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博物馆:小奇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引子 博物馆里有蚕宝宝吗

“爸爸,你们博物馆里有没有桑树的复原场景啊?”听到卡馆长开门进来,正在做作业的卡拉塔赶紧放下手中的笔,跑过去问道。

“桑树?”卡馆长一边把脱下的鞋子放进鞋柜,一边面带疑惑地转向卡拉塔,“有啊,我们的江南厅里不是有三基鱼塘的复原场景吗?那里面就有不少仿真的桑树……”

三基鱼塘是聪明的农民利用生物链良性循环的道理,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特点,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而科学的农业生产方式。它的基本原理就是:在鱼塘周围种植各种农作物,用农作物的落叶来喂养鱼儿,又用鱼儿的排泄物来做这些农作物的肥料,这样一举两得,达到渔业和种植业的双丰收。

鱼塘的塘基上可种植桑树、竹子、鲜花、甘蔗,以及柿子等果树,与鱼塘结合,就分别称为桑基鱼塘、竹基鱼塘、花基鱼塘、蔗基鱼塘、柿基鱼塘或果基鱼塘。

“那太好了!不过爸爸……”卡拉塔摸了摸后脑勺,“你们博物馆里怎么会有鱼塘的场景呢?难道鱼塘也是湿地吗?”

湿地分为原生类和人工类两大类:天然形成的就称为原生湿地,比如河流、湖泊、沼泽等;由人工开发建成的则称为人工湿地,比如运河、水库、梯田等。那么还有一种湿地,起先是天然形成的,后来又经过了人类的改造,这种又该算什么湿地呢?这种湿地形态虽然保持了原生湿地的许多特性,但已不能算是纯天然的原生湿地。同时,这种湿地又与水塘、水库、水田等完全由人工修建起来的人工湿地有着根本的差异,虽然它也兼具了一些人工湿地的特征。为了区别于原生湿地和人工湿地,人们就把它叫作次生湿地。

而位于城市范围内的次生湿地,当然就叫城市次生湿地啦,比如西溪湿地就是很典型的城市次生湿地。

“当然啦!”卡馆长笑了起来,“很多鱼塘都是农民们亲手挖出来的,那就是人工湿地啊;不过我们馆里展示的那些三基鱼塘,是在自然的湖漾池塘湿地基础上,经过人们的长期改造形成的,所以这个不算人工湿地,而是城市次生湿地。”

“这么复杂呀。”卡拉塔一时有些搞不明白。

“也不复杂呀。天然形成的就叫原生湿地,像这样被人类改造过的,就是次生湿地了嘛!”卡馆长笑着说。

“哦,原来是这样。”说着,卡拉塔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对了,爸爸,那在你们馆里肯定能见到蚕宝宝吧?老师说,蚕宝宝就喜欢吃桑树叶的。”

蚕宝宝是一种鳞翅目昆虫,以吃桑叶为生。它的食量非常大,能昼夜不停地吃,吃下桑叶之后就拉出一颗颗黑黑的像小地雷一样的粪便,所以生长得非常快。

蚕宝宝是一种变态的昆虫,它的幼虫经过四五次蜕皮后,成为熟蚕,然后就会吐丝结茧,最后再化蛹成蛾。

茧丝是一根完整的丝线,足足有300到900米长呢!这种丝线是天然的动物纤维,不仅保暖性超强,而且透气透湿性也很好,人们把它当成制作丝绸的主要原料。

“蚕宝宝?这个我们的场景里好像没有哎!”

“呀!有桑树,怎么可以没有蚕宝宝呢?桑树种起来,不就是为了养蚕取丝的吗?怎么可以没有蚕宝宝呢,真是的!”卡拉塔嘟着嘴,显得有些不满。


“你这孩子!”卡妈妈端着一盘热气腾腾的菜肴从厨房里走了出来。现在她可喜欢给父子俩做菜了,只要公司里没啥特殊情况,一下班就会赶回家做香喷喷的饭菜。

“快别站在门口说话了,洗洗手,马上就开饭了。”卡妈妈催促道。

“好,开饭开饭。”卡馆长一边走去洗手,一边回头问跟在身后的卡拉塔,“你干吗非要见到蚕宝宝啊?”

“这是老师布置给我们的作业呀!他要求我们想办法观察蚕宝宝的生长状况。”

“这样呀,我想想,”卡馆长调皮地眨了眨一只眼睛,“有了,有个办法!”

“什么办法?什么办法?爸爸您快说!”

“我们馆里的4D影院,前不久刚刚引进了几部片子,其中有一部就是讲三基鱼塘的,片子里好像就有介绍蚕宝宝生长过程的内容……”

“真的呀?太好了太好了!”卡馆长话还没说完,就被卡拉塔兴奋地打断了。

“可是,那样就只能通过影片来了解蚕宝宝,并不是现场观看真正的蚕宝宝哦,不知道这样行不行?”

“行的!行的!”卡拉塔把握十足地说道,“老师只说让我们观察蚕宝宝的生长情况,并没说非得要现场观察才行啊!”

卡拉塔嘴上这么说着,其实心里却在暗暗地得意:嘿嘿!我有宝贝神鼠嘀嘀嗒的鼎(dǐng)力相助,还怕啥呢?反正只要能看到桑树和蚕宝宝的场景,我们就可以穿越进去,还怕观察不到蚕宝宝的生活现场状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