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生长
“人生是偶然加必然。”蔡华说。
蔡华是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博士生期间才开始创业,2005年创立了一家提供在线教育服务的公司,受挫后转战风险投资公司,随后又建立起一个自媒体平台,并依托这个平台,成立了天使投资基金,也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如今的蔡华兼具两重身份——既是天使投资人,也是创业者。
故事开始于2005年。
在此之前,蔡华不过是个一路顺风顺水的好学生,1999年考入浙大,本科毕业后因为成绩优异获得直博名额,已在浙大校园里待了六年之久。对他而言,未来虽不清晰,但却一片光明。“我们专业是在生物医学里最懂计算机的,在计算机里最懂硬件的,相比学硬件的,我们数学又学得最多。本科五年制毕业以后,我的同学们都分布在各行各业。有去阿里的,比如说有个学弟苏杰,写了畅销书《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淘宝十年产品史》。有去华为、去海康威视做硬件的,有去药监局当公务员的,有去医院设备科工作的等等,甚至还有很多人去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所以我们这个专业其实非常具有交叉性。”
2015年10月,上海微链大会。蔡华发表《上海创业生态》主题演讲。
“如果希望未来的同学遍布各个行业的话,欢迎报考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蔡华笑道。
在同学们纷纷投简历找工作时,蔡华依然在实验室里忙活着。“每做一个课题,我都会想:该怎么做得和别人不一样?”但实验室的生活对他来说并不具备太大的挑战性,蔡华开始迷茫:“这是不是我想要的人生?”
“我在本科的时候,在浙大远程有一个工作室。我们几个同学有个团队,一直都在做课件服务,给学校和机构做课件,相当于兼职。2004年直博后,我待了一年觉得特别清闲,就开始考虑创业,把原来工作室的同学们聚在一起,可以提供更多的服务,并且研发一些自己的东西。”
在那个年代,中国高校的创业者不多,博士生创业者更可谓凤毛麟角。“那时创业的小伙伴还不多,大概十几个人。直到2007、2008年的时候,浙大的於晓老师创办了浙大青年创业俱乐部,即使到了这个时候,整个浙大创业的人也不过二三十个——2010年以前,都是野蛮创业的年代。”
说起自己的学历,蔡华也觉得有点可惜:“当时我想,多读书总是好的,将来发展机会也会更多。当然到了现在,我已经不会有这种想法了——我其实没有必要读到博士嘛!”但蔡华话锋一转,依然肯定了自己的经历。“很多人问我,现在学的专业和将来创业是不是相关。我觉得专业对人的影响非常大,即使表面上不相关,但是内在逻辑是相关的。比如我是学工科出来的,做事就非常强调工程化、流程化、标准化、严谨、可预测等等,在大学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论,等到进入社会后就会形成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和处事原则。特别是在进入硕士、博士阶段后,一个人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会非常强,该如何查找背景资料、设问、设计方案、实验、得出结论等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千禧年后,互联网在中国大发展。依托着本科时期的兼职经历,蔡华感到在线教育是个美妙的概念,这个领域充满了希望。“第一次创业不能称之为一个互联网项目,依然是一个传统软件公司,提供互联网教育的软件加服务。因为当时我们看好互联网教育的趋势——从2000年开始,‘anywhere, anytime, anyone, any device’的概念很盛行,互联网确实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无论是高校、政府还是企业都希望能用互联网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那么我们就为他们提供网络学习平台、课件制作工具,还有课件制作的一些内容服务。”
“当时我没有那么幸运,一开始就能拿到风险投资。当时所有人对股权、对风险投资都没什么意识。我的第一个项目是骑了一个多小时自行车谈下来的,公司第一年虽然有三个股东,但是员工只有我一个,所以我都是接了项目自己去做技术。一直慢慢到后来开始有了一些业务,才招了一些业务员和技术人员。”但教育软件的整体市场不大,公司也发展得不温不火,蔡华转让公司股本后便另寻出处。
蔡华总结教训说:“网络教育听起来是个非常美妙的行业,又有互联网,又有教育,所以当时我也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相信能把这件事情做好。但是一直到2014年2月的时候和沪江网一起办活动,我才明白当时并不是在一个合适的时间进入一个合适的行业——2007年的时候沪江网就拿了100万美元,这笔钱使它能坚持下来,但直到2009年的时候业务才稍有起色。到2012、2013年,沪江网的价值才被充分地认识到。正是由于在风口期,它有这么多钱、这么好的运气,还有论坛的基础,所以才能熬到今天。但我当时进入这个行业,没有钱也没有基础,整个人处于野蛮创业的状况,所以我总结那段创业历程,是在错误的时间进入了错误的行业,风口真的很重要。”
第一次创业,被蔡华称为野蛮创业的时代和等风来的日子,虽然不算成功,“但让我真正体会到企业从0到1的过程,对管理、财务等都有了新的认知”。
退出公司后,蔡华加入了盈开资本(现更名为盈动资本)。蔡华说,这是他成长最快的两年。“在2012年的时候我想,自己创业一般般,不如改行做风险投资吧,就加入了一家风险投资公司。但在加入以后发现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本来我觉得风险投资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能发现很多很好的创业者、创业项目,但进去之后才发现很多浙江本地的风险投资公司其实都是在做PE(Private Equity,私募权投资)。”
一开始,蔡华把风险投资公司想象得很美好。“结果就是一家家拜访公司,人家还不理你。浙江本土的风险投资公司怎么挣钱呢?他们找的是行业的隐形冠军,赚的是利差,在上市前以十倍的市盈率进去,上市后资本能达到五六十倍的市盈率,两三年之内,这笔钱就能翻五到十倍甚至更高,整个模式其实非常简单。我认为这不叫风险投资,这是财务管理,应该是高盛这种集团去做的事。但在2009、2010年的时候,这个行业确实非常挣钱,到2012年IPO受阻,想找项目非常困难,所以我思考:我是否又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进入了一个错误的行业。”工作进行不下去,怎么办?“半年之后,我就开始准备改变,不打算继续在风投公司里浪费时间了,想去做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
2013年年初,蔡华一直在思考:风险投资应该投什么?应该挑选怎样的行业、怎样的公司?风险投资赚钱的本质是什么?
在蔡华加入盈开资本时,公司正处于从PE向主投TMT行业的VC(Venture Capital,风险投资)转型期,作为部门负责人的他不得不与更多优秀的人接触。他分析了公司做PE、做风险投资的优势:“政府关系、品牌建立都不行,怎么办?做早期,拼眼光、拼水平,我们还有机会。风险投资本质上是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所以我们肯定会找高成长可能性的企业投资。什么行业里高成长的企业最多?总结下来就是互联网,典型代表是阿里巴巴,每个风险投资人都希望能投出一个阿里巴巴。我原来所在的公司早期做的与互联网相关的业务比较少,对互联网也不够了解,所以我必须学习,学习以后把心得体会写成文章发到网上,结果很多人都很感兴趣,还表达了想进一步交流的强烈意愿。”
这就是自媒体B座12楼的诞生史,在自媒体刚刚兴起之时,为了体验新鲜事物和传递对盈开资本的转型思考,蔡华、项建标(盈开资本创始合伙人)、柳荣军(网名漂泊一柳)等人联合创立微信公众号B座12楼。
“那时以投资人身份来写文章的人还不多,所以我们正好填补了一个空白点。我们和其他自媒体有什么不同呢?媒体写企业,一般都会站在社会影响的角度上,比如道德等,考虑的是是否能吸引眼球。但我们写公司会从它的商业价值着手,分析模式可行性——是否具备高成长性?是否值得投资?自媒体建起来以后很受欢迎,我们的文章被转载的次数很多,也吸引了大量创业者粉丝。这也帮助我们打响了名气。从此去和公司谈投资,对方都很愿意和我们交谈了,这就是品牌效应。”
蔡华顺理成章地开始组织线下活动,与投资人和创业者畅谈投资项目和互联网思维。后来他干脆众筹了一个“123茶楼”作为活动场地。据他介绍,这次众筹每人出资一万元,“不分红,不退股,盈亏自负”,还成为央视报道的众筹案例。四天多的时间里,包括他本人共有123人打来款项。
蔡华总结他当时的工作状态,“就是白天看项目,晚上写文章,周末办创业沙龙”。借着B座12楼,蔡华积累了大量投资人、创业者人脉。
回忆往事,蔡华感慨颇多。“很多时候机会来临,你不知道结果是好是坏,但必须做出选择:坚持还是放弃?当时我们团队三四个人也经历了几次思想摇摆的过程,关于是否要天天更新文章也有争议,但我们还是觉得这件事应该坚持做下来,一旦暂停可能就再也没办法捡起来了,这是人的劣根性,不能给自己停下来的理由。当时我们白天看项目,只有晚上才能写文章,也算比较辛苦。后来和媒体打交道多了,才知道媒体之所以持续发声,追求的就是影响力。”
法国解构主义哲学家福柯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话语即权力”,蔡华对此深以为然。
B座12楼大受欢迎,然而蔡华并不满足于此——他又发掘出新的机会。“2014年,我发现B座12楼和其他媒体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们更接地气,和投资人、创业者的接触更多。当时我们举办活动,发现有很多创业者并不知道好的活动应该在哪里找——创业者需要一个好的交流平台,线上线下的都需要。另外,当时创业者根本就找不到投资人,每次参加活动只能认识两三个投资人,路径非常不通畅。所以我们的媒体就成了一个入口,很多人通过我们来找投资人。我们和红杉资本、IDG这些不一样,我们是从下往上而不是从上往下做的,知名的投资机构只有几家,但事实上全国有几千家投资机构,有几万投资人,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很多投资人找不到好的项目。”
于是,蔡华开始准备着手做一个连接投资人和创业者的平台。
就这样,微链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