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章 推进体制创新为核心的协同创新

第一节 推动管理创新

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和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学研有机融合,形成具有陕西特色和优势的创新驱动发展格局。到2020年,企业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形成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提高到1.5%,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6%。

系统推进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以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和统筹科技资源改革为主攻方向,以资本为纽带、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开展管理、模式、体制、机制等全面创新改革先行先试,力争在军民深度融合、科技成果转化、金融创新、人才培养和激励、开放创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构筑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发平台,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和优势产业集群,打造国家军民深度融合创新示范区和“一带一路”创新中心。

健全创新服务体系。推进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发挥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平台作用,促进创新资源加速聚集。完善创新评价和考核制度,加大技术创新在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中的比重,推广“延长模式”。推动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设立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构建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实施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健全和落实职务发明、专利许可等制度,加强侵权查处。

激发创新活力。推广西安光机所、西北有色院创新模式,加快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打造一批院所引领型的创新产业集群和孵化基地。完善工研院运行体制,建立面向市场、科研团队负责的现代企业制度。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激活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鼓励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改革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办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转让收益归属研发团队比例。

专栏1 管理创新工程

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以特色产业基地(园区)为平台,推进军民产业融合发展、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创新、军民资源开放共享、军民科技成果加速转化;构建科技资源配置新格局、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创新主体新动力,建设国家军民深度融合创新示范区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一带一路”创新中心。

西安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采取“核心区 +托管区”发展模式,试点通过技术服务、产业链协同、异地孵化、飞地经济、模式输出、园区联盟等方式,全面深化示范区与省内其他开发区的联动发展机制,形成关中区域创新示范带。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按照“省部共建、区校联建”模式,依托西安交通大学加快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立多种形式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开创优质教育、高端科研、产业承载、创新创业新模式。

西安光机所、西北有色院模式推广。推广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4+1”模式、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科研、中试、产业三位一体”模式,选择一批研发、生产经营活动为主的转制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和股权激励等试点。

第二节 加强科技创新

强化知识创新。优化调整学科设置,加强管理、信息与通信、材料、航空、航天等重点学科建设,提升化学工程与技术、石油与天然气、纺织与食品科学、中医学等与陕西特色优势产业紧密相关的学科水平,建设一批基础研究品牌学科和精品专业。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及重点龙头企业,创建国家实验室,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加大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围绕可能产生颠覆性突破的重点领域进行战略布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增强技术创新。依托国家重大技术创新工程,组织实施省级重大科技专项。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建100个产业技术联盟,推进技术集成与产业融合。加强技术创新合作与交流,吸引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和创新型企业来陕设立研发机构,鼓励省内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国内外机构建立科技合作机制。

专栏2 科技创新平台工程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点建设第四军医大学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支撑相关科学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提高相关产业核心技术水平。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建设完善无人机系统、陶瓷基复合材料、视觉信息处理与应用等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提升相关产业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在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重点优势领域,建设一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

企业技术中心。依托大型龙头骨干企业,在能源化工、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领域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目标,采用市场化方式加快工研院与企业的联合融合,深入推进工研院企业化运作,推动企业重大技术需求升级,把工研院建成成果孵化、技术开发、融资担保的公共开放平台。

第三节 强化产业创新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拓展产业链,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互动,实现技术链、资金链、服务链融合发展。聚焦产业发展重大技术需求,采取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军民融合、成果分享新模式,形成若干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组织实施一批产业创新重大专项,在智能制造、半导体集成电路、民用客机/货机、无人机、增材制造、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及应用、北斗导航系统及应用、DMTO(煤制烯烃)、生物育种、土壤污染防治等领域取得突破及示范应用,超前部署石墨烯、量子通信、第五代移动通信、自旋磁存储等前沿技术研究,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强中试基地建设,提高技术产业化能力。

专栏3 产业创新工程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工程。组织实施高性能集成电路、新型平板显示、半导体激光器、物联网和云计算、生物医药、生物育种、航空装备、卫星应用、节能环保装备及产品、新能源集成应用、新能源汽车等重大产业创新工程,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技术协同创新。

能源化工产业创新工程。加快实施DMTO三代技术、煤炭中低温热解、煤油共炼、煤提取煤焦油与制合成气一体化、超大型流化床气化、煤制芳烃、丙烷脱氢、百万吨级精对苯二甲酸、陆相页岩气经济规模勘探开发、油气田低渗储层压裂改造、高参数低排放燃煤发电、生态矿山和智能化矿井等重大技术研发和推广。

先进装备制造业创新工程。推动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装备、输变电设备、数控机床透平装置等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

传统产业创新工程。在有色冶金、建筑材料、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领域,推广应用循环经济技术、高固气比水泥悬浮预热分解技术、食品精深加工技术等关键技术。

现代农业创新工程。依托杨凌示范区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科教优势,大力推广“大荔模式”、“平利模式”,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