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国家统计调查市、县优秀报告集萃(2006—2015)(上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做大做强咸阳苹果产业的探索与思考

国家统计局咸阳调查队

咸阳地区苹果生产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世界上完全符合苹果生产七项指标的区域之一,资源禀赋优势明显。近年来,苹果产业已成为咸阳市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做大做强咸阳苹果产业,提高果树育苗、种植管理、储运、销售等专业化分工水平,提高苹果深加工能力,提高苹果产业化程度仍有大量工作要做,提高农民收入仍有潜力可挖,但由于一些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咸阳苹果产业化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国家统计局咸阳调查队针对七个果业种植基地县(礼泉、乾县、彬县、长武、旬邑、淳化、永寿)70户果农开展了实地调研,发现和研究咸阳苹果产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做大、做强咸阳苹果产业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以期对咸阳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咸阳苹果产业地位举足轻重

咸阳地区是世界上完全符合苹果生产七项指标的区域之一,全市苹果优果率达80%以上。苹果生产区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钾、钙、镁、磷、硒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所产苹果的果实硬度、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花青素和果糖等均属上等。被农业部列为优质苹果产业带,获中国质检总局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欧瑞金国际地理标志产品。咸阳苹果不仅畅销国内各大城市以及香港地区,而且远销泰国、俄罗斯、孟加拉、阿联酋等十多个国家,特别是优质高价苹果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绿琪牌、旬宝牌、淳华牌、彬州牌等品牌先后荣获160多个奖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一)咸阳苹果产业总量位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

2000年以来,咸阳苹果种植面积以年均增加14.3万亩的速度快速发展,到2012年,苹果果园面积达318.9万亩,在全省11个市区中占据首位。2012年咸阳苹果产量达454.9万吨,占全省总量的47.13%(2012年陕西省苹果总产量为965.09万吨),在全省11个市区中以绝对优势占据首位。

图1 2011年陕西省果园面积分布图 图22011年陕西省苹果产量分布图

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苹果产量为3599万吨,当年咸阳苹果总产量为440.1万吨,占全国总量的12.2%,位居全国前列。

(二)苹果产业在我市农业产业结构中居支柱性地位

2012年,咸阳全市园林水果种植面积411.6万亩,其中苹果果园面积达318.9万亩,占果园总面积的77.5%,占农业耕地面积的59.2%。苹果产量达454.9万吨,占水果总产量的83.3%,苹果产值达148.4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43.0%,在粮食、蔬菜等主要农作物中所占比重最高。可见,苹果产业在咸阳农业产业中占据着绝对优势的支柱性地位。

图3 2012年咸阳主要农作物占农业总产值比重

(三)苹果产业是吸纳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苹果种植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修剪、疏花、疏果、套袋、采摘等均需要大量人工,发展苹果产业可以有效吸纳农村留守劳动力,为其提供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我们所调查的70户样本共有从业人员235人,其中从事苹果种植的144人,占61.3%,从这一比例来看,苹果种植吸纳了当地超过六成以上的劳动力,苹果产业已成为吸纳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最重要途径。

二、咸阳苹果产业投入产出效益明显

(一)投入高产值大

苹果生产在投入方面总体包括农资投入和人工投入两部分,其中农资投入主要包括肥料、农药、灌溉、果袋等方面,人工投入主要包括修剪、疏花、疏果、套袋等果园农事活动。

从投入看,农资占八成,人工近两成。以北部(旱地)为例,根据对彬县香庙镇奇埠村的调查,果园投入中农资占82.0%,人工占18.0%。与北部(旱地)相比,南部(水地)由于灌溉成本的存在,每亩投入高出756元,总投入中农资占82.8%,人工占17.2%。

表1 2012年咸阳苹果亩均投入产出表

从产出看,亩产产量高,产值收益好。2012年,南部(水地)产量约在7000斤/亩左右,北部(旱地)每亩也超过5000斤。从产值看,由于南北气候、土壤等因素差异,南部(旱地)果质优于北部(水地),同一品种,价格也较高,平均相差0.3元,价格优势的存在,缩小了产值差异,两地产值相差不大,南部每亩产值超过9000元,北部略低。从纯收入看,南部地区每亩在3700元左右,北部地区略低,但也在3000元以上。

(二)种植效益明显

1.苹果种植,利润过半

从每亩苹果园投入和产值比看,水、旱地投入和产值比分别为1∶1.64和1∶1.59,即,按照2012年的价格计算,果园1元钱的投入可以带来1.6元左右的产值。剔除成本,水、旱地投入与果农纯收入的比值分别为1∶0.64和1∶0.59,可见苹果种植利润过半。

2.与种粮相比,经济效益更好

从经济效益角度看,一方面,单位耕地面积收入,苹果种植远大于粮食,若按种粮收益估算,北部(旱地)每亩收益在1000元左右(一年一熟),南部(水地)每亩收益在2000元左右(一年两熟)。另一方面,据调查的70户果农拥有耕地面积推算,人均尚不到2亩,人多地少的现实,加之适宜苹果种植的优越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了苹果种植效益要优于粮食。

3.苹果产业是农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据70户果农典型调查计算,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9000元,其中,苹果种植收益为45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左右,外出务工收入约3800元,占40%左右,但外出务工人员以中青年为主,尽管收入相对不错,但在外消费也相对较高,其为家庭积累财富的能力远不如苹果种植的收益。

4.苹果产业具有良好社会效益

从社会效益角度看,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为了追求更高的收入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大部分农村青壮年都外出务工,不再从事农业生产,留守农村的绝大多数人员,往往是体能较差,文化不高、且年龄偏大的中老年人员和妇女,而农业生产,尤其是苹果等经济作物的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好需要大量吃苦耐劳、种植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苹果产业的发展,正好吸收了大量这类农村留守人员,为这部分人员提供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增加他们收入的同时也稳定了农村社会秩序。

三、咸阳苹果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果农市场议价能力缺乏

苹果产业成熟的标志和竞争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提高苹果产业的集群化和果农市场议价能力,集群化和组织化是果农提高市场议价能力的基础,但是我市苹果产业基本处于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很低的状态,果农基本没有市场议价能力,因此饱受市场价格波动的摧残打压,收益极不稳定。

下游收购价格波动是果农市场议价能力低下的具体表现。苹果收购价格的波动已是苹果产业发展最大、最敏感问题。按照2012年果园每亩投入和产量计算,苹果价格每变动0.10元,对水、旱地果园纯收入影响程度分别达到700元和530元,影响果农人均纯收入达到10%左右,可见价格变化对果农收益影响极为敏感,果农对此毫无对策,只能听天由命,任由市场价格宰割。建立价格风险分担机制,提高果农组织化、集群化程度,共同应对价格风险,已是咸阳苹果产业需要解决的最大、最迫切问题。

表2 近三年咸阳部分苹果主产区平均收购价一览表(元/斤)

2.种植成本不断上涨

咸阳地区农资规格品价格调查显示,2010—2012年,常用化肥、农药平均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50千克装尿素价格由2010年的92元上涨至2012年的114元,涨幅达23.9%,二氨复合肥上涨了25.2%,碳酸氢铵上涨了18.2%,磷肥和硫酸钾肥分别上涨了10.8%和12.8%。不管是杀虫剂、杀菌剂还是除草剂等农药价格在近三年来均有所上涨(详见表3、表4)。化肥农药投入在苹果种植总投入中比重超过60%,因此,农资价格上涨,提高了苹果种植成本,对果农总收益的影响显而易见。

表3 近三年常用化肥平均价格变化(元)

表4 近三年常用农药平均价格变化(元)

另外,人力成本近年的上涨,也是制约果农收入的重要因素。2010年到2012年三年期间,雇工成本上涨了近三分之一,而苹果价格并未相应上涨,有些年份甚至有所下降,打工收益与种植收益的差距进一步缩减(原打工收益不如苹果种植收益),甚至已高于种植收益,果农种植苹果的机会成本大增。

3.劳动力供应的隐忧

就我们调查的70户样本来看,外出务工人员占农村劳动力近四成,这部分人员以青壮年为主,受教育程度较高,愿意外出打工创业,剩余的从事果业生产的人员,其年龄大多在40岁到50岁以上,这部分人员能吃苦耐劳,擅长田间劳作,但整体文化知识不高,接受新事物慢,不利于新技术、新方法在果业生产经营中推广应用。长期来看,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吸引大量劳动力,也由于目前果业生产劳动强度大,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出去后不愿返回,因此苹果生产面临后继乏人的隐忧。

苹果种植过程中,疏花、疏果及套袋等用工需求量大,劳动力减少已迫使我市苹果种植基地县2012年雇工费用提高到80元/天,而在2011和2010年分别为70元/天和60元/天。以密集型劳动为特点的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将难以为继,苹果产业技术创新,集约化经营迫在眉睫。

4.合作组织性和专业化程度尚在初始阶段

咸阳市现有果业合作社、服务中心1040多个(数据来源:咸阳农业网),年果品贮藏量为30多万吨,贮藏能力仅是苹果总产量的10%;苹果深加工以浓缩果汁为主,且浓缩果汁加工量占总加工量的90%以上,全市12户果汁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仅有40万吨(数据来源:咸阳市统计局);已有的苹果批发市场、交易中心在交易方式、管理和服务模式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有效地解决苹果产销环节中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这些果业合作组织、配套企业、购销服务体系功能尚不健全,运作分散,结构单一,运营成本高,远没有形成统一的苹果产业购销服务和深加工产业链;缺乏规范化、组织化的大市场运作模式,管理、服务、营销一条龙式的产业延伸链尚在起步和初始阶段,果农参与率很低。我们所抽选的7县70户果农,基本没有参与,都是以小农、小生产经营模式为主,自行组织种植、储藏、销售。生产过程中无论从育苗,种植、到修剪、疏花、疏果,到套袋、防虫、去病甚至到储运、销售等均由果农自行组织完成,专业分工化合作很少,果业生产效率极低,苹果附加值极低,市场风险性和不稳定性极高。

5.信息交流平台沟通不畅

信息是交易的生命和灵魂,尤其是新鲜农产品营销,其整个流通过程无时无刻不要求准确、快捷的信息作为保障。据调查中发现,在整个咸阳苹果种植区未建立起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搜集、整合、发布平台,使得生产者对于不同销地市场的需求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苹果市场价格多变,供求矛盾转化较快,滞销现象经常出现,严重制约了咸阳苹果产业的发展。

另外灾害防治力量薄弱。农业生产尤其是果业种植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每年开花坐果期(3、4月)的霜冻,熟果期(7、8月)的冰雹都对我市果业种植有重大影响。尽管我市及各县均有天气预报发布,果农也知道大致天气预报,但缺乏对于果业种植的专业预报。

四、做大做强我市苹果产业的意见建议

1.强化政府主导,做好宏观布局和基础服务

根据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规模连片的原则,紧紧围绕基地建设、加工转化、市场营销三个重点环节,做好苹果产业发展规划,不断壮大产业。着力改善苹果产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抓好农机购置补贴、保鲜库储存补贴,强化果产业化各环节科技服务,进一步完善苹果生产检验检测、安全监测及质量认证体系。

大力做好灾前预防、灾后赔付工作,打消果农后顾之忧。在果业种植集中区气候敏感期建立气象监测点或流动气象监测站,进行区域天气预警,再配合有组织的群防群治,将恶劣天气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完善的保险赔付制度,能有效降低果农种植风险,要积极联系保险公司,探索设立和完善果业生产保险,降低果农种植风险。

2.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加速产业集约发展

积极推进土地流转,逐步形成转包、出租、转让、互换、代耕等多样化土地流转形式,使土地流向苹果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果业园区等多元主体。积极推进果园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通过土地流转,将果农无能力经营、缺乏能力经营或者不想经营的果园集中连片,进行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管理,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有效提升果园管理效率,进一步提高苹果质量,以高质量的产品换取竞争优势。

3.加强合作组织建设,凝聚协同竞争能力

积极发展苹果专业合作组织,大力推行“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苹果批发市场带专业合作社联农户”“大户+农户”等多种组织形式,加大政府帮扶力度,不仅要从资金上给予支持,更要从合作组织的经营指导上下功夫,聘请专业人员对合作组织的运行进行全程指导,切实发挥合作组织应有的凝聚力优势,形成统一的市场合力,提高苹果产业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

4.高标准发展各环节专业化,大力提高深加工能力和水平

专业化操作是推进产业化进程的必要手段。着眼于苹果产业发展的全环节,引进或培育专门的苗木生产企业,建立优质苗木生产基地,按规定品种、质量和时间统一育苗、供苗;抽调具有一定技能的果农,成立修剪、疏花、疏果、套袋等专业队伍,聘请专家定期对其进行培训,提高苹果生产效率;成立专门的果园土地检测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组织,联系相关研究部门或大学对果园土壤定期进行检测,依据检测结果科学施肥,及时发现病虫害,尽早预防治理。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完善苹果深加工关键技术体系,努力提升深加工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等手段,引导和支持有能力、有条件果业合作组织、果业企业走深加工之路,在提高深加工能力的同时提高精深加工水平,不断提升苹果附加值。

5.完善信息平台,强化价格指导

建立和完善咸阳苹果营销网络,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联络各地客商、龙头企业、生产基地,捕捉供求信息、价格信息,宣传推介产品,争取在营销过程中占据主动地位。非常有必要组建咸阳苹果产业的专业媒体系统,或借助其他专业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不断提高信息的收集、处理、发布能力,为生产和经营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以实现跨区域的即时信息互动,提高市场交易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以信息化促进苹果产业化。

6.完善市场营销体系,强化宣传与品牌推广

改造升级传统市场,培育一批具有高效集散能力的中心批发市场;在咸阳建设完善一个集贮藏(冷藏)、商品化处理、拍卖交易、信息发布等为一体的现代苹果物流市场,使之成为苹果集散地;积极举办果品推介会,支持和引导果品营销企业有组织地在国内重点城市组建果品销售中心,提高国内市场占有率;积极推动苹果品牌整合,做到“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宣传、利益分享”;加大“咸阳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宣传、推广、使用力度,全力打造咸阳苹果品牌,全面提高咸阳苹果的市场知名度、竞争力和占有率。

7.改善劳动力结构,提升果农综合素质

一方面,农技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当前果农种植技术水平,提高果农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及时掌握病虫害防治等果园管理最新知识;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大政府补贴力度,对具有一定规模的苹果种植户给予政策倾斜和奖励补贴,吸纳中青年劳动力参与果业生产,不断提高果业生产者自身素质。

撰稿:董军 杨敏 史永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