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位的内涵特质
“对位”是“Counterpoint”的中文译名,也称“对位法”(源于拉丁文“Punctus contra punctus”),由“Conter”(对应)与“Point”(点)两个词组成,以表示“点对点”“音符对音符”,后又扩展为“旋律对旋律”或“旋律配合法”,意指“一个独立声部附加在另一个声部上,则称其为对原声部的对位。更为通常的用法是以此名词表示同时进行的几个声部的组合,各声部都有它自己的重要意义,但在整体上又形成一个紧密配合的织体”。[1]
据载,“对位”一词最早出现于14世纪40年代,廷克托里斯(Johanes Tinctoric, 1435-约1511)在《对位艺术》(1477)中认为,“对位是一种适度和理性的在一起的鸣响,通过把一个声部相对另一个声部而设置”[2]。“在15世纪末,‘对位’一词通常就是单纯对位的同义词:两个线条以音对音的织体运动,声部间只能使用协和音程。对位是由对应着某一预先存在的单声部线条(固定旋律‘Cantus firmus’)而增加的音符构成。”[3]
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作曲家其对位手法可谓大相径庭。中世纪作曲家的对位是在节奏方面进行了较多的探索,用对位来处理不同节奏组的重叠。14世纪末由于各种节拍和切分节奏的产生,致使对位更具复杂性。文艺复兴时期的对位主要考虑声部之间的相互关系,作曲家通过采用各种模仿技术来表现对位技巧的变化。巴洛克时期的对位在突出主题旋律的基础上,对不协和音的处理更加自由,特别是在和声、节奏和配器的处理上使音色更丰富多彩。古典时期之初作曲家除写作宗教音乐外,大都避免使用对位。尤其是从维也纳乐派晚期到浪漫乐派,作曲家采用的是基于主调音乐和调性对比的对位,因受曲式与风格的影响使其更趋特色。
事实上,对位的艺术就是旋律相互结合的艺术。但就其本质来讲,多声音乐织体中相同或不同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才是对位最重要和最具内在活力的组成部分。据《新牛津音乐辞典》记载:“对位也可定义为声部之间的不一致性要素,和声是一致性要素。不一致性可源于一系列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节奏对比与不协和。……促成对位的另一些要素是音色和乐器,还有音阶和调性。” [4]同理,在辟斯顿(Piston Walter,1894-1976)的《对位法》(1950)一书中也有类似的解释:“对位一词原来的含义是不一致的意思。在音乐织体中的各种要素之间的一致性与非一致的相互作用,就构成了音乐中的对位成分。” [5]这一观点某种意义上对于深入理解和揭示现代对位的内涵及其技术逻辑,提供了全新的观察视角和理论依据。
因此,所谓“现代对位”是指现代音乐中各声部间其音乐构成要素呈非一致性对应关系的复调写作技法。具体来说,20世纪现代音乐中的对位,其特点是各声部的旋律线条,在音高关系、调性中心、节拍律动、音列形式以及音色织体等方面,分别以非一致性对应关系来决定各自对位技术的内涵和标准。相比较而言,传统对位则是遵循“在纵向统一的基础上求得横向对比”的写作原则。也就是各声部整体上保持旋律的调式、节拍、和声乃至风格是相同的,而各声部层次上旋律的音调、节奏和句式则是不同的。
由此可见,现代对位本质上已不单纯是旋律的对比,而是注重旋律线条之间某种音乐构成要素及其组合方式内在的非一致性关系,其目的在于形成整体上的音色音响效果。事实上,这种写法已超出了原来对位的含义——“旋律的结合”。正如库恩(Clemens Kuhn,1945-)在《音乐分析法》(1992)中所说:“18 世纪时期,‘对位’即作曲,而今仅被称作‘手法’,地位明显降低。和声学的重要性已大大超过对位学,因此引起困惑。在分析一部作品时,往往过分强调大小调和声而忽视了线条。本人认为,线条与和声应享受同等待遇,其实,线条甚至更为重要。”[6]这尤其是在20世纪的现代音乐中。
注 释
[1].[英]迈克尔·肯尼迪、乔伊斯·布尔恩编:《牛津简明音乐词典》(第四版),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年版,第258页。
[2].周耀群著:《约翰内斯·廷克托里斯与文艺复兴音乐观念的转变》,《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第22页。
[3].[美]托马斯·克里斯坦森编:《剑桥西方音乐理论发展史》,任达敏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年版,第4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