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劳动就业状况分析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基本举措。本文旨在通过对延安市2010年劳动就业形势分析,破解就业难题,有效地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
一、基本情况
延安市,共有常住人口218.87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54.30万人,占70.0%以上;城镇人口64.57万人,占29.0%。是个农业市。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85.4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1.19亿元,增长7.0%,拉动总体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35.49亿元,增长14.8%,拉动总体经济增长10.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0.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8.74亿元,增长11.0%,拉动总体经济增长2.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7.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6∶70.8∶21.6调整为8.0∶71.8∶20.2,呈现“二三一”的结构特点。劳动就业表现为:
(一)城镇就业情况
2010年年底,全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23.11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0.95万人,增长幅度为4.1%。城镇新增就业16356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843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04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就业呈现四个特点:
1.国有单位就业人员增加较快
2010年,全市国有单位就业人员有21.01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0.71万人。集体单位就业人员1.12万人,同比增加0.16万人。其他单位就业人员0.98万人,同比增加0.08万人。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大量增加主要是石油企业吸收了不少大学生及技术人员,以及政府累计购买公益性岗位6000个左右。
2.国企就业人员占企业就业人员比重较大
2010年,我市累计净增就业人员0.95万人,其中企业净增0.57万人,占60%;国企就业人员8.75万人,占城镇企业就业总数的80.87%,比上年同期增加0.32万人。
3.女性就业人数在四大行业中所占比重过半
2010年年末,全市城镇单位女性就业8.06万人,占城镇单位就业总量的34.88%,比上年增长3.73%。其中: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住宿和餐饮业、教育、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这四大行业,女性就业人数所占本行业比重分别高达61.73%、58.35%、54.58%和51.52%。
4.三次产业就业增长呈现“二三一”的结构特征
2010年年底,延安三次产业就业人数依次为0.45万人、8.48万人和14.18万人,分别占城镇单位就业总量的1.95%、36.69%和61.36%。与上年同期比,第一产业增加800人,从业队伍基本稳定;第二产业同比增加了0.48万人,增长了5.45%;第三产业净增0.4万人,增长2.9%。
(二)乡村劳动力就业情况
2010年年底,全市乡村人口有154.30万人,劳动力为82.13万人,占乡村总人口的53.25%,其中,劳动年龄内的人口有73.94万人。全市乡村从业人员数71.31万人,其中劳动年龄内人口数65.88万人。从性别分布上看:男性劳动力40.71万人,占57.18%;女性劳动力30.49万人,占42.82%。男性从业人员高出女性14.26个百分点。就业呈现三个特点:
1.三次产业就业比例呈现“一三二”的结构特点
全市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51.63万人,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72.51%;从事第二产业劳动力6.26万人,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8.80%;从事第三产业劳动力13.42万人,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18.85%。一产从业人数是二、三产业从业人数的2.85倍,结构分布显然不合理。
2.从事居民服务业、建筑业是乡村劳动力就业的热门行业
2010年,从事批发、零售贸易业、住宿餐饮业的劳动力为5.66万人,占非农产业人员总数的28.92%;从事其他行业的4.76万人,占非农产业人员总数的24.30%;从事建筑业3.69万人,占非农产业劳动力总数的18.84%;从事工业活动的劳动力2.58万人,占非农产业人员总数的13.16%;从事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邮电通信的劳动力为2.47万人,占非农产业人员总数的12.63%;从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劳动力仅为0.42万人,占整个非农产业人员总数的2.15%。
3.外出从业人数快速增长
2010年,延安市农村外出从业人员累计达到17.90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5.37万人,增长42.85%。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这支队伍的规模会越来越壮大。
(三)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情况
2010年全市回延报到的普通高校毕业生7439人,累计实现就业5700人,就业率达75%。其中为各级党政机关招录公务员78人,事业单位招录工作人员613人。与延安大学、延安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举办各类人才招聘会,最终达成用人意向2028人。
二、就业形势和难点分析
(一)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将长期存在。
(1)新成长劳动力初次就业人数处于高峰状态。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延安市有10岁人口6.1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58%。说明延安人口将进入第一大就业高峰期。
(2)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尚未全部解决。
(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大。随着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劳动生产需求逐步下降,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大规模流动,2010年延安农村劳动力转移26.43万人,增长15.6%,与城镇失业人口相互叠加加剧了就业矛盾。
(二)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1)劳动者素质偏低。农村和外来劳动力的低技能与企业对技术技能工人的高需求所产生的技能性矛盾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的主要特点。据2010年延安市调查的650户农民工监测资料显示:常住人口2417人,从业1877人,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占9%,小学文化程度占24%,初中文化程度占50%,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占14%,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3%。从业劳动力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受教育程度偏低,技能水平较低。人力资本的低层次供给过剩和高层次供给不足并存的现象将阻碍劳动力的产业结构转移,给就业市场带来了压力。
(2)从业人员产业分布结构不合理。要实现“三二一”倒“金字塔”的最佳产业结构,三产比重就要提高。2010年延安全市第三产业比重较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对扩大就业渠道产生不利影响。
(三)人才市场服务体系还不完善
劳动就业具有政策性强、群体庞大的特点,而信息缺乏和信息不畅严重影响了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招聘信息与求职信息没有完全对接,供需双方信息难以达成一致,导致人才短缺与人才浪费现象共存。
(四)培训工作与就业工作脱节
培训工作针对性不强,与就业市场结合不够紧密,培训科目与市场需求脱节,从业劳动力就业技能水平较低。2010年农民工调查表明,20%的劳动力参加过农业生产培训,5%的参加过非农业生产培训,2%的劳动力做过学徒工,6%的参加过其他培训。而66%的劳动力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
(五)社会保障与福利情况较差
私营企业不愿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现象普遍存在。部分私营业主认为私营企业人员流动性太大,缴纳保险是提供无偿服务,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绝大多数农民外出务工享受不到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据2010年农民工调查:57%的农村劳动力没有签订劳动合同,20%的农村劳动力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单位或雇主没有给缴纳养老、工伤和医疗保险的占78%,没有缴纳失业保险的占80%,没有缴纳生育保险的占79%,没有缴纳住房公积金的占83%。
(六)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困难
一是随着应届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加上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而用人单位劳动力需求总量没有同步增加;二是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对就业形势认识不到位,不愿到环境艰苦、条件差的岗位及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单位就业,造成就业困难。
三、推进就业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拓展就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
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依赖于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尤其是产业政策调整。政府要在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有目的地通过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
(1)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就业潜力较大的行业有:老人托管托老、婴幼儿托管、家庭保姆、侍候产妇的月嫂、修理维护以及保安、保洁、钟点工、物业管理等服务行业。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文化、教育和体育、休闲等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要培育、规范和发展劳务中介服务业,积极推进劳动力有序交流,促进跨地区劳动协作,鼓励和组织有能力的下岗失业人员拓展新的就业门路。
(2)依托工业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3)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4)适应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者就业方式变化,鼓励就业人员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钟点性、弹性就业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就业。
(二)加强人才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
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不断完善就业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就业和再就业中的基础性作用。要认真抓好劳动力市场建设和管理工作,为劳动力就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场所。完善公共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完善社会保障、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等服务,推进劳动力市场向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迈进,为劳动力流动创造基础条件,使劳动者在不断流动中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开展与就业一体化的培训,提高培训实效
按照市场需求制订培训计划,提高培训针对性;充分调动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将培训补贴和培训成效挂钩,提高培训后的就业率。全面实行劳动预备制培训,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机制。创建一批综合性职业培训基地,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促进就业。对创业意识较强的人员,要实行“创业培训”计划,教会他们创业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本领,提供市场信息,分析市场需求,提高创业成功率。
(四)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
相关部门要加大联合执法检查力度,督促企业及时进行社会保险登记、按时足额缴费。
(五)加大人才就业推荐力度,进一步拓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渠道
加强协调引导,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引导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念,满足社会各方面对人才的需求,解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六)优化产业体制
目前,我市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为了推进劳动力向“三二一”产业结构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就业弹性高等特点,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因素,可以从结构层面上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而且,服务业相对第一、二产业来说增长波动比较平稳,可以有效减轻整体的经济波动幅度。
撰稿:王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