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柞蚕丝绸业的快速发展与挫折
一、中国柞蚕丝绸业的发展与挫折
中华民族放养柞蚕,穿用柞绸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并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柞蚕丝绸文化。公元前1100年,西周时《尔雅》一书中对柞蚕已有明确记载。历史资料查证,周朝以后,柞蚕由自然生长发展到人工饲养,结束了原始的生息状态。元朝以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山东、河南普及到全国各地,并传播到朝鲜和日本。清朝末年,我国逐渐形成了辽宁、山东、河南、贵州四大蚕区,柞蚕丝绸成为我国主要出口商品之一。20世纪10~20年代,是中国柞蚕业发展的兴盛时期。从1931年起,由于受日本侵华与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柞蚕茧产量急剧下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鼓励农民放养柞蚕,提倡推广先进生产技术,产量逐步回升。1952年全国柞蚕茧产量为61070吨,1955年为63800吨,1980年达到75600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最高水平。
(一)柞蚕区
现代中国的柞蚕业,大体可分为以下四大区。
(1)千山、昆嵛山柞蚕区。以千山和昆嵛山为脊梁的山地丘陵区,主要包括辽宁东部和山东半岛的山地丘陵。地史学认为,在古地质时期,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是连在一起的。千山和昆嵛山都是长白山系向南延伸的支脉,故两地的地质、植被相似。近20多年来,该区一般有柞林2067000公顷,其中柞蚕场568000公顷,占全国柞蚕场总面积的72%。一般年产柞蚕茧47000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4.5%,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
(2)兴安岭长白山柞蚕区。这是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北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系的广阔山地丘陵区,包括黑龙江、内蒙古、吉林三省区。本区柞林资源最多,但柞蚕场面积仅有75000公顷,占全国柞蚕场总面积的9.54%。一般年产柞蚕茧2800吨,占全国总量的8.5%该区是我国柞蚕业最有开发潜力的地区。
(3)伏牛山大别山柞蚕区。位于我国中原地区。以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为中心,西接秦岭,南临武当山。主要包括河南、湖北两省,是我国柞树树种最集中的地区,目前发现有18种之多,几乎兼备南北东西各地的地方种。本区有柞蚕场137000公顷,通常年产柞蚕茧4500吨。河南省的西南部是柞蚕茧主产区。
(4)大娄山柞蚕区。位于云贵高原北部,主要包括贵州、四川两省的山地丘陵。该区地域跨度大,柞树种类多而独特,资源丰富,现被利用放蚕的主要是尖柞。该区1959年柞蚕场面积曾达120000公顷,曾产柞蚕茧4300吨。由于当地经济结构变化,柞蚕生产规模逐渐缩小,近年来,该区仅有柞蚕场1000公顷,年产柞蚕茧仅5吨左右。
(二)柞蚕丝绸业发展阶段
柞蚕丝绸业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1.柞蚕丝绸产业全面、快速发展时期
从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末,中国的柞蚕丝绸产业全面、快速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缫丝、织绸行业大量的小手工作坊,到20世纪70年代末已经成了使用机器的大、中、小型工厂,机器生产代替了大部分手挽脚蹬的笨重体力劳动;印染行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是空白,全国各地普遍生产练白绸,到20世纪70年代末各地都有了自己的丝绸印染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产茧地区坚持走革新、挖潜、改造道路,先后改建扩建了丝绸联合厂、丝绸印染厂和绢纺厂共44个,并由国家或地方投资建设了12个新厂到20世纪70年末已经成为布局比较合理、工农业密切结合的一项重要的地方工业。全国共有水缫缫丝机68500多绪,木缫缫丝机3700多绪,各类丝织机7500多台,绢纺锭38800多锭。全行业职工队伍达53000多人。为了迅速提高柞蚕丝绸行业的科学技术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主要产区设立了蚕业学校、蚕业研究所和丝绸工业学校、柞蚕丝绸科学研究所,并建立了负责出口柞丝质量检验的柞蚕纤维检验所。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柞蚕丝绸产业物质技术基础和产业体系。
2.柞蚕丝绸业发展的鼎盛时期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柞蚕丝绸业发展的鼎盛时期。改革解放了生产力,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进一步释放了企业发展潜力。对外开放提供了开拓国际市场的条件。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支持,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技术水平。根据[辽宁丝绸]资料,全国柞蚕丝绸业工业总产值10.3075亿元,1990年比1980年增长1.44倍,年均增长14%;柞丝绸的产量1990年比1980年增长1.42倍,年均增长13.8%。不仅产业规模扩大,产品品种和质量、档次也得到很大提升。1990年,丝织品产量(包括化纤长丝织物)8140万米,是1952年235万米的33倍。随着化纤原料的发展,人造丝产品及合纤产品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加。辽宁的柞蚕丝绸产量一般在1000万米左右,一直居全国和世界首位。柞丝绸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多种织纹、多种花色、多种使用用途的系列产品。其中评为国优的有5种,评为部优有4种,评为省优的有14种。
3.柞蚕丝绸业陷入困境期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宏观经济体制和外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放开搞活成为主要改革取向,但由于缺乏相应宏观管理措施,中国柞蚕丝绸业发展的客观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1992年,柞蚕茧经营管理体制开始改变长期沿用的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价格、统一收购和按计划供应的体制,放开收购渠道和收购价格。由于宏观管理的措施没有及时跟上,很快出现蚕茧收购秩序混乱,抬价抢购蚕茧,导致蚕茧价格暴涨、水涨船高,缫丝厂、织绸厂成本大幅上升,企业越来越难以承受。为了增加外汇收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创汇的政策,柞蚕丝绸产品出口大受其益。在一段时期里,只要是丝绸产品出口就能赚钱。1980年年末到1990年年初,外贸体制进一步改革,国家对柞蚕丝及丝制品出口进一步放开,丝绸生产和缫丝企业不管自身条件如何,纷纷进入国际市场,全行业大办外贸。于是在国内抬价抢购资源,在国外低价竞销抢客户。国内丝绸生产企业被不靠谱的订单迷惑,被虚假的需求信息诱导,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在国外低价竞销,不仅肥水外流,而且搞乱了国际市场。在一片乱哄哄的无序竞争中,丝绸价格越卖越低。由于国际市场需求不断趋于饱和,低价销售已失去了吸引力,以至于摆地摊甩卖也无人问津。中国的柞蚕丝绸业是出口主导产业,国际市场需求变化直接影响国内丝绸生产。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中国柞蚕丝绸业尚处于鼎盛时期,由于对国际市场需求预测的盲目性,国内柞蚕丝绸供过于求的隐性危机已开始逐渐积累。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盲目发展扩张生产规模的泡沫还不断扩大。20世纪90年代中期,泡沫破灭,危机终于爆发,中国柞蚕丝绸业遭受巨大打击,陷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困境。据《中国丝绸年鉴》统计资料显示,1995年,全国柞蚕茧产量4.32万吨,为1990年的82%;柞蚕丝产量3484吨(包括绢丝),为1990年的76%;柞丝绸产量230万米,为1990年的35%。山东、河南、陕西、内蒙古柞蚕丝绸产区从此基本退出了柞蚕丝绸业。由于辽宁的柞蚕丝绸业基础较强,虽受打击,但还能艰难地坚守着柞蚕丝绸产业。
4.柞蚕丝绸业大洗牌、大重组时期
柞蚕丝绸业长期以来是国有企业的天下,即使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解困”之前,仍是国有企业主导着中国柞蚕丝绸业。因此,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以后,中国柞蚕丝绸业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受影响的自然主要是国有丝绸企业,国有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挑战。在这个时期,乡镇企业和个体企业蓬勃兴起。乡镇小缫丝厂以及后来的个体小缫丝厂迅猛发展,打破了大中型国有丝绸企业一统天下的格局。乡镇、个体企业凭借机制灵活、税收优惠、社会负担轻、没有历史包袱的优势,直接挑战机制僵化、决策滞缓、社会负担沉重、税收压力大、历史包袱沉重、企业冗员过多的处于劣势的国有企业,冲击着国有柞蚕丝绸企业的发展乃至生存。柞蚕茧收购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柞蚕茧及丝绸制品出口管理体制改革、技术改造政策的调整,都对国有丝绸企业造成冲击。除了这些,还有外汇体制改革,也对国有大中型丝绸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六五”“七五”“八五”期间,国有大中型丝绸企业的技术改造,普遍都从国外进口先进技术设备。1994年汇率并轨,人民币大幅贬值,对于丝绸出口固然是好消息,但是对于进口设备技术改造项目,徒增了改造支付,使本来就很困难的国有丝绸企业再增负债压力。在不利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重重打击下,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国内生产供过于求,有货卖不出去,有款收不回来的情况下,遭受沉重打击和首当其冲的是国有丝绸企业。国有柞蚕丝绸企业,到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多数资不抵债,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解困”中,国有柞蚕丝绸企业的基本队伍,被减员增效、下岗分流、鼓励兼并、规范破产的政策大范围消解了。经过这次历史性大洗牌、大重组,国有柞蚕丝绸企业陆续退出市场,继而以改制后的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以及个体企业承担起了重振中国柞蚕丝绸业的重任。
二、辽宁柞蚕丝绸业的辉煌、跌落与重生
柞蚕丝绸业界有这样的基本统计:世界柞蚕的90%在中国,中国柞蚕的90%在辽宁足见辽宁柞蚕丝绸业的重要地位。总结辽宁柞蚕丝绸业的辉煌、跌落与重生,就可以窥见中国柞蚕丝绸业的发展历程,辽宁柞蚕丝绸业发展变化是中国柞蚕丝绸业发展变化的缩影。
历史资料记载,1915年辽宁柞蚕茧产量605万吨,从此一直保持中国第一柞蚕茧生产省的地位。辽宁的柞蚕,主要分布在北起昌图、南到大连以东的地区。据统计,20世纪70~80年代,该省有11个市、30个县(区)、303个乡(镇)、2560个村从事柞蚕生产常年养蚕者逾10万人,柞蚕茧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0%。其中包括岫岩、凤城、宽甸庄河、西丰、盖州、辽阳、海城、东沟、普兰店、营口、瓦房店和丹东振安区13个重点县区,常年产茧都在500吨以上。岫岩、凤城、宽甸、庄河4个县市,一般超过5000吨。重点蚕乡的蚕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20%~30%,高者达50%以上。辽宁省的柞蚕业已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生产、科研与教育体系。省和重点市、县(区)、乡(镇),均设有生产管理机构。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是全省蚕业科学研究和全国柞蚕科学研究中心。沈阳农业大学蚕学专业则是全国唯一专门培养柞蚕专业人才的高等学府。全省建有柞蚕种场19处,乡、村办柞蚕种场40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60多年里,辽宁省柞蚕茧丝绸业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恢复发展阶段(1949~1979年)
1949年,辽东省人民政府为恢复与发展柞蚕事业,成立了辽东省柞蚕丝织公司。1954年,辽东、辽西两省合并,改称辽宁省柞蚕丝绸公司,公司的成立对恢复和发展柞蚕丝绸工农业生产起了很大的作用。仅三年时间,柞蚕茧产量就从1949年的19.5万担提高到93万担,接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历史最高水平,创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最高水平。而柞蚕丝绸的产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三年恢复,1952年产量达到235万米。
从1953年起,辽宁的柞蚕丝绸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发展历程坎坷,三年自然灾害与十年动乱给我国柞蚕丝绸事业造成严重损失。辽宁丝绸界广大干部职工排除干扰,使柞蚕丝绸业仍取得一定的发展。在这个时期,辽宁省通过对原设备进行改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装备等方式发展生产。
丹东丝绸二厂是个有50多年历史的老厂,由于技术条件差,产品质量低,1962年被停产下马,1964年复工,坚持围绕发展新品种进行老厂改造,使这个厂由小到大,越办越好。提花织物是柞蚕丝绸工业的短线产品,该厂花了五年时间建成了一个具有80台提花织机的车间,年产各种提花织物80万米,不仅丰富了人民生活,而且有了出口业务。当时供电部门需要均压带电作业服,该厂设计、试制并建成投产了一个以生产柞蚕丝均压带电作业服的专门车间,供应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供电部门的需要。B2099柞丝花线织物,国外市场十分畅销,生产这类品种可用低档原料,质量十分稳定,而且换汇率高。该厂在原有一台进口花线机的基础上,自己动手用国产A631捻线机改制5台花线机,建成具有100台织机织花线织物的生产线,年产量达到240余万米,供应外贸出口需要。到1979年,这个原来只有50台机的小厂,已经拥有各类织机360台,生产出口品种14个,1978年丝绸出口量为1964年的9.7倍。用于老厂改造的投资费用为199.2万元,而同期上缴国家积累为1513.6万元。
丹东毛绢纺织厂从20世纪30年代老设备着手,1953~1978年实现革新项目1123项,其中较大的有94项。技术革新从根本上改变了绢纺生产面貌,生产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试验成功的绢纺精梳制绵新工艺,生产工序由12道简化为7道,绢纱效率提高13.29%,每百公斤纱耗用精干绵降低32.8公斤,节省劳动力110余人,绢纱单位成本降低7.7%。这个厂通过革新、改造、挖潜使生产能力提高80%。仅以1969年以来的统计,共为国家积累资金1亿元,可建成同样规模的4个毛绢纺织厂。
为了改变我国柞蚕丝绸印染后处理的落后面貌,20世纪60年代初期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重点改造了丹东丝绸印染厂。至1979年丹东丝绸印染厂的技术装备已达到或接近国内外先进水平。由于引进了国内外先进技术装备,20世纪60年代中期,辽宁柞丝印花绸曾经进入香港、西德、南斯拉夫等市场。柞绸染色由于引进国外绳状染色机样机进行仿制,解决了长期未能解决的擦伤疵点,大大地提高了产品质量。20世纪70年代又与上海有关单位协作,参照瑞士21色印机自制一台自动印花机,对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收到较好的效果。
在品种开发方面,20世纪50年代初期,辽宁只生产单一的柞丝漂练绸,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发展了柞丝染色绸、柞丝印花绸。到20世纪60年代发展了柞丝色织绸、柞丝提花绸、柞丝大条绸和柞丝装饰绸。
柞蚕丝绸的漂练加工,最先是1950年原辽宁省柞蚕公司组织成立的漂练部负责进行。随坯绸生产量的增长,于1952年在丹东正式成立了丝绸漂练厂,集中全省坯绸进行印染,又于1958年在海城和松树两厂建立漂练车间,自行生产漂练加工。辽宁省柞绢绸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直是丹东绢绸厂自行整理加工。漂练加工的生产设备,也是从使用简陋的木制漂练槽,依靠手工操作,逐步改造成固定的水泥漂练槽和机械连动线吊装半机械化装备。
辽宁省柞丝色织产品是海城丝绸厂独有的传统产品,1954年开始试制并批量生产。当时从上海招聘一名染色技术工人,通过“三结合”(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工人),很快攻克技术难关,进行了3023、3067、3100三种彩色格绸的生产,产品很快销往东欧和苏联。随着新技术进步,于1958年又开发生产了2037千山绸,绸面若明若暗,似群峰起伏,产品一直畅销不衰。在20世纪70年代又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了2025星海绸,产品色泽鲜艳绸面平整。最高年出口量达100万米。
柞丝提花绸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丹东丝绸研究所研制成功的,其代表作是B218170001鸭江绸,风靡欧美市场。
在20世纪70年代,丹东丝绸一厂、丹东丝绸试样厂相继研制出柞人丝交织古香缎被面、87171绵缎等产品,深受国内市场欢迎。
经过30年的发展,到1979年,辽宁初步形成了完整的柞蚕丝绸发展体系。1979年辽宁共有柞丝绸企业31个,其中有10个大型丝绸联合加工企业,技术力量雄厚,职工人数21600人,代表企业有沈阳丝织厂、海城丝绸厂、本溪丝绸印染厂、本溪绢仿厂、丹东丝绸一厂、丹东丝绸二厂、凤城丝绸厂、孤山丝绸厂、岫岩丝绸厂、丹东毛绢纺织厂、丹东绢绸厂、丹东丝绸印染厂、丹东丝绸试样厂、辽阳丝织厂、西丰丝绸厂、绥中丝绸厂等。共计31家企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柞蚕丝绸产业集群。在丝绸工业企业之外,辽宁有自己的柞蚕丝绸工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基地——丹东丝绸工业学校,柞蚕丝绸的科研基地——辽宁柞蚕丝绸研究所,柞蚕品种的科研中心——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柞蚕丝绸的检验机构——辽宁丝绸检验所,柞蚕丝绸的外贸机构——辽宁丝绸进出口公司。在柞蚕主产县还有为柞蚕丝绸工业服务的蚕业站、茧站。此时的辽宁柞蚕丝绸产业已成为辽宁的一个独具特色的产业,并在全国的丝绸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2.快速发展阶段(1980~1990年)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辽宁的柞蚕丝绸产业从此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80年年初根据中央经济体制改革的精神,辽宁组建了一个以生产为基础,工商贸合一的,由两种所有制形式(国营和集体),四种经济形式(直属、归口、合营、加工)的多家工、商、贸企事业单位组成的联合经济实体——辽宁省丝绸公司。公司有直属企业14家,归口工业企业11个,合资工业企业5个,加工企业(社、队、缫丝、织绸厂)220多个,直属商业企业18个,归口商业企业2个,直属外贸企业1个,事业单位3个,公司和企业实行两级经济核算。
辽宁丝绸公司从1980年成立至1987年解散的7年多时间里,重点抓了九项工作。
一是以生产为基础全面协调产供销。
二是扩大基层企业自主权,调动两个积极性。相关职权下放给企业后,对生产经营有利的坚决下放;可放可不放的也坚决下放。对下属企业的产量与产品定价等指标的控制是参考性的,企业有最终决定权。
三是进行销售渠道建设与机构改革。为拓展出口与简化管理,公司组建了丹东业务部与大连业务部。
四是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水平。重点开发“真丝、宽幅、提花、印花、染色、色织”产品,整顿和提高产品质量。公司连续7年在每年9月开展产品质量月活动,使柞蚕丝绸质量大幅提高。
五是狠抓新产品开发工作。每年公司都派人出国考察市场和进行内销市场调研,并以此为依据制订产品开发规划。在新产品开发中主抓了原料开发、快速反应能力两方面工作,并每年进行一次新品种、新花样的评选,使公司新产品开发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六是加快了技术改造的步伐。公司成立前三年共安排技改项目350个,总投资达5595万元,其中设备投资占77.7%。1980~1983年,通过技术改造,产值增加9115万元,丝织品生产能力增加1076万米,利税增加1690万元。在1984年后丹东丝绸一厂、丹东丝绸二厂、本溪丝绸厂相继引进了剑杆织机。技改工作对柞丝绸的产量、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七是科学技术工作取得新突破。以辽宁柞蚕丝绸研究所为主,对柞蚕丝自动缫丝、蚕丝理化性能、提高柞蚕丝绸染色鲜艳度与牢度、丝绸后整理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各大丝绸厂也围绕新产品、新设备的开发与改造进行科技攻关。这些科研工作极大地提升了柞蚕丝绸的质量水平与新产品的开发水平,使柞蚕丝绸业的科技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八是实现了辽宁柞蚕丝绸企业管理层的年轻化与专业化。
九是注重职工生活的改善,改善了职工住房条件,并对全公司的厨师、托幼人员、医护人员进行了培训,使职工的福利待遇得到提高。
辽宁丝绸公司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辽宁柞蚕丝绸行业的蓬勃发展。辽宁省丝绸公司存在的7年时间,也是辽宁柞蚕丝绸业的鼎盛时期,各项经济指标都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绸缎服装制品等出口到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年利税总额高达9000万元,丝绸工业总产值7.6亿元,丝织品产量9700万米,绸缎内销3000万米。有国优产品3个,部优产品4个,省优产品9个。出口创汇最高时达每年7000万美元,出口创汇在全国位居第四位。有1000多个花色品种,居全国第一位。技术改造的投入也是历史最好水平。
1987年辽宁丝绸公司解散,全省丝绸企业陷入各自为战的状态。由于当时中国经济仍是短缺经济,而轻纺行业又是国家优先发展的行业,辽宁柞蚕丝绸企业的竞争对手还普遍较为弱小,乡镇企业、民营企业还处于萌芽状态,所以,辽宁的丝绸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还是具有相当优势的。省丝绸公司解散了,宏观调控管理减弱了,而市场空间又相当广阔,于是辽宁的丝绸企业继续扩大规模、扩大生产能力。
丹东丝绸印染厂1986~1989年间,利用瑞士政府混合贷款,引进了设备,全面改造了印花生产线,其中包括两台5V型平网印花机、全套平网制版设备、描制黑白稿的有关设备及软件技术,使整个印花设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生产产品幅宽也由91.5厘米以内而迅速向宽幅过渡。印花丝绸出口量打破了过去一直徘徊在10万米左右的规模,1989年出口增加到了30万米,1990年出口量达到80万米以上。
凤城丝绸厂在1986~1990年期间,加大了设备改造的力度,更新设备总投入近2800万元。新建了漂染车间,扩建了准备、织绸车间。先后增加600锭捻丝机、180锭卷纬机、4台整经机,增加K251织机146台、意大利C401剑杆织机48台、西德产浆丝机1台、40台大卷装设备以及高压溢流染色机、绞丝喷射染色机、烘干机、拉幅机等设备。每年可增加生产能力322.7万米,增加产值2060万元,利润635万元,税金109.1万元,出口创汇617万元。
丹东丝绸一厂在此期间引进意大利剑杆织机24台,并新上一个练漂染后处理车间,初步形成了漂练和染色能力,织绸机也扩大到636台,其中提花机301台,1990年柞丝生产能力100吨,丝织品500万米,漂练丝织品700多万米。在市场疲软的1990年实现利润339万元,利税497.7万元,在省内同业中名列前茅。
在这个时期,省内丝绸厂如海城绸厂、庄河绸厂、本溪丝绸印染厂、大连丝绸印染厂均加大设备改造力度,使生产能力成倍增长,经济效益也稳步增长。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辽宁丝绸企业共实施技改项目126项,总投资19972万元,用汇达2098万美元。
在扩大生产能力的同时,为打开市场,辽宁的柞蚕丝绸企业加大了新产品的开发力度1987~1990年期间,辽宁柞蚕丝绸业,可以说是靠不断研发新产品支撑着辽宁的柞蚕丝绸工业走向顶峰。
辽宁的丝绸企业在1985年前生产的产品几乎全是柞丝绸,1986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规模的扩大,单纯生产柞丝绸已不能满足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到1990年辽宁省的丝绸企业每年生产柞丝绸几百万米,所产生的效益只占企业效益的20%左右,这时候的辽宁柞蚕丝绸企业只能称作以柞蚕丝绸为特色的丝绸化纤联合厂。这个时期,辽宁的丝绸企业,积极扩大柞丝绸的出口额。继续提高传统出口产品5023、5031、5037、5025 2317、2305、4518等的质量与后整理水平,又相继开发了91130异峰绸、奥美呢、砂洗丝绸、柞丝编织衫等新产品,使辽宁丝绸出口额比1986年增长87%,出口量由400万米上升到700万多米。
凤城丝绸厂以品种开发为龙头,在产品设计上坚持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以我为主,自成风格。厂长亲自抓产品品种,每周召开品种会研究开发新产品,每月召开评比会,评出好的设计、好的产品,同时实行激励机制,产品设计与销售利润挂钩,按比例提成,极大地提高了设计人员的积极性。新开发的8803将校呢、8535凤新呢等新产品均受到市场的青睐由于新产品的推动,凤城丝绸厂从1986年起,产量、产值每年都跃上一个新台阶,工人人数也从4000多人,跃升到近6000人。企业的各项指标均居全省先进水平。
丹东丝绸一厂非常重视产品开发,不断投放市场,5个品种被评为部优产品,24个品种被评为省优产品。该厂在提花织物生产上独树一帜,生产的丝绸古香缎被面与化纤华光缎风靡市场,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1988年该厂首先开发了人造丝澡巾产品,该产品畅销市场近20年。由于新产品的推动,丹东丝绸一厂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1990年实现利润339万元,比上年提高19.4%,上缴利税497.7万元,比上年提高58.8%。
还有丹东绸二厂设计的桑绵绸,丹东绢绸厂生产的78432牛仔绸,丹东丝绸印染厂生产的涤纶仿真丝伊尔纱等都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在市场开发方面,辽宁省丝绸公司解散后,各丝绸厂家也做了许多创造性的工作。1985年以前,辽宁丝绸企业的产品基本上是国家包销,1986年以后开始由工厂直接销往各省纺织品批发站。因为全国纺织企业的产品都要走这个渠道,形成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形势,竞争相当激烈。为此,辽宁丝绸企业在开拓市场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突出成绩。比较典型的是凤城丝绸厂等厂家实行的“三北”战略。
从1983年起,国际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出口柞丝大幅度减少,丝织品滞销,而国内对真丝绸产品的需要量也很少。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化纤产品大量上市,竞争十分激烈。辽宁丝绸厂的化纤产品销往何处呢?经认真分析国内市场的情况,认为“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土地面积约占全国三分之二,具有东方不亮西方亮,城市不行有乡村的优越条件。人口约占全国三分之一,气候上一年约有八九个月可穿化纤产品,人民生活水平较低,适于买低档原料做的高档产品,只要决策正确,就可以在这个地区站稳脚跟,并逐步发展。“三北”战略的实施,基本上是按照由近到远,逐步推进的方式展开的,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1)开发东北市场(1987年)。在东北市场,辽宁丝绸厂家确立了“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竞争策略,坚持“两个为主”,即避开竞争较为激烈的大中城市和国营百货商店,坚持以中小城市为主,以个体户为主,开辟了海城、兴城、浑江、通辽、三岔河、双鸭山、牡丹江七个中小城市为中心的销售市场。同这些城市的200多家个体户建立了业务联系,仅海城市就有70多家。1987年,在这个地区销售的产品达970万米,销售额为8400万元,创造利润2000多万元。
(2)开发华北市场(1988年)。辽宁丝绸厂家在华北市场开发中,销售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实际工作上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由过去以个体户为主转变到以国营商店和各级批发站为主;二是由坐家等客转为请客上门;三是由自销为主转变为代销、联销为主,先后与400多个国营商店、百货公司等形成松散型的产销联合体。由于策略得当,加上销售人员的努力,开发华北市场也取得了成功,1988年,在全国范围内化纤产品普遍滞销的情况下,辽宁各丝绸厂的“大岛茂”呢、提花西服料等化纤绸在华北市场上成为供不应求的热销货品,总销售量达251.1万米,销售额1639万元。其中仅在山西的太原、大同就销出了19万米。华北市场的开拓,不仅扩大了销售,而且对于企业渡过最艰难的困境起到了重大的支撑作用。
(3)开发西北市场(1989年)。辽宁丝绸厂家采取了“先占要点,次及沿线”的竞争策略,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基本上建立起以西安、银川、兰州、西宁为中心,包括咸阳、宝鸡、韩城、渭南、天水、吴中等地近百家国营商店和批发站的销售网络,一年内,在西北市场共销出产品221万米,销售额达2160万元。
通过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20世纪80年代末期,辽宁的丝绸企业进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1990年,辽宁省国有大中型丝绸企业13个,印染联合厂18个,织绸厂10个,织纺厂2个,丝绸印染厂1个,丝绸服装企业9个,丝绸机械厂2个。全省丝绸工业总产值比1980年增长44.1%,丝织品产量增长42%,固定资产原值增长1.98倍,出口创汇增长2.3倍。围绕着产品上质量,上档次,上水平的目标,从蚕茧生产到缫丝、织绸、绢纺以及印染后整理都有科研成果。从主导设备、厂房、锅炉,到各类基础设施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更新改造使企业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十年来,共实施省级以上的科技项目90项,仅国家投资就有400万元左右。其中国家攻关项目2项,126个技改项目,除1990年新开的一个项目尚未完成外,其余已全部投产,总投资19972万元,用汇2098万美元。全省丝绸行业已有6个企业被列为省出口专厂,国家二级企业1个,技术进步先进企业3个,本溪丝绸厂引进的喷水织机生产线被推荐为全国优秀技改项目。有2项科技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获三等奖。国优产品9个,部优产品3个,省优产品50个。当时在海城、风城、丹东,大姑娘、小伙子找工作首选丝绸厂。全国的各种丝绸会议也经常在辽宁召开,海城丝绸厂、凤城丝绸厂、丹东丝绸一厂被誉为“花园式”工厂。丝绸厂旁边的餐饮、影院、商店一应俱全,一片繁荣。
3.巅峰跌落(1990~2000年)
(1)跌落原因。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辽宁国有丝绸企业在体制机制方面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辽宁柞蚕丝绸业从巅峰跌落这个过程是从辽西、辽南等地的丝绸企业开始的,并逐渐在辽宁全省的丝绸企业中蔓延1991年,辽宁19个重点丝绸企业中有10个亏损,亏损额达2411万元。到1998年,纳入统计范围的30家国有丝绸企业中有25家亏损,5家潜亏,亏损额为10013万元。辽宁柞蚕丝绸业从巅峰下滑是由一系列变化造成的。
①国内市场发生了变化。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变化,个性化成为市场需求的主要特征辽宁国有丝绸企业是在计划经济中发展壮大的,他赖以成长的市场是一个长期短缺的市场是一个卖方市场。而且消费者的需求,缺少个性,一个产品流行时,成千上万人都争先恐后地穿用同一个产品,一个产品的产量往往是几十万米,甚至上千万米,而只有如此之大的产量才能养活国有丝绸企业成千上万的职工。当中国由计划经济时代转向市场经济时代的时候,人们崇尚的是个性化、时尚化,产品开发、生产转向小批量、多品种、快周转,一个产品的需求量往往是几千米或几万米,往往拥有五六千人规模的辽宁国有丝绸企业,难以适应这种市场多样化、多品种、变化快的转变。这个时期,南北方乡镇纺织丝绸企业已迅速发展壮大。在20世纪80年代初,乡镇纺织丝绸企业尚在萌芽状态,品种、质量、技术力量等方面还不能与辽宁的丝绸国企竞争,尚无力与国营纺织企业分庭抗礼。经过10多年发展,乡镇纺织企业已成长壮大,其产量、质量、品种已不逊色于国有企业,尤其是南方的丝绸企业,没有历史的包袱,人员精干,设备先进,工作效率高,对辽宁的丝绸企业的化纤绸产品造成了致命的威胁。到20世纪90年代,他们的产品质量、品种开发、技术力量已经达到或超过国企,而且生产能力不断扩大,使纺织品市场处于生产过剩状态,这与前几年辽宁丝绸国企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叠加在一起,使辽宁丝绸业面临的市场形势非常严峻。在1992年丹东绢绸厂织一米化纤绸的成本要高于江浙地区乡镇企业成本的40%,织绸不如买绸。促使辽宁柞蚕丝绸企业成本升高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一是债务包袱沉重。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技术改造,辽宁的国有丝绸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这其中的一部分本应该是国家投资的,但是国家的“拨改贷”政策将拨款变成了贷款,使企业债务增加。另一方面,本应国家拨付的流动资金,国家也不再拨付,而改由企业向银行贷款,再加上汇率变动,使动用外汇进口技术装备进行技术改造的企业的债务几乎翻了两番。而这些债务是需要还本付息的,需要计入成本。
二是企业办社会。辽宁的国有丝绸企业社会负担沉重,既要办学校,又要办托儿所,还要负责解决员工子女的就业、住房、医疗等问题,早已不堪重负。
三是退休工人退休金负担沉重。辽宁的国有柞蚕丝绸企业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兴建的老厂,到了1990年,人员老化严重,退休工人激增。以丹东丝绸一厂为例,在职工人5000人,而退休工人达2400多人,而退休工人工资国家一分钱也不负担,全靠企业撑着。后来丝绸企业实在承受不了,就开始拖欠退休工人工资。当时的凤城丝绸厂、丹东丝绸一厂等大型国有企业每年花在职工退休金上的钱达700万~800万元,压得企业喘不过气。
四是丝绸企业承担了太多的社会责任,解决就业就是其责任之一。当时辽宁国有丝绸企业有一个顶替制度,每个退休工人的一个直系亲属可顶替其到丝绸厂上班,为解决员工子女就业,各丝绸厂又开办劳动服务公司和一些集体性质的小服装厂、饭店、食堂,又要接收各种社会关系介绍来的职工,造成工厂人浮于事,冗员太多。以凤城丝绸厂为例,员工总数超过6000人,实际上只需要2000人就可以完成现有的生产任务,冗员超过员工总数的三分之二。其他丝绸企业也是如此,冗员太多压垮了国有丝绸企业。如此沉重的负担造成辽宁的柞蚕丝绸企业的产品价格在国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所以产业衰落不可避免。
②柞蚕茧流通体制改革对柞蚕丝绸生产造成冲击。1992年,为了解决计划经济条件下蚕茧收购、销售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辽宁省改变了多年沿用的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价格、统一收购和按计划供应生产的体制,转变为收购渠道放开,收购价格放开,直接面向市场,按市场需求随行就市。蚕茧管理体制的变化,虽然解决了计划经济管理条件下存在的一些问题,但由于管理措施不完备,出现了许多新问题。
一是蚕茧资源大量流失。1992年辽宁省柞蚕收购价格放开后,蚕茧收购工作出现多家抢购现象。山东、吉林等省也到辽宁高价抢购蚕茧,省内的一些单位和个人也为其代购蚕茧,使大量蚕茧流入外省。据不完全统计,1992年流入外省的蚕茧量占总产量的15%,1993年占20%左右,1994年达到25%以上。其结果造成辽宁省丝绸工业生产无原料、外贸无货源,严重影响了辽宁丝绸业的生存与发展。
二是蚕茧转向食用和药用。收购渠道放开后,割茧卖蛹现象严重,每年其数量占总产量的30%左右,也进一步造成柞蚕长丝原料的紧张。
三是蚕茧收购价格混乱。蚕茧收购渠道、价格放开后,出现茧站、国有丝绸厂、乡镇缫丝厂、个体商贩多家插手收购的情况,地区间、单位之间竞相抬价抢购,蚕茧价格一涨再涨,到了缫丝厂、织绸厂无法承受的地步。1992年国家放开收购的当年,柞蚕价格就上涨50%;1996年,在1992年已上涨50%的基础上又上涨了70%,累计1996年比1991年上涨156%,也就是说1996年柞蚕收购价格是1991年收购价格的2.56倍。当时辽宁丝绸企业面临两个难题,一是收茧难,二是茧价高。每年柞蚕收购季,每个丝绸厂厂长都是亲自坐镇指挥,如指挥打仗一般,派几路小分队昼夜兼程赶到蚕茧生产乡镇、村,有时稍晚几个小时,蚕茧产地就会被别的厂家进驻。
蚕茧流通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是建立市场经济的需要,但其实行初期,由于市场主体不适应,再加上管理不到位,造成国有丝绸企业原料供应紧张从而使成本大增,工厂利润空间被压缩,造成企业元气大伤。
③外贸体制发生重大变化。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外贸体制不断改革,柞蚕丝、丝绸制品的出口进一步放开。全国的纺织品公司都可以经营柞蚕丝及其制品的出口。过去辽宁的丝绸出口是辽宁丝绸进出口公司专营,各国营厂家提供产品,由辽宁丝绸进出口公司统一定价价格基本上合理稳定,外贸公司与企业各得其利。外贸体制的改革使柞蚕丝绸出口的渠道增加了,出口量也有一定增加,1993年柞蚕丝绸出口量比1990年提高了30%。由于柞蚕丝绸产品产量有限,在国际市场销路不错,并有较高利润,各大外贸公司纷纷到辽宁抢购柞蚕丝绸产品,增加库存。辽宁省柞蚕丝绸产品的产销一片繁荣,由于采购的外贸企业较多,无形中增加了辽宁柞蚕丝绸企业的定价权,辽宁各厂柞丝绸出口价格上扬,库存下降,有时个别品种竟然供不应求,短期内收益看好。国内丝绸企业被这种假象所迷惑,误以为国际市场的需求会无限制增长,有货就能卖,能卖就能赚。于是大量采购柞丝原料,扩大柞蚕丝绸的生产,造成柞丝价格上升,丝绸产品库存激增。当各大外贸公司库存增加到一定量时,发现柞蚕丝绸在国际市场上达到饱和,随之竞相降价抛售,致使柞蚕丝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越卖越低,甚至被摆在地摊上出售,被外商耻笑。最终结果是很多柞蚕丝绸产品彻底地退出了国际市场。这一起伏的过程造成辽宁国有丝绸企业柞蚕丝绸产品库存积压严重,亏损剧增。
上述三方面变化,使辽宁丝绸业迅速衰落,全面陷入低谷。
(2)摆脱困境措施。1995年后,辽宁的柞蚕丝绸企业为摆脱困境做了许多尝试。
①促销售、清库存是当时各丝绸厂采取的一个最重要的举措。20世纪80年代末期,就在辽宁柞蚕丝绸业还一片繁荣之时,隐患已悄然埋下,生产能力的扩大,造成全省丝绸工业产能过剩、产品大量积压,1990年全省丝绸企业绸缎积压高达3200多万米,金额达3亿元当时的丹东丝绸一厂搞全员销售,销售科分十六个部,上百号人。就连厂工会、妇联、共青团都有销售任务。当时各大国有丝绸厂很清楚,市场就那么大,要想生存就必须抢占市场份额。由于有辉煌时期攒下来的家底,通过加大销售力度,回笼资金,辽宁的国有丝绸企业仍可暂时勉强维持生产。
②开发新品种。为了求生存,各丝绸厂凭借雄厚的技术力量积极开发新产品,但当时市场上南方的化纤产品非常多,再加上韩国进口的纺织品,想打出叫得响的新产品非常艰难这一时期有市场影响力的产品一个是凤城丝绸厂的绅士呢,另一个是丹东丝绸一厂的查理王,这两个产品外观美观大方,服用性能优良,风靡辽宁、吉林、黑龙江市场,创产值4千多万元,给困境中的丝绸企业打了一针强心剂。
③管理创新,减员增效,划小核算单位。从1995年开始,由于效益持续下滑,辽宁丝绸工业每年亏损都在7000万~8000万元。于是开始减员定编,但这个过程异常艰难。当一个人在丝绸厂工作了一辈子,只会丝绸生产那点技术,让其下岗,就等于失业,身后还有一大家子人等着吃饭,谁都不愿意下岗。由于市场趋于饱和,打开市场谈何容易,于是各丝绸厂采取划小核算单位的方法应对市场,一个车间或几个车间为一个核算单位,这样可变一个积极为多个积极,大家各自为战,各显神通,取得一定成效。
④租赁机器设备。当时有很多丝绸企业,既无品种,又无资金,也无市场,只有劳动力和机器厂房,或者是部分存在这种状况。于是向个体户开放,只要能给工人开工资,一年上交一定数额租金,就将车间租给他。有的车间有时被分为五六块,被五六个个体户租赁。租赁的好处是解决一部分人的生活问题,收取一定的租金,坏处是机器设备得不到保养,租赁期满机器设备也几乎报废了。
⑤申请国家、省市政府资助。由于辽宁省丝绸公司1987年已经解散,辽宁的丝绸企业从1987年开始,就处于各自为战状态,在危机中无法向国家、省市要政策。各国有丝绸厂厂长只能靠自己与企业的影响力争取国家、省市政府的支持。当时丹东丝绸一厂、凤城丝绸厂、丹东毛绢纺织厂凭借多年形成的影响力,争取到了一些银行贷款,勉强维持生产。凤城丝绸厂是我国在“一五”期间创立的国家二级企业,鼎盛时期员工达8000人,由于陷入困境,该厂负责人致信朱镕基副总理,陈述工厂危情,得到国家支持,自1993年起三年内每年得到国家扶持资金,工厂生存得到保证。而庄河丝绸厂、松树丝绸厂、孤山丝绸厂等影响力小的企业,就只能靠一己之力维持。
在丝绸陷入困境之时,丹东市政府尝试通过兼并重组方式拯救柞蚕丝绸业。1998年丹东市丝纺工业局将丹东丝绸印染厂与丹东棉织印染厂合并,组建了中孚印染有限公司,试图用造大船的方法解救危局,但由于方法落后于时代,公司成立不到一年就全面停产了,两厂合并非但未挽救丹东丝绸印染厂,反而拖垮了丹东棉织印染厂。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叫作“两印合并,一印不印”。在此同时,丹东市政府又将丹东丝绸一厂与丹东绢绸厂合并起来组成了泰蚨祥丝绸有限公司,结果不到半年就夭折了,老百姓称之为“两绸相连,愁(绸)上加愁(绸)”。尽管辽宁的柞蚕丝绸企业与地方政府为摆脱困境做了许多工作,但国企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再加上当时国家对国企的政策是“减人增效,下岗分流,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不可能加大对辽宁柞蚕丝绸业的扶持力度。这样,到2000年的时候,辽宁的国有丝绸企业已经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实在走不下去了。在丹东、海城、本溪等地,几个大型丝绸国企,如丹东丝绸一厂、丹东丝绸二厂、丹东丝绸印染厂、丹东绢绸厂、丹东毛绢纺织厂、海城丝绸厂、本溪绢纺厂的银行贷款余额都在2亿元左右,已经普遍资不抵债,工人90%以上下岗,工人工资拖欠时间普遍在两年以上,生产全面停滞,等待辽宁丝绸国企的只能是兼并、破产。
4.产业再造(2000年以后)
辽宁的柞蚕丝绸产业的衰落是由柞蚕丝绸国有企业出现问题引起的。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不管辽宁国有丝绸业遇到多大困难,辽宁柞蚕丝绸业的主力军还是国有丝绸企业。在国有丝绸企业衰退的同时,辽宁的民营丝绸企业逐渐发展壮大,辽宁国有丝绸企业退出的领域,民营丝绸企业逐渐进入,辽宁柞蚕丝绸产业的火种并没有熄灭,而是以另一种形式传承下来,这种趋势也是历史的必然。但是辽宁省各级政府,虽然也意识到辽宁的柞蚕丝绸业危机主要是出在国有丝绸企业身上,辽宁的国有柞蚕丝绸企业不适应市场经济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但对民营丝绸企业必将代替国有丝绸企业的历史发展趋势缺乏认识。各级政府还是寄希望于国有丝绸企业,想通过整合国有丝绸企业的资产重组重振丝绸行业,以至于丹东在20世纪90年代末还出现过两绸重组与两印合并的故事。为此,不少有识之士对辽宁柞蚕丝绸产业向何处去、怎样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讨。2000年,辽宁柞蚕丝绸研究院院长关世英在《辽宁丝绸》杂志上连续发表了三篇文章,探讨了丝绸行业发展的方向。第一篇题目是《试论丹东柞蚕丝绸产业在丹东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第二篇题目是《以改革精神改组丹东的柞蚕丝绸产业》,第三篇题目是《调整产品结构是重振丹东柞蚕丝绸的关键》。这三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丹东柞蚕丝绸产业在丹东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指出柞蚕丝绸资源是丹东的特产,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只有夕阳产品没有夕阳产业。丹东丝绸产业的改组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改变传统的“一公二全”观念,“一公”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全”就是“小而全”“大而全”。并应该坚持三个为主,即在所有制形式上,以私有、民营为主;在区域分布上,以乡镇为主要依托;在组织形式上,以企业间自由组合为主。认为丹东柞蚕丝绸产业重振的关键是调整产品结构。要改变“三多三少”的局面,“三多”就是薄织物多,大路货多,初级产品多;“三少”就是厚织物少,终端产品少,高档产品少。要重点开发高档柞丝绸面料、柞蚕丝绸室内装饰品、产业用柞蚕丝绸、柞蚕丝绸文化与旅游产品、柞蚕丝综合利用产品。这三篇文章引起了丹东市政府部门的关注,在省内外产生强烈反响,其核心观点被许多文章引用,对推动辽宁柞蚕丝绸产业的改革、改组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001年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丹东绢绸厂、丹东丝绸二厂相继被列入全国丝绸行业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企业,分流4071人,国家核销银行呆坏账准备金1.7亿元。2002年丹东丝绸二厂甩掉历史包袱,转制成立天丽丝绸有限公司。同年,丹东绢绸厂破产倒闭2001年,有着50年历史的国内外唯一的柞蚕丝绸研究机构——辽宁柞蚕丝绸科学研究院也转制为民营科技有限公司。2003年丹东丝绸一厂的一部分转制为民营的丹东邦维织造有限公司。2000年后,柞蚕缫丝业已全部被乡镇企业取代,国有丝绸企业已全面从缫丝企业中退出。在丝绸织造领域,国有企业的许多技术人员同有实力的个体纺织品经营商联合,组建了许多小丝织厂,从事长丝织物生产。比如丹东丝绸二厂与岫岩丝绸厂生产防酸绸、防静电绸等工业用绸的技术力量很强,由于长期拖欠工资,这两个厂的多名科技人员与个体户组建了辽科公司,逐渐将国有企业在工业用绸方面留下的空白填补起来。本溪绢纺厂与丹东毛绢纺织厂半停产、停产之后,其科技骨干、销售人员与技术工人转到营口榜式堡镇、西丰等地与当地个体户组建了许多绢纺企业。当时,虽然国有丝绸企业纷纷倒下,但柞蚕丝绸的火种却在民营企业得到传承,衰败的是一种体制下的企业,而不是行业,行业继续以另一种形式得到发展。印染行业也是如此,本溪丝绸印染厂、丹东丝绸印染厂、大连丝绸印染厂破产了但在辽宁海城的感王镇,一批现代化的民营印染企业诞生了,他们进口西德最先进的设备聘用南方或韩国的印染工程师,人员精干,没有历史包袱,产品质量一流。
2000~2010年10年间,辽宁的民营丝绸企业卧薪尝胆,在产品结构调整、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新领域开拓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使辽宁柞蚕丝绸工业绝地反弹,走出了一条适合柞蚕丝绸发展的新道路,使中国柞蚕丝绸产业峰回路转,重现曙光。从2003年开始,辽宁柞蚕丝绸产业初现转机,并逐渐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虽然整个行业缺少大型成规模企业,经济规模普遍较小。但企业普遍具有人员精干、机制灵活、充满活力的特点,经济效益普遍较好。工业企业就业人数只有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十分之一左右,但创造的产值已超过辽宁柞蚕丝绸业鼎盛时期的10亿元。产品结构的特点是家纺产品占主导地位,丝绵被的产值就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整个辽宁丝绸工业产值的60%左右。特别是一大批高科技柞蚕丝绸产品与柞蚕丝综合利用产品进入市场,如高档柞蚕丝凉席、高档柞蚕丝提花床单、柞蚕丝素肽系列化妆品、柞蚕雄蛾酒等产品。柞蚕丝绸产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这里记载了近10多年来发展比较成功的两家柞蚕丝绸企业。
辽宁柞蚕丝绸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辽宁柞蚕丝绸科学研究院转制成为民营公司,凭借深厚的历史积淀,研究院在董事长兼总经理关世英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实行科、工、贸一体化战略,一批新项目、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取得成功。投资5000万元建立了丝绸、服装、印染、丝肽、化妆品、丝绵被6条生产线,在上海、北京、沈阳、杭州、天津、丹东等地设店或办事处,使科研、生产、贸易紧密相连,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新品能马上投放市场,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几年来开发出两大领域、六大系列、几百个新产品。柞蚕丝高档保健凉席、柞蚕丝高档色织提花床单、百媚生化妆品、雄蛾酒、柞蚕丝高级丝绵被、柞丝绸艺术品等新产品,年销售额6000万元,产品进入欧、美、日市场。
辽宁采逸野蚕丝制品有限公司(辽宁美麟集团有限公司)。1987年,杨永发投资6000元组建了晨光村丝绵厂。经过几年创业,1995年,在晨光村丝绵厂的基础上成立了铁岭永发茧产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柞绢纱生产。年生产各种规格绢纱200余吨、绵条50余吨,年产值500万元。1997年,公司投资400万元,对生产技术实施改造升级。征地13亩,购进绢纺纱生产线,实现年生产各种规格绢纱200余吨,绵条150余吨。员工增加到150余人,年产值达到2000多万元。2005年,在铁岭永发茧产品有限公司基础上成立辽宁美麟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固定资产增至6400余万元,流动资金3417万元,占地面积8.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三条生产线,设备259台套,员工450人,公司进入稳定快速发展阶段。2006年9月,获得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审批。2007年,公司组建辽宁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被认定为辽宁省重点龙头企业,获得高档丝绸标志使用证,柞蚕丝被评定为中国名牌产品,获得产品质量免检证书,获得自动漂罐实用新型专利技术。2008年6月,被认定为国家扶贫龙头企业。2008年7月,成立辽宁采逸野蚕丝制品有限公司,由美麟集团公司管理。2008年11月,膨化柞绢丝绒毯获得省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2010年5月,公司自主研发的“茧壳脱胶的装置及其工艺”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2012年3月,获得中国驰名商标。2013年5月,获得生态纤维制品标志。2013年7月,辽宁采逸野蚕丝制品有限公司脱离辽宁美麟集团有限公司独立运营。辽宁采逸野蚕丝制品有限公司(辽宁美麟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多次参与扶危济贫、赈济灾民、捐资助学、敬老助残等公益活动,至2013年累计捐款200余万元。
(中国丝绸协会柞蚕茧丝绸分会、辽宁柞蚕丝绸科学研究院供稿;辽宁采逸野蚕丝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料由该公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