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礼仪的孩子走到哪里都受欢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礼仪教育从“心”开始

所谓的礼仪,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而是对他人尊重并赢得他人尊重的一种发自内心的行为体现,是在人的一切美德和优点之上加上的一层藻饰,没有良好的礼仪,即使取得成绩也会被人看成骄傲、自负、无用或愚蠢。只有人的内在和外在都同样美,才能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所以,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要从“心”开始,从培养品格开始。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尊重,是人的一生修养以及自我内涵的表现,也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品质。而尊重他人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每个人的内心都希望获得别人的尊重,可是只有你先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正所谓“送花的人周围都是鲜花,种刺的人身边都是荆棘”。在与别人相处的过程中,只要能相互给对方多一些尊重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会越处越深;反之,你的朋友只能是越来越少。总之,多给予别人一份尊重和理解,就会多获得一束灿烂的阳光。

然而,现在很多孩子都不懂得尊重他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朋友之间,甚至与家人之间,有时候完全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注重别人的感受;与别人谈话时,只顾自己侃侃而谈,不给对方插话的机会;在听别人倾吐心事时,心不在焉;对给自己提意见的人耿耿于怀,对批评自己的人做出不礼貌甚至粗野的言谈举止;等等。这些都是不尊重他人的不文明行为。

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如果仍这样跟人相处的话,那肯定会成为一个最不受欢迎的人。因此,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品德。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学会尊重别人呢?

1.尊重意识从父母开始

孩子只有受到尊重,才能从中学会尊重别人。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大吼大叫,孩子很快就会学会用同样的语调回应大人;如果父母喜欢对孩子指手画脚,孩子很容易学会用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别人。并且,在没有互相尊重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也很难学会尊重别人。当夫妻之间经常出现不尊重的言语和行为时,孩子耳濡目染之下,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想培养孩子的尊重意识,首先就得从父母尊重孩子以及夫妻之间互相尊重开始做起。

我们不能只是把“尊重”两个字挂在嘴上,而是应该体现在细节、落实到行动上,那样最终就会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和一种能力。

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孩子。孩子的内心世界很纯真,他们最愿意跟好朋友心贴心地交流。如果面对的是好朋友,他们会分享自己的快乐,也会倾诉自己的苦闷,不会筛选和过滤信息;如果面对的是一本正经的父母,他们更愿意报喜,而不愿意报忧,他们会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现给父母,而把不好的地方故意隐藏起来。

蹲下来跟孩子交流。认真倾听孩子的话语,以及跟孩子平等交流,也是尊重孩子的一种体现。而要尽可能做到平视孩子,父母就需要养成蹲下来跟孩子讲话和倾听的习惯,这会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尊重与关爱。

尊重孩子的想法。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还小,不会有自己的想法与主见,一切都应该听从父母的安排才对。其实,无论孩子多小,他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应该被尊重。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学会独立思考,让他们自己做出判断,千万不要轻易打压他们的想法与见解。

不随便打断孩子的话。当孩子高兴的时候,总会有很多说不完的话,问不完的问题,这就需要父母能耐心听孩子把话说完。如果孩子正在滔滔不绝地说话时,父母随意插嘴或者打断孩子,一方面会干扰孩子的思路,另一方面则会让孩子感觉自己的话根本不重要。这样,孩子以后就会变得越来越不愿意跟大人讲话,甚至有可能会模仿父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

2.理解尊重从家庭开始

在日常生活中,从衣食住行到学习、工作,从遵守规则到为人处世,父母会有很多机会教孩子学会尊重他人,让孩子理解什么是尊重。

尊重每个人的私人空间。每一位家庭成员都应当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当孩子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时,他就会收获被尊重的感觉,而且还能够学会尊重其他家庭成员的私人空间。当孩子稍大一些时,父母进入他的私人空间,应该先征得孩子的同意,进去之前先敲门。

不要强行让孩子分享。从两岁左右开始,孩子的占有欲就会很强,自己的个人物品一般不会轻易给他人。如果孩子不愿意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他人,父母就不要强行要求孩子分享,否则只会适得其反,让孩子把自己的东西看得更紧。

不随便处理孩子的个人物品。对于五岁以上的孩子,大人在整理其个人物品时,最好让孩子在场。如果有东西需要处理,还应当征得孩子的同意。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对尊重有更加直观和切身的体会。

3.表达尊重从讲礼貌开始

讲礼貌是尊重别人的一个重要体现。当孩子开始社会交往时,礼貌用语就会成为一种重要的语言,这是一种能让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顺畅的语言,也是对别人表达尊重的一种方式。在充满尊重的环境中长大,大多数孩子都懂得以礼待人。

如果我们家长时时处处都讲礼貌,喜欢使用礼貌用语,那么孩子通过潜移默化,就能很快学会。当孩子不经意间表现出礼貌的言行举止时,家长应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赞扬,比如,“你刚才对我说了‘谢谢’,让我感到很开心。宝贝真棒!”家长的及时鼓励与肯定,会进一步强化孩子的礼貌行为,长此以往,孩子就很容易学会如何通过礼貌的言行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

4.让孩子尝到不尊重人的后果

一般情况下,当孩子出现不尊重人的举动时,家长应及时进行适当的惩罚,比如制止他正在进行中的游戏,或把已经放在购物车内的糖果退回货架。如果当时的情况不允许,也应让他稍后体会到不尊重人的后果,比如,你可以稍后对他惩罚道:“你今天说了不尊重人的话,今晚就不能看动画片了。”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在行使惩戒职能时一定要做到言而有信。

学会宽容,孩子生活更快乐

法国19世纪的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宽容是人类的一种美德,是一种处变不惊的气度,是做人的一种风度和境界。适度的宽容,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宽容能使人性情温和,能使心灵有回旋的余地,能使人消除许多无谓的矛盾,化干戈为玉帛。宽容的人,时时处处都会受到人们的拥戴,因此他们能够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能够很快地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能够融洽地与人合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倘若孩子在学校里受了委屈,做父母的会心疼得不得了。甚至有些父母教育孩子说:“别人对不起你,你就对不起他,别人打你,你就打他。”结果,孩子不仅在学校里处理不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而且还会影响到孩子对将来人际关系的处理,甚至还会影响到孩子日后的夫妻关系,所以父母千万不要忽视对孩子宽容心的培养。

教孩子学会宽容,不仅为了孩子今天能够处理好同学之间关系,而且也是为孩子将来的幸福打基础。在人生历程中,如果赋予孩子一颗宽容的心,他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快乐。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应当怎样培养孩子的宽容之心呢?

1.为孩子树立榜样

孩子的宽容之心最主要的来源就是父母。孩子最初是从父母那里学习待人接物的方式的。父母宽容、大度、遇事不斤斤计较,与邻里、同事之间融洽相处,孩子就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宽容,乐于与人相处。

如果孩子不小心犯了诸如打破杯子这样的小错误,不要用惩罚或责备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告诉孩子,其实父母有时也会犯这样的无心之错,只要下次小心就可以避免。从原谅孩子的错误开始,用宽容的心去引导他认识自己的错误,让孩子知道,解决问题的办法除了批评、惩罚以外,还有宽容。

2.教孩子学会心理换位

心理换位是指当双方产生矛盾时,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思考对方为何会如此行事、如此说话。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很多孩子只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习惯于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想要消除此种现象,那就要采取“心理换位”的方法。

站在妈妈的角度上考虑,就会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与唠叨;站在老师的角度上思考,就会理解老师的辛苦;站在同学的角度上思考,就会觉得大多数同学都是可爱、可亲、可交的。因此,教孩子学会心理换位是非常必要的。

3.告诉孩子每个人都会有缺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缺点和不足乃是人性的必然。与同学相交,和朋友相处的时候,完全没有必要求全责备,完全可以求同存异——只要同学和朋友的缺点不是品质方面的。对于朋友的缺点和不足,对于同学心情不好时所说的话与所做的事,没有必要斤斤计较,事事都要求公平合理。多一次原谅,多一次宽容与理解,同时也就为自己多找了一份好心情,也会使自己在个性完善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当然,宽容不是怕人,不是懦弱,也不是盲从,这一点是必须对孩子讲清楚的。父母必须让孩子知道,宽容是明辨是非之后对同学、朋友的退让,而不是对坏人、坏事的妥协,对坏人和得寸进尺的人是没有必要宽容的。

4.让孩子多与同伴交往

宽容之心是在交往中培养起来的。孩子只有与人交往,才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都要犯或大或小的错误,只有学会容忍别人的缺点与错误,才能和人正常交往,友好相处。也只有通过交往,孩子才能体会到宽容的意义,体会到宽容带来的快乐。比如庆贺朋友的成功,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采纳别人的合理建议等,这些都能使孩子得到友谊,分享别人的成功,并使自己获得进步。

在孩子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父母要特别注意引导孩子容忍比自己强的同伴、比自己“差”的同伴,及自己的竞争对手。让孩子不嫉妒比自己强的同伴,不嘲弄比自己“差”的同伴,不故意为难自己的竞争对手。让孩子向好同伴学习,帮助“差”同伴,学会与竞争对手合作。

5.鼓励孩子纳新和处变

宽容不仅体现在对“人”的态度上,也体现在对“物”和“事”的态度上。父母要引导孩子见识多种孩子未见过的事物,让孩子喜欢并乐意接受新生事物,承受事物所发生的意想不到的变化,善知变和应变。允许孩子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孩子一旦习惯于“纳新”和“应变”,他对世间的万事万物也就具备了宽容之心。

总之,宽容是健全人格的必备素质,只有学会宽容的孩子,才会懂得理解和尊重他人,才会有爱人之心,有容人之量,成为一个识大体、顾大局、受人欢迎的人。

培养孩子讲诚信的良好品质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诚信是一个人成功不可或缺的资本,诚信是金,它又比金更贵重,是任何财富都无法等量衡量的、人生中最为重要的宝藏。具有诚信品质的人,注定是人生的赢家。

诚信待人,我们就会活得坦然和从容,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产生源源不断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还有从来没有过的自信,这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安身立命之本。因此,作为家长,应当注重培养孩子讲诚信的良好品质。那么,父母应当如何培养孩子的这一品质呢?

1.父母应做诚信的表率

俗话说:“上代做给下代看。”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也曾说过:

“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所以,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是孩子效仿的榜样,是最直接的诚信品质的播种者。因此,父母在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的同时,更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对孩子起示范作用。总之,每一个成人都应该记住,只有当他们的行为正直而且高尚的时候,他所坚持的道德观念才能深入孩子的心灵中,并引导孩子的思想和感情。

2.要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和愿望

孩子不诚信的行为大部分是出于某种需要,如果孩子合理的精神需要、物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必然会寻求满足需求的办法,如果父母对这种合理需求过分抑制,孩子就会换种方式,以某种不诚信的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因此,父母应该认真分析孩子的需求,尽量满足其合理的需求部分,让孩子意识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只要是合理的,家庭又是力所能及的,是会得到满足的。这样可以避免孩子因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而把别人的东西随便拿回家,且又不告诉家长和小朋友的情况发生。

3.要创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

只有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保持诚实真挚的态度,使孩子感到成人的爱护与关心,他才能够信赖成人,有了过失才敢于承认。

4.让“诚实教育”主动化

由于孩子年龄小,必须把道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孩子才能够接受。因此,父母可以利用讲故事,把做人应诚实的道理寓于故事之中,使孩子明白: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假和欺骗,应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

5.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

孩子撒谎是因为对家长的不信任。当你发现孩子撒谎时,第一反应不应该是责怪或打骂孩子,而应分析孩子撒谎的动机——他们掩饰自己做错事的真正原因——害怕说出真相会遭到家长的责怪或打骂,所以我们家长如果想知道孩子撒谎的真相,就应该保护好孩子这颗害怕父母的心。孩子只有相信我们,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我们也只有了解事情真相后才能为孩子解决问题,避免今后再犯同样的错误。

6.和孩子建立真诚和相互信任的关系

“人之初,性本善”。年幼的孩子是非常纯真的,父母要利用这个良好的条件,和孩子建立并保持真诚与互相信任的关系。父母对孩子必须言而有信,以诚相待,这样,孩子才会信任你,有什么事、有什么想法都愿意告诉你。

7.制定一些规则并严格要求

父母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些规则,然后让孩子严格执行,不能朝令夕改,也绝不迁就、姑息。比如,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带回家;没有得到别人的同意,不可以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借了人家的东西要及时归还;有了错要勇于承认;凡是答应别人的请求就要一定要想方设法去做好;等等。

总之,诚信是一种无形资本,从小培养孩子诚信的品格就等于为孩子的未来投资。一个人是否拥有诚信的良好品质,与他后天受到的环境影响和教育有直接关系,特别是童年时期的引导培养,是一个人形成这一品质的关键期。培养孩子诚信的品质,是每一位家长都必须重视的一项责任。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但是,这种美德在一些独生子女的身上很少体现,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凡此种种,让人忧虑。

有无孝敬父母的习惯,不仅仅反映出子女对待父母的态度,更可以反映出他能否关心他人的大问题。一般来说,没有孝心的孩子,往往舍己为人的能力差,同情心也比较淡薄。只有在家中养成孝敬父母的好品格,到社会中才有可能做到关心他人,也才有可能做到对祖国忠诚。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1.建立合理的、长幼有别的家庭关系

家庭成员之间是民主平等的,但也是长幼有别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尤其是在处理孩子的事情时,一定要充分听取他们自己的意见,尽可能按照他们合理的意愿办事。

同时,家庭又是一个整体,不能各自为政,总要有人当家“长”,来“领导”家庭,管理指导家庭全体成员的生活,要不生活会乱套。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保护者,而且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自然应当成为家庭的核心和主事人。孩子(尤其是未年人)应当在父母的指导帮助下生活、学习。

现在,不少的家庭中,孩子是“小太阳”,家长却变成了围着孩子转的月亮、侍从,这就为孩子形成以我为中心的小霸王性格提供了土壤,更谈不上培养孝敬父母的好习惯了。因此,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知道父母是长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而不能颠倒主次,任孩子在家庭里逞强胡闹。

2.让孩子了解父母的辛苦

现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的工作情况,不知道父母的钱来之不易,只知道向父母要钱满足自己的欲望,认为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从心底孝敬父母呢?为此,父母应当有意识地经常地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况告诉孩子,说得越具体越好,从而让孩子明白父母赚钱的不易。孩子自然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活,也会从心底产生对父母的感激与敬重之情。

3.从小事入手,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行为习惯

教育子女孝敬父母的一般要求是:听从父母教导,关心父母健康,分担父母忧愁,参与家务劳动,不给父母添乱。要把这些要求变为孩子的实际行动,就应当从日常小事抓起。如关心家长健康方面:要求孩子每天问候下班回家的父母亲;当父母劳累时,孩子应主动帮助或请父母休息一下;当父母外出时,孩子应提醒父母是否遗忘东西或注意天气变化;当父母有病时,孩子应主动照护,多说宽慰话,替父母接待客人等。孩子应承担必须完成的家务劳动,哪怕是吃饭时摆筷子。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学习情况,合理分配,具体指导,耐心训练,热情鼓励。这样不但有利于孩子养成做家务劳动的习惯,也有利于孩子不断增强孝敬父母的观念:“父母养育了我,我应为他们多做事。”

4.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孝敬长辈的楷模

孩子模仿能力强,所以父母为孩子做好孝敬长辈的榜样是十分重要的,甚至可以说父母对待长辈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孩子对待长辈的态度。

因此,我们不能因为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就忘了自己的父母。如果平时因居住地较远,工作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处,那么在休假日要尽量抽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些家务,同老人共聚同乐,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此日长时久,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会逐步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5.用亲情故事启发孩子孝敬父母的意识

父母一定要定期抽出点时间和孩子谈心聊天,要把自己的难处和家里的难处有选择地告诉孩子。通过谈话,可以让孩子体验亲情,启发孩子孝敬父母的意识。

有这样一个故事:女儿和妈妈吵架了,一气之下,女儿转身向外跑去。她走了很长一段路程,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身上的口袋,发现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面摊的主人是一个很和蔼的老婆婆,老婆婆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

“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

“没关系,我请你吃。”

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下来了。

“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

“我很感激您。我们不认识,您却对我这么好,可我妈妈,竟然常跟我吵架,还骂我。”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孩子,你想想,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还给你衣服穿,你怎么就不感激她呢?怎么还跟她吵架呢?”

女孩愣了。她匆匆吃完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走到家门附近时,一眼就看见满面疲惫的妈妈正在路口张望,妈妈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笑容:“快回来吃饭吧,再不回来菜都凉了。”这时,女孩的眼泪又掉下来了。

这个故事就很能启发孩子孝敬父母的意识。

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

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目的不是让孩子一味地听从家长的指令,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自我规范,在任何场合下都能够自觉地控制行为,遵守规则。

哈佛学子约翰·肯尼迪曾说过,一个连自己都控制不了的人,民众会放心把国家交给他吗?在人生的旅途中,人们为了实现目标,往往必须干一些自己并不想干的事,或是放弃一些自己深深喜爱的事。为了生活,为了目标,人们不得不在这样的“约束”引导下,一步步沿着既定的目标,稳妥地前进。一个人若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否则就会像失去了方向盘或刹车系统的汽车一样,必然会导致“越轨”或“出格”,甚至还有“翻车”的危险。

然而,控制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对孩子来说更是困难,所以做父母的要从孩子小时候就教他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父母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成为孩子的榜样

家长自身的行为方式对孩子的榜样作用至关重要。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原则、注重自我约束,并体现在行动上,就会对孩子学会内化规则起到强有力的模范作用。家长的行为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如果家长喜怒无常、做事随心所欲,不考虑后果,孩子就会学到同样的行为风格。

孩子的所见所闻会影响他们的道德水平的提高。当孩子看见家长或同伴违反了规定却没有受到惩罚,孩子就容易放纵自己的行为,从而缺少规则意识。

2.使用正确的教育方式

孩子缺乏自控多半不是孩子的错,虽然有些孩子的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容易受诱惑,但家长的教育方式构筑的成长氛围才真正影响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养成。

有研究发现,缺乏自我控制的成年人,大多来自于父母不能提供自控典范的放任型家庭。特别是在青少年初期,如果父母不能将自己的感受和利益放在一边,不能理智地用一贯的原则和纪律约束孩子,只在自己极为愤怒时对孩子加以管束,被父母的暴怒吓坏的孩子根本不可能学到如何有效地控制冲动。而控制过度的成年人往往来自于权威型父母主宰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里,父母对孩子要求很高而且喜欢运用引起孩子负罪感的方法来惩罚孩子,孩子容易变得怯懦、内向、压抑和自卑。如果权威型家长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并帮助孩子自我约束,对孩子的行为奖惩有度,就容易造就责任心强、能够自我控制,并具有成熟的道德感的孩子。

3.制订正确的管束策略

如果家长专制、刻板,孩子就容易学会自我惩罚并缺乏自信。

当家长用负罪感或收回对孩子的爱来惩罚孩子,孩子就会变得恪守信条,不知变通。当家长使用严厉的、令人琢磨不定的方式惩罚孩子,并不做任何解释的时候,孩子最不容易形成自我规范的意识。如果家长用温和委婉的方式引导孩子,那么孩子在道德方面就会更成熟。

在教育孩子时,家长对规则的语言表述很重要。向孩子讲清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为什么、如何转换角色、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等,这样能很好地促进孩子理解规则的意义,体验服从规则的益处与快乐。

家长的管束策略必须适应孩子的年龄阶段和性格特点。如果家长的期望和要求超出了孩子所能达到的自我控制的限度,家长的引导措施不能为孩子所接受,就起不到很好的效果。这时家长应该反省和调整自己的态度与方式,对于容易“出格”的孩子尤其需要如此,对他们的管教可能需要超乎寻常的耐心和创造性,因为我们不能只接受那些一点就通、懂事听话的孩子。

任何管束策略都需要建立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家长在采取措施强化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时,需要先弄清楚:孩子为什么不能控制自己?他想通过这样的行为得到什么?我如何才能帮助他?只有通过沟通,建立了与孩子之间相互尊重和信任的感情纽带,管束策略才可能行之有效。

培养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需要从小开始,让孩子学会等待是第一步。对此,家长可以采取延迟满足孩子要求的方式来进行。

延迟满足,就是让孩子能够等待,推迟孩子的欲望得到满足的时间。比如,让孩子选择把糖留到明天吃。别小看这样的选择,即便你告诉他今天少吃一块糖,明天可以吃两块,孩子也需要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才能下定决心放弃立刻可以得到的满足。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这是一项艰巨的精神考验,是冲动与克制、放纵欲望与自我控制之间的冲突的缩影。

孩子如何选择折射出他的性格特征,自我规范的能力,道德发展水平,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预示孩子未来的走向。曾有研究表明,那些四五岁时能接受延迟满足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在情感表达、社交技能、人格特征上与那些无法抵御即时满足的孩子有明显差异。前者往往自信、头脑清晰、善于把握大局,能较好地应付生活中的挫折,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而后者,则在人群中约有1/3的人缺乏这些优良品质,比较羞怯、遇到挫折时自我否定、嫉妒心强、脾气暴躁,不会“做人”,并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可见,能够做到延迟满足的孩子容易长成睿智、成熟的青年,而迫不及待享受现在的孩子,则容易成为冲动、不顾大局、缺乏远见的人。

可是生活中的许多家长对孩子有求必应,而且总是尽可能快地满足孩子:孩子深更半夜要吃大虾,妈妈立刻打发爸爸去买;孩子说要出去玩,父母没等吃完饭就出了门……这样的溺爱,容易惯出孩子的骄横性格,还使孩子失去了锻炼克制冲动、约束行为的机会,容易经不起诱惑。

实际上,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以牺牲暂时的快乐为代价的。比如,要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放弃一些娱乐,抓紧时间学习。延迟满足对一个人获得远见、学会自律、明确目标、取得成功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因此,培养延迟满足的能力十分重要。

节约也是一种礼仪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也在不断改变。在物质产品日益丰富的今天,消费至上、享受第一等思想观念粉墨登场。有人说,节约的观念已经过时了,认为节约是贫穷时代的事,现在生活富裕了,还那么节约就显得小气。在这种意识的作用下,不少父母都渐渐对孩子“大方”起来,大有“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意味,把给钱“大方”看成了“爱”孩子的标志。结果,导致许多孩子学会了互相攀比、追时髦、喜新厌旧等不良习惯。

如果现在的生活宽裕了,父母就因此淡化“生活俭朴”的观念,在孩子很小时,就把他们导向一个消费型的群体,一旦孩子消费的“大胃口”被吊起来了以后,再让他去过一种比较俭朴的生活那可就太难了。

一个人如果不知节俭,铺张浪费、贪图享受、一味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必然会导致趣味的低下、目光的短浅。所谓“成由俭,败由奢”,“以俭养德”的许多事例告诉我们:要想把孩子培养成有志向、有追求、有出息的人,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这是传给孩子永久的财富。因此,把节俭的美德传给每一个孩子,这是父母应尽的责任。

那么,父母们应当怎么做呢?

1.教育孩子珍惜物品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让孩子懂得,所吃、所穿、所用都是来之不易的,都是人们用汗水和心血创造出来的,随意浪费是不珍惜劳动果实、不尊重劳动的表现。

闲暇时,父母可以让孩子和自己一起整理房间,养成收拾、整理、物归原位、妥善保存东西等好习惯,不用的东西也不要随手丢掉,不妨放在存物箱里。也可以和孩子讨论,即使是废旧不用的东西,其实也还是有很多用途的。比如,汽水空罐子可以用来种花、养蝌蚪;旧包装盒可以用来折叠成飞机、轮船等玩具……让这些废物“化腐朽为神奇”地变废为宝,这不仅能培养孩子爱惜东西、充分利用东西的习惯,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孩子动脑的习惯。如果玩具或物品用坏了,父母也可以鼓励孩子自己修理,这也是培养孩子爱惜东西的好做法。

2.及时制止孩子的浪费行为

在许多情况下,孩子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一种浪费的行为,需要家长的提醒。一般来说,当孩子出现浪费行为时恰恰是最好的教育时机。如果家长视而不见,或者听之任之,那么当浪费的习惯养成后,再苦口婆心地劝说孩子节俭就不一定能达到教育的效果。因此,当孩子出现浪费的行为时,家长一定要及时教育孩子,避免孩子养成浪费的习惯。

3.让孩子有一个正确的财富观

要让孩子从小懂得钱是什么,钱是怎么来的,怎样正确地对待钱财。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应联系实际生活给孩子讲解,多引用一些事例。年龄大的孩子,可以跟他专门讨论钱的问题。孩子消费行为是由被动逐步走向主动的,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应该教育孩子买东西,如何用钱,如何找钱,如何选择物有所值的物品。

当然,培养孩子节约的品质,首先还应该从家长自身做起。家长从认识到行为,都应给孩子做出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