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杰克·伦敦(Jack London,1876—1916),美国作家、记者、社会活动家,商业期刊小说的先行者之一,以其文学创作赢得了享誉世界的盛名,积累了可观的个人财富。杰克·伦敦的文学作品有评论者认为是文明的头脑与原始强力的完美结合,是科学进化论的喉舌,代表了人类的朝气和勇敢气质。他在文学史上素有“美国的高尔基”之称。他的小说在20世纪初给美国文坛带来了一股雄健、锋利而又清新的风气,使创作和生活、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密切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文学发展的进程。
杰克·伦敦在离异家庭中长大,从卖过报,辍学做过童工,在工厂打过工。17岁时随捕海豹船做过水手,经过朝鲜。日本沿海,最远至西伯利亚去狩猎海豹。他在美国淘过金,做过采访日俄战争的战地记者。早年生活的困苦经历和丰富的人生履历为他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人生感悟和文学创作素材。杰克·伦敦没有受过完整系统的高等教育,主要靠自学,涉猎了大量的政治、人类学和哲学、文学、历史乃至生物学等领域的著作,奠定了他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思想观念基础。作为一个勤奋、多产的作家,杰克·伦敦坚持每天写作,在不到二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共写出了19部中长篇小说、150篇短篇小说和故事,三个剧本以及大量的报告文学、随笔和论文,共出版了50部书籍,总字数达900多万。杰克·伦敦万年因婚姻的不幸、家产的变故,以及身体健康方面的原因,在40岁时便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海狼》出版于1904年,是一部感情色彩强烈、人物心理活动描述细腻、航海活动描写生动、生活场景较为单一的文学作品。故事梗概如下:某个星期一的早上,文化学者、文学评论家汉弗莱·范·魏登搭乘“马丁内斯”号渡轮返回旧金山,途中遭遇海上大雾,渡轮不幸与它船相撞沉没。他被途经此地的一条捕海豹的三桅帆船“幽灵”号救起,船长拉森人送外号“海狼”,是一个身材魁梧、有着原始人蛮力的航海老手。他出生卑微,12岁时就做商船上的舱房小厮,14岁做船上侍仆,16岁做二等水手,17岁做一等水手;然后又当水手舱领班,最后自己拥有了一条三桅猎海豹帆船,是一个颇具传奇性的人物。海狼拉森强扣下汉弗莱强迫他充当穿上的舱房小厮,使他过着与书斋舒适生活迥异的海上苦难生活。海狼拉森笃信“强权即是真理,软弱就是错误”的人生教条,完全凭暴力主宰船上水手和和猎手的命运,终于激起手下人的强烈反抗。一天夜里,几个水手联手将海狼拉森和船上的大副抛进了大海。大副命丧大海,海狼拉森却奇迹般地返回船上,并对牵涉其中的水手进行了致命的报复。台风期间,一艘由美国开往日本的邮轮遇险,“幽灵”号救起了落难的美国女作家莫德·布鲁丝特及同艇的其他海员。汉弗莱和莫德为未谋面的文学界同道中人,在进一步交往中汉弗莱对莫德暗生情愫,而海狼拉森也对莫德心怀不轨。一天深夜,海狼拉森企图性侵莫德时,头痛病突然发作,躺在床上无法动弹,汉弗莱和莫德乘机乘坐小艇逃离了“幽灵”号。两星期后,他们却又在勉力岛上不期而遇,而此时海狼拉森已病入膏肓,所有的水手和猎手也都另谋生路。但海狼拉森本性难改,依然想方设法欲使三人同归于尽。汉弗莱和莫德最终制服了海狼拉森,修复了帆船,并在大海上被美国政府的一只缉私快艇救起,有情人终成眷属。
杰克·伦敦声称,他创作《海狼》的主旨在于“攻击尼采和他的超人哲学”,这就使小说的某些章节充满了哲学思辨的色彩。在小说塑造的人物中,汉弗莱、莫德本身就是文化思想界的精英人物,而海狼拉森尽管是个野蛮残忍的极端利己主义者,却天资过人,自学了哲学、文学、天文地理、自然科学乃至文法知识。以海狼拉森为一方,以汉弗莱、莫德为另一方,双方在哲学层面展开了激烈的交锋,涉及生命的存在价值、今生与来世、生命的短暂与永恒、理想与道德、理性与感性、善与恶、利己与利他、弱肉与强食、灵魂与肉体等基本观念。这些思辨观念一方面可以激发读者的深层次思考,得到人生的某些启迪;但另一方面亦使读者读来有概念化之感。另外,从小说给人的总体观感来看,杰克·伦敦本人受尼采哲学的影响过深,即使在有意识地采取批判态度时,他的观念与尼采哲学仍然有着割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小说中海狼拉森这一人物着墨浓重,他的观念、言论、行动、形象,无不给人以刺激性的印象。杰克·伦敦在描述海狼拉森时,其笔触摇摆于欣赏与厌恶的两极,这既反映出人物自身的两面性与复杂性,亦反射出杰克·伦敦在哲学层面的矛盾心态。相比较之下,其对立面人物言行的描述则显得比较乏力。另外,出于作者的自身经历(不乏夸耀的成分),其对帆船航海的技术性描写细致且冗长,对当代读者而言,不免会有些许的陌生感和乏味感。
总而言之,《海狼》的出版进一步提升了杰克·伦敦的声誉。尽管文学批评界对该小说的意义有各种不同的解读,但它所表现出的思想性和艺术风格使美国文学界的面目为之一新。
译者 2017年11月
于武汉大学珞珈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