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概况】 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生公共政治理论课等5个教研中心,承担全校从本科生到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与浙江大学共建学院,建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国际政治2个校级研究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5个院级研究所和领导科学研究中心,拥有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浙江大学)、浙江省教育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研究基地(2016新增)、浙江大学德育与学生发展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十三五”浙江省高校一流学科。
学院建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国际政治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6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9人、博士研究生11人,毕业硕士研究生20人、博士研究生6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58人(2016年新增6人)。其中,教授11人(2016年新增2人)、副教授23人(2016年新增1人),高级讲师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4人(2016年新增2人)。2016年,学院新增浙江大学求是讲座教授1人。
2016年,学院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1项、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浙江省课堂教学改革项目1项和浙江大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项目1项。获浙江省高校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1项,浙江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浙江大学优质教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浙江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二等奖1项、优胜奖1项。
附表 2016年度马克思主义学院基本情况
2016年,科研立项经费257.1万元,到款104.9万,比上年增加107%;科研立项共32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3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项研究课题4项。发表各级各类学术论文72篇,其中权威期刊或权威二次文献转载4篇、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5篇;出版专著、译著、编著8部。承办全国性学术会议7次。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学术交流互访频繁。2016年,教师出国交流3人次、研究生出国交流4人次;共接待境外专家12人次,举办学术讲座5场;举办国际研讨会2次。
【科研项目立项取得重大突破】 2016年7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同舫担任首席专家申报的“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关系研究”课题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研究专项工程”项目立项。该课题从社会历史作用、政治哲学基础、政治经济学基础三个方面详细分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理论问题,揭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现代性进程中的未来发展,阐述中国道路、“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未来全球多元现代性秩序的关系。将为重新思考人类解放道路的一与多、普遍与特殊的辩证关系提供可能。
【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2016年10月,学院2名教师入选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是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于2014年开始实施的一项工作,旨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工作业绩突出、学术水平较高、理论宣讲能力较强的名嘴、名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每年全国仅有10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青年学者入选“支持计划”。
【举办全国性高端学术会议】 9月23日—25日,学院举办第十一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来自全国74所高校的138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专家学者出席论坛,进一步加强了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先、优势、优质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同时提升了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全国的学术影响力。
(李艳撰稿 徐晓霞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