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肉不欢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肉蘸芥末,醍醐灌顶

鲜甜爽口的生鱼片、肥腴的和牛、洋溢着海洋气息的海鲜拼盘……这些广受欢迎的日式风情美食,食用时都少不了一种“辣眼睛”的经典调料——芥末(绿芥末wasabi)。然而熟悉中日饮食文化的美食达人却说,wasabi其实不是芥末,像老北京传统小菜芥末墩儿上洒的那种黄黄的酱汁儿,才是真正的芥末(黄芥末)。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中国人请认准“黄芥末”

黄芥末(Mustard),这种中国人心目中的“正牌”芥末,是由十字花科芸薹属的芥菜(Brassica juncea )的种子碾磨成的粉状调料,一般呈黄色。

作为大吃货帝国,其实我国从周代就开始吃芥末了,轻松领先外国2000年(虽然是被当成药来吃的,中医认为芥菜籽有发汗、利尿、解毒、清血等功效)。宋代,芥末被广泛用作辣味调料,在浦江吴氏的《中馈录》里就有“芥辣”的说法。到了明朝,当辣椒大规模传入中国后,芥末才变得不流行。现在我国的北方地区,芥末油(从芥菜籽蒸馏出的精油)依然是名厨巧妇烹调美味时的常用调料,也因此诞生了芥末鸭掌、芥末鸡丝这样的名菜。

开胃解毒,一“芥”多功

芥末的主要辣味成分是芥子油,它的辛香味道可刺激唾液和胃液分泌,有开胃之功。它还具有解毒功能,能解鱼蟹之毒,故生食三文鱼等生鲜食品时经常会配上芥末。

芥末辣起来催人泪下,这种对味觉、嗅觉的强烈刺激,一旦遇上新鲜肉类、泡菜、生抽等风味食物,那种冲鼻贯脑的辣味,立刻化身催发灌顶醍醐的“点化剂”,让人直呼过瘾,痴迷沉醉而不能自拔。

黄芥末

绿芥末,乌龙和“李鬼”

日式料理中大名鼎鼎的绿芥末(又称青芥辣、wasabi),其实是另外一种十字花科植物——山葵的根所磨成的调味酱料,正规一点的名字叫山葵酱(为什么又叫wasabi呢?日本人都是那么叫它的啊,从日语里偷来的发音呗),和由芥菜种子磨成的芥末酱压根不是一回事儿。

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植物,山葵跟芥菜还算是表亲(同属十字花科),所以味道上是很相似的,不经常吃的人其实比较难分辨出来。从日本传入中国时,不知哪个马大哈直接给认成了“芥末”,还根据山葵酱的颜色发明了“绿芥末”“青芥辣”的称呼,乌龙传乌龙,后来想改也懒得改了,山葵酱也就被归入了芥末的“阵营”。

虽然名字来得乌龙,要是真能吃到货真价实的山葵酱,你绝对是赚到了。因为山葵只有在清澈的水里才能生长,而且至少要生长3年才能作为调料使用,所以价格比较昂贵,只有高档的料理店才舍得使用真正的山葵来作为调料,制作手法还要十分讲究,还形成了带皮研磨派、必须削皮研磨派、从粗头开始研磨派、从细头开始研磨派、必须鲨鱼皮做垫板研磨派等分属不同派别的“磨酱大师”。

山葵酱那么贵,用不起的中低档料理店怎么办呢?“聪明”的商人很快找到了替代品——辣根。辣根是一种马萝卜属的植物,原产于欧洲,常被用作烤肉之类的佐料。辣根的栽培成本很低,味道与山葵相似,于是成了中低档料理店用来炮制“李鬼”山葵酱的宝贝。

不过,辣根酱本身是淡黄色的,要用来冒充山葵酱,还得用食用色素调成青绿色,才能鱼目混珠。据说,大约99%的日式料理店里用的“绿芥末”,其实都是辣根酱。

绿芥末

wasabi打假三招

招数1:算成本

正宗wasabi成本高昂,100克约为人民币36元,相应地,使用它调味的料理店档次也高(例如“寿司之神”小野二郎的寿司店),如果到几十块钱吃一大桌子的寿司店,遭遇假wasabi的概率非常高。

招数2:辨味道

和山葵比起来,辣根的辣味更“冲”,如果体验到一种冲鼻涨脑的自虐感,你吃到的多半是辣根而非山葵。

招数3:观形状

辣根有个特点,混在酱油里不会马上溶解,会形成一小段一小段像牙膏一样的泥状飘在上面。因为山葵的辣味是挥发性的,很难保存,一般真正使用山葵酱调味的店都是现磨,并且不讲究蘸酱油,就是怕放在酱油里搅拌破坏了味道。讲究的吃法是蘸一小撮放在生鱼片上面,用生鱼片包起来,夹起生鱼片用另外一面蘸酱油,不让酱油和山葵有直接的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