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房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房价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热点之一,也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难点和焦点问题。房价走势,事关国计民生,既影响社会经济增长,也影响财政、金融和就业等多方面,且与城镇化进程密切相关。理性分析西安房价现状及影响因素,对进一步做好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宏观决策、改善民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西安房地产市场房屋价格现状
房地产行业的平稳发展,对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房地产市场发展初期,整个行业缺乏政策引导,市场监管不到位,行业发展、竞争不规范,违规现象时有发生,房价高企。因此,中央自2004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打击投机投资炒房、规范五证齐全项目上市,鼓励刚需和改善性购房,实施限贷、限购、限价政策。同样,西安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框架内,结合西安房地产市场特点,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西安房地产市场总体上保持平稳走势,房价没有呈现大的波动,房价涨幅平稳。
(一)西安房价走势及涨幅
1.房地产投资竣工情况
2009—2013年,是西安房地产政策深度调控时期,在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稳中求进的大基调下,西安房地产开发市场开发投资额高位趋缓,房屋竣工面积开始下降,竣工价值保值稳定上扬。
图1 2009—2013年西安房地产开发市场相关数据趋势图
可以看出,2009—201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一直在保持两位数增长,五年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分别为28.89%、20.97%、18.34%、28.6%和24.47%;房地产开发投资竣工面积和竣工价值在2012年到达高点,分别为1063.70万平方米和310.57亿元,2013年略有回落。说明西安房地产市场房屋供应充足,房屋开发成本不断攀升。
2.新建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总体上扬
从同比来看,2009—2013年西安房地产市场总体保持上涨态势,受政策调控滞后影响,西安新建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在2010年到达高点后没有呈现大幅上涨,投机行为得到有效抑制,市场自身的深度调整在后期逐渐显现。调查数据显示,2009—2013年西安新建商品房销售价格同比指数分别为99.8、114、104.3、100.5、107.2。如下图:
图2 2009—2013年西安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趋势图
从环比看,2009—2013年,西安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经历了2009下半年至2011年上半年的高位攀升(2010年1月的103.7创历年最高),之后增幅回落,在2012年年初的三连跌之后,走势趋于平稳,直至2012年8月份以来实现连续17个月上涨(最高涨幅为1.1个百分点),到2013年7月份以后涨幅显现收窄趋势,五年间平均涨幅在0.5%。
调查资料显示,从近几年的总体情况看,西安的房屋价格水平和价格涨幅程度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平均位于中等偏下位置。
(二)西安房价的基本判断
我们通过计算房价收入比、租售比以及分析房价结构、价格分布区间等指标和因素,对当前西安房地产市场住房价格做出基本判断。
1.房价收入比
房价收入比是指一个地区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3人)年收入之比。一般认为比值在3—6为正常范围,是衡量一个地区房价水平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之一。我们以近三年的有关统计调查数据来计算分析房价收入比。
2011—2013年西安商品住房房价收入比分别为6.83、7.27、6.75,略高于正常范围0.83、1.27和0.75。因此,从房价收入比看,西安这三年的房价水平仍高于居民收入水平,特别是在2012年表现更为突出,但西安房价总体呈平稳增长态势,总体房价水平略为合理。同时,随着西安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居民购买新建商品住宅所需的时间在逐步缩短,说明西安居民购房的能力在逐步提高,购房压力在逐渐释放。如下表:
表1 西安市城镇居民购房能力表
调查资料显示,以2012年为例,将西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距分为五组,分析不同收入层次的城镇居民家庭房价收入比。如下表:
表2 西安市城镇居民房价收入比
可以看出,占居民家庭总数20%的高收入家庭对房价完全有承受能力,其房价收入比在合理区间内。而80%的较高收入及以下各组,随着收入水平的逐次降低,其房价收入比逐渐远离合理区间,其中,最高房价收入比已达13.32,高于合理区间7.47,说明他们对房价的承受能力越来越低。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目前西安的房价收入比总体上略为合理,但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都不同程度地偏离了合理区间。因此,对应目前西安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水平,西安的房价略高。
2.租售比
租售比是指在经济发展稳定和货币稳定的情况下,每平方米使用面积的月租金与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房价之间的比值。国际通行标准认为,合理的房屋租售比在1∶200到1∶300之间。如果租售比高于1∶300,意味着房产投资价值相对变小,房产泡沫已经显现;如果低于1∶200,表明这一区域房产投资潜力相对较大,后市看好。租售比无论是高于1∶300还是低于1∶200,均表明房产价格偏离理性真实的房产价值。
受地域、房屋结构影响,住宅租赁价格略有不同,据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西安东郊交大附近的兰蒂斯城小区简装房源租金是20.5元/平方米;西郊西工大附近的景寓学府小区简装房源21元/平方米;南郊明德门小区的房源租金是19元/平方米;北郊凤城五路附近的公寓租金是17元/平方米;老城区中甜水井迎春小区租金是17.5元/平方米,当年新建商品住宅销售均价为6692.95元/平方米,其租售比值分别为1∶326、1∶319、1∶352、1∶394、1∶382,均略高于合理区间。由于租房体现的是一种真实的居住需求,因此,从租售比看,西安的房价略高但与实际购房需求基本相适应。
3.不同区域、户型的房价现状
众所周知,居住环境、教育环境、交通方便程度以及户型结构对房价有着重要影响。下面我们根据2013年各月网签数据判断新建住宅和保障性住宅不同区域、不同户型的价格和销量。
不同区域:
图3 西安市新建住宅分区域网签销售情况
上图显示,在新建住宅销售均价方面,曲江新区、高新区、碑林区成为西安排名前三区域,沣渭新区均价排名末位;在销售量方面,莲湖区、雁塔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销售前三甲,曲江大明宫遗址新建居民住宅区销量居末位。
图4 西安市保障性住宅分区域网签销售情况
上图显示,莲湖区居西安市保障性住宅销售均价位居首位,经济技术开发区居末位;在销售量方面,沣渭新区是销售量冠军,经济技术开发区销量居末位。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城市区域对房价的影响较为明显,那些经济较为发达以及技术、人才、资源较为集中和人文气息浓厚的区域,无论在销售面积还是住宅价格均位居前列,对全市的房价走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户型:
图5 西安市新建住宅网签销售情况(按面积分类)
上图显示,户型对房价影响较大,户型面积大于144平方米的户型均价是中小户型的均价的1.5倍,但大户型受价格影响,其销售量仅占总销售量的8.4%,销售占比低。
保障性住宅受政策限价影响,房价受户型面积影响较小,小户型的销售量高,占销售总量的七成以上。
4.价格区间分布
下面分别从新建住宅和保障性住宅方面具体分析2013年各月网签数据来判断西安房价的区间分布情况。
图6 西安市新建住宅网签销售情况(按单价区间分类)
上图显示,以6000—7000元/平方米为中心,新建住宅销售量近似正态分布。单价在6000—7000元/平方米的新建住宅受到大多数购买者认可,占销售总量的28.45%,之后依次是单价在5000—6000元/平方米、7000—8000元/平方米、4000—5000元/平方米、3000—4000元/平方米、8000—9000元/平方米、大于10000元/平方米、9000-10000元/平方米、2000—3000元/平方米和小于2000元/平方米。
图7 西安市保障性住宅网签销售情况(按单价区间分类)
可以看出,保障性住宅受政策限价影响,均价区间在5000元/平方米以下,销售量主要集中在3000—4000元/平方米价格区间,占总量的八成以上。
二、对房价走势的影响因素
(一)需求的影响
1.城市扩张需求
城镇化建设对推动房地产市场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西安市围绕“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新定位,城市面积不断扩张,城镇化进程加速,2013年西安市城镇化率达72.05%。初步测算,以当年GDP为基数计算,近几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西安市平均每年城镇化带来的住房投资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
2.改善性需求
随着西安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的愿望愈发强烈。目前刚需和改善性需求是西安购房的主体,而处于中高收入层的一部分人群对改善居住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诸如住宅的人性化服务、优美的绿化环境及安全智能化管理等,促使一批优质、中高档楼盘热销不减。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西安作为西北地区人口流动非常密集的大型城市,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和大学生等创业人员,他们对住房的需求则是刚性的。因此,改善型需求和刚性需求对房价是否合理及健康运行有着重要影响。
3.投资性需求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西安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34.56亿元,同比增长21.0%。在完成投资总量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595.64亿元,增长28.6%,占投资总额的31.1%,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近年来,西安市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提高。2013年,西安市民间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50.8%,超越国有投资15.0个百分点,成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最大的组成部分。2014年上半年,我市民间投资完成1371.90亿元,同比增长27.9%,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53.8%。其中,房地产业完成投资803.77亿元,增长19.1%,占民间投资的58.6%。可以看出,作为投资资金的主要流向,房地产市场投资额占有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较大份额,说明西安的房地产市场还有很大的投资空间,投资者对西安房地产市场房价平稳运行有较高的认知度。
(二)成本的影响
1.地价
近几年随着西安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需求量激增,土地交易市场日趋活跃,价格不断走高,直接影响房地产市场。开发商对市场预期乐观,拿地意愿未受影响。据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西安市政府住宅用地计划供应量为1.3万亩,土地交易价格累计同比上涨1.7%,较上年累计涨幅高出1.1个百分点。从分类看,居住用地上涨0.3%,其中商品住宅上涨0.3%;工业用地上涨1.6%、商业营业用地上涨1%、其他用地上涨0.3%。从商品房开发土地置购情况来看,2013年土地置购面积335.16万平方米,增长98.7%,增速较上年提高124.9个百分点。土地交易价格的不断走高,是推动房价上涨的主要影响因素。
2.建材
建筑材料是房地产市场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其价格波动对房价产生直接影响。2013年,全国建材产品价格涨幅虽然回落,但仍处上升通道。调查数据显示,西安市水泥和地方建筑材料价格同比涨幅分别比上年扩大1.1和0.4个百分点,同时人工费和运费不断上涨。
3.工价
受市场物价上涨等影响,建筑劳动力价格居高不下,住房建设成本有增无减。据西安调查队2013年调查数据显示,建筑安装、装饰工程行业的人工费大幅上涨9.7%,从人员分类看,工程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普通工人工资分别上涨9.1%、7.5%和10.7%。工价的不断上涨,助推房价上涨压力。
4.税收
税收作为调整国民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在房地产的各征收环节会产生直接或间接对房价的影响作用,平抑房地产投资和投机需求。目前,作为供大于求的卖方市场,无论在哪个环节增加税收,都会或多或少增加房地产开发成本,推动房价上涨。
(三)供给的影响
1.财政、金融、投资政策的变化
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为较好地缓解地方政府经济建设资金的短缺局面。据统计,政府税费占到房价的三成至四成,这无疑对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以后,随着经济的回暖以及通胀预期的出现、房价的迅速上涨,国家开始要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收缩对银行信贷规模、严格执行二套房贷政策,五次调控从“限贷”“限购”等多方面表现出稳中偏紧的金融政策趋势。通过这几年的政策引导,从房地产企业和购房者两方面双管齐下,有效抑制了投资投机性需求,压缩了房地产泡沫,控制了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
2.保障房(经适房、廉租房、公租房、棚户区改造、限价房)和商品房供给结构的变化
2011—2012年,西安市按照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的统一部署,进一步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住有所居”为目标,加强对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的组织领导,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统筹推进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2011—2013年全市实际新开工和竣工住房分别累计为:新开工30.73万套,竣工14.56万套,大大缓解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提高了其住房质量,降低了其购房压力。与此同时,2011—2013年西安市商品房预售面积分别为3105.76万平方米、2627.73平方米、1787.89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市场也逐步调整供求比例,争取达到供求合理水平,客观上对稳定房价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对策建议
(一)围绕城市总体规划,分层次定位住宅功能
西安市正在加快构建中心城区、县城、重点镇、新型农村社区四位一体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体系。在即将启动的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修改中,编制《西安生态隔离体系控制规划》,明确了城市建设南控线,科学界定城市增长边界,防止“摊大饼”式无序扩张,将促进土地利用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融合。房地产行业作为城市建设的支柱产业,在“南优、北拓、东延、西联”的发展战略中起到关键作用,需要尽快找准定位。加快推进城市建成区改造提升,使主城区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加快落实城市片区综合改造、棚户区改造、将城市改造与城市功能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人居环境改善有机结合,加快宜居城市建设,提升城市辐射力。
(二)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持续性发展秩序
房价调控是一个宏观的系统工程,涉及国家的财政、金融、司法以及建筑等多方面工作,对促进就业、拉动经济增长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政府履行市场监管职能,维护市场持续性发展的秩序,从土地政策、住宅供应、金融信贷、财政税收、行政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引导,在趋紧的货币政策下,增加土地供应量,增加保障房建设,提高低收入阶层的居住条件,从而避免楼市价格陷入了“越调越涨”的怪圈,达到逐渐弱化调控、激发市场主导能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形成可持续性的市场需求,最终努力使房地产市场的供求趋于平衡。
(三)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回归楼市健康发展
住宅的基本功能就是居住,为了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需要分层次地对不同需求做出回应。这就需要尽可能满足低收入家庭的“有房可居”愿望;增强中等收入家庭的“有房舒适居”愿望,扩大高收入家庭的“有房功能居”愿望。根据当前的房地产市场情况,长效调整收入分配政策,调节社会贫富差距,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有效克服房价上涨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保障大多数人民安居乐业,确保楼市的健康发展,实现社会的健康、持续、平稳发展。
撰稿:桂颂新 祝立新 贾海宇 王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