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听弦外之音,某些话有深意
中国人的性格特点是含蓄,要表达的意思一般都包含在话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话里有话”。这种现象很普遍。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你更要领会对方的“言外之意”,这样才对自己有好处,容易捕捉到发展机遇。
他人对你的期待,不会每次都率直地表达出来,有时嘴上说“这样做”,心中却要“那样做”。也就是说,对方有时会因为碍于情面而用委婉暗示或其他曲折隐晦的方式把自己的要求说出来,因而,他所说的和他内心所想的并不完全一致。如果不经过仔细揣摩,就无法正确地理解其意图,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就容易发生偏差,甚至与对方的想法完全背道而驰。
主管让董航就全年的工作写份总结报告,并且嘱咐“越详细越好”。董航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调查情况,把一年的工作事无巨细地写了出来。主管看完报告,摇头表示不满。原来,他的意思是希望总结得详细一些。可是董航没有理解详细是指产品质量及生产方面,而在事务上“详细”写,连公司组织了几次会议、搞了几次聚会都写得清清楚楚。主管对这份报告非常不满,董航受到了指责。
董航对于上级的意图,实际上并没有揣摩透,而只限于机械简单地理解执行。看来,心领神会至关重要。为了领会上级意图,当你接受上级的指示或吩咐时,不妨问得再清楚些,不要有太多的顾忌心理,而模棱两可地去执行,那样以后受指责的还是自己。切忌上级说了什么就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完全理解了。因为上司有时不会把自己的想法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而是需要下属仔细揣摩。
如果有一天,上级忽然问你:“这个决定怎么样?”或是:“你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你千万不要就事论事,无论你和对方的私交多好,你在公司的业绩多棒,你都不要“直抒胸臆”,那样只会给自己制造包袱,好事也会变成坏事。与领导打交道,首先要做的是少说、多听。当领导向你征询意见的时候,你要从他的“话里”“语气里”听出其真正的意图——是真的要诚恳地听你一言,还是不过顺嘴一问。
小纪随老板一起到国外出差。一天,老板对一位客户提到的商品表现得很感兴趣,但是在价格上总觉得偏高。于是他小声地问小纪:“你觉得怎么样?”小纪想了一下,微笑着对老板说:“我看挺不错的,值得购买。”老板一副很高兴的样子,随后与这家公司签了合同。
这个老板真的是询问小纪的意见吗?实际上,他心里早就打好了算盘,就算小纪说“贵”他也会签的,但是如果小纪真的那样讲了,他的兴致就会大减。看来小纪还是聪明的,老板在兴头上,只有附和才是最好的回答。
我们如果能准确地领会他人的意图,就有可能增进情谊。作为一个会听的人,除了应将对方所说的话照单全收之外,你还要听出其言外之意,尽可能地收集相关的信息。要从说话者的言语中听出背后隐含的信息,把握住说话者的真实意图。这就要求你在平时深入观察,仔细揣摩,熟谙对方的习性,这样才能正确地理解其意图。
准确领会他人意图需要长期练习,应注意一定的方法、讲究必要的技巧。这类途径和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从平时的言谈中捕捉
他人的设想、主张,有的是通过文字形式表达出来的,有的则是通过言谈阐述出来的。我们一定要做个有心人、细心人,留心观察他人的言谈。无论是与对方一起工作、参加会议,还是一起就餐、散步、闲聊,对其言谈都要用心记住,即使是平时的一些零碎的看法、意见,也要“善闻其言”,注意收集。长期坚持,积少成多,积零为整,联系起来分析,连贯起来思考,就能准确把握对方意图了。
2.弄清楚各种暗示
很多人都不习惯直接说出自己真正的想法和感觉,他们往往会运用一些叙述或疑问,百般暗示,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看法和感受。所以,一旦听到暗示性强烈的话,就应该用心琢磨、品味,了解其话语的真正用意。
3.暗中回顾,整理出重点
当我们和他人谈话的时候,通常都会有几秒钟的停顿,此时我们可以在脑海里回顾一下对方的话,删去无关紧要的细节,整理出其中的重点。我们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方想说的重点和对方主要的想法上,并且熟记这些重点和想法。这样我们才能轻松地从对方的观点中了解整个问题。
听懂他人的“弦外之音”是一种职场功力。职场人应了解他人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只有这样你才能准确地掌握其心思,才能加快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