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是新时代中国对外战略的两个总目标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84]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论述,体现了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反映了大多数国家的普遍期待,占据了人类道义的制高点,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的使命,必将引领未来国际关系的发展方向。新型国际关系理念既对中国的外交实践和国际秩序观进行了理论阐述,又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进行重大创新,为当今国际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理念、开辟了新愿景。
新型国际关系是中国对和平发展道路的坚持,也是中国对塑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期望。在新型国际关系理念的指导下,中国将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85]
第一节 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符合时代发展趋势
时代特征是外交政策制定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认识世界发展大势,跟上时代潮流,是一个极为重要并且常做常新的课题。他在深入分析世界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四个不会改变”:世界多极化向前推进的态势不会改变、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会改变、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会改变、国际体系变革的方向不会改变。[86]正是在上述判断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一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客观要求
中国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顺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历史趋势的重要体现。经济全球化在冷战结束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深化,区域与双边合作水平不断提高,国家之间的社会经济关联超越传统的政治军事关系,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国际社会由此成为彼此相连的命运共同体。
就中国而言,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参与全球分工体系,对外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已经成为这一轮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重大受益者。但是,中国服务业的开放程度仍旧偏低,对外投资水平也较低,国内经济活动的法规与国际尚未完全接轨。因此,中国必须通过开放型发展战略的升级,建立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中国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国际合作关系。而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恰好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特征和中国新阶段对外开放战略的共同要求。
二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自然延伸
世界历史展现的大国轮替的战争图景,使得崛起国与霸权国通过战争冲突实现权力更替成为西方政治家和战略家根深蒂固的观念。西方观察家往往以零和博弈的观点看待中国的崛起,认为中国的发展必然要以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为代价,并断言中国会陷进“崛起国与霸权国必然冲突”的历史怪圈。但是,在复合相互依存的经济全球化时代,中美两国的国家利益变得无法彻底剥离。在核武器时代,核战争无利可图,对人类对地球而言都是一个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因此,中国只有抛弃历史上争夺势力范围的殖民主义模式、霸权战争模式和军事联盟集团对抗模式才能够真正实现崛起。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选择了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有赖于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中国是现行国际秩序的受益者,并不主张对现行秩序进行推倒重来,而是采取渐进的方式参与和塑造国际秩序变革。中国的发展成就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因此也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继续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中国选择全方位的对外经济合作,扩大发展空间和国际影响力的和平发展道路,而不希望与美国争夺世界霸主地位而中断自己的崛起之路。唯有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才能够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国际空间,保证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示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历史惯性和战略抉择。
三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体现
中华文明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了历史思想资源。一方面,新型国际关系是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因为中华文明自古坚持和平观念,主张通过“协和万邦”来处理国家关系。即便在军事战略观念中,也是将战争视为防御手段,反复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柔武”(尽量规避战争)。用和而不同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不仅有利于我们善待友邦,也有利于国际社会化解矛盾。另一方面,中华文明鼓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秉持“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的道德情怀,将“推己及人”视为与他人交往的首要原则,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人,最终实现共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实践和改革开放经验为新型国际关系理念提供了现实土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团结支持广大亚非拉国家开展反帝反殖反霸斗争,壮大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中国反复对外庄严宣告,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抓住总体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和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有利条件,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与世界各国开展友好往来与互利合作,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影响力和制度性话语权不断提升,成功走出了一条和平发展道路。
四 应对国际秩序挑战的现实选择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国际秩序进入了一个深度调整期。美国和西欧国家受到金融危机的重创,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有抬头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引起的经济不平等和文化冲突不断加剧,西方发达国家正在经历复杂的国内经济社会转型,对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国际经济秩序的支持开始下降,许多国家甚至担心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会破坏战后形成的国际经济秩序。西方发达国家面临的国内外困境正在侵蚀自由国际主义的共识,破坏自由开放的多边经济体系。因此,国际社会亟须加强国际协调,采取集体行动应对国际秩序变革面临的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也暴露出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治理体制存在诸多不足。源于美国并蔓延至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国际社会对更大范围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国际金融救助、资本跨国流动管理、国际金融监管、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需求增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WTO)和七国集团(G7)为代表的国际治理机构,既不具有足够的有效性也不具备足够的合法性来协调各国采取强有力的集体行动。当全球经济治理的政治基础日益弱化之时,如何从以美国霸权为基础的国际治理体系,转向更广泛参与的治理体系,成为国际经济体系面临的重大挑战。此外,国际体系依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不断兴起的新问题日益对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构成挑战。地缘政治风险不断累积,地区热点问题不断升温,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上升,国家之间亟须通过加强协作,维持繁荣稳定的态势。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提出的国际秩序变革方案。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各国要改变单边、单干甚至霸道的行为方式,通过合作达到共赢,营造一个有利于和平发展的稳定环境,建立一个相互包容、共同获益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第二节 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
新型国际关系理念既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凝练总结,又是中国呼吁国际社会共建国际秩序的方向,具有非常深刻的理论和思想内涵。新型国际关系包括政治上结伴不结盟、经济上包容发展、安全上合作共享、文化上交流互鉴四方面的内涵,涵盖了中国对外交往的方方面面,为新时期中国处理对外关系指明了方向。
一 政治上结伴不结盟
中国努力通过建立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筑和平发展的战略环境。中国不仅要努力通过有效的对外沟通和实际行动,消除世界对中国的误解和偏见,化解各种“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还要构建伙伴关系网络,促进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为此,中国坚持不结盟政策,认为军事同盟关系具有排他性,以针对第三方为目标,而且可能要以牺牲弱势参与者的个体利益作为维护整体关系的手段。在2014年11月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以“争取世界各国对中国梦的理解和支持”,使他们认识到中国梦是“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87]
伙伴关系是国家间基于共同利益,通过共同行动,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建立的一种独立自主的国际合作关系。中国建立的伙伴关系具有平等性、包容性、和平性、建设性和非意识形态性等特征。平等性主要表现为伙伴国之间是平等自愿、相互尊重的关系。包容性主要指没有排他性,其双边行为不针对第三方。和平性是指伙伴关系不以军事对抗手段解决伙伴之间的和外部的安全问题。建设性是指伙伴关系中的双方致力于发展共同利益,以对话协商的方式弥合矛盾冲突。非意识形态性是指伙伴关系超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异同,最大限度地谋求共同利益,正所谓“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88]
近年来,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秉持平等、包容和共赢的理念,已同90多个国家和区域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基本建成了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这些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按合作程度由浅到深可以被大致分为伙伴关系、友好伙伴关系、合作伙伴关系、全面(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战略伙伴关系、全面(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六个层次。其中“伙伴关系”大多是一般说法,并无明确的文件确认;“友好伙伴关系”表明虽然关系良好,但合作不多;“合作伙伴关系”如无特殊修饰,大多指经济合作;“战略伙伴关系”则是双方在重大问题上有共同交集,“关系重要、领域高端”;而“全面”“全方位”则是指合作的“领域多、范围广”,代表着更加密切的双边关系。[89]
针对伙伴关系对于中国外交实践的指导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有深刻的阐述。2017年1月19日,他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中国率先把建立伙伴关系确定为国家间交往的指导原则,同90多个国家和区域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中国将进一步联结遍布全球的‘朋友圈’。中国将努力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中国将继续坚持正确义利观,深化同发展中国家务实合作,实现同呼吸、共命运、齐发展。中国将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同周边国家深化互利合作,秉持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同非洲国家共谋发展,推动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实现新发展。”[90]针对伙伴关系对于世界各国的重要意义,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9月3日召开的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表示,“伙伴精神是二十国集团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选择”,其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各国应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91]
二 经济上包容发展
合作共赢包含有相互获益的意涵,实质是一种“包容性发展”(inclusive development),即一国的发展应当惠及世界,其他各国均能够从中分享到福利进步的机会。这种包容性要求各国树立起利益共同体意识,在共同发展中寻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提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实现各国经济社会协同进步,解决发展不平衡带来的问题,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共同繁荣”。[92]中国号召各国将自身发展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并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便车”和“顺风车”,实现共同发展。对于中国而言,包容性发展原则可以贯彻到中国的海外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和发展合作等活动中,通过带动别国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来共同分享发展成果。
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是推动包容性发展的前提。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为亚洲和世界经济企稳复苏发挥了关键作用。中国坚定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致力于打造开放型经济,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构建开放包容的自由贸易网络,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和贸易发展。另外,中国还积极建立以南南合作为基础的国际发展合作框架,为世界发展承担中国的国际责任。
坚定不移地实施对外开放战略是推动包容性发展的途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中国已经意识到,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体制是适应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的必然要求,是应对全球规则竞争日趋激烈的迫切需要,是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和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就此指出,中国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新变化、深刻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9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构建对外开放新体制的总体要求,即“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赢并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94]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强调,“中国人民将继续扩大开放、加强合作,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95]
外交工作要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战略谋划、开辟道路和保驾护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将外交工作和对外开放战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当前,中国正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优化对外经贸关系布局,积极参与国际经济金融合作,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制重构,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为此,中国要积极开展经济外交,通过坚持多边贸易体制的主渠道作用、建立高标准的贸易投资协定网络和积极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体制改革,拓展国际经济合作新空间。
三 安全上合作共享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安全相互关联、彼此影响。任何国家很难通过一己之力谋求自身安全,或者将自身的安全凌驾在别国的不安全之上。在国际安全领域,中国要努力营造一个共建共享的安全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各国应该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树立合作应对安全挑战的意识,以合作谋安全、谋稳定,以安全促和平、促发展,努力为各国人民创造持久的安全稳定环境。”[96]贯彻共享安全原则,需要继续发展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维和与安全保障作用,同时积极致力于维护地区稳定,推动打造地区安全对话合作平台。此外,合作共赢还体现为不通过冲突的方式挑战现有秩序,其实质是通过共享安全原则进一步维护战后国际秩序。
中国一直秉持共享安全的原则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中国的安全政策强调统筹保障每个国家各个领域的安全,并通过对话合作和发展与安全并重的方式实现持久安全。中国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领土争端,并通过区域经济合作和安全治理的互动,营造和平稳定与共同发展相融合的地区安全局势。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并始终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国家间争端,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各种热点问题的处理,坚持以不干涉内政和政治方式,推动朝核、伊核等热点问题的和平解决。
中国还积极开展反恐、维护网络安全、抗击传染病等国际合作,并积极参与联合国的国际维和与安全保障机制。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庄严宣布,中国将加入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决定为此率先组建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并建设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此外,中国决定设立为期10年、总额10亿美元的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部分用于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最新的联合国会费与维和摊款数据显示,2016—2018年,中国将承担10.29%的维和摊款,数额仅次于美国。同时,中国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兵力最多的国家。中国迄今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军事人员、警察和民事官员3万余人次,目前有3000多人在10个任务区执行任务。
四 文化上交流互鉴
中国要努力推动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的和谐发展。习近平主席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的演讲中向世界阐明了关于不同文明之间进行交流互鉴的看法和主张。他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9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赖于世界和平发展与文明和谐共进。“文明冲突论”和“文明优越论”导致不同文明的摩擦与对抗,影响国际秩序的稳定和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我们要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互鉴准则,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纽带。不同的文明通过交流,能够求同存异、建立互信和共识,有利于建立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世界。不同文明通过建立平等、包容的文明对话模式,能够营造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和平友好的国际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们希望通过文明交流、平等教育、普及科学,消除隔阂、偏见、仇视,撒播和平理念的种子。”[98]不同文明通过互鉴,能够推动各国人民增进友谊、丰富精神生活以及促进文明的创新发展。文明交流互鉴,强调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同时把世界的多样性和各国的差异性转化为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与繁荣。[99]最终,“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100]。
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与中国的外交实践结合起来。首先,中国承认各种文明的多样性,尊重不同国家发展模式和社会制度的多样性。中国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尊重其他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中国在坚持“和而不同”前提下与其他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破解了不同文明和制度的国家和谐相处的国际关系难题。其次,中国坚持文明平等和文明和谐原则,以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取代西方强国“国强必霸”的老路。中国以文明交流互鉴取代文明对抗冲突,推动不同民族、文化、宗教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求同存异、和谐共处。为此,中国已同美、俄、英、法、欧盟、印尼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建立了人文交流机制。[101]最后,文明交流互鉴成为促进中国同他国相互了解,促进各领域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纽带。文明交流可以深入人心,增信释疑,有利于提升中国对于其他国家的吸引力,促进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随着文明交流的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将为中国塑造于我有利的国际环境提供文化软实力支撑。
第三节 新型国际关系的外交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框架出发,主动运筹全局,积极主动引领新型国际关系的发展方向,开创了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中国要努力推动与各大国关系的协调发展、巩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深化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102]
一 以合作共赢原则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大国是影响世界和平稳定的关键力量,构建健康稳定的大国关系框架,能够为国内改革发展创造稳定的外部环境,推动国际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关系,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103]由此,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成为中国外交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
首先,新型大国关系为中美关系的发展提供行动指南,开启了中美和谐相处、良性竞争、合作共赢的新境界。自习近平担任中国国家领导人以来,中美通过开启“庄园会晤”“瀛台夜话”“白宫秋叙”“海湖庄园会”“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中美陆军首次机制性对话”等交流合作机制,不断推动中美关系牢牢抓住共同利益,有效管理矛盾分歧,促进中美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取得进展和突破。
早在2012年2月访问美国时,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就第一次提出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概念,并做出四点具体论述:第一是要坦诚相待,持续增进中美相互理解和战略信任,加强战略交流,避免误读误判;第二是要相互尊重,切实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处理好涉及对方核心利益的问题;第三是要与时俱进,努力深化中美合作互利共赢的格局,推进中美经贸合作;第四是要加强协作,不断加强在国际事务和全球性问题上的协调合作,在朝核、伊核、气候变化等问题上共迎挑战、共担责任,良性互动。[104]他还强调提出:“双方应有充分信心、持久恒心,始终抓住共同利益这一主线,携手走出一条大国之间和谐相处、良性竞争、合作共赢的新型道路。”[105]新型大国关系这一概念随后成为中国处理大国关系的标准用语,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写道:“我们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关系,拓展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106]
几年来,中国不断丰富和充实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努力推动两国就共同建立一个“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双边关系达成共识。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与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庄园会晤”时,强调“中美应该也可以走出一条不同于历史上大国冲突对抗的新路”,双方同意“共同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相互尊重,合作共赢,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应当共同做好世界稳定的“压舱石”和世界和平的“助推器”。[107]杨洁篪国务委员还进一步向国际社会传达了习近平主席对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内涵的三点精练概括,即“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108]“不冲突、不对抗”就是要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并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不冲突、不对抗”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必要前提。“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相互尊重”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合作共赢”就是要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合作共赢”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必由之路。
2014年11月,在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并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双方领导人再次就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进行了沟通。习近平主席提出两点建议:第一,保持经常性密切沟通的目的“不是就事论事”,而是“要就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坦诚深入交流”,在加深信任的基础上做到相互尊重、避免误判;第二,不能将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目标“停留在概念上”,同时“也不能满足于早期收获”,要以“积水成渊、积土成山”的精神,不断向前推进。[109]此次会谈最终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效果,有力地推动了中美朝着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方向迈进。但是,由于美国一些人继续用“有色眼镜”看待中国,将中国看作威胁,并总是试图改变中国的政治体制,这使得中美关系仍然经常出现“逆风”和“杂音”。[110]
2015年9月22—28日,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在西雅图,习近平主席指出构建双方“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双方要少一些隔阂与猜忌,坚持以事实为依据,“防止三人成虎,也不疑邻盗斧”,避免大国间人为制造“修昔底德陷阱”。[111]在与奥巴马总统会面后,双方就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达成部分共识,即美国支持中国的稳定与改革,而中方也尊重美国在亚太的传统影响和现实利益,欢迎美方在地区事务中继续发挥积极、建设性的作用。[112]正是由于习近平主席的亲自推动和中国政府的不懈努力,落实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进程才不至于中断和倒退,中美双边关系才能积极、健康、稳定地发展,继续造福两国人民。
2016年6月6日,在奥巴马政府步入尾声之际,习近平主席出席了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会开幕式。他再次回顾了双方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努力,指出过去三年来的合作不仅给中美双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有力促进了亚太地区及世界和平、稳定、发展;不仅符合中美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各国人民普遍愿望。习近平主席再次代表中国政府郑重承诺:“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应该坚持这个大方向,毫不动摇为之努力。”[113]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框架下,两国在加强高层沟通和交往、增进战略互信、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促进人文交往、加强在国际地区热点及全球性问题上的合作等重点方向达成了重要的共识和合作成果,并且通过一系列具体外交行动,推进了中美双边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惠及了两国人民。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成为中国大国外交的重要领域,为中国破解守成大国与崛起大国的历史困局,维护大国关系稳定和世界的和平发展指明了方向。
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础,其核心特征是:中俄既不相互制衡,也不建立一个针对第三国的同盟,而是以相互补充的方式加强双边合作和国际协调。中俄两国均把对方作为本国外交优先方向,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相互尊重并坚定支持对方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建立起高度政治互信。同时,双方都把对方发展视为本国发展的机遇,致力于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中俄建立了完备的高层交往机制、加强各个领域和层次的互利互惠经济合作、密切开展人文交流以及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和配合,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多次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就中俄关系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高度一致。双方一致提出推动中俄不断扩大和深化务实合作,把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向更高水平。中俄在密切高层交往,巩固政治和战略互信、开展边境地区合作、深入推进两国发展战略对接和“一带一路”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加强国际战略协作,推动国际热点问题政治解决、促进全球治理与国际秩序向公正合理方向变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成为中国处理与西方国家或发达国家关系的典范,是建构新型大国关系的成功经验。中欧分属两种不同的文明,分别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联合体,也是世界市场中两个重要经济体。
中欧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和最具活力的经贸关系,使得中欧合作远超双边范畴,成为具有全球意义的大国开放合作的典范。2014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中,提出“共同努力建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座桥梁,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14]。具体而言,就是“我们要建设和平稳定之桥,把中欧两大力量连接起来。我们要建设增长繁荣之桥,把中欧两大市场连接起来。我们要建设改革进步之桥,把中欧两大改革进程连接起来。我们要建设文明共荣之桥,把中欧两大文明连接起来”[115]。
中欧密切的高层政治沟通和高效务实的经贸合作为双方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打下了基础。中国还注重保持同欧洲各国关系竞相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以此促进中欧关系的整体发展。中欧双方尊重彼此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加强在改革等方面对话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把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理念贯穿中欧合作始终。[116]在具体合作方面,中欧正积极落实《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开展在中欧、亚欧、全球三个层面的合作,稳步推进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落地生根,寻找新的合作空间和增长点。中国也更需要通过发展中欧关系来拓展国际关系的战略空间并构建更加平衡、合理、公正的国际秩序。同时,中欧还积极探讨把中欧合作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结合起来,以构建亚欧大市场为目标,让亚欧两大洲人员、企业、资金、技术活起来、火起来,使中国和欧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双引擎。[117]
二 以“亲诚惠容”理念塑造周边环境
中国始终将周边置于外交全局的首要位置,因为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型国际关系理念的指导下,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成熟完备和立体化的周边外交政策体系。概括起来讲,就是以“亲诚惠容”为重要理念,以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为基本方针,以推进睦邻、安邻、富邻为核心政策,以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为有力保障,以实现亚太各国和平共处、互利共赢、共建伙伴关系乃至打造亚太命运共同体为长远目标。[118]
2013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集中阐释了他对推进周边外交工作的总体看法和最新方针。他首次提出要在周边外交中“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其中“亲”是指要“坚持睦邻友好,守望相助,多走动、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增强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诚”是指“要诚心诚意对待周边国家,争取更多朋友和伙伴”;“惠”是指“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把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让周边国家得益于中国发展,使中国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容”则是指要“倡导包容的思想,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积极的态度促进地区合作”。[119]
在“亲诚惠容”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关于“周边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提出要“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2014年1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要切实抓好周边外交工作,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120]。在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他进一步阐述了建立周边和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呼吁周边国家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坚持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坚持不同文明的兼容并蓄、交流互鉴,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与“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共同成为中国周边外交的指导原则。
加强高层往来,为推动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打下政治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同周边国家“讲平等、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121]以共同维护和平安宁、深入对接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安全合作、不断巩固人缘相亲等方式深化合作、共谋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相继访问了韩国、蒙古国、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东盟和中亚各国,这些国家的领导人也陆续来访。频密的高层互访有力提升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伙伴关系,推动了各领域的双多边务实合作,巩固了稳定祥和的周边环境。
大力推动领土主权问题的和平解决,为推动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打下安全基础。中国始终坚持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的基础上,坚持通过平等协商谈判,以和平的方式妥善处理同周边国家存在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争议。中国已同14个邻国中的12个彻底解决了陆地边界问题。同印度已建立探讨解决边界争端的特别机制,同不丹的边界谈判进展顺利,并主动与东盟国家探讨建立双边防务热线等危机管控措施,与日本重启海空联络机制磋商。[122]另外,中国已经同8个周边国家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正在商谈签署中国—东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安全合作,为推动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打下制度基础。在双边层面,中国同27个国家建立防务安全磋商对话机制,并率先与东盟国家举行中国—东盟防长会晤。在多边层面,中国积极通过上海合作组织、东盟地区论坛、东盟防长扩大会议、亚信峰会等多边防务合作渠道,推动形成兼顾各方关切、促进地区和平的地区安全治理架构。中国还为重启朝鲜半岛核问题六方会谈、斡旋阿富汗的国内和平进程、缅甸国内的民族和解积极创造条件。
保持亚太地区经济强劲、平衡、可持续发展,为推动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打下经济基础。中国努力通过推动亚太区域合作和一体化进程,促进地区内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进一步发展,打造亚太地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中国积极通过APEC、上海合作组织、“10+1”“10+3”、中日韩、东亚峰会等各种合作机制协调并进,构建更加开放包容、互利互补的亚太区域合作网络。[123]同时,中国还倡议周边国家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通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国家开发机构、丝路基金、商业银行、私募基金、投资银行等多层次的发展融资机制,为亚太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提供融资支持,推动亚太各国在经贸、投资、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三 以正确义利观夯实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基础
保持与发展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既是中国外交的传统,也是中国追求国家利益和实现外交道义有机统一的落脚点。中国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将南北关系当作事关世界和平稳定的全局性问题对待,大力推动南南合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发展中国家外交,强调“无论发展到哪一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这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础,过去、现在、将来都不会改变”[124]。
中国高度重视中非关系。中国和非洲历来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是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非关系,上任后的首次出访就选择了非洲,并在访问过程中提出了“真实亲诚”的对非政策理念。他在解释什么是“真实亲诚”时表示:“对待非洲朋友,我们讲一个‘真’字;开展对非合作,我们讲一个‘实’字;加强中非友好,我们讲一个‘亲’字;解决合作中的问题,我们讲一个‘诚’字。”[125]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中非双方同意将中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提出以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明上交流互鉴、安全上守望相助、国际事务中团结协作为这一伙伴关系的“五大支柱”。[126]
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始终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加强同非洲国家团结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重要基石,这一点不会因为中国自身发展和国际地位提升而变化。中国在对非合作中秉持正确义利观,注重授人以渔,帮助非方筑巢引凤,提升非洲国家自我发展能力,惠及非洲各国人民,真正实现互利共赢,共圆发展振兴之梦。”[127]正是在正确义利观的指导下,中非双方推出了包括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金融、绿色发展、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减贫惠民、公共卫生、人文、和平和安全等内容的“十大合作计划”,推动中非合作进入全面升级的新高度。另外,中国还承诺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当中将继续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坚定支持增加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在国际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承诺中国在联合国的一票永远属于发展中国家。[128]
展望中非关系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满怀信心地表示:“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会一如既往做非洲和平稳定、繁荣发展、联合自强、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支持者和促进者。中非合作是全方位合作。中国重视同所有非洲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无论大小、强弱、贫富。不管是资源富集国还是资源贫瘠国,中国都平等相待,积极开展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129]
拉美是中国开展对外交往的重要方向,中拉关系是南南合作快速发展的新篇章。中国同拉美主要国家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拉整体合作处于稳步推进当中。2014年7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时又提出构建政治上真诚互信、经贸上合作共赢、人文上互学互鉴、国际事务中密切协作、整体合作和双边关系相互促进的中拉关系“五位一体”新格局,以积极推动中拉合作提质升级,实现双方更高水平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努力构建中拉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130]2015年1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宣布中拉一致决定建立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正式启动中国—拉共体论坛,以推动中拉整体合作的发展。[131]
目前,中拉双方已推出“1+3+6”合作新框架,促进双边全方位合作的发展。“1”是“一个规划”,即以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制定《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规划(2015—2019)》;“3”是“三大引擎”,即以贸易、投资、金融合作为动力,推动中拉务实合作全面发展,力争实现10年内中拉贸易规模达到5000亿美元,中国对拉美投资存量达到2500亿美元,推动扩大双边贸易本币结算和本币互换;“6”是“六大领域”,即以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制造业、科技创新、信息技术为合作重点,推进中拉产业对接。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一直保持着传统友好合作关系,在政治、经贸、科技、文教、军事、卫生、体育、新闻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中国始终从战略高度看待中阿关系,巩固和深化中阿友好合作。中国同8个阿拉伯国家建有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战略伙伴关系或战略合作关系,同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建立中海战略对话机制。阿拉伯国家已成为中国第一大原油供应方和第七大贸易伙伴。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为中阿合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即促进文明互鉴、尊重道路选择、坚持合作共赢、倡导对话和平。[132]2016年1月13日,正值中阿开启外交关系60周年之际,中国政府公布了《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
该文件在回顾和总结中阿关系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阐述发展中阿关系指导原则,规划中阿互利合作蓝图,重申致力于中东和平稳定的政治意愿,推动中阿关系迈向更高水平。文件中特别提到,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决定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构建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突破口的“1+2+3”合作格局。[133]
第四节 本章小结
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自然延伸,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体现,是应对国际秩序挑战的现实需要。新型国际关系的实质是聚焦合作、管控分歧。它包括政治上结伴不结盟、经济上包容发展、安全上合作共享和文化上交流互鉴四方面内容。中国构建的伙伴关系网络无疑是对冷战时期以结盟和对抗为核心的国家间关系的否定,是一种新型的国际关系。
在实践中,中国以合作共赢原则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以“亲诚惠容”理念塑造周边环境,以正确义利观夯实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基础。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持续平稳发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高水平运行,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推进,中国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协作不断增强,中非、中拉和中阿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更加充实,这些都为中国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注脚。通过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建设,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好朋友、好伙伴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