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08年,世界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2012年我国城市化率也首次突破50%关口。城市化率从20%到50%,美国用了近60年,日本用了近50年,英国和德国大约用了100年,而我国仅用了35年。城市化在带来快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城市中各种问题和矛盾凸显。人口膨胀、城市贫困、拥挤的交通、变差的空气等一系列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如何在保持城市的宜居性和经济繁荣的同时,使城市进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是全球面临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我国的城市发展同样面临的问题。
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使得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的连接不断密切。互联网形成的虚拟世界和人类社会不断融合,使得人们可以在虚拟世界中对物理世界进行接近实时的感知,这使得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物理世界的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信息、通过智能技术作用于物理世界,使得物理世界以一种更加有效、更加可持续的方式运行。
智慧城市概念从提出开始,便受到各个国家、城市的不断关注。其为居民和企业勾画美好的智慧生活、智慧协作和智慧生产,为城市治理活动主体之一的政府开展的高效、和谐的治理方式提供了各种设想。各个城市根据自身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开始了各自的智慧城市建设实践,从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全球气候变暖、开放数据、构建数字经济、智能交通系统、创建智慧城市试验平台、构建统一标准、提高通信基础设施、提高数据采集能力、智能建筑、智能制造、能源管理、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政府提高效率等各个方面都在进行着有益的尝试。
智慧城市的建设应该是信息化或互联网与城市的一次深入的融合过程,其在实践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同时,也为各个行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为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更为重要的是为企业在信息化变革中提供了变革的氛围、人才支撑和政策支撑。传统行业在不断出现的新的商业模式的挑战下,也在积极寻求变革,而开放的公共信息资源无疑会成为数字经济发展重要的信息资源,催生新的服务,降低企业信息资源成本,现代服务业已成为服务业新的展现形式,虚拟的信息世界通过智能制造技术使得虚拟世界对物理世界的影响变得更加直接,产业之间的壁垒已被打破,新的产业生态环境将会形成。
智慧城市发展给人们描绘了美好的前景,“智慧之路”最终会以文化、制度的方式沉淀下来,但探索如何走向智慧,仍需要我们有试错的勇气,通过不断努力尝试,智慧之门终将向我们打开。
编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