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峰之观:基于环境的企业发展战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2 蒸汽时代

体力时代的生产力受到人的体能的约束。要使生产力发展跨越体能的限制加快发展,必须解决好生产中可持续的能量供给问题。人类很早就学会了用柴薪烧火做饭取暖,懂得了用木炭小规模冶炼金属和生产兵器。中国煤炭资源丰富,在中国煤炭很早就已经成为一种重要产品[2]。但是,由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缺乏大规模的市场需求,企业创新发展动能不足,社会文化教育落后,科技水平低下,煤炭未能最早在中国成为大规模应用的工业能源。

13世纪后,英国人逐渐以煤炭代替柴薪。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地理大发现[3],加快了市场全球化。18世纪中期,依靠海权强盛起来的英国将商品越来越多地销往海外殖民地市场,原有手工工场的生产严重供不应求。1764年,英国的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织机。1785年,卡特奈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形成较大规模的作坊生产能力。为解决水力纺织机只能靠近水源地季节性进行生产的问题,在1765—1790年间,瓦特坚持不断地改良纽科门蒸汽机。他创造性地完成一系列发明,如分离式冷凝器、平行运动连杆机构、双向进气汽缸等,使蒸汽机的效率提高到原来纽科门机的3倍以上,最终发明出了具有广泛用途的蒸汽机。蒸汽机持续地将煤炭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推动众多纺织机械等机器设备快速运转,使得煤炭代替体力和水力成为生产过程中稳定的大规模能量来源,形成了纺织品的大规模生产能力。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有效提高了水上运输能力。1814年,英国人斯蒂文森发明火车,大大提高了陆上运输能力。蒸汽机作为动力源,从纺织业开始,逐渐广泛应用于采矿、冶金、食品制造和交通运输等各行各业。人类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到1830年,英国整个棉纺工业已基本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到以蒸汽机为动力源的机器大工业的革命性转变。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前,英国的各主要产业均已实现机器大生产,完成了工业近代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伦敦也随之成为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继而,工业革命的先进技术被美、法、德、俄等国广泛吸收和采用,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欧美相继发生。蒸汽时代形成的机器大工业生产,促进了商业和运输业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大规模商品生产既需要解决好本钱和销路问题,也需要解决好生产制造能力问题。进入蒸汽时代的企业,有了相对于体力时代而言“无穷无尽”的能量,使企业的大规模扩张有了能源供应和生产技术保障。由于体力时代商品匮乏且质量相对低下,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先进产品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整体上不缺市场。地理大发现后的大规模殖民扩张,使欧美列强企业的市场边界迅速扩大,又为其产品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因此,企业发展的关键是要解决好资本来源问题。

与体力时代企业主要依靠家庭或家族小资本即可运营不同,蒸汽时代的机器大生产需要社会大资本来匹配。瓦特改良发明蒸汽机的过程中,就不但用光了自己的钱,还先后导致了两个积极支持者濒临破产。这就要求企业和社会建立起能够动员千家万户参股投资的制度,以融合社会上的小资本形成工业企业的大资本。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法人制度如是应运而生。

从资本角度看,股份公司的企业法人制度有三个基本特点。

一是股权开放。与独资企业股权封闭不同,工业大生产企业需要更多投资人一起来为公司形成资本,并分享投资收益。有限公司的股东可以增加到几十个,股份公司的股东可以增加到成千上万个。

二是企业法人制度。视公司为法律上的“人”,作为市场上独立于股东的民事行为主体,以其全部法人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股东则仅以投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企业法人制度支持公司独立发展,分散了股东投资风险,使没有大公司运营能力的人也能通过向企业部分出资而投资获利。

三是资本流转。股东投资公司后,会因多种原因需要将股权变现。如果变现困难,其投资积极性就会降低。因此,应建立新老股东自由交易流转股权的制度和市场。

有了这三条,投资人就能实现“投得进、退得出,成则增值分利,败时责任有限”。其结果是社会资本踊跃参与投资,蒸汽时代工业大生产的资本需求得到有力保证。第一次工业革命先后在欧美顺利完成,鼓励和保障私人投资利益的资本主义制度体系也逐渐成为主流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制度。

生产规模扩大的公司对资源、市场、劳动力产生新的强烈需求,引发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各企业在内部尽力扩大规模、提高技术、降低成本,对外则不断抢占资源、争夺市场,为此甚至不惜发动战争。由于大企业生产对于国家政治经济的巨大影响,政府也被卷入其中。政府或者赋予企业特权,或者给予各种支持,使企业竞争力转变为国家竞争力。欧洲多国的东印度公司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4]。在工业革命过程中,资本在投资运动中不断增值,资本主义在促进社会财富大幅增长的同时,造成了世间贫富差异的两极分化。国家之间、民族之间、阶级之间、家庭之间,都完全被分层分化了。在国际上,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欧美国家成为国际政治经济的列强,对亚、非、拉美大力推行殖民地半殖民地政策,发动区域和世界大战,瓜分世界市场和资源。欧美列强国家的大企业逐渐成为拥有先进技术和世界市场的跨国公司,成为列强国家向世界不竭抽取利益的抽水机。在各国国内,拥有资本的资产阶级掌握了各种投资机会,凭借马太效应使资本规模越做越大,并逐渐影响或掌握了政策制定权和利益分配权,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其阶级利益,最终形成了一富九穷的社会格局。

与体力时代股东与企业不分不同,蒸汽时代的社会结构是“企业+雇佣”形式。在企业内部的生产关系主要是资本家对劳动力的雇佣关系。获得自由的奴隶、失地的农民和向往城市生活的人们成为资本家雇佣的对象。那时社会上资本的稀缺远远超过劳动力的稀缺程度,企业中资本相对于劳动始终处于支配地位。资本作为企业利益载体吸收生产经营中创造的一切价值增值,资本家仅在接近劳动力再生产成本的水平上支付工人薪资,剥夺了工人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因此,劳资关系极不平等,阶级斗争非常激烈,社会发展很不稳定,企业组织水平不高,管理上仍充满体力时代的暴力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