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德龙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现工作于《南方日报》
弃医从文,只因想做一名真正的记者。卞德龙跨越的,不仅是专业的鸿沟,还有风险和挑战。不娇气、不浮躁、不挑活,他采访的范围从政治到司法、从经济到教育、从卫生到国际,他是“抢手”的实习生,他是热爱新闻的准记者。
新闻,不止于理想
心中埋下当记者的种子,大概要感谢高中时养成的每天读报的习惯。那时,学校为每个班级订阅《中国青年报》,我是班里的“义务报童”。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也因此有了更多的读报机会。这份报纸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也让我心中的职业理想开始萌芽。
如今,从一名误入医学专业的大学新鲜人,成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准新闻工作者”,新闻之路在脚下延展,我与新闻的缘分才刚刚开始。
2008年,因为高考失利,我被调剂录取到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护理专业,一年半以后,凭借个人努力,我终于争取到了转专业的机会,转入了向往已久的新闻系。
在新闻系,一切从零开始。为了补齐落下的课程,我辗转于各个教学楼,赶场成为常态;为了增加阅历、增长知识,我成为图书馆的常客;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勤于思辨;而真正迷恋新闻、下决心让新闻成为此生的事业,则是在实习结束,见识了新闻的“真面目”之后……
新闻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而在《南方日报》的实习也是我第一次走出学院,走进媒体。在此之前,我读过无数篇报道,却不清楚这些报道是怎么产生的。我看到的多是台面上的新闻这张“脸”,这次却走到新闻的背后,看看新闻是如何“做”出来的。
恰恰如我所期待的,半年实习成为我进步最快、见识最多、成长最大的阶段。从第一天进入部门时尚不确定新闻到底是何物,到结束时能够独当一面,熟练采写几大类时政新闻,半年收获着实不少。
得益于实习部门务实的工作氛围以及独特的实习生使用规则,我能够在不同阶段跟着不同记者先后接触了国际、教育、政法、外事、侨务、医疗、科技等不同条线,从最初专跑大大小小的会议,到后来开始接触教育、卫生等民生新闻;从采访关系百姓疾苦的政法案件,到报道外事会见与专访外国政要,把这所有的经历浓缩在半年中,实在是极其美妙的人生境遇。
半年间,我累计发表大大小小的稿件150余篇,其中《1026“打工仔”今考公务员》《粤百名工农党代表基层代职》等10余篇稿件登上《南方日报》头版;医院系列之《ICU医生:病人不说话,你也要懂》《外科医生:刀起刀落,你要深思熟虑》等4篇,科技能见度之《“鬼粒子”第三种振荡现身记》《不速生物客来势汹汹》,独立学院调查上下两篇,外眼探粤之专访美国阿肯色州州长迈克·毕比等报道受到好评。
实习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前进的过程。实习期间,我每天都在认识新的人,遇见新的事。在我看来,这恰恰是新闻行业最大的魅力所在。
2012年4月,实习开始不久,18位老一代新闻人获评“广东省首届新闻终身荣誉奖”,我有幸全程参与报道,完成了其中7名获奖者的专访:在位于南方报业老楼的办公室里采访老社长范以锦;在颁奖典礼的现场挤时间采访92岁的武大老校友张宝锵;追上巴士采访老广播人余碧君;电话约访后在一个包间边吃边聊,采访广东广播电台老台长李孟昱……这些经历对我来说既是挑战,又美妙难言。而近距离接触这些老新闻人,更让我切身感受到他们毕生的追求和信念,感受到他们的人格魅力和一生积累的智慧,坚定了我从事新闻行业的信念。
当然,实习期间,除新闻业务能力的提升外,我对新闻本身的理解也更加深入。比如,2012年7月初,《南方日报》头版刊文,讲述一位打工女孩舍身救女童的故事。这则报道得到省领导批示,我被临时派往事发地佛山跟进报道。然而,采访后我得知,原来所谓的“见义勇为”,不过是照看不力,救人者对女童被撞甚至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将情况如实汇报后,报社取消了“大报特报”的计划。而此前的头条报道,居然是驻站记者为抢发新闻而未严密求证的结果。
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记者,绝对不能为了“抢头条”而对稿件马虎处理,凡事都需经过细心求证。事实上,当被问到“今天的新闻工作者应当继承哪些传统”时,范敬宜老师就指出,最重要的一条是实事求是。是啊,诚如范老所言,当今“新闻报道炒作成风,造假泛滥。至于合理想象、添枝加叶,就更不在话下了。这让读者怎么相信我们的报道?”我当时时以此为戒。
谈到新闻理想,总有人嗤之以鼻。但是,于我而言,这份理想从高中时就已种下种子,大学后尽管一度干涸,所幸柳暗花明,它又有了合适的土壤。丰富的新闻实践正如肥料一样让这份理想茁壮成长。如今,整装待发,我带着新闻一同前进。
范敬宜老师是中国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在业界与学界,其成绩有目共睹,其名字如雷贯耳。而以范老的名义发起设立的“范敬宜新闻教育奖”,旨在激励更多青年学生热爱新闻工作,投身新闻事业。若能获此殊荣,实在是对我莫大的鼓舞。我将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时时牢记身为新闻人所肩负的责任,不断奋发前进。
什么样的记者可称出类拔萃?范老说,高度的新闻敏感、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新闻理想的不懈追求是起码的标准。与此相比,我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将把这一标准铭记心中,在实践中完善自己。
写于201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