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鄜县党群组织的建设和发展
一 党组织的发展
1937年9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式成立。中共鄜县县委由中共陕北西分区委员会管辖,划归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管辖。这时的中共鄜县县委仍处于秘密工作时期,对外仍以鄜县抗日救国会的名义开展工作。中共鄜县县委书记是霍士廉(后任秦力生、罗成德)。县委机关内部仍设秘书室(秘书赵振鑫)、组织部(部长张育民)、宣传部(部长郝向华)、工作部(部长郝建堂,1940年2月工作部撤销),增设了统一战线工作部(简称统战部,部长田玉成)。中共鄜县县委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方针,通过鄜县抗日救国会,在国民党县政府所辖的10个区联保处,公开建立了区乡抗日救国会等群众组织,并且秘密建立了10个中共区委会和57个中共乡支部。截至1938年秋,中共鄜县县委管辖10个区委,分别是:大申号区委(区委书记赵即成)、城关区委(区委书记刘忠)、牛武区委(区委书记刘正亚)、交道区委(区委书记赵子明)、永平(钳二)区委(区委书记王明忠)、太乐(羊泉)区委(区委书记任学礼)、大义(寺仙)区委(区委书记折金盈)、张村驿区委(区委书记霍生江)、直罗区委(区委书记李振春)、道德区委(区委书记宋居彦)。同时,县委还秘密派遣立场坚定的中共党员进入国民党县区乡各级政权及党政军各个组织中担任职务,开展抗日工作。1938年5月15日,中共中央做出《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定》,县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吸收工农民众中的先进分子入党,不断壮大组织力量。1938年8月,鄜县抗日救国会改称为鄜县抗敌后方援救会,简称“鄜县后援会”。中共鄜县县委书记罗成德担任鄜县后援会主任。因鄜县地处国共两党所辖政区的“红区白区”交界地带,遵照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指示,鄜县辖区的基层党组织和中共党员仍处于秘密状态。
1940年5月,中共洛川特委机关由中部县(今黄陵县)迁至鄜县城关区圣佛峪村办公。1941年11月,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决定:中共洛川特委并入中共鄜县县委,中部县双龙中心区(南接关中,北连鄜县,东到七里镇(今店头镇),西至山河镇三县接壤的边远地区)区委和上畛子区区委也划归中共鄜县县委管辖。此时,中共鄜县县委管辖12个区委,包括原鄜县区域内的10个区委和双龙中心区及上畛子区2个区委,还领导着原中共洛川特委管辖的边区以南国民党统治区的中共党组织的工作。1942年10月,中共洛川特委恢复,洛川、中部等国民党统治区的中共组织的工作划归洛川特委领导。据县委组织部1943年统计,全县共有67个党支部、866名中共党员。其中农村党员557人,包括双龙中心区42人。1943年3月,中共洛川特委迁至茶坊镇川口村,对外称中共延属地委统战部,强志修担任统战部部长。1943年11月,双龙中心区区委和上畛子区区委划归中共关中分区党委管辖。同年12月,中共鄜县县委决定在新增设的黑水寺区建立中共黑水寺区委员会(区委书记郭简斋),以加强葫芦河川党的组织建设。截至1945年6月,中共鄜县县委下辖11个区委、72个基层党支部,其中乡党支部54个,共有中共党员1218名。
从1937年4月至1945年8月,霍士廉、秦力生、罗成德、张育民、苏子章先后担任中共鄜县县委书记;张育民、强自修、张耀宇先后担任县委副书记。
因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共鄜县县委的隶属关系经过5次变更,即1937年7月至1937年9月,中共鄜县县委由中共陕北西分区委员会领导;1937年9月至1940年10月,中共鄜县县委由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领导;1940年10月至1941年5月,归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领导;1941年5月至1942年12月,由中共西北中央局领导;1942年12月至1945年8月,中共鄜县县委改由中共西北中央局下辖的中共延属分区地方委员会领导。
1937年至1939年国共合作,联合抗日,鄜县成为统战区,中共鄜县县委领导和团结鄜县各界群众及一切爱国力量,反对国民党反共顽固分子,全面开展抗日支前等项工作。鄜县国共两党联合抗日支前活动和对八路军的募补工作以及反对国民党挑起的摩擦斗争都进行得较为顺利。1939年末到1940年初,由于国民党顽固分子不断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意挑起事端,激起民愤。1940年2月,中共鄜县县委发动全县人民,在驻防八路军的紧密配合下,一举推翻了国民党顽固派在鄜县的各级政权,建立了鄜县抗日民主政府,中国共产党在鄜县成为执政党。
1940年至1945年8月,为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县委根据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和中共延属地委的指示,实行“精兵简政”,精减了县、区、乡级干部,充实到生产第一线;响应毛泽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和以扫盲识字为中心的新文化运动;建立和完善了“三三制”民主政权,在党内开展了整风运动和审干工作,团结一致,保卫边区,支援前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 军事组织的建设
抗日战争时期,鄜县建立的军事武装组织有:
鄜县警卫队1940年2月,为了保卫新生的抗日民主政权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治安,参加游击战争,县委成立了鄜县警卫队。任培青、李忠、杨培成、郝耀明先后担任警卫队队长,刘德才曾担任指导员。
鄜县自卫军大队 为抵抗国民党顽固派对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包围和武装侵犯,1940年春,鄜县县委、县政府在原苏维埃赤卫队、保卫队的基础上,在所辖的10个区建立了10个自卫军营,配有专职营长,全县18岁以上的青年都参加自卫军组织。区设营、乡设连、行政村设排、自然村设班。营有武装基干连,连有武装基干排,排有武装基干班。全县形成自上而下劳武结合的人民群众武装体系,普通自卫军自备有长矛大刀。1941年4月,鄜县根据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指令,在边境地区的牛武、交道、太乐、大义、张村驿等5个区,成立了游击队,以确保边境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942年12月,为了加强对自卫军的领导,中共鄜县县委决定并报延属军分区同意,成立了鄜县自卫军大队。县委书记谢怀德、张育民先后兼任大队长;张育民、苏子章先后兼任政委;孙继堂曾任副大队长。自卫军大队下辖12个自卫军营、57个自卫军连。自卫军大队负责全县自卫军工作,坚持劳武结合,守护边境,防止国民党军在边境地区骚扰破坏、武装偷袭,配合驻防部队昼夜在边境地区巡逻,守护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其主要任务:一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保卫“三三制”民主政权,铲除汉奸卖国贼;二是向国民党统治区秘密派遣外勤工作人员,搜集政治、经济、军事情报;三是维护地方治安;四是参与军事行动,保卫边区“南大门”。
1943年,根据中共西北中央局《关于整训自卫军的指示》,鄜县自卫军大队加强了军政训练,每年冬季都进行一次集中冬训,以提高自卫军战斗力。训练的重点是基干自卫军,营长、连长、排长由县大队部集中训练30至40天,基干自卫军及普通自卫军由区上集中训练20至30天。训练工作在坚持政治教育的同时以手中的武器为中心,进行投掷、射击、埋地雷、袭击敌人以及侦察通讯等。按照毛泽东主席提出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斗争策略,自卫军大队和地方武装日夜轮流守卫边防,配合驻军作战,阻击国民党军队在边界区域的侵犯和挑衅。1940年2月,中共鄜县县委领导鄜县自卫军在驻防八路军的配合下,推翻了国民党在鄜县的各级政权,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
鄜县驻军 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对边区南大门的防务工作高度重视。1937年1月19日,鄜甘警备司令员张宗逊带领警卫团进入鄜县,驻守县城。接着,军长贺晋年、政委王平率领红27军进驻鄜县东部城关、交道、牛武地区,师长白子文、政委张达志率领陕北红军独立第一师进驻鄜县西部葫芦河川的张村驿一带,守卫陕甘宁边区南部的边界防线。同年七七事变爆发,全民抗战开始,驻防鄜县的鄜甘警备司令部和红军主力,改编成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驻防关中分区的红3团改编成八路军后方留守处辎重营(共7个连建制)。1938年1月,八路军留守处命令陈国栋率领辎重营进驻鄜县,接管防务,以保卫延安的安全。营部和一连、五连、七连及机炮排驻守在县城,其他几个连分别驻守交道、羊泉、道镇等地。同年8月,辎重营与从国民党统治区撤回的山炮营合编为八路军后方留守处独立团,刘国镇任团长,陈国栋任副团长,袁光任政委,匡裕民任参谋长,独立团接管鄜县城防。1940年,文年生旅长、阎红彦政委又率警备一旅进驻鄜县。驻防鄜县的八路军部队与鄜县地方武装、自卫军大队一起,紧密配合,守卫在陕甘宁边区南部100多公里的边界线上。中共鄜县县委和鄜县广大群众给驻防的八路军送去粮食、蔬菜,提供后勤保障。驻防的八路军部队帮助地方训练自卫军大队、保安大队、独立营等武装力量,保护和支援群众进行生产建设,支援前方抗战。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人,传为佳话。在国共合作统一战线期间,驻鄜县的八路军部队与国民党地方武装保持合作,同时守卫城防,边界上无大的军事冲突。
三 群团组织的建设
1937年,中共鄜县县委适时建立了县区乡三级抗日救国会及青年救国会、妇女救国会、农民救国会等群众团体组织。并注意发挥这些群众团体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保卫边区,建设边区,支援前线。当时,县委领导建立的群众团体组织有:
(一)鄜县抗敌后援会
1938年8月,鄜县抗日救国会改称为鄜县抗敌后援会,中共鄜县县委书记罗成德兼任鄜县抗敌后援会主任。从1937年4月到1940年1月鄜县国共合作期间,县委领导的县区乡抗日救国会实际上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鄜县各级政权组织。
(二)鄜县青年救国会
抗日战争时期,鄜县青年救国会在中共鄜县县委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各界青年都积极投入到抗日救亡活动中。邓晴辉、钱峰、高向明(女)、赵振财、马兴成先后担任鄜县青年救国会主任。鄜县青年救国会下辖的组织有各区青年救国会,包括大申号区、城关区、牛武区、交道区、永平区、太乐区、大义区、张村驿区、直罗区、道德区等10个区青年救国会。各区青年救国会,除大申号区青年救国会是1937年建立的外,其余各区青年救国会是1940年初鄜县民主政权建立后陆续成立的。1943年后,部分区青年救国会的工作由区委宣传科负责。1937年12月31日,鄜县青年救国会动员18岁以上的会员加入自卫军,全县18岁以上会员参加自卫军的116名,又新加入青年救国会的青年376名,其中男326名、女50名。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鄜县县委委托团县委负责少年儿童工作。城关、张村驿、直罗、牛武等区以在校学生为主,普遍建立了共产主义儿童团。儿童团加强了对少年儿童的共产主义教育,领导少年儿童参加革命斗争,如站岗放哨、查路条、给八路军和游击队送信,拥军优属,给烈军属拾柴、抬水等活动。鄜县高级小学校也成立了学生救国会,召开各种会议宣传抗日,利用集会向群众宣传,在学生中实现了民主,救国会的一切事情都经大家讨论,同时进行民主选举。抗日战争末期和解放战争初期,杨明春领导的张村驿儿童团的先进事迹,不仅刊登在延安《解放日报》上,而且还编入陕甘宁边区小学课本。
(三)鄜县妇女救国会
抗日战争爆发后,鄜县妇女救国会(简称妇救会)在县委的领导下,积极组织妇女参加抗日救国运动。杨晓村(女)、崔秀珍(女)、路志亮(女)、史云亭(女)、王腾波(女)、阎佑西(女)、李平(女)先后担任鄜县妇女救国会主任。1940年2月,鄜县民主政权建立后,鄜县妇女救国会先后在9个区(大申号区、城关区、牛武区、交道区、永平区、太乐区、大义区、张村驿区、直罗区)组建了区妇救会。在抗日战争时期,鄜县妇救会组织发动妇女学文化、反封建,走出家门,劳动生产,翻身解放,参军参战,涌现出高毓海(化名黎峰〉、郎秀英等一批女红军、女八路、女英雄。同时,还涌现出杨秀兰、赵润丑、曹白女等一批女劳动模范。广大妇女在种植棉花、纺线织布、缝制军衣、赶做军鞋、碾米送粮、支援前线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四)鄜县工人救国会
1937年10月,鄜县工会改称鄜县工人救国会。边海成、延金玉先后任鄜县工人救国会主席。各区也相继成立了区工人救国会。1943年“精兵简政”时,区工会干部充实到生产第一线。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鄜县工人救国会改称为鄜县工会。
(五)鄜县农民联合会
1940年2月,鄜县正式隶属陕甘宁边区政府后,在乡以下设立行政村,并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了农民联合会。这样,农会与村级政权相分离,成为单纯的群众组织。1948年10月至1949年3月,结合土地改革,对农会进行了恢复与整顿,全县189个行政村农会,有会员370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