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发展进程与成果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科学发展观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又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问题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共同关注,发展问题也随之成为世界各国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理论研究经历了一个由片面到全面、由幼稚到成熟的不断完善过程。当代发展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所形成的发展观,其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经济增长的发展观,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经济增长加社会变革的发展观,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合理的可持续的发展观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以人为中心加社会综合发展的发展观。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关注的是发展问题。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不发展就没有出路,不发展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初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是硬道理”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基础是发展着的实践,新的实践又需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不仅提出了客观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新发展的现实的可能。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2006年3月,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时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要逐步消灭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使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的思想。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目的就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根据当时的国际环境和中国国情,参照苏联的建设经验,确立了发展战略目标,即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迅速转变为富强的工业国,并把重工业作为建设的重点,同时兼顾轻工业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形成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自力更生为主,依靠外援为辅,快速实现工业化的发展观,提出“将我国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程度的伟大的国家”。1956年,毛泽东又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着眼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出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初步探索了符合我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同年党的八大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1956年和1964年,毛泽东和周恩来又提出了工业、农业、科学文化、国防“四个现代化”的思想。

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人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要加快发展,必须实行改革;加快发展,必须对外开放;加快发展,必须两手抓、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解决发展战略、发展道路、发展目标等问题。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他多次强调,社会主义不仅要实现经济繁荣,而且要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要控制人口,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把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培养“四有新人”,作为我国现阶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直接任务。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强调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明确提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重大战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江泽民科学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他多次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全面进步、全面发展的社会,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既面临着历史性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科学发展观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

进入21世纪后,我国面临的仍将是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发展、但不利因素也可能增多的环境。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快发展,就要把中国的发展放在世界的大局中来思考,发挥比较优势,把握有利条件,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努力取得发展的主动权。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当代最新的发展理念,顺应了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发展取得了历史上无与伦比、国际上为之称道的巨大成就,深刻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经济面貌。在前进道路上,我们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同时也有过值得总结的教训。我国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些是在中国发展现阶段难以完全避免的,有些则是由于发展观的偏差所导致或者加剧的。强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认真总结和汲取以往经济建设经验和教训得出的重要结论。

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发展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地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又到总体小康的两个历史性跨越,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但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新世纪头20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我国迈向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一个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和人全面发展的系统集成的目标体系。我们的发展目标更加全面,发展任务更加艰巨。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更加重视以人为本,重视统筹协调和全面发展。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基本模式,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正确道路,是指导我们认识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推进发展的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也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理论。

(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全面发展是党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思想观点,是发展理论上的创新发展。这一论断的提出有个过程。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鲜明地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把人的全面发展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更加明确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维护公民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坚持以人为本,与党提出的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二,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无论是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无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

第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一切决策,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密依靠群众,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是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想前提和工作基础;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具体体现和最终目的。

第四,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既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20世纪中期以来,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问题经过了一个不断探索、完善、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所形成的全面发展思想,表明全面发展是我们党的一贯精神。毛泽东早在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就已明确把新政治、新经济和新文化视为新中国的同等重要的三大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人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随着社会主义改造高潮的到来和胜利,中国应“由过去的革命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在经济建设上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建设社会主义,原来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政治上要扩大人民民主,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要重视人的发展。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和探索的原创性,毛泽东的发展观仍不够成熟、不够全面、不够系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我党的伟大历史性转变,开创了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坚持从当代中国国情和我国所处的时代特征出发,既继承了毛泽东的发展观,又纠正了毛泽东在发展上的错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总结我国现代化的成功与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成功地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新道路。1979年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段话是他对中国社会发展目标的概括,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全面性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党的十三大在党的基本路线中,明确规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三位一体的目标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现代化的认识。

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人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全面发展的一些基本思想。江泽民在社会全面发展方面的主要创新是:提出了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进步的社会,要通过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把这些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三大目标内容;提出了“政治文明”,使它成为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对应的概念,包含在我国的文明内涵中。他还强调,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21世纪初提出和阐述了以全面发展为重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使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正常健康地运行;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深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和现实途径。坚持“五个统筹”,必须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各构成要素的良性互动,在统筹兼顾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更好地统筹协调,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党的一条重要经验和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总结苏联社会主义畸形发展的教训,论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时,发表了《论十大关系》。文中提出把统筹兼顾作为处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法。1957年2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指出:“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毛泽东同志统筹兼顾思想的核心是强调要从全国人民的利益大局出发,兼顾到人民方方面面的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服务。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提出了统筹兼顾思想。江泽民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若干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基本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胡锦涛在2003年“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制定和实施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各项方针政策,都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依据,都要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

今天,我们党在把握全局、统筹兼顾、协调发展问题上的理论和实践都有了新的重大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党面对的社会利益主体更多、领域更广、利益关系也更复杂,因而对统筹兼顾的要求也更高更全面。五个统筹的战略方针正是妥善处理当前各方面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所必需的。

第三,科学发展观主张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在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已经危及或可能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以往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带来的人口的过度增长、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以及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等问题的一种反思,是一种新的追求人、社会与自然、资源的持久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20世纪70年代,人们在经济增长、城市化、人口、资源等所形成的环境压力下,对“增长=发展”的模式进行了批评反思。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出版了一部引起很大轰动的环境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作者描绘了一幅由于农药污染所带来的可怕景象,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关于发展观念的争论。1972年在瑞典召开了有114个国家代表参加的人类环境大会。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它标志着人类已经开始正视发展中的环境问题。1980年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出版了《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生存资源保护》一书,该书第一次明确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并把可持续发展概括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如今,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更是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什么时候坚持可持续发展,发展的效果就比较好,发展的代价就小,反之,就会出现曲折,甚至付出沉重的代价。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自然规律;既要讲究经济社会效益,又要讲究生态环境效益。要抓紧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同时要着眼未来发展,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切实为人民群众创造源源不断的、日益改善的生产生活条件,以利于中华民族和人类的长远发展。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准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不断增强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能力,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政府和市场等各种关系。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时代进步的要求,体现了实践发展的需要,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必将不断开出绚丽的创新之花,结出丰硕的理论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