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黄河流域山西省传统村落贫困现状概述
(一)山西古村镇经济发展水平
山西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处于太行山之西,黄河以东,地形较为复杂,境内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山区、丘陵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全省国土面积15.6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63%; 2008年年末,全省总人口341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56%,是一个国土面积较小、人口较少的省份。从区域经济发展来看,山西省是一个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贫富差距较大的欠发达省份。山西省虽然素有“煤乡”之称,煤炭资源储量占全国26%,但却是一个欠发达的中部省份,经济总量较小。2009年,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2.2%,排名第21位。
全省共有119个县(市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35个、省定贫困县22个,贫困县数量居全国第七位。全省贫困人口呈片区分布,集中分布在东部太行山为主体的土石山区,西部吕梁山为主的黄土高原沟壑区,北部高寒冷凉区。截至2009年年底,山西全省贫困人口总数为286.7万,占农业人口的比例为12.4%,占山西总人口的比例为8%。
通过查阅山西省各市县2006年、2007年和2008年的统计资料,我们得出山西各市县近三年人均GDP的平均水平。我们将各市县GDP的平均值由多到少划为9个区间,分别用不同颜色表示,颜色越深代表GDP越高(图4)。
图4 山西县域经济形势图
我们把山西102处古村镇与图4对应,人均GDP在3万元以上的市县仅有1个古村镇,即孝义市的宋家庄村;人均GDP在5000元到25000元的区间共有79处古村镇,占山西古村镇总数的78.2%;人均GDP低于5000的古村镇有7个,其中有6个集中分布于黄河沿岸,包括碛口镇、李家山村、寨则山村、西湾村、孙家沟村、高家坪村。我们根据以上数据得出以下结论:山西古村镇以人均GDP16800元为分界线,平均分布在人均GDP5000—30000元的区域内,但随着人均GDP的继续增长,古村镇随之难觅踪迹。因此,我们必须抓紧对古村镇的抢救保护,否则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或将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失。
(二)古村镇居民的收入水平
1.2009年,山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位居第22位
山西省农民人均收入近几年呈逐年增加趋势,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在全国处于中下游水平,而且与全国的差距有逐年扩大趋势(如下图5)。
图5 2000—2009年全国、山西及古村镇人均年收入示意图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山西统计年鉴》及实地调研数据。
2000年,山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06元,比全国平均收入2253元低347元;2006年,山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大关,达到3180元,比全国平均收入3587元低407元;2009年,山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44.1元,同期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了5000元大关,达到了5153.2元,山西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相农民人均收入的绝对差距为909. 1元,是近十年最大的一年。
2.山西省城乡人均居民收入不平衡,且呈上升趋势
从下表可以看出,从2005—2009五年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额由2005年的6023元上升到2009年的9753元。收入比由2005年的1∶0.324上升到2009年的1∶0.30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农民的相对贫困不断加大。
表1 2005—2009年山西省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表 单位:元
3.山西省各地市间农民人均收入亦不平衡
农民人均收入最高的太原市6828元比最低的忻州市3028元高出3800元,太原市是忻州市的2.25倍。全省古村镇最密集的晋城、晋中、朔州、吕梁农民人均收入分别位居全省第4、第5、第6和第10位。也呈现出不均衡性。
表2 2009年山西省各地市农民人均纯收入 单位:元
4.不同古村镇的居民收入水平不同
我们将调研的69个古村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按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了排列,选出了收入水平高的前十个村和收入水平低的十个村(如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不同古村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存在明显差异,收入水平最高的皇城村人均纯收入是王化沟村人均纯收入的15倍之多。
表3 收入水平高的十个村和收入水平低的十个村 单位:元
资料来源:根据实地调研数据整理。
5.同一古村镇住古宅居民与非住古宅居民的收入也存在着差异
在调研的69处古村镇中,30%住古宅的居民为老人,40%为传统家庭(即老人与子女同住), 20%住古宅的为年轻核心家庭,10%为租住古宅。不论是什么家庭结构或出于什么原因而住古宅,这些住古宅居民的收入相比较非住古宅居民的收入要低。以良户村为例,在调查的20户居民中,有八户住古宅,这八户居民的平均年收入为4200元,比全村平均水平低2000元,而非住古宅的12户居民的平均年收入为7000元,比住古宅的八户的平均水平高2800元。
(三)古村镇居民的消费水平
在国内更多的是通过考察收入的高低来判断是否贫困,但实际上,我们所说的贫困更多的是指消费贫困,因为一说到某人处于贫困状态,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处于吃不饱、穿不暖这样一种状态。相对于收入贫困来说,消费贫困更直观。本报告中当年的消费贫困线等于当年收入贫困线,用人均消费支出指标与世行(人均一天一美元)贫困线比较,人均消费支出低于贫困线就定义为消费贫困。2009年山西古村镇样本村居民各项消费支出构成(见表4)。
表4 2009年样本村农户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单位:元
资料来源:根据实地调研数据整理。
从下表可以看出,张壁、西文兴村、梁村、右卫古镇四个村的人均年消费远远低于世行一天1美元的标准,石淙头和碛口的人均年消费刚刚达成世行消费标准。
我们主要用农户在总支出中生产费用支出、生活消费支出、及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来衡量古村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如表5)
表5 2009年样本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实地调研数据整理。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古村镇居民消费的整体状况:古村镇居民的消费支出中,居民生产费用支出占总支出的平均比重达到28% (如图6),生活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高达68%,财产性支出及转移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不足7%。生产和生活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比山西省同期的27%、66%分别高1%、2%。具体来讲:
图6 古村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图
(1)对于人均年收入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古村镇,如西文兴村、石淙头村、梁村等古村镇,在消费支出的构成格局中,生产费用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为29%,生活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却高达68%以上,财产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项合起来占总支出不到3%。
(2)对于人均年收入略高于贫困线的古村镇,如张壁、右卫镇、碛口镇等古村镇,在消费支出的构成格局中,生产费用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为25%,生活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70%以上;财产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项合起来占总支出不到5%。
(3)对于人均年收入处于贫困线以上平均收入以下的古村镇,如郭峪、夏门村、娘子关镇等古村镇,在消费支出的构成格局中,生产费用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为25%,生活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65%以上;财产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项合起来占总支出不到7%。
(4)对于人均年收入处于平均人均收入以上的古村镇,如上庄村、静升镇、皇城村等古村镇,在消费支出的构成格局中,生产费用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为24%,生活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62%以上;财产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项合起来占总支出不到14%。
从支出比重的角度可以看出:第一,在现阶段,对于古村镇而言,生活消费支出仍然是农民最重要的支出。(如图7)
图7 生活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出对于贫困线以下及贫困线附近的古村镇而言,生活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在70%以上;处于全省平均人均年收入的古村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比重基本在65%左右,处于高于全省平均人均年收入的古村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在总支出的比重为62%。
第二,对不同经济的古村镇,四种支出的比例占总支出的差别较大(如图8)。人均年收入处于平均人均收入以上的古村镇以皇城村为例,人均年收入处于贫困线以上平均收入以下的古村镇以夏门村为例,人均年收入略高于贫困线的古村镇以张壁村为例,人均年收入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古村镇以西文兴村为例。经济水平越低的古村镇居民的财产性支出越低,经济水平越高的古村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比例越低。
图8
为了更加清楚地反应古村镇居民的生活消费状况,我们引进了恩格尔系数。下面给出样本村恩格尔系数图(如图9)
图9 2009年样本村恩格尔系数图
由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12个样本古村落中,西文兴村、石淙头村、梁村三个村的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绝对贫困;碛口镇、张壁村、右卫镇刚刚脱离贫困线进入温饱但极易遭到破坏;郭峪、夏门村、娘子关镇三个村处于温饱;上庄村、静升镇三个村刚刚达到小康水平。
对于大多数古村镇而言,居民的主要消费支出为生活消费支出,而食品消费在生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很大,接下来我们将分别从居民居住、衣着、交通和通讯支出来分析居民生活消费情况。
为了清楚地反应古村落居民在居住房屋上的支出情况,我们给出了样本村居住支出图(如图10)
图10 2009年样本村居民居住支出图
由图中可以看出,对于处于贫困线以下及附近的古村镇而言,人均投入房屋维修及保护的费用不足150元;处于全省人均平均水平以上的古村镇而言,投入房屋维修及保护费用有所提高可以达到人均300元。总体来讲,古村镇居民每年用于房屋维修及保护的投入较少,占生活消费比重不到3%。所以对于古村镇典型建筑及民居的保护和修缮,还需要政府给予资金支持,加大保护力度,尽快修缮。
下面为了清楚地反应古村落居民在衣着消费的支出情况,我们给出了样本村居民衣着支出图(如下图11)
图11 2009年样本村居民衣着支出图
由图中可以看出,对于处于贫困线以下及附近的古村镇而言,人均衣着消费不足100元;处于全省人均平均水平以上的古村镇而言,人均每年衣着消费可以达到150元。总体来讲,古村镇居民每年衣着消费较少,占生活消费比重不到2%。
为了清楚地反应古村落居民在交通及通讯方面的支出情况,我们给出了样本村居民交通和通讯支出图(如图12)
图12 2009年样本村居民交通通讯支出图
由图中可以看出,对于处于贫困线以下及附近的古村镇而言,人均用于交通和通讯的消费不足200元;处于全省人均平均水平以上的古村镇而言,人均用于交通和通讯消费可以达到450元。总体来讲,古村镇居民每年用于交通和通讯的费用不是很多,占生活消费的比重在10%左右。
总之,对于大多数古村镇而言,居民的主要消费支出为生活消费支出,而食品消费在生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居住、衣着、交通和通讯,这表明古村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主要用于吃、住等基本需求,山西省古村镇的大部分居民仍然处于温饱状态。
(四)古村镇的基础设施状况
近几年山西省政府不断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2009年,改造中低产田200万亩,新增农田灌溉面积190万亩、保护性耕作面积104万亩,完成58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新建淤地坝320座。同时,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启动实施,目前96%的建制村通了水泥(油)路;2.8万个行政村配备了基本医疗设备;完成村通广播电视2586个村;新解决272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新增15万农村沼气用户。重点推动新农村建设,扶贫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表6 2009年样本村农户财产和生活设施有情况 单位:元
数据来源:根据样本村村户调查数据整理。
从表6我们可以看到古村镇基本上实现了家家通自来水,村村通电、通网的局面,村民通公路受益率普遍提高。从我们的实际调查资料来看,处于贫困县的相当一部分古村镇通村路还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腿泥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而一些通村公路虽然硬化,但路的质量较差,一是路面窄,二是路基较软,三是没有排水措施,四是没有专门的管护人员,也没有相应的管理经费。很多古村镇由于通村公路修建的时间较长,路面严重受损,汽车通行较难。整体来讲,处于贫困县的古村镇道路建设工作尚需要继续完善。在实地调研中,我们还观察到古村镇绿化状况有所改善,周边环境治理取得了很大的改观,但大多数古村落卫生状况比较差,没有固定的到垃圾点,医疗条件比较差,村民普遍反映就医较方便,但医院医疗收费高,医术水平较低。在综合考虑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各项指标后(如:通公路受益率、农村自来水农户比重、农村绿化率等),我们对现有基础设施状况比较差的古村进行了列举。
通公路受益率比较低的典型古村有:西文兴村、石淙头村、右卫镇、王化沟村、李家山村、孙家沟村、东泉村、粱家滩村等。
农村自来水供应较差的古村有:西文兴村、右卫镇、周村、荣河镇等。
通电话、网络比率较低的古村有:石淙头村、广武村、西文兴村、黄石村、东沟村等。
农村绿化水平较差的古村镇有:东沟村、段村、张家塔村、宋家庄村、西庄村、阳邑村等。
(五)古村镇居民的教育水平
本报告选择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儿童入学率两个指标来衡量古村镇居民的教育水平。
劳动力受教育程度:2009年,古村镇样本村平均劳动力文盲率为5.8%,比全国农村的劳动力文盲率低0.2个百分点。沁河流域、黄河流域、汾河流域及边关地区样本村的平均劳动力文盲率分别为5.5%、6.86%、5.07%、5.75%。样本古村镇九年义务平均普及率达到97%以上。2009年样本古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如表7)。
表7 2009年样本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每百人平均)
数据来源:样本村数据调研整理。
学龄儿童入学率:从表8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样本古村镇7—12岁学龄儿童入学率平均为93.7%, 13—15岁学龄儿童入学率平均为93.2%。
表8 2009年本村学龄儿童入学率
数据来源:样本村调研数据整理。
(六)古村镇居民的健康状况
表9 2009年样本村健康状况表
数据来源:根据各样本村调研数据。
在国际上,衡量贫困地区人口的健康状况,通常用婴儿死亡率和平均预期寿命来反映农村人口健康水平及医疗保健状况。由于贫困地区大多存在着越穷越生的人口生育特征,为了贴近农村实际,本报告增设了劳动力负担系数这一指标来衡量样本村健康状况。具体如表9。
通过对表中数据进一步归纳,我们可以直观地得到样本古村劳动力负担系数曲线图(如图13)。
图13 2009年样本古村镇劳动力负担系数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古村镇的劳动力负担系数高于山西平均劳动力负担系数1.4。具体来讲,处于贫困线以下及贫困线附近的古村镇劳动力负担系数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0.2个百分点;人均收入处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古村镇劳动力负担系数基本和全省劳动力负担系数一致;对于富裕的皇城村等古村镇劳动力负担系数低于全省平均劳动力负担系数0.2个百分点。
从表6中,我们可以看到:古村镇5岁以下婴儿死亡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了2.4个百分点,古村镇平均预期寿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2岁,可见,古村镇居民的健康状况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七)古村镇的保护和贫困状况
古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作为特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体现,在山西古村镇的历史进程中被遗留保存下来。在本次调研的69处古村镇中,随处可见保存着古代文化印记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贯通着中华民族历史的文化脉络,古建筑的风貌、楹联碑记、历史传说、风水设计等传递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精髓。这些古建筑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旅游观赏和开发利用的价值,是古村镇得天独厚的资源,这些古建筑在山西古村镇的减贫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但是在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的磨损中,许多古建筑由于历史、环境、人为的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破坏,甚至已经破败不堪了。作为国内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省份(境内约有11座资源型城市,94个县、市有煤炭资源分布),其中本次调研的69处古村镇绝大部分有着煤炭资源的分布,但是经过长期且粗放的煤炭开采,较大多数的煤炭资源已经出现枯竭,部分重点煤矿出现衰老并造成矿井关闭,而据预测,在“十五”以后的15年内,山西省还将有更多的矿区出现资源枯竭。矿井的减产和关闭,对分布在矿产资源周边的古村镇居民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失业人口增多、收入减少、贫富差距拉大甚至造成更多的贫困。经济转型被提上日程且已上路,而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古建筑,在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势必可以作为一种替代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利用,造福于民,因此对古建筑的保护迫在眉睫。本次调研根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学校的现场踏勘、走访及评估,对山西古村镇的保护现状(如图14)做了初步的整理和定性。
图14 山西古村镇保护现状分析图
下面我们结合古村镇保护现状、收入状况将古村镇进行了分类整理(如表10)。
表10 2009年古村镇保护与收入状况分类图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保护状况较好的10个古村镇中仅有4个处于贫困线以下,而保护处于濒危的11个古村镇中7个处于贫困线以下,可见保护有利于减贫。同时,许多古村镇如皇城村、上庄村,是在本村经济发展后开始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可见,经济发展也能促进人们对古村镇的保护。所以说,保护与减贫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要在保护中促进减贫,在减贫过程中注重保护,立足长远,使古村镇居民真正脱贫致富。
(八)古村镇的扶贫政策
改革开放前,山西古村镇属于整体贫困。古村镇居民贫困不是局部性的问题,全省古村镇未解决温饱的面相当大,不同地区的古村镇的社会经济特征没有显著差异,古村镇居民大多数处于温饱水平以下。
改革开放以后,山西古村镇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贫困人口大量减少。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广大农村贫困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按1985年规定的农民人均收入120元为贫困线标准,山西省101个古村镇比1978年减少了16.3%。
“七五”开发扶贫。改革开放初期,古村镇贫困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但村镇局部贫困状况并没有显著改善,在一些深山老区,古村镇贫困状况仍很严重。东部太行山区和西部吕梁山黄土丘陵沟壑区就是古村镇贫困状况最严重的地区。山西省地方政府明确提出了1988—1990年扶贫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温饱问题,争取70%左右的群众脱贫,人均纯收入达到200元以上。通过“七五”前三年的扶贫开发,古村镇的扶贫效果明显,大多数古村镇初步解决温饱。
“八五”产业开发扶贫。根据中央政府“八五”期间扶贫开发要实现“两个稳定”的目标,山西结合贫困开发建设的具体情况,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的地区,把发展多种经营、进行资源开发、增加群众收入作为古村镇扶贫工作的重点。
“八七”扶贫攻坚。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但余下的贫困人口大多数在山区、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极为恶劣。针对山西省贫困地区的不同特点,提出了三大温饱工程:吕梁山以机修梯田为主的农田综合开发工程;晋北高寒冷凉地区以地膜覆盖为主的高产粮田建设工程。
新世纪以来,瞄准贫困群体,扶贫工作坚持开发式扶贫,紧紧围绕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发展古村镇旅游第三产业四项工作开展。伴随着古村镇贫困人口的减少,扶贫政策的瞄准过程经历了一个从贫困地区向贫困点的转变。
我们在对沁河流域的古村镇进行调研时,居民反映最近几年得到国家主要扶贫政策有:一是农业扶贫,如晋城市周村镇、石淙头等村普遍享受到了种粮补贴,包粮食直补,具体为小麦每亩10元,玉米及其他杂粮(除薯类)每亩5元;农资综合直补,小麦每亩51元,玉米及其他杂粮(除薯类)每亩35元,二是医疗卫生扶贫政策,如晋城市泽州县西黄石村、拦车村、大阳镇等10个古村镇的居民普遍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其中省级财政补助80元/人/年,个人筹资20元/人/年;当地妇女还享受生育补贴,如东沟村张姓妇女在2008年生育时获得500元的政府补贴。三是劳动力培训转移扶贫政策,从2004年起山西省就着力实施“雨露计划”,重点组织贫困户中的青壮年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如位于沁河流域的长治市,组织众多闲置贫困青年参加美容美发培训班,使他们在掌握美容美发技术的同时,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
晋中地区依靠汾河的水力资源,发展成为山西的小杂粮种植基地,这和当地的惠农扶贫政策有着很大的相关性。我们在对祁县谷恋村进行调研时获悉,该地农户除了享有和晋东南地区相同的种粮补贴外,还享受农机购置补贴。谷恋村民农机具购置补贴是按不超过机具价格的30%补贴,单台机具补贴额度不超3万元,一个农户年度内享受补贴不超过一套。如谷恋村村民高家到农机总公司购买大型联合收割机,原价9.9万,补贴3万元,高家自付近7万元。而在晋中地区的灵石县静升镇和平遥县梁村,根据当地土地和地形不宜耕作的状况,推行了退耕还林政策,退耕还林每亩补助耕地160元,还草补助按两年计算,还经济林补助按五年计算,还生态林补助暂按八年计算。
晋西北沿黄河地区也是古村镇密集的区域之一,该区域的扶贫政策主要有产业扶贫。首先,古村镇的红枣产业是具有区域特色的重要产业,山西省政府与当地市县政府对红枣产业企业进行了资金扶持,采取财政扶贫资金贴息、入股和协调落实银行贷款等方式,建好建强扶贫龙头企业。其次是对当地的规模农业主要是大棚蔬菜的扶贫政策,蔬菜基地建设,新建10亩以上集中连片日光温室、移动大棚,每亩市级分别补助1万元、1000元,县区配套1万元、1000元,村民孙家2009年种植12亩蔬菜大棚,主要种植西红柿、豆角等蔬菜,直接获得补贴近3万元。
我们在走访边关地区的古村镇时得知,贫困村移民搬迁可获得市级每人补助1500元,全部用于移民新居建设;畜牧业发展奖励扶助资金,肉牛规模在10头以上的养殖户,新增种牛每头由市级补助5000元,县区配套5000元;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补助标准是小学生500元/生/年,中学生750元/生/年。
总体来说,自改革开放至今这30多年来,山西古村镇的扶贫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古村镇的贫困人口数量有所减少,贫困程度有所下降。
(九)古村镇贫困发生的特点
1.山西省古村镇贫困发生率偏高,减贫速度缓慢
从山西省整体来看,2000—2008年,山西省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3.45%降至7.6%,但仍然远远高于全国的贫困发生率,且由于脱贫难度越来越大,贫困发生率的下降幅度越来越小。从我们调查的古村镇情况来看,吕梁山区和晋北高寒地区古村镇贫困发生率比较高,分别到达20.56%和19.87%,其他地区古村镇贫困发生率在9.63%。吕梁山区和晋北高寒地区古村镇贫困发生率呈直线下降的趋势,贫困发生率的绝对值依然偏高。其他地区古村镇贫困发生率虽不是直线式的下降,而是一种螺旋形下降,在个别年份还有上升现象,随着减贫范围的不断扩大与减贫幅度的不断深入,减贫速度在逐年放缓。例如,临县碛口古镇虽然不断有扶贫政策的支持,但由于古建筑的保护与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相分离,仅仅依靠扶贫资金来改变古村镇居民的贫困状况使得减贫速度越来越慢。
2.古村镇贫困的区域性特征显著
县域经济是行政区域经济,它是以县级行政区划所规定的范围为管理对象,以县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不同层次经济元素间的联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力流、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来发挥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县域经济具有区域性、层次性、综合性、聚集性和扩散性等特征,是一个功能相对完备和健全的经济系统单元。
山西省县域经济普遍基础薄弱,呈现出典型的“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农民人均收入低,农民增收缓慢。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在两个层次:一是晋北、晋中、晋南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二是晋北、晋中、晋南区域内部,经济发展也不平衡。
由于山西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县域内古村镇保护程度的不平衡。一是不同区域的古村镇具有不平衡性,晋中经济相对较好的地区古村镇保护开发的数量和保护开发的完善程度都远远高于晋北地区。据统计,晋中地区已保护开发的古村镇数量是晋南地区的2倍,是晋北地区的5倍;二是同一地区的不同古村镇,由于所处县域经济发展不同,古村镇保护开发数量也不同,如同处于晋中地区的平遥县和灵石县相比,平遥县内已开发并为当地居民带来收益的古村镇数量为5处,而灵石县仅有2处;三是古村镇与邻近城镇的差异,古村镇的特性使得古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居民生活配套设施与邻近城镇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古村镇正在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也与邻近城镇有着很大的差距。
3.住古宅与非住古宅居民收入差异明显
山西同一古村镇的不同居民家庭也存在较大差异,主要是住古宅居民和非住古宅居民之间的差异。第一,古村镇住古宅的居民大多是经济条件较差的,阳城县上庄村居民张某反映只要自家条件允许,自己也不愿意住在老宅子,村里其他住在古宅的居民也是本村更为贫困的;古村镇非住古宅家庭则相对较为富裕,部分家庭有私家车,房屋的装修也充满现代化色彩,居民生活质量较高。第二,古村镇中,搬到新城的原古宅居民与依旧留守在古宅的居民的贫困状况存在差异,原住古宅的居民在获得较为合理的补偿而搬迁出来后生活状况相对较好,而那些未得到合理补偿的古村镇居民因很难弥补搬迁所需自付的费用只能依旧住在古宅,过着贫苦的日子。
4.古村镇减贫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
古村镇容易陷入贫困风险的脆弱人群数量偏高,主要是古村镇居民的生计状况具有不稳定性。首先是收入来源的不稳定性,一方面依靠农业发展的古村镇大多是靠天吃饭,气候变化尤其是气象灾害严重影响居民的农业收入;另一方面在外打工的居民受国内外经济发展波动的影响工作不稳定,打工收入具有严重的脆弱性。其次是卫生和教育消费导致贫困的脆弱性,一是古村镇居民大多存在小病不治大病难治的现象,很多家庭无力承担健康风险,一旦家中有人生了大病,整个家庭经济基本被拖垮;二是古村镇居民子女教育支出使贫困家庭的负担加重,生计更加艰难、脆弱,例如晋东南古村镇居民向来重视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为了让子女接受更多的教育,古村镇学生家长大多宁可自己生活的节俭点,生活过得更加拮据、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