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与结果的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想象不出正确的反事实就会被无稽之谈蒙蔽吗?

我想在这里反复强调的是,要明确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必须对比事实的结果和反事实的结果。不过遗憾的是,很多人尚未意识到这一点。一般来说,在未能得到正确的反事实时,人们常会把没有因果关系的事项错误地理解为存在因果关系。

例如,假设一位把孩子送入名牌大学的母亲在书中写道:“我从来不让孩子看电视。”那么读了这本书的很多人便会认为孩子学习能力高是因为家长没有让孩子看电视。同理,如果一位长寿的老人在百岁生日当天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说“我每年坚持体检”,观众便会以为“老人长寿是因为做了体检”。然而,要想证明看电视与学习能力、体检与长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必须用“同一个孩子在看电视的情况下的学习能力”“同一位老人在没有每年接受体检的情况下的寿命”等反事实的结果进行对比。

成功人士的故事里只包括事实,而不包括反事实。如果忽略了这一点,仅凭事实就片面地认为存在因果关系,一味禁止孩子看电视或者频繁接受体检,很可能不但无法成功,反而白白浪费了时间和金钱。

从第2章起,本书将具体介绍如何制造可比较的组,以及如何用最贴切的值替换反事实。在此我要重申的是,明确因果关系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这些方法本质上的共同目标都是“制造可比较的组,用最贴切的值替换反事实”。在阅读本书时,请不要忘记下面介绍的所有方法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接下来在介绍本书章节构成的同时,对“科学依据(证据,evidence)的等级”也稍做介绍。或许有人听说过“科学依据(证据)”一词。坊间有时将数据分析得出的根据称作科学依据,不过在经济学界使用这个词时要更加严谨:它指的是反映因果关系的证据。因此,经济学家不会把只证明了相关关系的分析称为证据,更不要说简单的图表或问卷调查结果了。


证据的概念在医学界应用得最为普及。医学领域一般认为,证据有“等级”之分。有些证据等级高,可信度高;有些证据等级低,可信度低。证据根据可信度分为多个层次,可信度高的证据是由能正确判断因果关系的方法推导出来的。与之相对,可信度低的证据是通过可能混淆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的方法推导出来的。图表1-12叫作“证据金字塔(evidence pyramid)”,越接近金字塔的顶点,证据的可信度越高。


本书将按照证据金字塔的顺序逐一讲解。第2章介绍“随机对照试验”,第3章介绍“自然实验”,第4~7章介绍“准实验”的各种方法,第8章介绍“回归分析”。


下面就让我们运用这些方法,走近经济学发现的那些惊人的研究成果吧。

图表1-12 证据的等级

*也有一些元分析(meta-analysis)整合的是多个观测研究,其证据等级不如整合随机对照试验的元分析高。元分析的证据等级高低取决于其使用的研究的证据等级。

本图表由笔者根据萨基特(Sackett)等人的研究(2000)制作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