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晋城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先秦时期

相传我国古代时,分天下(中原地区)为九州,虞舜时增至12州。在唐尧、虞舜及夏、商之时,本境俱属冀州。且因尧都平阳(今临汾市),舜都蒲坂(今永济市),禹都安邑(今夏县),都与晋城相距不远,故本境又属“帝都畿内”。

周成王九年(前1107),封其弟叔虞于唐。叔虞之子燮父更号为晋。春秋时,本境属晋。

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赵、韩、魏三分晋国后,置晋君于高都(今泽州县高都镇)奉祀,迁晋静公于端氏(今沁水县东北西城村),晋城因晋君置于此而得名。本境大部属韩,部分属魏。

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秦伐韩,拔野王(今河南沁阳),切断了韩国都城新郑(今属河南)与上党的联系。上党郡守冯亭举上党17城入赵,本境遂归赵,并因此而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赧王五十五年(前260),秦将白起在长平大败赵军,坑杀赵降卒40余万,悉拔上党诸城。秦灭赵后,全境归于秦。

战国时期,境内已置有高都(今晋城)、泫氏(今高平)、端氏(今沁水)、濩泽(今阳城)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