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看不懂的身边人
——那些困在躯体里的人格障碍
无法自控的身体——强迫型人格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一出门,觉得好像忘了锁门,一转身,可能又觉得忘了关水龙头。这时候,就会有人说,你是不是得了强迫症?其实,很多人并不了解强迫症。那么,究竟什么是强迫症?是什么原因导致强迫症的发生呢?
有个男孩从6岁开始就总是做些奇怪的事情。起先,他会反复呑咽口水,后来因为担心失去任何一滴口水,每次呑咽口水时他都蹲下用双手接着。用他的话说,每次呑咽口水时都必须做点什么,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就会感到很不舒服。
不仅如此,为了不让口水弄脏自己的手,这个男孩每天要洗手三十多次,直至双手破裂流血……尽管他一再对自己说:“为什么一定要去洗手,不要去,不要去,可以不去洗手,手脏也没有关系。”可是他依然摆脱不了强迫思维对自己的控制。
这种状况没过多久,这个男孩又对厕纸产生了兴趣,他会不由自主地把它们撕成条状,而且必须刚好一厘米宽,然后扔进马桶里冲走。现在,这些问题几乎把他的生活搞得一团糟。
再看一件怪事。有位女士以每小时65公里的速度驾车行驶在去参加聚会的路上。她系好安全带,小心翼翼地驾驶着。这时,虽然公路上空无一人,但是她突然可恨地认为自己肯定撞了人,并且是一个活人。
理智告诉她,这是一个连鬼都不知道从何而来的怪念头,“如果确实撞了人,那我是应该感觉得到的。”但是,自我安慰也只是暂时的,怪念头还是不断向她袭来,“一旦真撞到了人而我没有察觉呢?”她无法排解这种痛苦,情绪变得非常糟糕。
一时间,一种巨大的罪恶感让她的额头开始不住地冒冷汗,胃也因此疼了起来。无论她如何试图平息这种疯狂的恼人的念头,那些可怕的感觉还是会马上回击道:“你的确是撞了人的!”“哦,我的天啊!我可能真的撞死人了,我必须回去看一下!”紧接着,在她的脑子里疯狂地闪过好些奇怪的念头,她希望陪审团可以大发慈悲,她担心父母能不能原谅自己。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赶快回去弄个水落石出,这样就可以摆脱痛苦了。
这简直太荒唐,太令人不可思议了,竟然有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思维与行动?活生生的人怎么就像拴了线的木偶,任由他人摆布呢?如果你感到些许头皮发麻或是神经紧绷,说不准你的大脑正不受意识控制地浦入一些稀奇古怪到无法自控的想法或冲动。
废话少说,直奔主题。下面就一一澄清这些怪事情。
首先,什么样的情况才算是强迫症?显然在这两场搏斗中,强迫思维最终还是轻而易举地占了上风,现实对当事人来说已不再具有任何意义,他们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必须完成某些重复的举动或心理活动上,并且乐此不疲地一遍一遍做个不停,如此执着的精神实在值得褒奖啊。也就是说,强迫症患者必须表现出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并旦知道它们是过度和不合理的。
小男孩的强迫思维主要与口水有关,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强迫思维,洗手无疑是他仪式化的一个动作,甚至到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步。而那位女士的强迫思维则是开车时产生撞到人的想法,担心自己成了“撞人逃逸”的司机,受此折磨,她最后只好重新折回驶过的车道以便再次确认有没有造成交通事故。
如果上面这些疯狂的事件还不足以让你感到触目惊心的话,那就对不起大家了,下面这些重口味想必一定能安抚某些人的猎奇心理:
“性的冲动”:如果一位年轻貌美、极有涵养的女士正在坐公交车,你会想到什么?就言行谈吐来说,她一定会优雅得体,尽显淑女风范吧,这可能是大多数人会给出的答案。不过,你见过或是听说过另外一种版本的情节吗?如果有一位男士坐在旁边,她很可能会冒出抓一下他胯部的冲动!——是不是毛发都要被吓得竖起来了。
虽然有点小龌龊,可还别不信。在这个大千世界,有人偏偏在性的问题上有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想摆脱都摆脱不掉。有位男士,26岁,他的脑子里几平整天都会冒出一些自己与家庭成员(尤其是他母亲)间乱伦的性想象,这让他非常痛苦。尽管他自己心里非常清楚这些想法是不应该的,并旦感到十分羞耻,甚至尝试用近似疯狂的行为来压制这些想法,如绷紧所有的肌肉或者疾步快走,但是都没有效果。更荒唐的是,当他以母亲为性幻想的对象时,真的能产生那种冲动。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那有多么的可怕和不可想象。
为了避免这种想法,这位男士唯一能做的就是逃避。起初,他只是躲着不见母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躲避所有女人,躲避所有能使他感到快乐从而能激起性欲的活动。所以,直到现在,他仍然交不到任何女朋友,就更别提结婚了。
“侵犯冲动”:有一种人,当他们怀抱着嗷嗷待哺的婴儿时,突然之间会萌生出一种将之一脚踢飞的冲动;这种想法也可能是把某人推到风驰电掣的火车前,或是直接自己跳到正在飞速行驶的汽车前;此外,也会出现反复打人的冲动,或者是像个精神病人一样在公共场合大喊大骂的冲动等。如果让我们描述一下这类人当时的内心感受,想必各个当事人的心里像绽开了朵朵鲜花,马上就要从身体里怒放出来似的。
好了,估计看了这会儿工夫,你的大脑早已死机一般,为了照顾一下大家的窒息感,赶紧长舒一口气,让我们换换口味吧。重口味里也有小清新呢。
“对称的需要”:有种人一定要以完美的顺序摆放物品;他们会时刻避免自己踏上人行道上砖头的裂缝;上单数与双数楼梯台阶时也要分左右脚。
“对安全和记忆表示怀疑”:有些人总认为自己没有把门锁好,或是没有关紧煤气阀门,想必很多像你这种自认为正常的人都会归入这一类吧。只是没那么严重,对不?
“不洁物”:有一种人,他们认为自己手上总是有污垢,于是经常频繁地、仔细地、仪式化地洗手,除非有人在身边喊停,否则的话,他们很可能会将这种趣事进行到底;这类人就是碰到卫生间的马桶座也会担心染上疾病。
这个问题到此讲完了,也许有人要问,究竟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得强迫症呢?患有强迫症的人往往更聪明,也更多地来自于高收入人群体。你想,强迫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就是追求完美!可是,如果一个人极度追求完美,最后呈现出的可能就是一种病态了,如果他们把自己的完美主义拿出一点点来用到工作上,那就非常不得了了。这么说来,当你为心头上一根隐痛的刺而时不时地痛一痛、呕一呕血时,结果或许会大不一样呢?
令人头疼的神经过敏——偏执型人格
如今,偏执似乎是一个很流行的词语。陈绮贞唱过《我亲爱的偏执狂》,美国学者戏称美国政府是一个偏执型的政府。那么,你是否也有当偏执狂的潜质呢?
某心理咨询室来了这样一位女士,她曾是某公司财务部门的高级主管,三个月前,公司突然在她和副总经理之间安插了一个高级经理。这位女士当然很不满,感觉自己被隐性降级了,但是多年“混”职场的经验告诉她,必须适应新上司的工作风格,找准自己的定位。
即便如此,她还是疑心重重,隐约地感到自己陷入了一场“风暴”中,她开始怀疑是某个同事嫉妒她的才干,在领导那里搞鬼。虽然此事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是每当她想起就耿耿于怀,愤愤不平,觉得自己受到了排挤和压制,为此经常与同事、领导发生冲突,甚至要求领导恢复她的职务。
周围人都曾劝过她,可她常常是不等人家把话说完就急于申辩,始终把大家对她的好言相劝理解为是恶意、敌意,还扬言要上告、要伺机报复,杀掉领导全家……
近年来有一句话特别流行,那便是“冲动是魔鬼”。然而,混迹职场,就要懂得江湖规矩——谁都免不了会遇到躲不过的人和事,而人事变动就是其中之一。
要想笑傲江湖,如果一味地心怀怨愤等各种负面情绪,一时的冲动很可能就会让魔鬼出笼。这位女士也不拍脑袋想想,如果怒气冲冲地找上司或什么人表示对他的安排或做法不满,怎么能保证不把人家给惹火了呢?
说得不客气点,这种人就是太自以为是,固执、多疑地以为自己就是对的,自己的观点和做法都是正确的,全然不接受他人的意见。这分明就是妄想啊,所以,心理学上又把这种偏执型人格称为妄想型人格。
据统计,偏执型人格占心理障碍总人数的5.8%,由于这些人具有自以为是的性格,很少有自知之明,即使被别人指出偏执行为,过分敏感的怪脾气也会拒人于千里之外,把别人的好心当成驴肝肺。不仅如此,这些偏执狂们即使错了,也要千方百计地为自己辩护,证明自己是正确的。
不过,反过来想一想,如果这种人能把这股不服输的狂劲儿用在正道上,岂不是会有一番大的作为?不知大家看过《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本一度被很多人广为吹捧的红宝书没有?虽然该书是从企业经营理念的层面大谈“专注”与“独特”这一话题,但是撇开书看,几平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有偏执甚至疯狂的性格。
在常人看来,这些人未免有些性情古怪,让人难以亲近,甚至就连当事人自己都常常难以自拔,陷入难言的痛苦当中,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偏执常令人坚持自我,固守信念,从而做出一些非凡的事。英特尔总裁格洛夫认为“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盛大网络董事长兼CEO陈天桥也称“认定目标后,偏执才能成功”。确实,凡事一分为二,偏执型人格会影响人的一生,得利者,成功;得弊者,还其一生。
让我们把视线转移到时尚界,如果你总是在第一时间了解这方面的最新动向,那么对下面两个人物一定非常熟悉。
詹妮弗·洛佩兹
成就:舞台剧舞蹈演员出身,是好莱坞片酬最高的拉丁舞女明星。偏执表现:当年与索尼签约时坚持对方要让老板出面,因为“什么我都要最好的”。
奥普拉·温弗瑞
成就:全美乃至全球最成功的脱口秀主持人,拥有价值数亿美元的媒体帝国。
偏执表现:2岁就能阅读,10岁就想要成为全美著名的主持人。
在疯狂的世界里,天堂隔壁就是疯人院,而任何传奇的背后也必有偏执狂。无独有偶,在怪咖云集的时尚圏,但凡被称为大师的人物基本上都是偏执狂。
有着时尚界“老佛爷”之称的卡尔·拉格斐永远绑着银色的马尾,佩戴黑色墨镜,然而,正是这种执拗的作风使他得以成为“时装界的凯撒大帝”,永远引领时尚潮流;有着“英伦坏男孩”之称的亚历山大·麦昆始终以哥特风格作为自己在服装上的永恒标签;执掌代表美国大佬风格的新锐品牌Thom Browne的设计师桑姆·布朗尼则偏执地坚持上长下短的设计比例。
虽说从表面上看,性格偏执的人总是给人带来不愉快,情绪不受控制时,甚至还有可能做出犯罪行为。但实际上,偏执狂也是不幸的受害者。
在世界历史上,领导纳悴的希特勒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偏执型人格的家伙。纵观他的一生,始终被一种复仇的冲动引领着,复仇使他变得冷酷无情,毫无良知,成为“二战”期间的杀人恶魔。
希特勒早年曾梦想成为一名画家,为此,他两次报考维也纳美术学院,结果两次落榜,而且成绩越来越差。落榜之后,他成为一名流浪汉,住在维也纳的贫民窟里,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为了谋生,希特勒给街上的人画画,在下雪天扫马路,正是这段凄凉的日子让他变得非常刻薄,为人固执、敏感多疑、易怒、不为他人着想,对自身受过的伤害耿耿于怀,不能饶恕他人。
在整个“二战”期间,虽说因为希特勒的偏执也臝得了一些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过,人们很快发现,希特勒并非天才,而是一个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偏执狂,他的老师曾评价他做事我行我素、随心所欲。
那么,又是哪些因素造成一个人性格上的偏执呢?偏执人格的出现与其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幼年时被拒绝,处于不被信任的环境,经常被指责,缺乏母爱或者成长于单亲家庭;有的偏执型人格是因为长相不够出众,能力得不到认可;也有的偏执型人格来自经济状况糟糕或感情失败。
偏执型人格一旦形成,很难改变,因为他们不会认识到自己有什么心理问题。要矫正需花费极大力量,若矫正不及时,还有可能在严重刺激下恶化为有病理性妄想的偏执型精神病,需要医生、家庭和社会诸方面的共同努力来对其加以矫治。
你有什么放不下的?——自卑型人格
生活中,我们1说“XX很自卑”,总带有些贬义的味道,听者不由自主会觉得心中不是滋味。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成就,内心深处都是自卑的,或者退一步讲,至少他不像表面那么自信。
已过而立之年的卡尔·阿伦虽然衣食无忧,但他的人生可谓失败透顶。
自从三年前和妻子离婚,他就一直过着单身生活。卡尔在银行工作,尽管薪资待遇在别人眼里已经算不错的了,但是他的生活基本呈混吃等死、升迁无望的状态。生活中,卡尔总是拒绝和他人交往,反而更愿意一个人窝在家里看电影,他的整个人生仿佛被灰色的浓雾所笼罩。
在朋友的建议下,卡尔来到一家名为“好好先生”的机构进行心理咨询,在导师泰伦斯的指引下,他尝试对生活中每一个问题都以肯定的方式回答。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改变竟然让卡尔的人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荣誉、金钱、机遇、爱情接鐘而来,而他对自己的未来更加信心满满。
著名喜剧演员金·凯瑞扮演的卡尔·阿伦虽然是以无厘头搞笑闻名,但《好好先生》这部电影却不能当作喜剧片来看。其实他在影片中演绎的卡尔这个人就是生活中的你、我、他。我们总是习惯了去拒绝一切,习惯了“SayNo”,习惯了封锁自己,习惯了自闭,习惯了活在一种定式、一种标准、一种条条框框里。
生活中,有些人嘴上总是喊“我不行”“我做不到”“这件事对我来说太难了”……渐渐地,人也就进入了这样一种思维模式。遇到稍难一点的事情,第一想法就是“我做不到”“我没有别人做得好”“这件事情对我来说太难了”……于是,开始逃避任何有难度的事情,希望做一些顺顺利利的、力所能及的事情……最终,人的自信也随着日子渐渐淡化了。
所有这些人的共同之处是:孤僻、胆小、懦弱、自卑、沉默寡言,不善与人交往,宁愿沉溺于自我幻想之中;情绪低落、为人冷漠,不仅自己不能体验欢乐,对他人也缺乏温暖,爱好不多;过分敏感而且害羞;胆怯,对表扬和批评均反应不良;无法适应人多的场合,也无法胜任需要频繁与人交往的工作,对他们来说,待在图书馆、实验室、广播电视转播台、仓库等场所反倒会觉得自在一些,他们也适合从事宗教和过隐居生活。
这就是传说中的自卑型人格,又称为分裂型人格障碍,他们最常见的恐惧是对自己没有信心,害怕在别人面前讲话做事,即使话到嘴边,也会犹豫一下,吞吞吐吐,手足无措。
追寻自卑型人格的根源,实在太多。
首先,还得从人类个体出生后说起,处在这一阶段的婴儿由于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独立,需要在父母的照顾下才能健康成长。在此过程中,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就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儿童是在与父母的关系中建立起自己的早期人格的。
每个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尽管不免会受到一些指责,但只要儿童能感觉到周围有人爱他,就不会产生心理上的偏差。但如果儿童终日受到指责,同时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就会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更进一步地,如果父母对子女不公正,就会使儿童的是非观念不稳定,产生心理上的焦虑和敌对情绪,有些儿童因此而远离、逃避与父母身体和情感上的接触,进而逃避与其他人和事物的接触,这样就极易形成自卑型人格。
可以说,自卑型人格障碍的形成和早期心理发展有很大关系。虽说对儿童教育传授知识很重要,但最核心的还是要培养其健康的人格。为什么呢?可以试着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在生活中才是幸福的?是那些学历高、成绩好的人吗?不一定。但有一点答案却很肯定,那些善解人意、诚信,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他们的生活无疑是幸福的,而后者正是具有健康人格的。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女孩,正是出水芙蓉的年龄,然而她的心灵世界的深处却潜藏着一个挥之不去的幽灵——自卑情结。在别人眼里,她似平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美。但是,童年生活中的“创伤性情景”却构成了她自卑意识滋生的土壤:单亲家庭的身份背景、妈妈的冷言冷语以及因自我封闭而导致的极端孤立的现实处境,让她从小就饱受自卑心理的折磨。生活中经不起一丁点儿的打击,消极悲观的处世态度常常让她活得苦不堪言。
由于她无法与人密切交往,又缺乏表达细腻情感的能力,为此曾一度奉行单身主义,决定终身不婚,后来虽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男友,也结了婚,但是没过多久就以离婚告终。她宁愿抱残守缺,也不愿意选择改变,一个人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
最后要说的一个原因是,自卑型人格患者常常无法适应挫折环境。自卑型人格患者在青少年期往往有着较强的自尊心和进取心,遭受失败和挫折后,如果他们的尊重需要得不到满足,自尊就会被自卑、怯懦、胆小所代替,成为他们的人格特征。幸运的是,一些研究证明,自卑型人格患者大多智力良好,性格特点并不一定会给患者带来痛苦的生活,一些人还会在艺术、哲学、自然科学上有所成就。
对于自卑型人格的治疗,治疗师倾向于帮助患者提高自我认知,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接触,从而让他们从孤僻、回避中走出来,尝试获得情感体验、走出封闭的自我世界,体验一下不一样的生活。
肉体能装下几个“灵魂”?——多重人格
很多人会观察到,自己在不同的场合会表现出不同的样子,时而活泼开朗,时而安静内向,于是不少人就隐隐地觉得自己是双重人格,或者声称自己是个复杂的人,将自己升级为多重人格。事实果真如此吗?
48岁的英国单身母亲Kim Noble由于小时候受过虐待,从小就患上了一种罕见的“多重人格分裂症”,她最多有过20个不同的“人格”,后来渐渐减少并稳定在12个左右。
2005年,Noble听取了一位艺术治疗师的建议,开始学习绘画。让她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体内的12个“人格”竟然个个都是天才画家,而且每个“人格”的绘画风格也各不相同,有的画风忧郁,有的画风明朗,而有的则擅长抽象画。
平时Noble就经常在这12个不同的“人格”之间进行转换角色,每个不同的“人格”都会按自己的意图和风格创作出自己的艺术品,不受任何其他“人格”的影响。10个月后,Noble举办了自己的第一场画展,展出了她体内12个“画家”创作出来的不同画作。后来,她的作品竟然奇迹般地在艺术鉴赏界赢得了一片喝彩声,并被越来越多的艺术鉴赏家高价购买和收藏。
说到多重人格,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因为这简直就是电影中最爱使用的心理学元素,一旦编剧写到没东西可写的时候就喜欢拿多重人格开涮,比如经典名作《搏击倶乐部》《三面夏娃》《精神病人》《致命ID》《黑天鹅》,甚至连电视剧也拿多重人格做噱头来吸引观众,像日剧《Mr.Brain》及《Lie to me》第二季第一集等(声明:我们并非剧透党,若有严重影响到读者欣赏影视剧的雅兴,请慎重决定后再来观看)。
然而,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多重人格吗?答案是真的存在!上面列举的一系列多重人格影视剧大多是戏说,不过有一部可以说是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的,那就是《三面夏娃》。
故事还得从1952年说起,有一段时间,克里斯·科斯蒂娜·赛泽莫尔经常发生头晕和眼睛发黑的情况,于是她到精神病医生那里接受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西格彭医生发现赛泽莫尔太太明显有两种人格。什么?一个人可以有“很多面”?没错。
看看你周围的人(或许你自己就是这么一个人,只是尚未意识到而已),在不同的时刻是不是常会表现出不同的样子?时而活泼开朗,笑容灿烂,像颗闪闪发光的钻石;时而又自卑胆怯,像只蜷缩在角落里的丑小鸭。尽管很多人试图铿锵有力地说出:“我是性格外向的人”,或“我是性格内向的人”,或“我是红色性格的人”,或“我是蓝色性格的人”……然而人们最终都会不安地发现,在有些场合自己的表现却不全是那么回事,于是再度陷入更深的对自我的疑惑里。
让我们继续探秘赛泽莫尔太太的内心世界,经过治疗,医生笃定地认为她有白夏娃和黑夏娃两种人格。赛泽莫尔太太是个虔诚的教徒,说话温柔,行动拘谨,所以医生说她是“白夏娃”;而“黑夏娃”却充分表现出白夏娃所压抑的暴躁,如有时,赛泽莫尔太太又有着强烈的情欲,给人处处咄咄逼人的感觉。
到了治疗的第二年,赛泽莫尔太太出现了被称作“简”的第三种人格。第三年,这第三种人格又让位于第四种人格,这是一个情绪稳定,由前几种人格很好地结合起来的人格。此时,西格彭医生认为赛泽莫尔太太的病已经治愈,于是停止了治疗。
后来,西格彭医生由此写了一本名为《夏娃的三个面孔》的著作,在书中他详细介绍了赛泽莫尔太太的病例,该书不仅大获成功,而且还被翻拍成电影。但在1977年,赛泽莫尔自己撰文叙述了她的疾病并透露自己前前后后总共经历了22种人格,其中9种是在各种白夏娃和黑夏娃的人格产生之前出现的。最终于1975年,赛泽莫尔才开始认识到“真正的自我”,从此她的情况就一直很正常,而她也成为20世纪街知巷闻的多重人格障碍患者。
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多重人格障碍看作一个肉体中装了多个灵魂,“肉体”就是你的躯囊,是你照镜子时镜中你的模样。“灵魂”就是你自己独有的行为模式、语音语调、习惯性姿势等,它们轮流来享用、驱使你的肉体。
这就如同川剧的变脸,“嗖”的一下就过去了。不过,这种变脸表演比起赛泽莫尔太太的“变脸戏法”可谓小巫见大巫。多重人格障碍者可以在一瞬间突然转换成另一种人格,当然有些人是慢慢变化的。但是就像电影桥段描述的一样,他们都有可能出现某种遗忘现象,即他刚刚做过某事,现在你问起他来,他却声称不太记得了,甚至根本完全矢口否认。或许可以这么说,当你受了委屈却不敢声张,表面上对对方唯唯诺诺,内心是否幻想着能有一个强大的自己扑上去对对方来一顿拳打脚踢以解心头之气呢?小心,此时你的第二人格可能正在浮现……
看到这儿,你心中是不是一直有个小小的疑惑?那么,一个多重人格障碍患者究竟能够分裂成几种人格?一种?两种?别太天真了,临床研究表明,一个多重人格障碍患者平均可以有13-15种不同的人格。
电影中不同人格间的转换往往神不知鬼不觉,让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现实生活中人格的转换也确实如此,比如说,一个人可以同时具有一个娇小可爱的女性和一个强有力的男性两个分身,而男性的一方充当起保护女性的角色;一个人可以同时具有主人和宠物两个分身,他的人格时而是人,时而是一条毛茸茸的大胖狗。
那么什么情况会诱发人格的转变呢?我们都知道,有很多情绪问题比如伤心、抑郁、焦虑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自愈(请注意“情绪问题”这个字眼,显然它并没有上升到“障碍”的高度)。实际上,大部分心理障碍是绝对没有可能自愈的,多重人格障碍患者也是,一旦患上,如不及时治疗,将会持续终生,而且当他们到了新的环境生活,可能还会增生出新的人格。
天生杀人狂——反社会型人格
加拿大虐杀碎尸案、美国活人啃脸……究竟是什么人才能做出如此令人发指的事件?究竟是什么目的和情绪驱使他们违背做人的基本伦理?忽然有这么多“变态杀人狂”的横空出世,我们是愤怒恐惧?还是刺激狂欢?
2001年,连杀14名女子的杀人狂华瑞苗被警察逮捕。据报道,华瑞苗于1989年来京打工,1993年因“顶替”而进入北京某建筑公司当了一名司机,1994年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女友并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正当两个人准备共筑爱巢时,华瑞苗却意外地发现对方竟是个卖淫女。得知此事,华瑞苗无比愤怒又无比痛苦地与女友分了手,但仇恨的种子却就此深深地种在了他的心中。
1998年华瑞苗与一名四川籍女子结婚并于次年得子,然而当年的那次意外发现却使他心中的怨恨与愤怒与日俱增。在1998年7月至2001年6月期间,华瑞苗以极其残忍的手段先后杀害了14名被他视为“脏东西”的年轻女性,然后一律抛尸野外或水井之中。
华瑞苗的作案手法十分凶残,用手掐、用铁丝勒、用砖头砸,在短短的瞬间便可轻而易举地结束一条性命,其行为之残忍实在是令人不寒而栗。
按照正常人的心理,如果热恋中的男子发现心爱的女友竟然是卖淫女,伤过、痛过、气过之后,往往会选择一刀两断一了百了。失恋乃是寻常事,谁没失恋过?慢慢“淡”了也就“忘”了。
可是,华瑞苗非但没有将这件事忘记,反而将其视为人生中的奇耻大辱,当积压在心里的那团仇恨和报复的火焰“蹭蹭蹭”地直往上冒时,好端端的无辜女子便因此命丧黄泉,甚至死无全尸。
这个随时会疯狂噬人的恶魔简直将其丑恶的行径提升到了高级惊悚恐怖片的级别,然而就在人们惊诧万分的时候,是否有过这样的感慨:他明明可以选择过舒适安稳的曰子,为什么会偏偏选择把自己逼上绝路,并且是一条令人匪夷所思的死路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类行凶者可用反社会人格障碍来解释。反社会人格障碍,就是对他人、对社会冷酷、仇视、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社会道德、法律对他们来说形同虚设。而且这类人就像丧心病狂的情绪怪物,具有高度的攻击性,即使一个非常偶然的事件,也会诱发其暴力行为。更令人后背发凉的是,就算伤害了他人,他们也不会产生一丝一毫的羞耻感,跟没事人一样,依然我行我素、为所欲为。
如果说因为情绪受点小压抑,那么打个架、闹个事,基本都在可理解的范围之内,人本来就具有动物的攻击性。可是,暴力犯罪这个事儿就实在是太残忍了,而且如此短期频繁的暴力犯罪,动辄杀人,手段又极其残忍,真的是恐怖得叫人听都不敢听啊。
这个世界仿佛永远充斥着残忍与野蛮,但如此变态的杀人狂到底有着怎样一颗残缺的心,深埋在他们内心的暴力种子又是如何一点点地萌芽成长的呢?这还得从反社会型人格的性格标签说起。
心理学家克莱克利在他的著作《正常的假面具》中系统阐述了这类人的16条特征,其中包括“外表迷人,具有中等或中等以上智力水平,初次相识给人很好的印象,能帮助别人消除烦忧、解决困难”“没有通常被认为是精神病症状的非理性和其他表现,没有幻觉、妄想和其他思维障碍”“没有神经症性焦虑,对一般人心神不宁的情绪感觉不敏感”“对事情不论大小,都无责任感”……
外表迷人?有没有搞错?这样的评价怎么能安在这种丧心病狂的人身上呢?事实上,反社会人格者不仅常常表现得非常迷人,甚至具有非凡的魅力,原因就在于反社会人格者的内心是没有任何限制的。套用弗洛伊德的词汇,可以说他们没有了“超我”。所谓“超我”,即我们内心所内化的父母与社会给我们设定的规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道德规条。
可是,如果道德规条太多,就会像一道道绳索把人捆得奄奄一息。当一个人在这种极度压抑的状况下,做什么事都会束手束脚,这样的人可能会是一个生活中极好的人,好同事、好家人、好朋友,但往往缺乏吸引人的魅力,因为你和他在一起也会感觉被束缚住了手脚,觉得压抑。
相反,假若一个人从小就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超我”,他的心自然是支离破碎的,他会严重缺乏稳定感,但他的欲望和情感的流露又是真实的、顺畅的,他与自己的欲望和情感似平没有距离。如此一来就构成了一个奇特的情形,最压抑的人常常会被反社会人格者严重吸引。
但是,假若一个人的心比较正,就会发现,反社会人格者的情感流露其实是很肤浅的,并且很要命的一点是,他们似平没有共情能力,不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其所感、想其所想。有良好共情能力的人会对周围人的痛苦和喜悦感同身受,他们轻易不会给对方制造痛苦,因为那时他也会跟着一起痛苦。
但反社会人格者似平完全不具备这一能力,因为他不能容忍自己的痛苦,每当有痛苦产生,他第一时间就想将它们排挤出体外,立即把痛苦归咎于外界,而最能让他们逃离痛苦的方式就是将痛苦转嫁到别人身上。转嫁自己的痛苦,这才是反社会人格者真正的核心。这在华瑞苗身上有着充分体现,所以他可以在杀死人后毫无自责、悔恨之心。
根据精神病学家的研究,形成反社会人格的主要原因包括早年丧父丧母、双亲离异、体质异常,童年生活环境恶劣,其中,家庭破裂、被父母抛弃或者成长于缺乏父母关爱的家庭中,更容易形成反社会人格。另外,如果父母对孩子的管教缺乏一致性,朝令夕改,对一件事的判断前后不一致,会让孩子陷入无所适从的心理状态,对个人行为不负责任,在外在环境的影响下就会发展成反社会人格。
人人都是“人来疯”——表演型人格
为什么刚才他们还对你热情洋溢,不一会儿又对你大发脾气?为什么他们做什么事都是为了获得某种东西或者满足某种欲望,如果达不到要求就会立刻翻脸,和别人大吵大闹?都说演戏需要生活,而生活不要演戏,可为什么有些人偏偏要把戏演到生活中来?
晓雪开朗活跃、喜好社交,同事非常乐于和她亲近,客户也非常喜欢她的性格。不过,晓雪的男朋友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她的情感变化无常,稍微受到点刺激,都可能让她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有时候说话也像在演戏,让人分不清真假。总之,她的“大惊小怪”着实让男友觉得她没有真情实感,是在装腔作势甚至是无病呻吟。
实际上,晓雪的这种“表演意识”从中学时期就开始了。那时候,她经常上台表演节目,也深得老师和同学的赞赏。此后,她就特别喜欢表演,参加学校的各种文艺表演也是一次都不缺。父母从小也喜欢强化她的表演意识,说她很大方。
但是从那时开始,晓雪就渐渐有点分不清楚生活与舞台了。她过分重视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希望时刻吸引他人的注意。回想起来,初恋时她就时常写些看不懂的诗给对方,喜欢沉浸在自己的爱情戏剧里,因此,晓雪总是被对方说成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在和异性的交往过程中,她还特别容易受伤害,如果对方哪一点令自己不满意,她就会大发脾气。其实她并不是真的想折磨对方,只是想将戏演得再凄美些。
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就像提前对好的台词一样,无论是行头还是表情,让看的人都以为走进了戏剧排练场或是片场,可以说,他们的“演出”几平夸张到让人“不能忍”的程度。
也许有人要反驳了,在如今这个社会,那些开朗活跃、喜好社交、说话有感染力的人才“吃得开”啊(或许身边的人正用被镀了24K纯金一样的眼神看着他们,妒忌他们呢)。话虽说得没错,但是当某些特征过分显著,在生活中也总是时不时地作秀的话,难免会招人烦。
我们看电视、电影或者观看剧场演出时,总会被演员传神的演出所打动,情不自禁地为他们的演技喝彩。可是,如果戏里的角色突然跳到生活中来,像舞台上的角色一样夸张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做一些做作的动作,还会有人觉得好看,觉得精彩吗?
很显然,当人物的情感、语言、表情和周围的背景相适应时,比如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就不会给人带来不舒服的感觉;但是如果有人在现实生活中演戏,周围的人就会因此感到不适。所以,当你不知不觉地把自己架上了神坛,岂知惯坏的却是观众啊。
好了,讲了这么多,只是为了解释一件事:这些人在人格发展的道路上,始终在表演中过自己的生活,他们在情绪和心理上都是不成熟的,这是一种人格障碍,通常被认定为表演型人格,或歇斯底里型人格。在人群中,有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大约占2.1%-3%,女性多于男性,但男性的表现与女性有所不同。
那么,这些人的真实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呢?他们总是过分感情用事,用夸张的言行吸引他人的注意,行为举止带有明显的挑逗性;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喜怒哀乐皆形于色,喜欢依赖他人,获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他们的情绪变化无常,易激动,不擅长逻辑思维,大多数时候显得天真而幼稚。
如果说上面这些结论还只是表演型人格在初级阶段的表现的话,那么他们的极端表现又会有哪些呢?这可是个复杂的过程,基本上,有表演型人格的人会在精神、运动、感觉、植物神经和内脏功能方面存在障碍。
精神障碍表现为受到刺激后情感表现强烈,试图尽情宣泄内在情绪,但是十分钟或者一个小时左右就会平静下来。如果意识出现障碍,则会陷入昏睡状态,即使清醒也会答非所问,给人呆滞的感觉,严重者还会出现幻觉、妄想、神游、双重人格等症状。运动障碍则表现为痉挛、瘫痪、抽搐,无法站立,也不能步行。在感觉上,表演型人格者会突然失明、耳聋,或有咽部梗阻感,出现呕吐、腹痛、尿频、尿急、假孕等植物神经和内脏功能障碍。
看到这里,你的脑海中是不是反复出现那些非常怪诞的场景,感觉进入到了一个神秘的世界,或许你会想:这些人之所以这样做不就是为了引起周围人的注意,以便我们能更多地关注到他们,但后来怎么会越来越严重,行为也变得愈发诡异了呢?
其实,每一种人格特质的形成都有其特殊的原因,表演型人格也不例外。先说说先天遗传方面,似平一说到心理障碍,就要和这个扯上点关系。研究结论是这么说的——边缘系统和下丘脑兴奋阈限较低的人比较容易出现表演型人格障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生会演戏”的人总是能将整个生活变成自己演出的舞台,喜欢以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来吸引他人的注意。
但是先天遗传毕竟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的大小,真正形成表演型人格障碍与否关键还是看后天。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到家庭教育要承担的责任,有句成语说:言传身教,如果父母也有表演型倾向,那么孩子自然就会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到。如果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就算孩子的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也能获得赞许,就会让孩子错误地认为,自己所有行为的目标,就是要得到赞赏。成人后,孩子就会习惯凡事以取悦别人为目的,使得自己的情绪变得喜怒无常。
另外,生活中的矛盾如自尊心受损、人格受到侮辱、家庭不和、婚姻破裂、人际关系困难等,都会引发患者内心的痛苦,从而引发疾病。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单凭个人主观意志的努力,几平不可能摆脱内心的痛苦,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想法,因此,“不管怎么说,先做起来再说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患者对现实生活的适应能力,这就好比学游泳,不跳入水中是永远也学不会的。况且,表演型人格都具有一定的艺术才能,如果能够将过分夸张的语言和行为转移到艺术创作中,反倒可以让原本受到压抑的天分得到升华,这样岂不是更好?
危险的凌晨4:48——人格障碍与自杀
死亡,这个貌似只有在宗教领域里才能畅所欲言的话题,如今成了很多人都十分感兴趣的话题。凌晨4点48分,人们在这一时刻精神错乱达到极致,这个时点是最容易自杀的时刻。
有这样一个人,他非常恨他的弟弟,总想找机会亲手杀了他。可是想归想,他还是克制住了自己,不仅因为法律,更是因为他的家人。他深深地感到,自己不仅不能杀了弟弟,还有责任去保护他,这么一想,他为自己曾经有过的那些罪恶想法感到万分后悔和自责,更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然为此几次企图自杀,但最终都失败了。
后来,这个人出于一种连自己都不清楚的原因,开始不顾一切地疯狂驾车,以求能死于车祸。然而死的欲望越强烈,反而越不能达到死亡的目的。尽管出过几次严重事故,但他还是非常“不幸”地活了下来。
“为什么自己怎么死都死不了呢?”对于这个问题,他越想越气,便想能不能换个法子来解脱,于是他故意与多个妓女接触,希望能患上梅毒,但又非常不幸的是,他只得了淋病,不过他对此全然不加以治疗。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习惯地认为,求生是人的一种基本本能,而现在精神分析学家却发现,求死也是人的一种基本本能。从这个人一连串的疯狂之举可以看出,他把对弟弟的痛恨完全内投到了自己的身上。“内投”?这是个什么词,听起来似平很难理解,其实就是把本来指向外界的敌视、攻击、伤害等转而指向“自身”。
也许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人怎么会傻到伤害自己呢?心理学认为,人在看待自己的身体时,却并非这么简单,这里有着三种境界:不把自己的身体当成自己的身体;自己的身体就是自己的身体;自己的身体中还包含着别人的身体。“内投”用到的是第三种说法:自己的身体中还包含着你仇恨之人的身体,这样就解释了上面的问题。
在自杀行为中,为什么原本向外的杀念竟然会转向自己呢?现实生活中,我们就算再疯狂,再想杀了对方,但是一想到法律这把利剑,难免不会吓得手脚发麻,实际上,我们很清楚自己是杀不了对方的,所以就把对方内投到自己的身体之中,玩命地虐待自己,以杀掉身体中的对方,这样就代替了现实生活中的杀戮,也就变成了自杀。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个小男孩因为受到老师几句责骂后就上吊自杀,或者一个小女孩因为被家长训斥了几句就跳楼轻生。这是因为他们都不能杀死心中恨的那个人(老师或家长),因为那个人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强大、太权威,甚至有时他们对那个人的恨里还夹杂着些许爱,不忍心伤害到对方。
但是不忍心归不忍心,心中的恨意却实在难消,如果这种攻击性和破坏性的本能冲动一旦启动了,就必须找到一个突破口,于是他们就把自己所恨的人投射到自己的身体里,想方设法地“杀掉”他们,这样就造成了自杀。
研究表明,在所有精神疾病中,抑郁症是最可怕的疾病。医学界做过一个统计,世界上80%的自杀者都是抑郁症患者,而大约10%的忧郁症患者会自杀成功。任何人一旦忧郁到一定程度,对“死”想得愈来愈多,再进一步就会想到自杀及自杀的方法。
有一部小剧场话剧叫《4:48精神崩溃》,“4:48”这个时点听起来就让人觉得很诡异,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的自杀事件都发生在凌晨4点48分,人们在这一时刻精神错乱达到极致,是最容易自杀的时刻。该剧的女作家在写完这个剧本后就是因长期受抑郁症的折磨,一周后便自杀身亡,年仅28岁。
如果说上面故事中人们的做法只是让你感到不解的话,那么下面几个案例更会让你感到万分疑惑:
一个女子因错过了两班列车而自杀;
一个男子因被迫放弃玩网球而自杀;
一个女孩子因为头发剪得太短抑郁沮丧而自杀;
一个男孩因为他的宝贝犬哈士奇死了而自杀……
为什么他们会那样做?为什么他们因为那么一丁点小事就轻生了呢?接下来,让我们欢迎弗洛伊德再一次隆重登场。
这是因为这些人在人格发展的道路上,还始终滞留在“口唇期”这个初级的阶段。“口唇期”?顾名思义就是大嘴唇时期,我们都知道婴幼儿是用嘴来表达爱的,这时他们大多关注于人的嘴上,像婴儿享受吸吮母亲的乳房,吸吮的快感就此而生。每个孩子经历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口唇期。
而上面所说的这些匪夷所思的人,他们在情绪上和心理上都是不成熟的,还没有脱离幼儿的情感模式。正像吃奶的孩子不愿意断奶,断奶以后就认为自己拥有的所有东西都被剥夺了,心如死灰一般地绝望,觉得一了百了。同时,他们还非常憎恨那个夺走自己挚爱之物的人,因此又把对方内投到自己身上,发了疯似地发泄,这就不难解释他们为什么会因为那些无关紧要的事而自杀了。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自杀者八成至九成都有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反社会人格、自恋型人格、表演型人格、强迫性人格都容易导致自杀。一个人越是情绪低落,感到得到回报的希望十分渺茫,就越容易产生自杀的念头。弗洛伊德认为绝望是自杀的根源,它来自个人的孤独感、自卑感、无助感以及精神疾患等因素,久而久之,人就会陷入绝望之中。有自杀意念的人大多夸大了个人精神的痛苦程度,认定自己所蒙受的打击非比寻常,于是便有了万念倶灰的感觉。
这块土地上的自杀者就像秋天落下枝头的树叶,无声无息地飘零着。说到底,我们研究自杀不是为了更好地自杀,就像我们研究疾病不是为了怎样得病一样,研究自杀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活着,有效地预防与阻止自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