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黄河流域山西省传统村落镇保护与减贫的方略
山西古村镇的保护与减贫是一对矛盾,如何既做好古村镇的保护工作,又能保证不至于因过度保护而加深古村镇居民贫困,如何既保留古村镇特色又能使古村镇居民尤其是贫困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如何对古村镇既能保护又能减贫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在对山西古村镇的现状资源进行整合,以及对于整个山西古村镇的体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我们对于山西古村镇的保护方法与模式,以及战略层面的发展方法与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要研究成果,我们对于山西古村镇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了一些初步的思路,在对整个山西古村镇实行点线面结合的保护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世界遗产、原生态、遗存原真风貌、修复性博物馆、修复性宜居这五种保护模式,在对于山西古村镇远、近、一体的立体发展战略思维的指导下,提出旅游观光、名品产业、生态农业、企业带动以及功能再生这五种发展模式,以下我们将就这几种古村镇的保护与发展的方法与模式进行分析说明与论证。
(一)山西古村镇保护与减贫模式的选择依据
1.理性化共赢原则
保护与减贫是古村镇目前面临的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理性化共赢是指在保护利用中不仅要考虑投资开发者的收益问题,还要考虑居民的收益问题。要将保护与减贫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古建筑的保护,为古村镇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就业环境,改变他们的贫困现状,居民在保护收益中不断增进保护意识,进而使古村镇历史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在保护中减贫,在减贫过程中加强保护,使保护与减贫相互协调统一,实现保护与减贫的共赢,这既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选择依据。
保护与减贫模式的选择需要妥善处理各方利益,充分调动政府、村民、企业的积极性,多方参与,多方保护,发挥政府、村民、企业的主动性、创造性,达到共同开发、共同管理、共担成本,共享收益的效果,形成有效地激励机制,实现古村镇的自主发展。
2.可持续发展原则
古村镇保护与减贫模式的选择要注重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协调,不能为了当前利益而搞伪劣文物,结果是自己砸了自己的饭碗。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但要可持续。要以环境友好、节省资源、注重生态平衡为基本目标,重视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将现有能力与未来发展潜力联系起来,适度开发,在提高当前收入水平的同时,重在提高古村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居民参与原则
山西古村镇保护中,居民的参与更为重要、更为具体。古村镇的居民是传统建筑的传承者,他们对建筑文化最有发言权。一旦居民掌握了主要的决策权,并且可以对营造维护与管理以及生活环境做出贡献时,可以激发居民的潜能和积极性。对那些参与保护并做出贡献的居民要从利益上给予体现。
4.穷人收益原则
古村镇保护开发能否使得越来越多的穷人受益已成为关注的焦点。穷人能从发展中直接受益,而不是通过再分配间接受益,这样的保护开发对于缓解贫困至关重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穷人越来越容易被边缘化,要帮助他们取得收入,分享发展好处。要顺应古村镇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通过保护开发获得经济上的收益,实现能力提升,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二)山西古村镇保护方法与保护模式
1.山西古村镇的保护方法
在对整个山西古村镇的状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要研究成果,根据现状古村落的古建筑及文物保护的状况的评估,来对古村落进行保存完整程度上的划分:完整80%、较完整50%、一般完整30%、仅保存个别建筑。在对整个山西古村镇实行点线面结合的保护方法的基础上,可采取如下具体保护方法:
(1)整体性保护方法
对于整个古村镇的空间形态遗存较为完整,遗存价值体现主要反映在聚落层面上的古村镇,我们将对其进行整体层面的保护,即将整个古村镇纳入文物遗产范畴,集中保护,共同发展,对于村镇内部的多个有价值的遗产进行资源整合,结合古村镇这个大的平台进行综合利用,联动提升相互的价值,促进整体的发展。从古村镇的整体保护上来说,这是一种以面为单位展开的保护方法。
适用于整体性保护方法的古村镇有:上庄村、窦庄村、郭壁村、湘峪村、郭峪村、润城镇、天井关村、大阳镇、丁村、师家沟村、夏门村、静升镇、张壁村、梁村、梁坡底村、杏花村镇、李家山村、碛口镇、西湾村、晋祠镇、娘子关镇、王化沟村、阳明堡镇、台怀镇、右卫镇。
(2)街区性保护方法
对于古村镇整体聚落不是特别完整,但是村镇内部遗存完整性较高的历史街区或者重点的历史地段,我们可以对其实施街区性的保护措施,即在古村镇内部划定相应的比较有历史价值的重点地段和街区,界定其范围,确定其所具有的历史价值,并拟定相关的保护措施与保护的重点对象,在一定程度上尽可能地保护古村镇较为有价值的历史遗存。对古村镇内部的重点地段街区进行以重点线段为单位展开的保护方法。
适用于街区性保护方法的古村镇有:西黄石村、高都镇、皇城村、西文兴村、良户村、阎景村、荣河镇、泉掌镇、汾城镇、冷泉村、洪山村、段村、普洞村、彭坡头村、东观镇、孟门镇、高家坪村、店头村、后沟村、官沟村、大阳泉村、小河村、河边村、旧广武、新平堡镇、得胜村。
(3)院落式保护方法
院落式保护即对重点文物建筑的个体保护,主要应用于仅存个别重点文物建筑且其他历史遗存基本上缺失的古村镇,对于这样的古村镇,我们需要确定其遗存重点院落的价值与重要性,界定其范围,并且根据实际遗存状况对其进行分级,进而提出具体保护措施。仅存个别重点文物建筑的古村镇往往已经发展的初具规模,并且经济水平较高,对于这种类型的古村镇的保护,我们所要重点把握的主要是确定其保护重点,进行点状的重点保护,而不是全面的展开,这也比较符合现状的实际情况。
适用于院落式保护方法的古村镇有:落阵营村、孙家沟村、寨则山村、宗艾镇、平舒村、东阳镇、阳邑村、谷恋村、北洸村、喜村、西赵村、东泉村、西原祠、梁家滩村、南庄村、西庄村、王禹村、北贾村、董家岭村。
2.山西古村镇可采用的保护模式
(1)世界遗产保护模式
山西省目前所拥有的世界文化遗产主要有:平遥古城、云岗石窟、五台山这三个,但是从我们对于山西省古村镇长远的发展战略层面上来说,我们必须提出新的申遗目标,为此,我们从对于现状的调研情况以及山西建设厅提供的资料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之后,选择了碛口镇、梁村、张璧古堡、静升镇、丁村、郭峪村这六个古村镇作为未来我们山西重点发展,为申遗做准备的几个重点,对于这六个古村镇,我们要重点的保护,要从整体层面上确定各自的价值特色,为申遗做好充足的准备,这也是山西古村镇保护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适用于世界遗产保护模式的古村镇有:碛口镇、静升镇、张壁村、丁村、郭峪村。
(2)原生态保护模式
老瓶装老酒,即在保有古村镇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修复保护,居住功能不变,保有原有的社会结构、人文生态和风土习俗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就是说,对于原有基础较好、原有自然人文生态遗存较为完整的古村镇,我们应采用原生态的,不加现代人工修饰的保护模式,保证其原汁原味,为我们现代人留下一点具有原生态纯自然的历史风貌古村镇,如安徽徽州的宏村西递等。这种保护模式,在原生态的保护手段下,可以开展文化、商业、旅游等一系列的发展举措,真正的让古村镇在保有其原有风貌价值的基础上还存在并且焕发新的活力,实现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新的价值。
适用于原生态保护模式的古村镇有:右卫镇、阳明堡镇、王化沟村、李家山村、师家沟村。
(3)遗存原真风貌保护模式
老瓶不装酒,对于古村镇的现状进行一定程度的维护,但是不改变村落的原貌,近似于一种遗址环境的保护,保留一定的居住功能,重点突出村落的原真性及其残缺美,主要用于砖石类为主的古村镇,遗存原真风貌保护模式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与原生态保护模式相近,不同的地方就在于,遗存原真风貌的保护模式在于其是一种遗址环境的保护模式,仅仅是保有古村镇原有的生态与风貌,但是不赋予其新的功能也不恢复其原有的居住功能,作为一种历史见证来进行保护。
适用于遗存原真风貌保护模式的古村镇有:台怀镇、河边村、晋祠镇、后沟村、谷恋村、段村、夏门村、冷泉村、蒲州镇、上庄村、南安阳村、润城镇、湘峪村、天井关村、拦车村。
(4)修复型博物馆保护模式
修补老瓶做花瓶,即政府主导的,以本土固有的修复方式和文化意义再诠释的精神,原貌修复,突出其整体性与文化性,也是享誉全国的山西模式的集中反映,即对于历史价值较高的,但是现状破坏较为严重或者现状遗留基本上损失殆尽的古村镇或者历史街区与重点院落进行较大规模的人工修复或者原址重建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本土修复,着重对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进行再现和再诠释,赋予古村镇新的生命力,在山西古村镇的体系中,发挥其特有的价值与作用。基本上修复型博物馆保护模式所带来的效果以及发挥的作用古村镇或街区及重点院落不具备其原有的功能,但是能很大程度上满足对于历史风貌的再现以及文化意义的再生。
适用于修复型博物馆保护模式的古村镇有:西黄石村、西文兴村、尉迟村、郭壁村、窦庄村、周村、高都镇、良户村、王家峪村、闫井村、光村、汾城镇、西湾村、孙家沟村、店头村、北洸村、东观镇、喜村、梁村、东泉村、梁家滩村、大寨镇、宗艾镇、官沟村、娘子关镇、小河村、旧广武、新平堡镇、得胜村。
(5)修复性宜居保护模式
修补老瓶装新酒,在保护文物古迹的同时,对于遗存的历史建筑予以完整修复,保证其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加强对生活服务设施的完善,重点体现居民生活品质与历史风貌的统一,即古村镇居民也应有现代的生活方式,对于古村镇的完整修复不代表将其作为博物馆或者是原生态的保护,我们可以在历史风貌的环境中,赋予其现代的居住与生活方式,让居民能够在有着完善服务设施的条件中生活,即打造一个修复性再生古村镇原有历史风貌,且适宜现代人生活居住的新环境,满足古村镇历史与文化价值的重现与再生。
适用于修复性宜居保护模式的古村镇有:苏庄村、大桥村、洪上村、尧沟村、町店镇、上伏村、冶底村、水北村、平川村、现岭村、侯庄村、米山镇、伯方村、大周村、谷寨村、解州镇、荣河镇、泉掌镇、高家坪村、寨则山村、孟门镇、杏花村镇、宋家庄村、西庄村、王禹村、董家岭村、南庄村、普洞村、梁坡底村、彭坡头村、西源祠村、洪山村、阳邑村、大阳泉村、落阵营村。
3.山西传统村落保护与减贫模式
如何以人为本,把保护与发展有机结合结合起来,在抢救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减贫,在减贫中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山西古村镇保护与减贫的基本方略。根据古村镇遗产保护的价值及通常的经验可选择远村发展、近村发展和一体化发展三种不同的发展思路。远村发展主要是针对现状遗存较好或者是现状聚落保存完整的古村镇,为了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对古村镇的历史遗存和历史风貌造成影响与破坏,新村的发展远离古村镇。这种异地搬迁式保护涉及面广,需要政府出面深入扎实地做居民的安置搬迁工作,包括认真测算补偿移民财产,合理规划未来发展。近村发展主要针对古村镇现状保护不是特别完整或者古村镇采用的是街区性院落保护抑或是古村镇的发展对于古村镇本身的历史遗存与风貌影响较小等状况采用就近发展的方法。近村发展的主要优势也是较为明显的,可以很大程度地利用村镇原有的基础设施,优化古村镇的发展模式,同时也与古村镇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可以很大程度上开辟一个联动发展,相互带动古村镇发展新局面。一体化发展即古村镇的保护与发展完全是联系在一起,相互协调与促进,在保护与发展的方法与模式上完全没有冲突,而且能起到相互带动的作用,古村镇的保护成为古村镇的发展基础,古村镇的发展则建立在古村镇的历史价值与风貌的资源上,真正地能够让古村镇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能够达到一种良性保护与发展的效果。
根据本课题组对山西已有保护与减贫经验的总结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建议山西古村镇保护与减贫的模式可以选择如下几种。
(1)旅游观光发展模式
对于历史价值较高,自然及其他相关条件较好的古村镇,发展旅游观光业,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对地区文化的宣传,这也是目前全国古村镇发展模式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以旅游业为主要发展模式,带动一系列的商业文化等方面的集体发展,但是适用旅游观光模式的古村镇要具备一定的基础,包括物质基础与文化基础,以及有一定的知名度,等等,不是盲目地搞旅游,而是要在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对于古村镇自身价值的认定与最适合于古村镇发展的模式上来说而做出的最合适的选择,旅游观光发展模式也是一种能兼容于所有保护发展方法与模式的一种发展思路。
这一模式的运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政府部门:政府相关部门在古村镇的减贫工作中应坚持依照国家的一系列扶贫政策,确定减贫目标、方针、贫困重点区域、人群以及具体相关措施,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古村镇减贫工作,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首先,旅游观光模式是以旅游业为带动的发展模式。政府部门在瞄准古村镇贫困群体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措施。对具有劳动力的贫困人口,帮助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例如进行实用技术等的培训,调动古村镇贫困人口参与古村镇旅游开发中,增加古村镇贫困人口的非农业收入。对丧失劳动力的贫困人口,给予必要的帮扶和救助,扶贫资金倾向于贫困户,尤其是老、少、病、残的贫困人口。其次,在旅游观光发展中,政府部门重点抓好古村镇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基本实现村镇通电视电话、村村通公路,改善人畜用水及医疗卫生条件等,为旅游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②企业:参与古村镇旅游开发的企业包括有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几种类型,参与的方式也多种多样,除了直接的物资捐赠外,还可参与到古村镇的旅游开发中,以经营主体的形式出现于减贫工作中。当企业主导古村镇的旅游开发时,必须注意积极吸纳古村镇居民的参与。首先,对在旅游开发中由于科技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较低而受限的古村镇居民进行相关职业培训,提高其就业竞争能力。其次,在保护开发中,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在基础设施建设、古建筑保护维修等工作中,调动居民的参与,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来源。再次,后期的旅游管理中,因地制宜为古村镇居民提供相关就业岗位,增加就业率,提高非农收入。
③个人:积极参与到古村镇的旅游开发,除了参加相关部门举行的技能培训课程提高就业竞争力之外,更应该从个人以及家庭做起,培养古村镇主人翁的认知,保护古村镇文化遗产,宣传古村镇文化价值。适用于旅游观光发展模式的古村镇有:阎井村、解州镇、西文兴村、上庄村、窦庄村、大阳镇、皇城村、郭峪村、润城镇、良户村、丁村、师家沟村、夏门村、静升镇、张壁村、梁村、东观镇、碛口镇、西湾村、晋祠镇、东阳镇、后沟村、大寨镇、小河村、官沟村、娘子关镇、王化沟村、阳明堡镇、河边村、台怀镇、新平堡镇。
(2)名品产业发展模式
这一模式是指以古村镇为单位,集中发展一种名牌产品并形成特定的产业模式。对于拥有特色产品的古村镇,可以考虑将古村镇的保护发展与当地的名品产业结合起来,通过名品产业基地建设和品牌创设,形成以某一专业生产为中心的特色产业区,进而形成以一种特色产业为骨干的特色经济区,使农民就业空间得以广泛拓展。选择名品产业发展模式,对于古村镇本身的要求较高,首先是必须拥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并且是具有文化价值的名品产业,因此,该模式的选择有了较高的门槛,不是所有的古村镇都能够适用的,而且其高门槛也就注定了名品产业模式是具有兼容性较低的一种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运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该发展应区别古村不同状态,分层次推进。分别采取“金牌示范村”“重点发展村”“初步推进村”三个层次,搞好古村镇发展规划。现有一类村,应在产品品质、标准化、绿色化、生产科技化、主体市场化、服务系统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二类村、三类村应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以村组织为基础,以企业为带动,以专业协会为支撑,带动名品发展。
②该发展模式需要整合投资渠道,创新金融体系,强化资金保障。可建立名品发展专项补贴资金,对于达到一定标准就能拿到一份补贴,使政策的支持真正到村到户。
③名品产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吸纳当地贫困家庭劳动力有利于就近解决企业劳动力问题,也为贫困家庭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为居民增收创造了优越条件。以杏花村汾酒厂为例,贫困家庭的妇女可以进厂做洗酒瓶等简单的工作。
适用于名品产业发展模式的古村镇有:盛产汾酒的杏花村镇,以澄泥砚产业著称的光村。
(3)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来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进而带动古村镇自身的发展,通过高效性、集约型、开发性的生产模式带动农民致富。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兼容性较高,基本上适用于大多数的古村镇。要结合古村镇自身的价值特色来发展生态农业,在古村镇本身价值资源整合开发的基础上来发展生态农业的模式。
这一模式的运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古村镇自身价值特色的基础上,该模式既可以以辅助产业进行发展,也可以以重点产业进行推广,同时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力量进行支撑,前期投入以及存在的风险较大。建议政府部门做政策支持和指导,以“企业”+“农户”的方式进行开发,调动古村镇居民的积极性,增加农业收入。
②这一模式在实施中要注意调动农户的积极性,探寻致富与环境保护的结合点,探寻适应古村镇特性的家庭生活循环经济模式、村镇生态型经济模式、园区生态模式,地方政府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应提供政策优惠和技术指导。适用于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古村镇有:西黄石村、拦车村、大桥村、洪上村、冶底村、周村、水北村、石淙头村、町店镇、尉迟村、下马游村、苏庄村、伯方村、大周村、侯庄村、平川村、现岭村、谷寨村、霞庄村、泉掌镇、麻田镇、董家岭村、北贾村、段村、洪山村、王禹村、西源祠、喜村、西赵村、彭坡头村、谷恋村、北洸村、阳邑村、店头村、平舒村、孟门镇、高家坪村、张家塔村。
(4)村镇企业带动发展模式
结合当地的特色,利用村镇企业来带动古村镇的发展,用经济的发展来促进古村镇的保护,这是山西较为常见的一种古村镇发展模式。村镇经济的发展是农村城镇化的基础,乡镇企业发展中,逐步地形成产业集聚、人口集中、生活方式转变,实现农民的非农化和农村的城镇化。
这一模式的运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发展村镇企业是在考虑到本村镇现状资源以及现状企业基础的先决条件下进行选择的,所以发展村镇企业较引进村镇之外的企业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在发展村镇企业时,需考虑该企业的发展前景,对古村镇保护的贡献率,以及对古村镇居民创收的影响。
②依据穷人收益原则,村镇企业带动发展模式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调动古村镇较穷群体的直接参与性,包括提供工作岗位,进行就业培训等,提高穷人的就业竞争能力,增加其直接收益,而非通过间接的利益分配增加古村镇居民收入水平。
③把“强村与兴镇”结合起来,以县城和某些中心镇为重点,提高城市建设水平,扩展城市对村、镇的影响力,强化村与镇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适用于村镇企业带动发展模式的古村镇有:上伏村、湘峪村、尧沟村、普洞村、梁坡底村、宗艾镇。
(5)功能再生发展模式
对于一些保护价值较低,无法进行规模性的旅游观光或较古村镇自身价值还有更好资源整合、更佳发展模式时,可以赋予其新的功能模式,促进其发展,如发展商业、旅馆等,这是一种对于古村镇历史资源的新的利用与功能的再发展,对于古村镇遗存的资源进行修复维护,然后赋予其新的功能,增强其新的生命力。在古村镇价值较高的资源的带动下,发挥其新的作用,确定其新的位置,或者是在古村镇体系中,发挥其区域价值,为整个古村镇的历史价值体系提供其应有的公共功能,发挥新的作用。
这一模式的运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选择该发展模式时需对古村镇的相关价值及周边环境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估。该模式在运作过程中,古村镇居民或者相关部门会认为古村镇不走旅游开发道路或者没有特色产业那么古村镇的文物古迹等遗产的利用程度不大,造成对古村镇保护意识的减弱,极大可能造成古村镇新一轮的破坏。
②对古村镇功能进行重新定位时,不能盲从,需考虑到古村镇的经济实力、古村镇的基础设施状况及是否能增加古村镇居民的收益。
适用于功能再生发展模式的古村镇有:蒲州镇、荣河镇、南安阳村、天井关村、高都镇、郭壁村、米山镇、汾城镇、冷泉村、南庄村、梁家滩村、东泉村、大阳泉村、寨则山村、李家山村、孙家沟村、旧广武、得胜村、落阵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