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离科学还有多远?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2 什么是社会科学?

前面讲到过,一般老百姓对科学的概念是比较模糊的,对什么是社会科学就更不明确了,甚至可能不认为社会科学属于科学的范畴。这与社会科学在中国不受重视以及社会科学学者习惯于用哲学方法来研究社会科学是分不开的。

中国目前的学科分类国家标准是将学科分为五个大类,共56个一级学科、573个二级学科。五个大类分别为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老百姓通常会将其归为两大类,即理科和文科,并认为前四个大类为理科,最后一类为文科。在组织机构分类上分为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

中国科学院,从名称的表面含义上看应该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部分,但实际上只涵盖了自然科学,却没有把名称改为“中国自然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实际上并不仅仅是社会科学,实际上涵盖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两部分。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两个部门都是名不副实,一个是名大于实,另一个是实大于名。这种组织分类方法本身就体现出社会科学地位是比较低的,比如,老百姓知道中国科学院是研究“科学”的,同时也知道这里面不包括社会科学,自然会理解为:科学是不包括社会科学的。

那么,什么是社会科学呢?在国外通常也有人把社会科学称为“行为科学”,他们认为这一词汇更为中性,更容易被人接受。[14]然而在中国,人们还是习惯用社会科学这个名字。社会科学是关于人类群体生活方方面面知识的领域[15],它是研究人以及由人组成的社会和与其相关的制度。了解人类社会不仅是了解人类生存的条件和环境,更是要找到改善人类生存条件和环境的机会。社会科学包括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法学、新闻传媒等领域。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政治学要比物理学更难,世界更容易由于坏的政治学而毁灭,而不是坏的物理学”。[16]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比较明显,这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上的差异。自然科学是关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研究领域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等。然而也有些同类领域可以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学科,只是研究的对象或角度不同。

学科分类的最后一个大类被称为人文社会科学,这里把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合起来归为一类,是十分荒唐的,容易抹杀二者之间的区别。这可能是受过去意识形态观念影响导致的,社会上很多人区别不开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之间有什么差异,认为二者是一体的,都是与意识形态有关的学科,并给出了一个简单的称呼,叫“文科”。

特别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把原本属于科学的研究与政治问题联系到一起。比如对社会问题的研究被看成是反马克思主义和向社会主义进攻,并受到政治上的批判,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案例就是著名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当时的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教授。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专门研究中国人口问题,并于1957年发表了《新人口论》,后来受到当时“反右”运动的波及,有人说他是借人口问题搞政治阴谋,也有人说《新人口论》是配合右派向党进攻,还有人指责马寅初是姓马尔萨斯的马,是为资产阶级说话的,不是姓马克思的马,并在《光明日报》上掀起了对马寅初的批判。马寅初在认真核对了自己的数据和理论以后,毅然写了一份“接受《光明日报》的挑战书”,坚定地指出,“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出来应战,直到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表现出了学者的骨气。

在那个年代,除了马寅初以外,很多社会科学学者都受到批评甚至被打成了右派,其中包括:陈达(社会学家,原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费孝通(人类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李景汉(社会学家,原辅仁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潘光旦(社会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吴景超(社会学家,清华大学教授)、王铁崖(法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陈振汉(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邹庆文(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沈志远(经济学家,上海经济研究所所长)、向达(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陆侃如(历史学家,山东大学副校长)等。[17]从此,社会科学研究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很多学科被取消,有些学科的研究也一度中断,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科学各个学科才开始逐渐恢复生气。

当然在那个年代,也有比较活跃的学科,比如社会科学领域一直比较活跃的是政治经济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人文学科里比较活跃的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政治经济学和哲学这两门课长期成为我国中小学甚至到了大学和研究生的必修课。

实际上,由于历史和意识形态的原因,在中国人们一直搞不清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到底有什么区别。一方面有人认为社会科学不是科学,属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与人文学科没有什么两样;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人文学科也是科学,并将其称为“人文科学”,因为1979年和1999年出版的《辞海》都称人文学科为“人文科学”,甚至还给出了定义。[18]实际上二者的区别是非常大的,社会科学作为科学,它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更近一些;而人文学科并不是科学,它与社会科学的距离则更远一些。然而由于人为地将其归为一类,恰恰混淆了二者的差异。甚至很多大学都把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归并到一个学院,起名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不知道同一学院的人文学科学者和社会科学学者之间如何进行交流和对话,他们应该用科学的思维或语言对话还是用人文语言对话呢?如果真能对话交流,那么一定是其中一方出现问题了。

实际上,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也是有交叉的,比如,法学研究领域针对立法的研究更多属于人文学科,而对于犯罪的研究更多属于社会科学。现在也有很多学者用科学或社会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文领域的内容,比如通过识别用词习惯的差异性来识别两个文稿是否出自同一个人之手,通过检验不同的书画作品的一致性来识别是否出自于同一个时代或属于同一个画派等。

在真善美中,科学是研究“真”的,人文是研究“善”和“美”的。人文学科顾名思义是人所创造出来的知识,她是人类给自己留下来的遗产,也是人类献给自己的礼物,它可以使人的生活更为丰富多彩。科学是对既有知识的发现,而不是创造;科学是挖掘或发现自然或天性留给人类的东西。人文属于大众艺术,人文学科是服务于大众的,是给大众看、给大众欣赏的,但它又高于大众,因为它本身具有技巧和规律,而那些熟悉和掌握这些规律的人,会有更高的欣赏水平,他们从文学和艺术中所捕捉到的东西要比大众所捕捉到的东西多得多。一个人学习一门艺术,目的不一定是要当个艺术家,而是带上了一副艺术的眼镜,能体会到常人体会不到的艺术之美。都说音乐是上帝送给人类的礼物,但懂音乐的人要比其他人享用得更多。文学和艺术类作品既可以由老百姓来评奖,也可以由该领域的专家来评奖,前者关注的是群众性,后者关注的是艺术性,比如中国电影有金鸡奖和百花奖,前者是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由电影界专业人士来评选,后者是《大众电影》杂志主办,是由群众评选出来的。

社会科学强调的是“发现”而不是“创造”,因为社会科学研究的是社会存在的既定事实,它是一种原本存在的客观事实,这些事实不是人创造出来的,人只能去发现和揭示这些事实,告诉后人这些事实都是什么,社会科学知识本身并不能直接被老百姓所享用,犹如自然科学知识一样,它所取得的成果可以间接地让社会更和谐、人民更幸福。科学并不属于大众艺术。科学的成就可以被老百姓在生活中间接使用,但不能被直接用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