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什么囤积杂物?
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问题简单,回答起来却不容易。在这里追问一句“一个人拥有多少‘物品’才能生存”?
大多数人能够区分闲置物品占用家里多少空间。杂物导致的后果是“物品”越多,物品的使用寿命越短,可惜囤物癖对这种反常的关系一贯熟视无睹。
喜剧演员乔治·卡林(George Carlin)以大多数成年人生活中“物品”的重要性为题材完整地演绎了一出喜剧。这出喜剧诙谐幽默,真实地道出人们自以为是的需求的荒谬。喜剧节选如下:
“事实上这只是我放东西的地方,你知道吗?仅此而已,我放东西的小地方而已,我想要的不过如此。你想要的是你放东西的小地方,你生活中需要的所有东西都在这里,你知道吗?看看你的桌子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地方。这是我的东西,那是你的东西,那边是他的东西。
你生活中所需要的不过是你放东西的小地方,这就是你的房子——一个存放你东西的地方。如果你没有这么多东西,你就不需要房子,你可以四海为家,随意到处走动。房子只是一堆上面有遮挡物的东西而已。
你乘坐飞机起飞时就明白了。你从飞机上往下看,你看到每个人都有一堆东西,一小堆一小堆的东西。当你离开你的房子时,你得把房子锁起来,你不想有人来拿走你的东西。总有人拿走你的好东西,他们不在乎你存放的杂物,他们想要值钱的东西。你的房子就是你存放东西的地方,你外出时就会带回更多的东西!有时候你得搬家,找个大点的房子。为什么?因为你现在的房子再也没有地方容纳你的东西了。
你有没有注意到当你去别人家做客的时候,你在别人家里总是感到不自在?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别人家里没有地方存放你的东西。别人家里存放着他们自己的东西!如果你留宿过夜,他们会给你一间小卧室睡觉。那间小卧室自从大约十一年前有人去世之后就再也没人住过了。他们没有动过死者的任何东西!在小卧室里的床边,通常有一个梳妆台或一个柜子,上面没有地方摆放你的东西。死者的杂物就在梳妆台上。你可曾意识到别人的东西是杂物而你的杂物是宝贝?你会说:“天哪!扔掉那些杂物,让我摆放我的东西!”
有时你离开家外出度假,你得随身携带你的东西。你去度假的时候得拉上装满东西的两个大行李箱,这是你房子的压缩版,版本二。你得带着你压缩版的房子一路飞往火奴鲁鲁,你穿过大陆,穿越半个海洋达到火奴鲁鲁。你入住火奴鲁鲁的酒店房间,你打开你的行李箱,把里面的东西都摆放出来。“这里有地方,放一些东西在这里,放一些东西在那里——你把东西放在那里。我放一些东西在这里——这里还有地方放东西,看这里,我把一些东西放在这里。”即使你离家很远,你也开始习惯摆放东西,你开始觉得理所当然。好吧,毕竟你随身携带了一些东西。你的朋友从毛伊岛打来电话说:“嘿,为什么不来毛伊岛过周末,在这里住上两三晚呢?”哦,不!现在我打包什么?对,你得打包一个更小的压缩版房子,版本三。你只需要带够东西到毛伊岛去度过两三天。你得去毛伊岛——我的意思是,你想想看,你的房子还在延伸。你在大陆的房子里有东西,你在火奴鲁鲁岛上有东西,你在毛伊岛上有东西。我的意思是,你的东西占据的路线越来越长,越来越难以收拾。
你来到毛伊岛的朋友家里,他给你一个睡觉的地方,就是他窗台边的一张小床。你在这边放些东西,在那边放些东西,你的眼药水,你的指甲剪。你把东西都摆放出来,你大概用了一个半小时,过了这么久你终于满意地说:“好吧,我带了指甲剪,万事大吉。”这时你的朋友说:“哎,我想我们今晚会到毛伊岛的另一边去看我的一个朋友,也许在他那里过夜。”噢,不。你现在打包什么?对,你必须打包一个更小的压缩版房子,版本四。带上你认为你需要的东西:钱、钥匙、梳子、钱包、打火机、手帕、钢笔、香烟、避孕套和零钱。好吧,只带那些你希望你需要的东西”(1981)。
通常情况下,人在年幼无知时就学会依恋物品,小孩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如果父母有囤物癖的倾向,那么小孩十有八九会沾染囤物癖。
人们会保存物品,初衷是将来可能需要这些物品。保存一定数量的物品是谨慎的表现,但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边界。人在边界之内可以保留一些物品而不会成为囤物癖。囤物癖会越过边界,囤物癖在边界之内往往难以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