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最想嘱咐你的一句话
用心的养育是让孩子在管教中感受到浓浓的爱
对6岁以前的孩子,如果提到“管教”一词,有的父母可能会觉得过于严厉和负性,有些专制的色彩,其实不然。
从字面上看,管教包含“管控”“管理”“教育”和“教授”等多层意思,意味着很大的责任,属于中性词汇。正如我们中国人常说的“子不教,父之过”,家庭教育中,绝对不能没有“管教”。不论是从孩子的接受能力,还是从孩子的教养需求来看,父母对孩子实施“管教”都是适宜和必要的。
从儿童心理发展水平来说,1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开始进行“管教”。但在这里,我想特别跟大家强调一点,所有的管教都必须有“爱”,无论是对于1岁的宝宝,还是17~18岁的大孩子,爱和管教一定要永相随。
在本书中,我把管教界定为父母对孩子是有要求的,具体表述为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有管控、教授和教育;把爱界定为父母对孩子是有情感回应的,具体表述为对孩子有发自内心的爱,并能表达爱,让孩子感觉到爱。
我在本书中提出,养育孩子必须有爱和管教两个组成成分,二者缺一不可,而且爱一定是管教的前提,爱的比重一定要大于管教。为什么我如此强调管教一定要和爱并存?如果两者不并存,又会出现怎样的局面?我们可以追溯到40多年前心理学家们的研究。
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1971,1980)根据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回应性的高低、有无要求这两个维度,定义了父母的教养风格,而后埃莉诺·麦考比(1983)及其同事又对戴安娜的研究进行了修正,最终界定出四种教养风格:对孩子高要求低回应的父母,即更多强调管教而忽略爱的父母,往往是严厉粗暴的;对孩子高回应低要求的父母,即更多强调爱而忽略管教的父母,往往是骄纵溺爱的;对孩子低要求低回应的父母,既不强调管教也不强调爱,或者说是同时忽略管教和爱的父母,往往是冷淡忽视的,这也是我认为最不可取的父母,这类父母往往只是生下孩子,不再有任何精力和情感的投入,最多是经济上的支持;既对孩子有高回应又有高要求的父母,即既强调爱又强调管教的父母,往往是权威的父母,这类父母往往让孩子又敬又爱,在这种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也往往有令人满意的行为和发展。因此说,教育好孩子,父母的疼爱和管教一定要并存。
对于孩子,父母如果具备了提供爱和管教的意识就已经相当不错,但是,这样仅仅具备理念还远远不够,还很难获得最有效的养育。“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用在孩子教育上再适合不过。除了教育要素,还要关注到要素之间的先后顺序。最有水平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先让孩子感受到爱,然后再对其管教,这才是有艺术性的父母,无疑,这样的教育也更加有效。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是“先抑后扬”,但是在跟孩子教育沟通的过程中,抑和扬的顺序最好就要颠倒一下,即做到“先扬后抑”。父母要从情感的层面接纳孩子的一切行为,然后再引导孩子做到在特定的条件下行事。所以说,教育孩子,既要有爱,又要有管教,而且,爱一定要排在管教的前面。
做父母的一定要注意到:爱是管教的前提。越是年龄小的孩子,爱越要在管教的前面,管教之前的爱越要浓厚,因为小孩子往往是自我和利己的,尤其是对于学龄前的孩子,心理理解(theory of mind,这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将会在正文中详细讲解)能力有限,缺乏自我反思和理解他人的能力,无法异位思考,不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常常表现出叛逆,甚至是抗拒父母管教的一面。因此,只有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浓浓的爱意,他们才会愿意接受父母的管教,调整自己的行为。
最后,我还想强调一点,爱和管教应该是跨越时空的并存。对于父母,从时间上来说,不是今天爱孩子明天就要管教孩子;从空间上来说,更不是这件事情管教孩子,那件事情就要爱孩子。爱和管教跨越时空的并存,是指父母要在每次教养时都要时刻保持同时传达爱和管教的状态,久而久之,让这种状态成为自己教育的内在意识和行为习惯。所以,很多专家老师都会提醒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父母看到这里,会不会被吓到?觉得有些难?甚至感觉做到这样是不可能的呢?毕竟父母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怎么能时刻保持如此理性的态度和积极的状态?这就是我在书中将要帮助大家解决的问题。通过一个个身边案例的切入,我会陪着你走过这段神秘难捱的养育之路,奠定你的家庭教育基础。
在每一次跟父母面对面时,我都喜欢说这样一句话,“教育就是要说大话,做小事”。教育孩子时,我们要有高远的目标,而所有目标的实现,都是一件又一件小事情的累积。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书中每一件小小事情里渗透的“有爱的管教”会让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和真谛,从源头上解决你的教育问题。
当父母在怎么做都难有效果的情境下,跟着我一起试试“有爱的管教”吧!学龄前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阶段。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孩子难免会不懂规则,常有越界行为,这时就要有人来进行规范和引导。如果父母一味担心孩子的安全,阻止孩子探索,或是斥责吓唬孩子,长此以往的不当教养,短短几年造成的损失就会大得惊人,让孩子衍生出很多发展中的问题,比如孩子缺乏独立性、事事依赖父母、胆小怯懦、不敢探索、自理能力弱、骄横急躁、抗挫性差等。孩子的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源于父母没能给予“有爱的管教”。
毫无疑问,父母所能给予孩子最有价值的东西,不是房子、车子和票子,而是诸如耐心、等待、包容、鼓励、拥抱这些“爱”的表达,父母对孩子“用心的爱”,才是实现有效管教的秘方!
读到这里,亲爱的父母们,请放下你们心中的疑虑和包袱。想要做到“有爱的管教”,其实并没有你想的那么难,你需要的是养成你和孩子都能受益一生的“养育习惯”,形成真实有效的“养育思维”。你们只是需要再勇敢一些,再自信一些,就能跨越那些教养困惑和难题!
只要你真心地爱孩子,尊重孩子,用心对待教养中的每一件小事儿,就能实现更具艺术性、更有效的教育。这就是你将在本书中学会的“有爱的管教”!
现在,你可以回味一下,最初见到孩子那一刻时的激动心情!
然后启程,开启你崭新且充满趣味性的教子之旅!你会惊喜地发现,养育孩子的同时,你自己也实现了彻头彻尾的变化和成长!
赵红梅
2017年10月
于北京大学燕东园30号小楼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