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语言:与万物对话的艺术(全两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推荐序

我与罗涛的第一次相见是在他念大学期间。2007年时任国民大学教授的我,在中国广州中山大学度过了为期一年的研究年。当时为了给在读初中的大女儿找辅导功课的家庭教师,需要老师可以用英语教数学。那时候要找可以用英语教数学的老师特别困难,后来通过中山大学教授的介绍,终于找到了合适人选。就是这样一个机缘巧合我认识了罗涛。

他英语很好,辅导的方式也很出色。我们一家与罗涛随着相处的时间越来越久,经常在一起吃饭,交流也逐渐变得多起来。他热爱动漫,对于新知识有很强的好奇心,是一个梦想将来成为动画导演的追梦青年。结束了为期一年的研究年后,我们一家回到了韩国。

几年后我与罗涛以师生关系再续前缘,他成了我的学生,我成了他的老师。他是一个爱问问题的学生,有一些是关于中韩文化的差异,然而大部分问题是出于好奇心,比起现象他更关注对原因的寻解。他总是睁大眼睛面带笑容问着:“这是为什么?”“是吗?”“那又是为什么?”

在他拿到硕士学位的时候,我也离开了大学,入职三星电子。我认为这是将我的研究经验在国际化企业里发挥作用的好机会。罗涛也在SK Telecom等企业开始积累多方面的实战经验,我们各自都忙于事业,但还是会偶尔利用周末时间做很多交流。

我们谈得最多的话题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导致的用户环境的变化。人与移动设备的关系会扩展至人与更多设备的互联,这种多样化设备互联的操作体验会和现在有多大变化?如果说鼠标开创了二次元图形界面的时代,那么智能手机的触控屏就是超越画面大小的限制让直观操作变为可行。鼠标刚问世时,左手用户、右手用户、按键个数(3个、2个或1个)成为争论的对象。在智能手机的触控屏环境,则出现了缩放、长按等全新的运用手指的界面操控方式。直接触控屏幕的方式让用户使用起来更加直观,放大、缩小的操作方式使得手机的小画面可以实现无限扩张。操作智能手机的用户们很自然地试图将手指点向笔记本计算机、电视等所有的屏幕。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手指还会时不时地移向屏幕。

我们与之交互的数字环境在不停地快速改变,这也让设计师很难完全依赖过往的经验去设计合适的交互方式。现有的设计方法和原则很有帮助,但仍然无法覆盖新平台上的很多细节。产品经理、开发人员和设计师都对交互有着非常不同的理解,这让项目成员之间很难高效地沟通和落实设计创意,而效率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至关重要。这也是我在三星开发盖乐世Note和Gear系列时遇到的最大挑战之一。尤其是Gear系列等可穿戴式设备,不仅有可触摸的屏幕,还有陀螺仪等各种传感器监测用户手臂的移动,感知佩戴者的心跳等生理特征。这些都让可穿戴式设备的交互变得复杂,也让交互创意的沟通变得更有挑战。

尽管我们时不时会交流,我也知道罗涛的博士研究是交互行为方面的模型(因为我对这一方向也很感兴趣),但是当罗涛跟我详细解释他的交互设计语言时,我仍然非常惊讶!让我感到吃惊的是,他将数学的严谨和电影的感性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思维方式结合起来,并用语言的视角思考交互。他利用在学校和企业里获取的经验,从非常基础的层面上对交互进行解构。“操控力”“绝对联动和相对联动”“固态边界和循环边界”以及各种类型的状态变化……这些概念结合在一起让模糊的交互创意和逻辑变得清晰可见。通过这门语言,交互设计师能够看到更多的交互细节和可能性,其他设计师和开发人员也可以更有效地理解原有的设计意图。

过去以设备为中心的用户界面操作方式,已向以人为中心的交互方式转变。可穿戴式设备、VR、AR等新平台环境下的交互方式将朝着更为积极地运用人体特征的方向进化。人们会试图用更直观、更以人为中心的沟通方式与计算机进行交互。本书所提出的视角可以帮助我们从更深、更细致的层面理解交互,从而适应新的交互环境。而本书所描绘的语言或许真的能够被我们用来与万物“对话”。

当然,这本书并不一定是最终的结论,它更像是在寻找新方法的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第一步很重要,但还远远不够。我真诚地邀请各位读者加入我们的旅程,一起创造更好的交互式产品和环境。同时,我也鼓励大家经常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为什么不呢?”

郑址洪(Jihong Jeung)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文化科技研发中心项目负责人

前三星电子常务(Vice Presid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