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钢笔画黑白技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钢笔画在中国的发展

20世纪初期,自来水笔(钢笔)正式传入中国,美国华特曼自来水笔陆续在我国沿海城市设点销售。1926年上海开设了中国第一家自来水笔厂-国益笔厂(上海博士笔厂前身),1931年由自来水笔经销商开设了华孚金笔厂,然后相继有关勒铭、金星等两家笔厂诞生,它们四家笔厂是我国自来水笔制造工业的先驱。由此可见,我国使用和生产钢笔的历史大约在100年左右,钢笔和钢笔画传入中国应该是在同一时间。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内对钢笔的称谓都是自来水笔,而六十年代以后就都称其为钢笔了,而用它画出来的图画,在中国有记载的书籍报纸杂志上都称为钢笔画,也从来未见过叫它“自来水笔画”的。钢笔画在我们国家是个既年轻又没有名分的画种,同时也背负着古老画种的名声,怎样使起源于外国的钢笔画同样也可以兴盛于中国,就成了几代人孜孜以求的梦想。

978-7-111-44753-5-Chapter01-11.jpg

图1-11 江莹 连环画《盖马棚》 1955年

978-7-111-44753-5-Chapter01-12.jpg

图1-12 江莹 连环画《盖马棚》 1955年

978-7-111-44753-5-Chapter01-13.jpg

图1-13 江莹 连环画《盖马棚》 1955年

民国初期,钢笔画曾以简单的线条勾勒形式出现在上海的戏剧海报上,上世纪30年代我国也曾出现过为数不多的钢笔画,它基本上是以简单的画面出现在小人书和书籍插图中,画面形式和艺术性也不是很高,在社会上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二十世纪50年代,钢笔画艺术形式有所改观,如创刊于1951年的《连环画报》,曾刊登过一些小幅面有着故事情节的钢笔画作品如江莹的《盖马棚》(图1-11~图1-13),华三川的《亲人》等。由于受画报幅面的制约,作品-般都比较小(40cm×50cm)。上世纪60年代,人民美术出版社和各地美术出版社连续多年出版了许多钢笔画形式的连环图,如华三川的《青年近卫军》《交通站的故事》《项链》《虎王牌坦克》(图1-14~图1-16),董洪元的高尔基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图1-17~图1-19),及冯增春、毅进等的代表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连环画这个大俗与大雅的“结合部”,成为那个时代许多艺术家的重要舞台。这种连环图在进行绘制时幅面都很小,一般只有16开大,印刷后为6cm×8cm,因此大多数连环画家都是在A4或A3纸面上进行创作。多年来,钢笔画形式的连环图凭借着过硬的素描基本功和线条表现的独特性及强烈黑白对比的视觉效果,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978-7-111-44753-5-Chapter01-14.jpg

图1-14 华三川 连环画《项链》 1957年

978-7-111-44753-5-Chapter01-15.jpg

图1-15 华三川 连环画《交通站的故事》 1961年

978-7-111-44753-5-Chapter01-16.jpg

图1-16 华三川 连环画《青年近卫军》 1958年

978-7-111-44753-5-Chapter01-17.jpg

图1-17 董洪元 连环画《童年》 1964年

978-7-111-44753-5-Chapter01-18.jpg

图1-18 董洪元 连环画《在人间》 1964年

978-7-111-44753-5-Chapter01-19.jpg

图1-19 董洪元 连环画《我的大学》 1964年

仅一支钢笔亦能将一幅小画面表现得生动活泼,并吸引许多读者的兴趣,产生了较大影响,这是那个时代的艺术家们创作出的优秀钢笔画形式的连环画,给艺术绘画开辟出了新的形式和审美空间,给几代国人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也在日后影响和成就了一批钢笔画艺术家的成长事业和艺术道路。在六十年代中期,国内出现了许多速写形式的钢笔画,受当时形势的影响与鼓舞,很多艺术家都深入工厂、农村、部队,用钢笔画出了生产、生活的场景,如邵宇的《在英雄的古巴》,叶浅予、李焕民、牛文、黄胄等画家的作品(图1-20,图1-21)。

978-7-111-44753-5-Chapter01-20.jpg

图1-20 邵宇 《在英雄的古巴》 1963年

978-7-111-44753-5-Chapter01-21.jpg

图1-21 黄胄 《新疆速写》 1963年

“文革”期间,钢笔画的艺术创作每况愈下,书刊画报上也不多见,画钢笔画的人也是寥寥无几,优秀的钢笔画作品更是凤毛麟角,只有少数报刊上出现过小幅钢笔画作品,如《长沙晚报》(1956年创刊的《长沙日报》)在五十、六十年代发表了许多小木(杨敦仪)、左钧(刘左钧)两位画家的钢笔画速写,内容多为工厂企业、人物与时政新闻,在湖南地区有较好的反响。自六十年代末开始,浙江“工农兵画报社”(即浙江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一种叫《工农兵画报》4开幅面的简易画报,里面常常刊登了黄云松的钢笔画如《打虎英雄——扎果》(图1-22-1)《战马驰骋》(图1-22-2)等就画得很好,对于喜爱钢笔画的朋友真是久旱见到了甘露,那高雅、俊朗的线条总是激励着画钢笔画的年轻朋友。该绘画期刊的出版直到七十年代末结束,这也许是文革时期中催生出的有钢笔画经常出现的刊物并能延续到中国改革开放新时代诞生前夜的唯一画报,实属难得。同时,黄云松也画出了大量的钢笔画风格的连环图,如《神秘岛》《海底航行两万里》《人猿泰山》《战争与和平》(图1-22)《鲁滨孙漂流记》等七十多部作品,创作时间持续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由于那时的文化生活非常贫乏,艺术性书籍出版量很少,钢笔画专业书籍及作品更是难觅,能从小人书上看到硬质线条表现出来的画面,对钟爱钢笔画艺术的朋友来说是莫大的幸运和享受,也是一种很快乐的事情。就这样,钢笔画在中国连环图(画)为主的特殊环境下生存了近二、三十年,这不能不说它是个奇迹。

978-7-111-44753-5-Chapter01-22.jpg

图1-22-1 黄云松 连环画《打虎英雄——扎果》 1972年

“文革”后期,孙愚创作的钢笔连环画,更能体现他独特的艺术个性,他是继华三川、董洪元等之后,又一枝连坛绽放的奇葩。数十年来,他心无旁骛,埋头于线条、色彩、光影的世界,追求的是“像外之像”、“弦外之音”,这就要求画家不仅要有扎实的写实能力,还要具备丰富的想象能力,并把自己的修养、气质和情感统统融入作品中去,这样的艺术品才经得起时间的推敲与检验。同时,他的钢笔画里有一种安静、孤单的感觉,在这个变化迅急的时代,正是这份安静、孤单,使孙愚笔下的树木、山水,甚至日常景色,都散发着清雅、冷逸、空灵、圆韵的意境,但又不乏生命的张力(图1-23,图1-24)。

978-7-111-44753-5-Chapter01-23.jpg

图1-22-2 黄云松 连环画《战马驰骋》 1973年

978-7-111-44753-5-Chapter01-24.jpg

图1-23 孙愚 《山峰》

978-7-111-44753-5-Chapter01-25.jpg

图1-24 孙愚 《驼铃》

我们说钢笔画在连环图中借用了有限的展示位置进行发行与传播,是因为它的画面清晰、明确,不像铅笔、木炭笔那样容易模糊弄脏,但更主要的是它那黑白线条制成锌版印刷后,能基本上保持原貌。钢笔画有时也用于速写、漫画、插图、装饰画中,但是它不属于自己,没有自己独立的名字,而从属于其他画种,因此始终上不了台面。毕竟以往的钢笔画,主题性弱,幅面狭窄,常常蜗居于报刊插图、速写小品之角落,小打小闹,始终难登大雅之堂。这种小幅面的作品在中国延续了几十年,自“文革”结束后到二十一世纪初,国内一些钢笔画爱好者和职业画家,一直在积极探索钢笔画生存的空间和成长的土地,他们总想将其发展壮大,总想将这一硬质线条艺术发扬光大并将其艺术魅力和神韵予以全新的展示,总想看到它成为全新的画种。也就是在这一群中国钢笔画弄潮儿的坚韧努力下,他们对过去时代的小幅面钢笔画进行了更新蜕变,终于开始走上了独立性、艺术性、思想性、观赏性的新钢笔画创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