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以解读的方式来阅读晋城,是海轩先生著书的一次尝试。
晋城的确是值得留步并仔细品味和阅读的一方土地。就自然地理而言,晋城处于南北气候之要冲,亚热带动植物的生存北线,到此为止。华北板块与中原板块的碰撞,造就了太行山和中条山,使晋城成为中原锁钥、魏晋屏障。就人文历史而言,两万年前的下川文化,代表了中国旧石器时代粟作文化的先声。六千年前的神农,在羊头山寻五谷、制耒耜,宣告农耕时代的来临。尧、舜、禹、汤,这些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帝王,都把历史的足迹印在晋城的山水之间。秦汉以降,晋城以其战略地位,锁钥中原,遥控江汉,成为天下必争之地。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晋城是最稳固的大后方。两万年漫长的时光,晋城这方热土上演绎了无数动人心魄的历史活剧。
要把两万年的故事讲给读者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海轩先生以其多年从事史志工作的深厚积累,厚积而薄发,把这样一部书呈现在读者面前。严格意义上讲,《解读晋城》是一部浓缩了的晋城方志。
想全面了解一个地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最便捷的办法就是读这个地方的方志。编纂方志,始于唐,兴于南宋而盛于明、清。中国现存各种方志8000余种,计12万卷。唐代的《元和郡县志》是中国方志的滥觞。明、清以前的方志大多几万字一册,明达简约。如今的方志繁复冗长,动辄几百万字,而且有越来越长之势,令人未读而生畏。
中国的史书,按体例划分有编年体、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解读晋城》以年代为经,以事件、人物为纬,更接近纪事本末体。纪事本末体的始作俑者是南宋人袁枢,他的《通鉴纪事本末》就采用这种体例。纪事本末体,既不同于编年体之以纪年为主,也不同于纪传体之以传人为主,而是以记事为主,把历史上的大事,详其首尾,集中表述其过程。无论是编年体还是纪传体,在记事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著史体裁。其实就是以解读的方式叙述历史。解读者,分而述之也。袁枢之解读,是把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按事件重新编排一番,体例一新而文字依旧。海轩先生《解读晋城》的所有文章,都是自己呕心沥血所著,是海轩先生多年来对晋城史料收集、整理和研究的成果。内容上涵盖了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文化历史诸多方面。本书以二十余万字的篇幅,记叙了时间跨度长达两万年的晋城历史的精彩片段和重要人物,收事半功倍之效,足见作者一番拳拳匠心。
海轩先生在大学是学历史的,毕业后又当历史老师,后来又从事方志的编撰和研究,著述颇丰,是真正的学以致用。由于有这样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学养,他对历史事件的把握、对历史人物的评介,都极具专业水准,不因身为晋城人而随意拔高或贬低。
《解读晋城》付梓之前,海轩先生嘱我写序,令我惶恐。我虽客居晋城八年,对晋城的人文历史仅是一知半解,历史学又非我的专业,深恐辞不达意,辜负了海轩先生一片心意,为此踌躇许久方才动笔,勉而为序也。
2016年仲夏于晋城所如轩
(姚剑山西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山西晚报》原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