第八章是总结性章节,包括有关旅行者的内容。本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侧重展现旅行、旅游及其不同类型的常规术语。这里将根据现代全球旅游组织,如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的定义来对“旅游”和“旅行”做出区分。
本章讨论了当下国际上现存关于“旅行”和“旅游”、“旅客”和“游客”的定义问题。时至今日,学界仍然对此众说纷纭,没有明确的界定。第二部分会将这两个不同术语对应到古埃及的时代。亦即这一章要厘清“旅行”和“旅游”的概念与定义。本章将指出旅行和旅游的不同,并探讨到底是应该将其混用还是予以区分。为了确保充分诠释本书主题,笔者还特地检视了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参见附录C)、翻阅了牛津词典的词条,查阅其他习语之间的区别(参见附录D)。
此外,本章还探讨了古埃及人的旅行能否称作“旅游”,以及数千年前的古埃及曾有过哪些类型的旅游。本书还将揭示古埃及旅行与今日的相似之处。
图1-本书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