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面面观
了解子宫的组织结构
子宫是女人的重要象征,具有产生月经、生育以及参与内分泌调节等作用。但是不少女性却对它知之甚少,除了每月一次的月经、怀孕时腹部的隆起,子宫的“存在感”并不强。那么,子宫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从解剖学的图片上看,子宫像一个倒置的鸭梨,上宽下窄,上部较宽的部分称为宫体,略微隆突的地方称为子宫底,子宫底两侧为子宫角,与卵巢、输卵管紧密相连。子宫下部较窄的部分称为子宫颈,我们常说的宫颈炎就发生在这里。子宫颈的开口通向女性阴道,它是月经流出的通道,也是防止阴道微生物及空气进入女性子宫的屏障,另外,它还能抵抗性交时受到的刺激。
子宫体壁由子宫内膜层、肌层、浆膜层组成,子宫腔的腔壁上覆盖着子宫内膜,从青春期开始到更年期,子宫内膜会因受到卵巢性激素的影响,而发生周期性的脱落和出血,这些血液经阴道流出即形成月经。经期过后,又会再形成新的内膜。子宫内膜非常脆弱,女性经常患的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异位等都是因为内膜出了问题。
在性生活时精子从阴道进入子宫到达输卵管,并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子宫内膜就不脱落和出血,它会等待受精卵的到来,并使它在这里着床发育成胎儿。分娩时子宫收缩,胎儿才能娩出。因此,子宫的重要功能就是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
认清子宫的所在位置
因为承担着“孕育”这项重大使命,子宫处于女人身体的最深处,具体说来,就是下腹部盆腔中央、膀胱和直肠之间,依靠盆膈和阴道承托,并由子宫韧带牵引。这个位置决定了子宫被腹部脂肪很好地保护起来。直立时,子宫体和水平面是几乎平行的。
膀胱和直肠的充盈程度不同,子宫的位置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另外,不同体位也会对子宫的位置造成些微影响。从身体外面触摸的话,子宫就在肚脐下方的腹部位置,也就是平时痛经的时候感觉到痛的地方。
子宫藏在女性身体的深处,维护着她们的美丽,延续着人类的生命,对于女性犹如生命般重要。
子宫所处的位置,还对其他器官产生了影响。研究认为,女性在怀孕的过程中,体位发生自然改变,身体的施力点产生了变化,影响到了股骨支撑的力学结构,最终强化了股骨支撑,因此让女性拥有了更强壮的股骨。美国研究人员做过一项研究,对9704位女性的骨骼情况进行长达10年的追踪,结果发现,65~75岁的女性,如果没有生育过孩子,股骨骨折的风险增加了44%,而每一次生育都能帮助女性减低9%的股骨骨折风险。
大肠与子宫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大肠之气微弱,粪便就不容易排出体外,而粪便长期在大肠堆积,会使大肠变得僵硬,子宫位于膀胱与直肠(大肠的一部分)之间,僵硬的大肠会压迫子宫,影响子宫收缩。子宫收缩不良,易使经血淤积而形成痛经及其他子宫疾病。
另外,其他器官也会影响着子宫。比如,子宫在盆腔内,如果盆腔发生了严重的感染,对子宫的“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就需要考虑将子宫切除。
子宫的邻居都是谁
卵巢
输卵管
阴道
月经,子宫的清道夫
月经是每个身体健康的育龄女性必须接待的“老朋友”,中医将月经称为月信,如潮之有汛,月之盈亏,应时而下,常而不变。《景岳全书·妇人规》中有记载:“月以三旬而一盈,经以三旬而一至,月月如期,经常不变,故谓之月经。”月经“月月如期,经常不变”,与月亮盈亏同步的月经周期是女性身体里特有的现象。
但是,很大一部分女性要遭受“老朋友”的“折磨”,如腹胀、痛经、长痘痘、容易疲惫……很多女性经常抱怨:“为什么女人要来月经?要是不来月经多好啊!我下辈子要做男人!每个月的那几天真是难受,做男人就可以一劳永逸了!”
其实,月经是女性每个月必须经过的一次洗礼,月经会帮女性对子宫进行一次“大扫除”,将子宫及其附件中藏匿的“污垢”清洗一遍,从而帮助女性减少生病的概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月经是子宫的“清道夫”。
当然,在懵懵懂懂的第一次月经周期旅程时,几乎所有的女孩都迷茫不安,因为裤子上沾染的那些斑斑点点而惶恐羞愧。后来,虽然明白了月经的含义,知道了它存在的意义,“被迫”安然接受成长的“馈赠”,但仍鲜有人能细细体会每个月经周期中的不同。
卵子是月经的主角
月经如“月之盈亏”
第1~7天:月经出血,排出废弃物
子宫内膜脱落,月经来潮,代表着一个为期28天的旅行开始了。在第1~4天,经血会冲洗子宫,将子宫上一个周期所积累的污浊及一切陈腐的东西从子宫内膜上冲洗掉,并将这些东西带出体外。在这几天里,因为气血的亏虚,有的人会有一些不适症状,如容易疲劳、腰腿发酸等,也有的人因为气血不畅而遭受到痛经的困扰,这是要引起重视的,需要注重保养。第5~7天,月经到了尾声,当最后一点杂质清理干净后,经血就会消失,这意味着子宫卸掉了上一周期增厚的内膜,变得娇嫩了,同时开启了新的增厚过程。
第8~15天:培育新生命的温床
经过经血的洗礼,子宫就会开始新一轮的温床培育过程。在这段时间里,因为没有经血和各种不适的困扰,心情也会变得愉悦,食欲、睡眠等都能达到最佳的状态。这时,子宫也充满了生机,慢慢地增厚。到第14~15天时,子宫充血、增厚的任务就完成了,新生命着陆的温床即准备妥当。从这时起,白带又开始增多了,它是在为卵子铺路,能让卵子一路前行时得到很好的保护和滋养。一切就绪之后,卵巢就会排出一颗成熟的卵子,有时候甚至是两颗或更多,输卵管的顶端就会像漏斗一样将卵子“吸”到输卵管里,等待精子的“赴约”。如果卵子没有与精子结合,就会随白带排出体外。这个时期,女性的体温会快速提高,目的是营造一个气血活泼的温室。
第16~28天:没有用上的温床逐渐代谢
如果卵子与精子“失约”,培育好的子宫温床没有用上,身体就会慢慢将温床上的物质代谢出去。在这个时期,因为要将不需要的养分和废料收集起来,身体的热度仍不会消退。当代谢过程结束时,月经便会再次来潮,将这一周期中的废弃物排出体外,开始新的周期旅程。
白带,冲刷和灌溉子宫的“河流”
虽然白带不像月经那样有初潮和绝经,但它却会伴随女性一生。正常的白带长而清,就像一条河流,从子宫内壁流淌至阴道,冲刷着藏匿于生殖系统中的污垢,维护和濡养着子宫这一片“土地”的清新和滋润。
每个月的经血会给子宫带来全方位的洗礼,能帮助女性排出身体多余的养分和废弃物,上一个周期淤积的“尘土”也会被清除,子宫又开始重新吸收养分和温热的阳光。子宫能给女性带来盎然的生机,使她们眼神变得清亮,脸色更加通透,轻装上阵后体态也会变得更轻盈,胃口也更加好了。这时的子宫就如阳春三月的土地,肥沃而富有生机,非常适合新生命的播种和扎根。而卵子,就像一株娇嫩的幼苗,需要移栽到子宫的沃土之中。当然,卵子自己无法扎根,它需要跟精子结合后才能在子宫“安家”。而女性的身体,会“全心全意”地为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创造条件”“提供服务”,这些“条件”和“服务”自然少不了白带。
对于白带,女性朋友们可以说是非常熟悉,它是女性朋友们必不可少的“小伙伴”,但很多女性对白带的认识却很少。俗话说“十女九带”,这里说的“带”,很大程度上是指生理性的阴道分泌物,特别是女性周期性产生的分泌物。正常的白带,是身体分配给生育系统的润滑液,其主要成分是宫颈黏液,其性状随月经周期稍有变化。
一般来说,在月经周期的前期(排卵前),白带的量会渐渐增加,且越来越稀薄、透亮;排卵期,雌激素分泌达到高峰,宫颈黏液量也最多,韧性也最大,此时经常有细带状的白带流出,有时可拉长十几厘米;排卵2~3天后,卵巢开始分泌孕酮,孕酮会阻止宫颈黏液的大量分泌,因而白带的分泌量变少,而且比排卵前浑浊、黏稠;在下一个月经周期开始前2天,因为盆腔充血,阴道黏膜渗出物增加,白带又开始增多。
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在月经来潮的前两天,白带会稍有增加,目的是做先行的清洁工作,帮助身体带出子宫里的一部分代谢物。排卵期间,白带分泌最多,它不仅外形像蛋清一样透明、质地清稀,还像蛋清一样保护、滋养着卵子。对于精子来说,白带就是它们的“游泳池”,帮助它们穿越狭窄的宫颈口,与卵子“约会”。如果备孕期间发现这样的白带,则说明这几天是排卵期,在这几天同房,受孕的概率比较大。
白带还是天然的抑菌剂,能帮助子宫抑制各类致病菌的生长,保持子宫清洁。这是因为白带中含有丰富的糖原,糖原在乳酸杆菌的作用下会产生乳酸,使人体呈酸性,而酸性环境是各类致病菌的“克星”。
白带的质和量还受其他因素影响,如新婚蜜月、性生活频繁时,白带分泌会增加;压力过大、服用抗生素时,白带也会增加,可能还会有些难闻的味道。
白带对于女性的健康非常重要,需要足够“关怀”它,如果忽略它,很可能会错过早发现疾病、早治疗的机会。经血的质与量反映了女性的气血情况,而白带的颜色、气味和质地,能反映气血之外的很多问题。因带下的颜色不同,有白带、黄带、赤带、黑带、赤白带、五色带等名称。以白带、黄带、赤白带为常见,并以脾虚、湿热、寒湿为多见。
脾虚型白带
湿热型白带
寒湿型白带
中医认为,白带是女性身体里的一种“阴液”,由脾运化,肾闭藏,任、带二脉管理、约束。肾气充盛,脾气健运,任脉通调,带脉固束时,阴液布于胞中,润泽于阴部,则“津津常润”,这就是生理性的带下,不是疾病。正如《沈氏女科辑要》中说:“带下,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润,本非病也。”
如果肾气不足,脾运失健,任脉失固,带脉失约,则会出现带下过多,或色、质异常,气味秽臭,并有局部瘙痒、灼热、疼痛,或伴腰酸、小腹胀痛等症状,这才是病理性的带下,医学上称之为“带下病”,带下病常提示内分泌失常或器官存在炎症,需要女性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