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懂儿童行为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宝宝跌倒后,越哄哭得越厉害——紧张害怕性啼哭

宝妈:我家宝宝刚刚学会走路,常常会跌倒,每次跌倒之后总是会哇哇大哭,我们都以为他摔疼了,每次都赶紧把他扶起来,可是扶起来之后,他仍然大哭,有的时候甚至哭得更厉害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小提示:宝宝在学习走路的时候,跌倒是很常见的。如果家长们表现得非常慌张,会加剧孩子的恐惧心理,他们会变得更加紧张,这就是你越哄他就越哭的原因了。

一一现在11个月了,平常主要由奶奶带。由于是隔代的原因,奶奶对一一是疼爱有加,生怕出现一点闪失。一一出现了任何问题,奶奶都会大惊小怪。

有一次,妈妈休息,便和奶奶一起带着一一去楼下的公园玩。来到公园,一一非常高兴。迈着还不太平稳的步伐走来走去,奶奶跟在一一的后面,生怕他摔倒。这时,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宝宝也来到了小区里,妈妈把小男孩放下之后,小男孩看到一一非常高兴,就走了过来,一一好像对小哥哥的到来也满心欢喜,两个小家伙玩得开心极了。小男孩一会儿走到妈妈的身边,一会儿又走到一一的面前,露出了还没有长齐的牙齿,非常可爱。

小男孩因为刚学会走路,难免会摔倒。每次摔倒之后,男孩的妈妈并没有表现出很惊讶的样子,反而是非常的冷静。她只是等到小男孩起不来的时候才过去帮忙扶一下。小男孩每次跌倒之后,也并没有哭,而是自己爬起来,接着走。

相反的是一一,每次摔倒之后,奶奶都表现得非常紧张,赶紧抱起一一,而且每次被抱起的一一总是大哭,越哄哭得就越厉害。奶奶干脆就抱着一一,不让她走路了。

这个时候男孩的妈妈走过来对一一奶奶说:“阿姨,小孩子学走路摔倒是正常的,摔倒的时候您不要大惊小怪的,您的大惊小怪反而会吓到孩子,他会认为摔倒是非常可怕的,会增加孩子的恐惧心理。”

她接着又说起一个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一次她去医院,一位年轻的妈妈领着一个小孩坐电梯。电梯升起的时候,由于小男孩没有保持平衡,坐在了地上。刚刚坐在地上的时候,小男孩并没有哭。但是他的妈妈看到了小男孩坐在地上,非常惊恐地大喊了一声“哎呀”,赶紧扶起了小男孩。小男孩被妈妈突然的大叫吓得哭了起来,虽然被妈妈抱了起来,可是仍然哭得非常委屈。站在旁边的老人说:“孩子本来没有事,但是你这么一喊,反而吓到孩子了,他才会大哭。”说着就安慰小男孩说:“刚才摔疼了吗?摔疼了哭这么长时间也应该好了吧,如果不疼了我们就不哭了好不好,其实摔倒并不可怕,他也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疼是不是。”小男孩听到老爷爷这么说,含着眼泪点了点头。

专家解读:

相信很多家长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由于父母忙于工作,宝宝由老人带。大部分老人对孩子都是非常溺爱的,生怕孩子磕着碰着,尤其是孩子学习走路的时候,只要孩子一摔就赶紧扶,拼命哄。其实,大人的这种慌张反而会加剧孩子的恐惧心理。因此,父母看到孩子摔跤,一定要保持冷静。

在孩子的眼中,学习走路并不是为了直立行走,他们只是觉得走路非常的好玩,是好奇心的驱使,学会了走路就可以去更多的地方,就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就可以挣脱父母的束缚。所以,就算是他们走得还不太好,有的甚至是还没有学会走路,就想抬腿跑了。就算是跌倒,他们也会一如既往地不断探索,不断学习。这说明孩子拥有一颗强大的探索之心,父母一定要正确地对待,否则将会对孩子产生重大的影响。

对于孩子来说,跌倒并不会令他们真的感到害怕,也不会因为疼痛就大哭起来,有的时候他们甚至会觉得跌倒是一件好玩的事情。有心理研究资料表明,孩子跌倒之后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疼。孩子的神经系统没有发育完全,他们对于疼痛的感觉并不会像我们成年人那样强烈。孩子越小,对于疼痛的刺激敏感度就越低。他们会在短时间内将摔倒带来的疼痛和恐惧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去。

但是,有的家长却担心孩子会摔坏,会摔疼,总是会马上扶起孩子,会心疼地进行安慰,甚至是责怪孩子摔倒的地方或者是碰到的地方。当父母流露出惊慌失措的表情的时候,本来没有哭的孩子受到了父母的感染,就会加剧内心的恐惧,他们会认为摔倒是件非常可怕的事;如果父母责怪了孩子摔的地方,孩子就会以为摔倒并不是自己的原因,而是别的原因导致的,就会非常的委屈,就好像有人欺负了他们似的,会哭得越来越厉害。

除此之外,如果孩子跌倒了就上去扶,很容易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很可能你扶了两三次,他再摔倒时仍然坐在地上等着你去扶,自己都懒得起来,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懒惰的习惯,就会事事依赖别人,这样的习惯对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延伸阅读:

父母过于紧张会导致孩子害怕,如果父母对孩子置之不理,也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不被关爱的感觉。那么,当孩子摔倒时,父母应该如何去做呢?

1.让孩子先哭一会儿

如果孩子摔倒之后要哭的话,尤其是男孩子,有些家长们就会说“你是个男子汉,不能哭”这样的话。爸爸妈妈想要孩子做一个勇敢的人,所以就会这样鼓励孩子。其实,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他们只不过是一个小孩子而已,在他们摔倒的时候也会疼,疼的时候本能的会哭。如果爸爸妈妈不让孩子哭的话,他们的情绪得不到宣泄,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当孩子摔疼了,父母可以对孩子说:“宝贝,是不是摔疼了啊,如果摔疼了就哭出来吧,”也可以让孩子趴在自己的怀里哭,轻轻地抚摸孩子的后背,给予孩子足够的安慰,让孩子的心灵得到抚慰,减少内心的恐惧。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摔倒之后,父母要及时查看孩子的情况,如果孩子伤得过于严重,就要及时去医院,以免耽误孩子的治疗。

2.鼓励孩子自己站起来

有的家长在孩子摔倒之后,作为孩子的看护人最好不要直接跑过去扶孩子或者是抱孩子,而是应该先观察情况。如果孩子自己摔倒之后马上就站起了,父母要适当地对孩子进行鼓励,可以对孩子说:“你真棒,自己站起来了。”受到鼓励的孩子会不再惧怕摔倒,会增强信心,就会更加顺利地学会走路。如果孩子摔倒没有自己起来,而是哭了起来,父母也不要过于慌张,在确认孩子没有受伤的情况下,也要鼓励孩子自己站起来,孩子之后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也就不会因为恐惧而大哭了。孩子在父母的鼓励之下会变得越来越坚强。

平常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鼓励孩子,故事和动画片对于孩子是有着强大的吸引力的。通过故事和动画片传达出的道理也能够更加容易被孩子接受。

3.不要让孩子总是在一个地方摔倒

任何失败都是有原因的,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是要经历很多失败的。要想走向成功,就要不断总结失败的教训,这样才能够不断积累经验,避免再一次的失败,从而更好地走向成功。当孩子摔倒时,我们在鼓励孩子勇敢站起来的同时,也要让他们学会避免摔倒的方法,帮助他们总结失败的经验,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比如,如果孩子因为绊到某个东西摔倒了,就要告诉孩子要注意脚底下,在走路的时候要认真观察路面情况。这样孩子就会调整自己的姿势和步伐,以便能够越过障碍物,不再摔倒。让孩子从摔倒的地方爬起来很重要,让孩子不要在一个地方再次摔倒同样也很重要。教会孩子了方法,再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就会积极地想办法,而不只是哭泣或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