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驯服动物与驯服臣民
原文
夫驯乌者断其下翎焉。[1]断其下翎,则必恃人而食,[2]焉得不驯乎?[3]夫明主畜臣亦然,[4]令臣不得不利君之禄,[5]不得无服上之名。[6]夫利君之禄,服上之名,焉得不服?(《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注释
译文
解说
当年唐太宗李世民推行科举取士,在看到新科进士们鱼贯而出时,他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彀(gòu)中”指弓箭可以射及的范围之内。只用名利,便使天下英才尽可为己所驱使,无所逃遁,这就是李世民的高明。当整个社会围绕皇权运行,皇权垄断了全部的社会资源,那么有才学之人如果不进入体制,就没有其他出路。故事中“不得不”意味着臣子没有别的选择。
韩非反复强调,驯服人才最好的工具有二:一是利禄,二是名声。名声能够驯服人才,需要社会的评价机制完全被皇家所掌控;如此,每个人在定义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皇家标准为标准。利禄发挥作用则需要堵塞社会其他的获利渠道,由此可以理解历朝历代贱商贾传统的缘由。对于商贾虽无法取消其存在,但可以充分调动社会的评价机制,使商贾虽然富有,却没有社会地位。
韩非在论述君臣关系时,习惯使用君“畜(xù)”臣,或者君“牧”臣。“畜”的本义是圈(juàn)养禽兽;“牧”的本义是放养牲畜。由此可知官员们在皇权心目中的角色定位。驯乌的故事告诉我们,维持皇权的要点在于:君主要像马戏团的驯兽师一样,用鞭子和食物使臣民顺服于自己。要使臣民只有仰赖君主给予的身份和社会地位才能生存,而且要让臣民在内心深处认同,他们是在端君主的饭碗,并因此而感恩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