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反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思想,对于正确地制定和贯彻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具有决定性意义。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局面。1930年5月,毛泽东发表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思想路线”这一科学概念。他在1937年七八月间发表了《实践论》和《矛盾论》,从哲学的高度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科学地论述了无产阶级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奠定了我们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论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这个思想时,第一次使用了“实事求是”这个概念,指出“共产党员应该是实事求是的模范”, “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任务”。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第一次对“实事求是”的含义做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提升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赋予它以科学的含义。这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提出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恢复和重新确立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实际相结合,从而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的历史进程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亲身经历了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胜利和背离“实事求是”的挫折,对这一思想路线有着比常人更为深切的体会。他重新出来工作的时候,自然成为恢复和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代表。他率先批判“两个凡是”,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支持和领导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发表两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即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所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和1992年春视察南方发表的重要谈话。他不仅首先恢复了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且还根据新形势下的新情况,突出强调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这样,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就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根本思想武器,正本清源,拨乱反正,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并在多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特别强调“与时俱进”。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他同时强调:“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这些科学论断,又一次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并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不断走向新境界注入了强大动力。
胡锦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基础上,特别强调“求真务实”。他指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他说,越是形势好,越是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高,越要坚持求真务实,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要坚持好的工作作风。胡锦涛强调,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是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这一崭新表述,进一步深化了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