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富春山居图
富阳归来,再读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对他在文人画上的地位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就形神兼备这一点来看,他的作品可谓达到了文人画的巅峰。
宋代文人士大夫的作品,侧重所描绘对象的象征意义,题材多为梅、兰、竹、菊、山水、树石等,笔墨上追求纵放的墨味,以“墨戏”自娱。而元代的文人画,尤其是黄公望的作品,有一种更接近客观对象的能“与造化争神奇”的表现形式,其写实性大大增强了。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便是最突出的例子。它像“米氏云山”一样给人一种“印象”,但这种印象较之更逼真,给人一种实实在在的亲切感。究其原因,是由于在造形上,它较五代两宋更前进了一大步。
苏轼提出的自然中“无常形而有常理”的结论被元人真正运用于绘画实践。苏轼所指的“常形”是那些被“庸工”们程式化了的,代表着一定意义的形象符号。这些“形”由于长期辗转因袭,已丧失了其原有的真实性,与自然有了巨大的差距,因此,文人画所倡导的“不求形似”未必是不尊重客观自然的真实。通过对富阳的考察,发现其山正如画中山,黄公望巧妙地抓住了它的特点,从而避免了千篇一律、“千山一面”的符号化。同时,画中山与当地的山又不能一一对应,这说明作者没有去刻意照搬自然,而是对其总体态势特征进行了提炼。
《富春山居图》中一些山头的“点苔”,表示的是山坡上的草石,但却没有一一刻画,而只是几“点”带过,可谓“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皆宜远观”“用笔甚草草”。分析这些点苔的轻重、位置,可以发现其每一笔,都处于一个结构上的关键位置,在结构上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种“逸笔草草”而又宜于远观的画法,显示了画家对实感的有意识的把握。他既是对二米作画之“不取细意”的传统的发扬,也是对苏轼弃“常形”求“常理”的理论在实践中的升华。
对“常理”的追求,使其画面不仅具有真实感,而且富于形式美,且不论整体布局的虚实疏密,墨色浓淡变化,单从坡间丛树的描绘上,便可窥见一斑。有一组林木延山势而下,前后错落,分为几丛,每丛之间的距离恰成黄金比,很有节奏,而每丛之中的几株又等距并排,又恰似乐谱中的音符,排列极富韵律。这其中韵律,想必绝非对自然刻舟求剑、处处求证的结果,而是对照自然中、艺术中形式美的“常理”的提炼。
为什么文人画发展到黄公望这里会出现如此“形神”并举的作品呢?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两个。
宋代的文人画家,多为士大夫,其山水是“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的“卧游”的“第二自然”,是用来排遣仕途公务中的“尘嚣缰锁”的。因而,他们往往“有道而无艺”。元代的文人则不同。他们多为“南人”,社会地位最低,入仕机会少,大多隐逸山林,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山水画创作之中,积累了丰富的技巧。黄公望隐居山林,结庐筲箕泉,也正是因为仕进无门,又无法从宗教中寻求到真正解脱人生烦恼的途径,最终沉浸于艺术创作之中。元代文人画的先驱赵孟瞓提出了“画贵有古意”,突出强调了笔法、章法等绘画形式因素及其超现实的写意功能。黄公望便是继承了这一精神,以董、巨为基础,对前人的传统潜心研究,集其大成,从而大大提高了自身的技法水平与艺术修养。这是原因之一。
其二,作者将自己融于自然之中,在真山真水的秀色中“搜抉其意蕴,洗发其精神”。文字记载黄子久对自然的体验时说他:“终日只在荒山乱石丛木深筱中坐,意态匆匆,人莫测其所为。又居泖中通海处,看激流轰浪,风雨骤至,虽水怪悲诧,亦不顾。”映证于他的画,可见其沉湎于自然,不是乞灵而发玄想,而是为了求得更深入更真实的感受。黄公望取“古意”,但并未盲从董巨、二米,而是坚持通过自己的体验,“用古而以己意化之”。王原祁曾经指出:“董巨全体浑沦,元气磅礴,令人莫于端倪。元季四家,俱私淑之。……子久则不脱不粘,用而不用,不用而用……”子久之所以能达到这种境界,全是依仗了他对自然的仔细观察与静心揣摩。
精良的技法,加上对自然的深入体验,是元代文人画家将文人画推至“形神兼备”的高度的源泉。
黄公望,作为元代文人画家的代表,用其精湛的笔墨和对富春山的切身体验与深厚情感创作了《富春山居图》,创造了那处真实“可居”之境。当我们驻足山下,无不惊叹:“这岂不正是大痴[1]的画中之景吗?”而当我们展开画册,富春山那世外桃源般的秀色又浮现于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