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第3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八节 纱罗组织

一、纱罗组织的结构和特性

在纬编基本组织的基础上,按照花纹要求将某些针上的线圈转移到与其相邻纵行的针上,所形成的组织为纱罗组织(loop transfer stitch,lace stitch),又称移圈组织,如图3-47所示。可在单针床或双针床上进行移圈形成单面或双面纱罗组织,在针织物表面形成各种结构花式效应。

图3-47 纱罗组织

(一)单面纱罗组织

图3-48为一种单面网眼组织,又称挑孔组织。它是按照花纹要求在不同针上以不同方式进行移圈,形成具有一定花纹效应的孔眼。如图3-48所示,第Ⅱ横列针2、针4、针6、针8上的线圈向右转移到针3、针5、针7、针9上后,使针2、针4、针6、针8成为空针,相应纵行中断,在第Ⅲ横列重新垫纱后,在这些地方就形成了一个横列的孔眼结构;而在接下来的横列中,以针5为中心,左右纵行的线圈依次分别向左右转移,从而在织物中由移圈孔眼形成了“V”字形的花纹。

图3-49为一种单面绞花组织(cable stitch)。它是通过在相邻纵行中进行相互移圈形成,这样在织物表面就由倾斜的移圈线圈形成麻花状的花式效应。

图3-48 单面网眼组织

图3-49 单面绞花组织

(二)双面纱罗组织

双面纱罗组织可以在针织物的一面进行移圈,即将一个针床上的某些线圈移到同一针床的相邻针上;也可以在针织物两面进行移圈,即将一个针床上的线圈移到另一个针床与之相邻的针上,或者将两个针床上的线圈分别移到各自针床的相邻针上。

图3-50所示为将一个针床针上的线圈转移到另一个针床的针上所形成的织物结构。正面线圈纵行1上的线圈3被转移到另一个针床相邻的针(反面线圈纵行2)上,从而使正面线圈在此处断开,形成孔眼4。在实际织物中,由于罗纹结构的横向收缩,在织物中并不真正形成孔眼,在此处看到的是与正面线圈纵行1相邻的反面线圈,从而产生一种凹凸的效果。如图3-51所示为在同一针床上进行移圈的双面纱罗组织。在第Ⅱ横列,同一面两只相邻线圈朝不同方向移到相邻的针上,即针5、针7上的线圈移到针3、针9上;第Ⅲ横列再将针3上的线圈移到针1上。在以后若干横列中,如果使移去线圈的针3、针5、针7不参加编织,而后再重新成圈,则在双面针织物上可以看到一块单面平针组织区域。这样在针织物表面就形成凹凸效应。

图3-50 一个针床向另一针床移圈的双面纱罗组织

图3-51 同一针床移圈的双面纱罗组织

(三)纱罗组织的特性和用途

纱罗组织的基本特性主要取决于形成该组织的基本组织,但在移圈处由于孔眼的存在、线圈的凸起和扭曲,影响到织物的强度、耐磨、起毛起球和勾丝,也使织物的透气性增加。纱罗组织可以形成孔眼、凹凸、线圈倾斜或扭曲等效应,如将这些结构按照一定的规律分布在针织物表面,则可形成所需的花纹图案。可以利用纱罗组织的移圈原理来增加或减少工作针数,编织成形针织物,或者改变织物的组织结构,使织物由双面编织改为单面编织。纱罗组织大量应用于毛衫的生产和某些高档T恤衫,也用作一些时尚内衣等产品。

二、纱罗组织的编织方法

纱罗组织可以在圆机和横机上编织,但以横机编织为多。

图3-52 移圈针及其移圈方法

编织纱罗组织要使用专门的织针,如图3-52所示,织针1上有一个弹性扩圈片2,下针1上的线圈5被转移到上针3上。为了完成转移,下针1先上升到高于退圈位置,受下针1上弹性扩圈片的作用,线圈5被扩张,并被上抬高于上针。接着上针向外移穿过线圈5,最后下针1下降,将线圈5从针头上脱掉,留在上针3上。

在圆机上编织纱罗组织需要专门的双面移圈圆机,针盘与针筒三角均有成圈系统和移圈系统,通常每三路中有一个移圈系统,一般针筒针移圈,针盘针接圈。

相应的移圈编织过程如图3-53所示。

(1)上下针处于起始位置[图3-53(a)]。

(2)上针和下针分别向外和向上移动到第一退圈高度,旧线圈将各自的针舌打开但没有退圈[图3-53(b)]。

(3)下针继续上升完成退圈并开始扩圈,上针略向内移处于握持状态。此时上针头与下针针背平齐,可阻挡下针上的旧线圈随针上升,有利于下针的退圈[图3-53(c)]。

图3-53 圆机移圈过程

(4)下针上升,利用扩圈片上的台阶将扩展的线圈上抬到高于上针针钩的位置;上针向外移动,针头穿进扩展的下针线圈中[图3-53(d)]。

(5)下针下降,线圈将针舌关闭;上针针钩从下针扩圈片上部的开口处脱出来,下针的线圈进入上针针钩[图3-53(e)]。

(6)下针下降到脱圈高度后,线圈从其针头上脱下来,上针略向针筒中心移动,带着转移过来的线圈回到起始位置。此后,下针略上升,为下一成圈系统的编织做准备[图3-53(f)]。

横机编织纱罗组织有手工移圈和自动移圈两种方式。

在手动和半自动横机上,利用专用的移圈工具,可以在同一针床的织针之间进行移圈,也可以在不同针床织针之间进行移圈。这种方法灵活方便,但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自动移圈现在主要用在电脑横机上。图3-54所示为其移圈过程。首先,如图3-54(a)所示,移圈针b上升到过退圈高度(移圈高度),旧线圈恰好处于扩圈片位置;在图3-54(b)中,接圈针a上升,将针头插入移圈针的扩圈片中;然后,移圈针下降,针上的线圈将针口关闭[图3-54(c)];最后,随着移圈针继续下降,针上的线圈从针头上脱下来,进入接圈针的针钩里,完成了移圈的动作[图3-54(d)]。

图3-54 电脑横机的移圈过程

在电脑横机上,由于前后针床都可以进行选针编织和移圈,因此,两个针床都使用带有扩圈片的织针,既可以从前针床向后针床移圈,也可以从后针床向前针床移圈。但是,目前的技术还不能实现同一针床织针之间相互移圈。要想进行这种移圈,必须先将一个针床针上的线圈移到另一个针床的针上,然后横移针床,改变前后针床织针的对位关系后,再将移过去的线圈移回到原来针床的相应织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