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故事4:信仰的时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蛮族的胜利(325—476)

备受威胁的边境

罗马帝国包括100个国家,边界1万英里,它的任何一片领土随时都可能遭到未开化而贪图帝国财富的民族的入侵,而波斯只不过是这漫长边境线上的一个民族。波斯人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他们的势力日渐强大,不久后他们几乎重新征服了大流士一世(Darius I)在1000年前所占有的土地。在波斯之西是阿拉伯人,大多数是身无分文的游牧流浪者;最有见地的政治家也绝料不到这个阴郁的游牧民族终有一天会占据半个罗马帝国以及整个波斯。罗马帝国在非洲诸省份的南边是衣索匹亚人、利比亚人、柏柏尔人、努米底亚人及摩尔人(Moors),他们颇不耐烦地等待着罗马帝国防务或士气的崩溃。西班牙由险峻山岭和海洋包围,似乎将永远为罗马帝国所有。没有人预料到它在4世纪时会为日耳曼人所有,而于8世纪时又为穆斯林占据。高卢这时超过意大利,以属罗马帝国为荣,秩序安定、富有,拉丁诗歌及散文均臻繁荣;但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高卢均须抵抗人口繁殖迅速的条顿人(Teutons),而罗马帝国只能派出少数部队保卫属下的不列颠免受来自西方和北方的苏格兰人和皮克特人(Picts)的侵略,防止来自东方或南方的斯堪的纳维亚和撒克逊海盗的侵扰。挪威海岸是一连串的海盗巢穴,那里的人民觉得打仗不像耕种那样劳苦,并且认为不论为填饱肚皮还是打发闲暇,抢劫外国海岸乃是一项高贵的工作。瑞典南部及其岛屿曾是哥特人的早期住地,他们可能就是维斯图拉河(Vistula)地区的土著;总之他们如西哥特人一样向南扩展直至多瑙河,并且像东哥特人一样定居于德涅斯特(Dniester)河与顿河之间。在欧洲的心脏地带——由维斯图拉河、多瑙河和莱茵河等环绕的地区——蠢动着未来改变欧洲版图及现有国家名称的许多种族:图林根人、勃艮第人、盎格鲁——撒克逊人、朱特人、弗里西亚人、格庇德人、夸迪人、汪达尔人、阿勒曼尼人、苏维人、伦巴底人、法兰克人。面对这些种族浪潮,罗马帝国仅在不列颠建立防卫线,但也只不过是在边境的道路或河流偶尔设有堡垒和警卫队。帝国之外较高的生育率,及帝国内部较高的生活水准,使罗马帝国成为其他种族移民或入侵的对象。

也许我们应该改变将日耳曼诸族视为野蛮人的传统看法。当然,希腊人和罗马人称他们为“野蛮人”(barbari),那绝不是恭维。“Barbari”可能与梵文“varvara”一词有某种联系,后者意为“鲁莽无知之人”;“Berber”一词也有这种意味。五个世纪之间,日耳曼经由战争及贸易而影响了罗马文明,这自然会有所反映。到4世纪时,日耳曼人早已采用了文字,并已建立一个植根于稳定法律的政府。如果将墨洛温王朝(Merovingian)的法兰克人排除在外,则他们的性道德是高于罗马人和希腊人的。在这方面,我们的首要权威仍是道德主义的塔西佗;但同时参考博尼费斯主教的一封信(约756年):“在古代的撒克逊,如果一位未出嫁的处女,或是一位有夫之妇犯了通奸罪,人们便令她自尽,然后以火焚其尸体,并将奸夫吊其墓上;或者将她的衣服剥去直抵腰部,由妇女鞭打她,以刀刺她,直到结束其生命。”这真是维持道德规范的一种极端方法。虽然他们缺乏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应有的礼貌和文雅,但他们的勇气、好客及诚实常令罗马人惭愧。他们生性残忍,但是在这一点上还未超过罗马人;他们对罗马法律准许施刑于自由人以强取口供或证言,可能会感到震惊。他们个人主义的程度几近混乱,而罗马人这时则已经变得友善、和平。他们的高层人士显露出对文学和艺术的爱好,斯特利考、里西梅尔和其他日耳曼人,完全融入了罗马的文化生活中,对他们所写的拉丁文,圣徒叙马库斯曾表示颇为欣赏。一般而言,入侵的各族——尤其是哥特人——几乎文明得足以欣赏程度更高的罗马文明,并且还能设法吸取这种文明而非破坏它。有两个世纪之久,他们所要求的,只不过是获准进入罗马帝国,并利用其荒废的土地。他们也积极参与帝国的防务。如果我们继续称4世纪和5世纪的日耳曼各族为野蛮人的话,那是习惯使然。

在多瑙河及阿尔卑斯山以南,人口日益膨胀的各族,已经由和平的移民或皇室的邀请,而进入了帝国境内。奥古斯都首创令野蛮人定居帝国境内的政策,以充实生殖力不强也不尚武的罗马人所留下的空旷土地及兵源缺乏的军团;奥勒留、奥勒利安(Aurelian)和普罗布斯(Probus)也都采取这一办法。4世纪末,巴尔干半岛及高卢东部居民大都为日耳曼人。罗马帝国军队也是如此,许多政治和军事上的高职均在条顿人手中。罗马帝国曾经一度使这些人罗马化,而移入帝国的民族,已经使罗马人野蛮化了,罗马人开始效法野蛮人的样子穿毛皮衣,头发留得长长的;有些人甚至穿起长裤,这使皇帝愤怒并下令禁止。

入侵的主流来自遥远的蒙古平原。属于突雷尼人(Turanian)一支的匈奴,于3世纪占领了巴尔喀什湖及咸海以北地区。根据约丹尼斯(Jordanes)的说法,他们的主要武器是他们的相貌:


由于面貌的可怖,使得那些在战事上不见得比他们逊色的人大为恐惧。由于其黝黑面貌的可怕,敌人一见便在恐怖中逃窜,他们并有……奇形怪状的头,眼睛像针孔。小孩一诞生,就以残酷无比的方式对待他们。他们以剑划破男婴的面颊,以使他们在接受奶水的滋养之前,先学会忍受剑伤。因此小孩长大到老年时不长胡须,脸庞留着刀疤。他们身材短小,行动敏捷,善骑马,长于弓箭,肩部宽阔,脖子坚硬挺直。


战争是他们的事业,畜牧是他们的消遣。有一句谚语说:“他们的家园便是马背。”由于生存空间的紧张和东边敌人的逼迫,他们携带了箭和刀剑,仗着勇气和速度,约355年侵入俄罗斯,征服并同化了阿兰人(Alani),越过了伏尔加河(372年),攻击乌克兰境内已文明化的东哥特人。东哥特的百龄国王俄曼纳里克(Ermanaric)率军勇敢奋战,终被打败,有些人说他是自杀身死。部分东哥特人投降,并加入匈奴部队;有些则向西逃至多瑙河北岸的西哥特人土地上。一支西哥特人的军队在德涅斯特河迎战匈奴,结果大败;西哥特人部分残余民众,请求多瑙河地区的罗马帝国当局准许他们渡河,在摩西亚(Moesia)和色雷斯两地定居。罗马皇帝瓦林斯说准许他们定居的条件是放下武器,并以年轻人为人质。西哥特人终于渡河,却遭到帝国官员及军队的抢劫;少女及男孩被迫成为好色的罗马人的奴隶;但是这批新移民,经过一再的贿赂后,终于获准保有武器。罗马人以高昂的价格售给他们食物,饥饿的哥特人以10磅的银子或一名奴隶换一块肉或一条面包,最后哥特人被迫将子女卖为奴隶以避免饿死。当他们有叛变之迹象时,罗马帝国的将军邀请其首领弗里提格恩(Fritigern)参加宴会,企图借机加害。弗里提格恩幸得逃走,并鼓动走投无路的哥特人发动战争。他们抢劫、放火、杀人,直到整个色雷斯变成废墟。瓦林斯皇帝急急从东方赶到,率着一支由为罗马效劳的野蛮人组成的劣等军队,在阿德里安堡(Hadrianople)平原会战哥特人(378年)。根据历史学家阿米阿努斯的说法,这场战役是自594年前的坎尼(Cannae)之役后,罗马军队最惨重的失败。哥特人的骑兵击败了罗马的步兵,自此以后直到14世纪,骑兵的战略及战术,成为了战争艺术的主流。在这场战役中,有2/3的罗马军队被歼,瓦林斯皇帝本人也受重伤。哥特人并放火焚烧他藏身的茅屋,这位罗马帝国的皇帝及随从人员均葬身火窟。战胜的一方挥军向君士坦丁堡,但是无法突破瓦林斯的寡妇多米妮卡(Dominica)指挥部署的防御圈。已经渡过不设防的多瑙河的东哥特人和匈奴人,与西哥特人会合,恣意蹂躏从黑海至意大利边境的巴尔干半岛。

救世诸帝(364—408)

在这种危机中,罗马帝国仍然有干练的君主出现。约维安(Jovian)逝世后,军方和元老院拥戴瓦伦提尼安为帝,他是坦直而不懂希腊人的军人,令人想起另一位皇帝韦斯巴芗(Vespasian)。经元老院同意,他任命弟弟瓦林斯为东罗马帝国的奥古斯都及皇帝,而自己则负责较为危险的西帝国。他重新部署意大利和高卢的边境防务,扩整军队,加强纪律,再度将入侵的日耳曼人驱逐至莱茵河以外。他在国都米兰,发布了开明的法律,禁止杀婴,设立大学,增加医药设施,减低税额,改革币制,防止政治上的贪污,宣布信仰上及礼拜的自由。但他有他的缺陷和弱点,他对敌人非常残酷,如果我们能相信历史学家苏格拉底的话,他使重婚合法化,以便能与查斯蒂娜(Justina)结婚。他的皇后曾经大方地向他描述她的美丽,结果种下了此种不幸。然而,他逝世得太早(375年),这是罗马帝国的悲剧。他的儿子格拉提安继承西方的帝位,但仅在一两年间效法父亲的作为,随后便沉迷游乐及打猎,将政事交给出卖官职的贪官污吏。马克西姆斯将他推翻,并入侵意大利,欲取代继承格雷先的瓦伦提尼安二世(格拉提安的同父异母兄弟);但是东罗马帝国的新皇帝狄奥多西一世率军西征,打败了企图篡夺帝位的马克西姆斯,并使年轻的瓦伦提尼安二世得以稳固在米兰的帝位(388年)。

狄奥多西一世是西班牙人。他曾是西班牙、不列颠和色雷斯的名将。他曾说服战胜的哥特人参加其部队,从而使其停止对抗;他统治东方各省份时,除了宗教上的不容忍之外,可说是位贤君;半个世界都慑服于其英俊、威武、易怒、仁慈、合乎人道的立法及严格的正统神学思想。当他正在米兰过冬时,塞萨洛尼卡(Thessalonica)发生了当时常有的暴乱事件。皇帝派驻当地的总督波特里克(Botheric)将一位深受当地人爱戴的战车御夫以不道德的罪名关入狱中。当地人民要求总督将他释放,波特里克加以拒绝。结果群众击溃守卫部队,杀死总督及侍从,并将尸体剁碎,把肢解了的尸体当作胜利的象征,游街示众。这令狄奥多西一世大为震怒,他秘密下令处罚塞萨洛尼卡的所有居民。全城人民应邀到竞技场观看比赛,事先藏匿的军队突然发动攻击,屠杀了7000名男女及小孩(390年)。狄奥多西一世随后下令,想收回第一道命令,可是为时已晚。

整个罗马世界对他的野蛮报复行为感到震惊,以禁欲基督教教义治理米兰教区的主教安布罗斯写信给皇帝说,除非皇上在人民面前公开赎罪,否则他将不能再在皇帝面前主持弥撒。狄奥多西一世虽然私底下悔悟,却不能公开接受这一侮辱以使权威受损。他试图进入教堂,安布罗斯亲自挡驾。数星期的白费工夫后,狄奥多西一世终于屈服,卸去一切帝位的象征,以谦卑悔过者的身份走入教堂,请求上天宽恕他的罪(390年)。在教会与国家的战争之中,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胜利和失败。

当狄奥多西一世返回君士坦丁堡时,发现年方20岁的瓦伦提尼安二世,实在无力处理所面临的那些问题。他的左右蒙蔽他,既贪财又夺权;他的民兵首领,异教徒、法兰克人阿博加斯特(Arbogast),俨然成了高卢的土皇帝;当埃尼安二世前往维埃纳展示其作为皇帝的威严时竟然被暗杀(392年)。阿博加斯特是蛮族拥立君主的始作俑者,他拥戴一位温和而容易操控的学者为西罗马帝国的皇帝。尤金尼乌斯是基督徒,但与意大利的异教徒有很密切的关系,因此安布罗斯害怕他是另一位尤里安。狄奥多西一世再度西征以恢复正统,他带领的军队由阿兰人、伊比利亚人、哥特人、高加索人及匈奴人组成;他的将领中,有后来占领君士坦丁堡的哥特人盖纳斯,防卫罗马城的汪达尔人斯特利考以及抢劫罗马城的哥特人阿拉里克。在阿奎利亚(Aquileia)一场为时两天的战役中,阿博加斯特和尤金尼乌斯被打败了(394年),尤金尼乌斯由其手下士兵交出而被杀,阿博加斯特则自刎而死。狄奥多西一世令其11岁的儿子霍诺留为西罗马帝国皇帝,并任命其18岁的儿子阿卡狄乌斯为东罗马帝国的皇帝。随后,由于连年征伐,他积劳成疾而于米兰去世,享年50岁。他一度统一的帝国又再度分裂,以后除了查士丁尼大帝(Justinian)曾经短期统一外,帝国再也无法统一了。

狄奥多西一世的儿子们养尊处优,懦弱而优柔寡断。他们道德优良、品性不恶,但他们并非暴风雨中的掌舵者,他们很快便无法掌握政权,行政及决策诸权悉落他人之手。东罗马帝国由贪婪的鲁菲努斯(Rufinus)掌权,西罗马帝国大权则落入能干而无所顾忌的斯特利考之手。398年,斯特利考这个汪达尔人,安排其女儿玛丽亚嫁给霍诺留,自己做起了皇帝的岳父。但霍诺留是既无智慧又乏感情,他的时间耗费在喂养皇宫中的家禽上,结果玛丽亚在做了10年的妻子之后死去,死时仍然是个处女。

狄奥多西一世利用哥特人从事征战,并每年付给他们年费,终使他们和平相处。但他的继位者拒绝付给哥特人此种补助,斯特利考还解散了哥特人部队,无所事事的战士们渴望钱财和冒险,他们的首领阿拉里克不论在外交或战争上,手腕均胜过罗马人。他问他手下的人:为什么健壮自负的哥特人必须屈身做软弱的罗马人或希腊人的佣人,而不利用自己的勇气和双手去从垂死的罗马帝国夺取一块属于自己的国土呢?就在狄奥多西一世去世后一年间,阿拉里克率领了住在色雷斯的几乎全部哥特人侵入希腊,毫无阻挡地通过温泉关,沿途屠杀所有役龄男子,奴隶妇女,洗劫伯罗奔尼撒半岛,毁坏位于埃莱夫西斯的神庙,雅典在将几乎全部钱财奉上之后才幸免于难(396年)。斯特利考曾驰往援救,可是为时已晚。他设法诱使哥特人陷入无可防守的境地,但是由于非洲发生了叛乱,不得不赶回西方,最后只能与他们议和。阿拉里克与阿卡狄乌斯订立盟约,哥特人获准定居于伊庇鲁斯(Epirus)。此后四年间,罗马帝国与之相安无事。

这些年间,昔兰尼的叙内西乌斯(Synesius),这个半是基督教主教、半是异教哲学家的人,在君士坦丁堡的阿卡狄乌斯宫廷,清晰有力地说明了希腊和罗马所面临的抉择。如果罗马帝国的公民继续逃避兵役,并且将国防信托给招募自威胁帝国的那些民族的军队的话,则罗马帝国将何以生存下去呢?他因此提议放弃奢华和安适的生活,征召帝国的人民服兵役,为自己的国土及自由而奋斗;他呼吁阿卡狄乌斯和霍诺留起而袭击帝国境内粗野无礼的蛮族,将其赶回黑海、多瑙河及莱茵河以外的他们原来的家园。宫廷上下称赞叙内西乌斯的演说非常精辟,然后又开始宴饮作乐。在这同时,阿拉里克却强迫伊庇鲁斯的兵器制造者,为其哥特军队打造足够的矛、盾、刀剑、头盔等。

401年,他率军进犯意大利,沿途抢劫。数以千计的难民涌入米兰和拉韦纳,然后又逃至罗马城;农民都在有城墙的市镇避难,而富有人家则携带一切财物,奔往科西嘉、撒丁及西西里等岛。斯特利考将各省份的守卫部队全部调走以组成一支大军,抵挡哥特人的浪潮。402年复活节早晨,他率军突击在波伦提亚的哥特军队,当时后者正暂停抢劫在做祷告。这次战役并没有确切的结果,阿拉里克是撤退了,但是很不幸地,却是撤往没有防卫的罗马城;后来霍诺留给了他很大一笔钱财,才劝服他离开意大利。

这位胆小的皇帝,当阿拉里克接近米兰时便想将首都迁往高卢,现在他又想找一个更安全的地方,结果认为拉纳那是理想地点,因为它周围的沼泽和礁湖,使其难以经陆路被攻占,而沙洲也使来自海上的攻击艰难无比。但是当蛮族的拉达盖苏斯(Radagaisus)率领着约20万的阿兰、夸迪、东哥特及汪达尔人等越过阿尔卑斯山,攻击日渐繁荣的佛罗伦萨城时,其新都仍像旧都一样危在旦夕。斯特利考再度发挥他的将才,以少胜多击败了这批蛮族,并将拉达盖苏斯绑缚给霍诺留。意大利再度可以休憩了,而由贵族、公主、主教、阉人、家禽及将军们组成的皇宫,又恢复了往日的奢侈,贪污盛行,充满风流韵事。

皇帝的掌玺官奥林匹乌斯(Olympius)既嫉妒又不信任斯特利考;他尤其厌恶这位大将军那么明显地再三为阿拉里克留下生路,认为他们两人都是日耳曼人,因此相当默契。他反对斯特利考对阿拉里克行使贿赂。但是霍诺留不能下定决心将为国服务23年,屡次告捷并拯救了西罗马帝国的斯特利考解职;但是当奥林匹乌斯说服皇帝,使皇帝相信斯特利考企图以其子篡夺皇位时,这位胆小的青年终于同意将他处死。奥林匹乌斯立即派遣一队士兵执行这项命令。斯特利考的朋友本想拒绝服从皇帝的命令,但他不让他们这样做,并自刎而死(408年)。

几个月之后,阿拉里克再度侵入意大利。

意大利现状

西罗马帝国在4世纪末,重现了复苏与衰落、文艺兴盛与贫乏、政治浮华与军事凋敝的复杂景象。高卢兴盛了起来,并威胁到意大利在各个方面的领导地位。在帝国内大约7000万人口中,有2000万或更多是高卢人,而意大利人还不到600万;其余大多数是说希腊语的东方人;罗马城自从100年以后,就种族而言是一座东方城市。罗马城一度依赖东方而生存。罗马军团尽收十几个省份的产物和贵重金属,财宝充斥胜利者的官邸。这时征服停止,撤退正开始,意大利被迫依赖本身的人力及物质资源生存;但是这些资源又因为节育、饥荒、疫病、税捐、浪费及战争而大为减少。工业在这个严重寄生的半岛从未兴盛起来;其在东方及高卢的市场也已失去,帝国再也无法支撑城市人口的生活,人们只能在商店和家庭里做工以赚取施舍。同业公会由于王国之内投票机会少而无法出卖选票。国内贸易大为萧条,土匪横行;宽广的道路,虽仍较前一世纪的道路为佳,但已缺乏修缮而日见毁坏。

中产阶级曾是意大利城市生活的支柱;现在他们也因经济萧条和财政剥削而衰微。每个拥有财产的人,都得缴付日增的税额,以养活一个主要任务是收税的日见膨胀的官僚组织。有人讥刺说:“依赖公家费用生活的人,要比供给这些费用的人为多。”贪污吞噬了大部分的税收,有1000种法律专门阻止、侦查或处罚盗用政府收入或财产的罪行。许多收税官员向单纯的民众超收税额,而将多收的部分中饱私囊;如果得到报酬的话,他们会减轻富豪的税额。罗马皇帝们均努力做到诚实的收税。瓦伦提尼安一世在每一个城镇任命一位市保护官,以保护人民免受税吏狡诈的欺骗;霍诺留则减轻财政困难城镇的税额。但是如果我们信赖萨尔维安(Salvian)的说法,那么就会看到有些人越过边界,宁愿生活在那些尚未学会税收的蛮族国王的统治下。“税吏似乎较敌人更为恐怖。”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养育子女感到畏惧,人口因之大大减少。数以千计的可耕地无人耕耘。此种现象与城市中残余的财富,引致了渴望占有土地的蛮族的入侵。许多拥有土地的农民,由于无能力付税,或是无力保卫自己的家园免于侵犯或抢劫,只好将产业交给更有钱或有力量的地主,而变成其耕种者,他们将产物、劳力及时间的一部分给予地主,以换取生存保障及战时的保护。因此意大利虽然不曾经历完全的封建制度,却是率先为封建制度立下根基的国家之一。在埃及、非洲和高卢,同样的制度也在形成。

奴隶制度慢慢衰微,在一个先进的文明中,没有一样东西可以取代自由人的高低不同的工资对利润及经济的刺激作用。唯有在奴隶充足且便宜时,使用奴隶才合算。由于罗马军团不再从外面带回奴隶,奴工的代价已上涨;而政府力量已削弱,因此奴隶可以轻易逃走。此外,奴隶生病或年老时,还必须照顾他们。随着奴隶的代价上升,主人较为妥善地看待他们,以保护在他们身上的投资;但是在某种范围内,主人对他们仍握有生死大权,可以援引法律以逮捕脱逃的奴隶,并且可以随心所欲地在男女奴隶身上发泄兽欲。派拉的波利努斯(Paulinus)对年轻时的“贞洁”欣然自喜,那时“我克制欲望……从未接受一位自由女人的爱……而仅满足于家里的女奴隶所给予的性爱”。

这时,大多数富人均住在乡村别墅,以躲避城市的混乱和暴民。然而,大多数的意大利财富仍然流向罗马城。这个大都市已不是首都,难得有皇帝莅临,但它仍然是西罗马帝国社会及知识的中心。这里有意大利新贵族阶层的显贵——不是以往的世袭阶级,而是依据土地财产而定。虽然元老院已失去了一些声望和大部分的权力,元老们仍然过着豪华虚伪的生活。他们有才能担当重要的行政职位,并以私人金钱提供大众娱乐。他们的府邸充满奴仆和昂贵的家具,一张地毯的价钱相当于40万美元。叙马库斯和西多尼乌斯等人的信函,及克劳狄安的诗歌,透露了贵族生活较为美好的一面:社会及文化性的活动,对国家的忠诚服务,亲善的友情,夫妇的忠贞,亲情的温暖。

5世纪,马赛的一位教士描绘了意大利和高卢生活中较不光彩的一面。萨尔维安所写的《论神治》(On the Government of God)一书,与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City of God)和奥罗西的《对抗异教徒的历史》(History Against the Pagans)等书,都讨论同样的问题——蛮族入侵的罪恶如何与既神圣又仁慈的上帝调和。萨尔维安以为这些苦难是对罗马帝国经济剥削、政治腐败和道德堕落的公平惩罚。他明确地告诉我们,在蛮族社会中绝见不到富人对穷人如此无情的压迫;蛮族的心肠较罗马人软;只要穷人有交通工具,他们便会集聚到蛮族的国度。这位道德家又说,罗马帝国境内,不论贫富,基督徒或异教徒,同样深陷历史上难得一见的堕落深渊;通奸和酗酒都是时髦的罪恶,美德和节制成为耻笑的对象,基督之名在奉之为上帝的人们之中成为了亵渎神明的字眼。塔西佗指出,与之相对照的是日耳曼人的健康、活力及勇敢,他们对基督教的虔诚,及他们对被征服的罗马人的仁慈,他们相互的忠诚,婚前的禁欲和婚后的忠贞。一位汪达尔酋长在攻占信仰基督教的迦太基时,发现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有一所妓院,因此大感震惊;他关闭了所有妓院,并让妓女们在婚姻与被放逐之间选择。罗马世界正在衰败之中,丧失了所有的道德勇气,并将防务交给外籍佣兵。这些懦夫怎么还配生存下去?萨尔维安下结论说:罗马帝国“不是已死亡,便是奄奄一息”,即使在其奢侈和竞技的最高峰亦是如此。它笑了,也死了。

滔滔之言常难公允,虽然夸张些,但这确是一幅可怕的景象。无疑,当时正如现在,美德羞怯地低首,罪恶、不幸、权势和犯罪几乎占了全部角落。奥古斯丁出于与之相似的说教目的,也描绘了几乎同样黯淡的一幅景象:他抱怨教堂空无一人,人们都涌到剧院观赏舞女展露她们没有遮拦的美妙胴体;在公共竞技场合中仍然可以看到罪犯和俘虏被屠杀,而人们将之视为玩乐。我们是在读到叙马库斯的著作时,臆测到此种残酷行为的。他写道,他曾为一次庆典活动而花费约90万美元,而预定在竞技场中角斗的29名撒克逊斗士却在竞技开始之前互相残杀而令他受骗。在4世纪的罗马城,一年共有175个节日,有10个节日是斗士比赛,64个是马戏团表演,其余则在剧院表演。蛮族就是利用罗马人这种对模拟战争的爱好而攻击迦太基、安条克和特里尔等地,因为彼时当地人正沉醉于竞技场或马戏团的表演。404年,罗马城曾举行角斗比赛,以庆祝斯特利考在波伦提亚的一次还根本不能确定的胜利。比赛进行之际,一位东方僧侣忒勒玛科斯(Telemachus)从看台跃入竞技场,要求立即终止比赛,不想竟引起流血事件,愤怒的观众用石头将他击毙。但是霍诺留皇帝为这景象触动,下令废除斗士竞技。我们唯一的根据的是安条克的狄奥多勒所写的《教会史》(Historia Ecclesiastica),这个故事可能是捏造的。马戏竞技继续到549年,因为在与哥特人的战争中,罗马城的财富消蚀殆尽,这才被迫停止。

就文化而言,自从普林尼和塔西佗两人以来,罗马城从未经历这样繁盛的一个时期。音乐是当时的风尚,历史学家阿米阿努斯抱怨音乐取代了哲学的地位,并将“图书馆变成了坟墓”;他描写了巨大的水力风琴及像马车一样大的七弦琴。学校众多,叙马库斯说人人均有机会发展其才能。由政府支薪的教授,在“大学”里讲授文法、修辞学、文学和哲学,学生们来自西帝国各省份,而与此同时,环伺帝国的蛮族则耐心研究战法。每一文明都是野蛮之树的一颗果实,而在距离树干最远的地方掉落。

365年,一位叙利亚的希腊人,安条克的阿米阿努斯·马尔克利努斯来到了有百万人口的罗马城。他出身高贵,面貌英俊。他曾在美索不达米亚的乌尔西奇努斯(Ursicinus)手下当兵,参与了君士坦提乌斯、尤里安和约维安等人的征战;他在写作之前已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当东罗马帝国恢复和平时,他退休到了罗马城,并从事撰写自涅尔瓦(Nerva)皇帝至瓦林斯皇帝的罗马帝国历史,以完成李维和塔西佗两位历史学家未竟的伟业。他的拉丁文艰深而复杂,就如德国人写法文一样;他看塔西佗的著作太多,而说希腊语的时间太长。他是位坦诚的异教徒、尤里安的崇拜者,蔑视罗马城各主教的奢侈。即使如此,他大体上还算公正,赞扬基督教的许多方面,谴责尤里安对学术自由的限制“将永远令人难以启齿”。他在当兵时利用一切时间自学。他相信恶魔和妖术,并引用他的敌对者西塞罗的话来赞美占卜。大体而言,他是位坦白而诚实的人,对各党派和所有人都公平无私,“我写的并没有词藻的虚饰,只是完完全全忠实于事实”。他厌恶压迫、奢侈、浮华,只要发现这种现象,他便坦诚说出自己的看法。他是最后一位古典历史学家,在他之后,拉丁世界中只有编年史家,而没有历史学家。

罗马城的风尚习俗在阿米阿努斯眼中是势利而堕落的,但是马克洛比乌斯在同一城市中发现人们不但有钱,还以礼节、文化及慈善等使财富益增光彩。他是一个学者,喜爱书籍和宁静的生活。399年,他却担任罗马皇帝的使者,前往西班牙。他对西塞罗《西庇阿之梦》(Dream of Scipio)的评论成为了新柏拉图神秘主义和哲学的一个通俗范本。他的杰作《农神节》(Saturnalia)被近1500年以来几乎每位历史学家引用,这书堪称文学珍闻,作者收集了他日夜研读的各种特殊收获。他虽剽窃奥卢斯·杰利乌斯(Aulus Gellius)的著作,但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改善,也就是将他的材料变成真人之间的假对话——普拉埃特克斯塔图斯、叙马库斯、弗拉维安、塞尔维乌斯及其他人——这些人聚在一起,以美酒、佳肴及博学的谈话庆祝为期三天的农神节。一位医生迪萨里乌斯(Disarius)被问到了某些医学上的问题:简单的饮食是否胜过丰富的饮食?——为什么妇人甚少喝醉酒,而年纪大的男人则经常喝醉?——妇人天性较男人冷静或暴烈?还有对历法的讨论,长篇大论地分析诗人维吉尔使用的字汇、文法、文体、哲学及抄袭;各时代名言的收集;论佳肴和山珍海味。晚间,这些学者则喜欢谈些较轻松的话题:为什么我们害羞会脸红而恐惧则面色苍白?——为什么秃头现象始自头顶?——鸡与蛋,何者先有?在这个杂集中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崇高的文字,例如元老普拉埃特克斯塔图斯(Praetextatus)在谈到奴隶制度时说:


我对人的尊重不是依据他的地位,而是依据他的礼貌和道德。前者缘自机遇,后者来自个性……埃万耶卢斯,你要结交朋友,不但要在会堂或元老院去找,而且要求诸自己的家庭。善待你的奴隶,容许他与你交谈,有时甚至与他推心置腹,我们祖先曾去除主人的高傲和奴隶的自卑,而称前者为家长(pater familias),后者为家庭之一员(familiaris)。你的奴隶将因此更尊敬你而非惧怕你。


约394年,与上述类似的一些人,接受一位为罗马城的光辉咏唱最后诗篇的诗人加入他们的圈子。克劳狄乌斯·克劳狄安努斯(Claudius Claudianus)即克劳狄安,和阿米阿努斯一样,他们都出生于东方,以希腊语为母语;但是他一定早年便学过拉丁文,因此能写得如此流利。他在罗马停留了短暂时间后到了米兰,在斯特利考幕下找到了一个职位,成为了霍诺留皇帝的非正式桂冠诗人,还娶了位出身高贵又有钱的太太;克劳狄安胸怀野心,渴望飞黄腾达,不想死后被埋在公共墓地。他写下优美的诗篇颂扬斯特利考,而以极尽辱骂的诗歌攻击他的敌人。400年,他回到了罗马,在一首题为《执政官斯特利考》(“On the Consulate of Stilicho”)的诗中,他写下了可以与维吉尔媲美的永恒之城市的颂词:


执政官几可与众神相比,是地球上最大城市的保护者,其胸怀之广阔非肉眼可以测量,其美非任何想象力可以描绘,无人可以加以适当的赞美,它在众星拱月下立起了金黄头顶,天上七界便是模仿它的七山;它是武器和法律之母,伸张权威于全球,是司法的最早摇篮;它出身寒微,但势力及于两极,力量从一小地方延伸,而与太阳毗邻……它接纳被征服者于其怀中,像位母亲而非皇后,在一共同名字之下护卫整个人类,召集被其击败者共享其公民权,以博爱吸引了遥远的种族。靠着它的和平统治,世界成为我们的家,我们可以四处为家,寻觅地球极北,探访其曾令人畏惧的荒野,而那现在只不过是游乐;靠着它,所有人都可饮用罗讷河之水,畅饮奥龙特斯河之流。靠着它,我们成为一个民族。


满怀感激的元老院在图拉真皇帝会堂为克劳狄安立了像,尊之为“最光荣的诗人”,他的诗结合了维吉尔的美妙措辞和荷马的磅礴气势。他又写了一些获得报酬的诗词之后,即将其才华贯注于《普洛塞皮娜之劫》(The Rape of Proserpine)一书,以足以久久萦系脑际的海陆景象和令人忆起当时希腊爱情传奇的细腻手法重说故事。408年,斯特利考遭到暗杀,他的许多朋友也被逮捕和处决。其后我们就不知克劳狄安的踪迹了。

如同在雅典和亚历山大城一样,罗马有相当多的异教徒,到4世纪末,仍有700座异教庙宇矗立在那里。约维安及瓦伦提尼安一世,似乎都未关闭尤里安所开放的异教庙宇。在罗马的异教僧侣仍然(394年)在其圣院中聚会,牧神节(Lupercalia)仍以古老而半野蛮的典礼庆祝,誓言之街(Via Sacra)偶尔回响着预知被驱往神庙作为牺牲的牛的哀鸣。

其后罗马异教徒中最受尊敬的是维提乌斯·普拉埃特克斯塔图斯(Vettius Praetextatus),他是元老院中异教徒多数派领袖。人人都承认他的德行——正直、博学、爱国、美好的家庭生活,有些人将他比为老加图(old Cato)和辛辛纳图斯(Cincinnatus)。但是时至今日,他的朋友叙马库斯更为人熟知,叙马库斯的信札为那些死亡前夕尚自认为能够长生不死的沉迷的贵族社会,描绘出一个美好的景象。他的家人也似乎是长生不死的,他的祖父于330年任执政官,他的父亲于364年任治安官;他本人384年出任治安官,而于391年膺任执政官。他的儿子是司法官,孙子于446年任执政官,曾孙于485年任执政官,玄孙于522年同任执政官。他的财富无数。他在罗马附近有3座别墅,在拉丁姆(Latium)有7座,那不勒斯湾有5座,此外在意大利其他地方还有别墅,因此“他可以在意大利半岛南北旅行,而到处为家”。没有人嫉妒他的财富,因为他为人慷慨,终身读书、为国服务、毫无瑕疵的品德以及数不尽的善行。基督徒和异教徒,野蛮人和罗马人都是他忠实的友人。也许他异教徒身份的重要性超过了爱国者,他觉得他所代表和享受的文化,是与古老宗教不可分割的;他深知两者互为支柱。对古代仪典的忠实,使市民成为自罗马城先祖罗慕路斯至瓦伦提尼安不间断链条中的一环,并会逐渐爱上一千年来如此完美的一个城市和文明。市民们选择昆图斯·奥雷利乌斯·叙马库斯作为他们信奉诸神奋斗的代表并非没有道理。

380年,格拉提安皇帝受到能言善辩的安布罗斯的影响,开始热烈遵奉正统派,宣称所有其统治下的民族均应接受《尼西亚信经》,并指责遵奉其他信仰的人都是疯子。382年他下令帝国或市镇财政当局停止资助异教典礼;没收属于各庙宇和僧院的所有土地;并拆除奥古斯都于公元前29年立在罗马元老院中的胜利女神雕像,已有12代元老在这座雕像面前宣誓效忠于皇帝。元老院指定叙马库斯率领一个代表团向格拉提安说明雕像的问题,格拉提安拒绝接见代表团,并且下令将叙马库斯逐出罗马城(382年)。383年格拉提安被刺身死,满怀希望的元老院派出代表团谒见新皇。叙马库斯在瓦伦提尼安二世面前的陈情被认为是雄辩的杰作。他辩称突然禁止近1000年来维系社会治安与国家威望的宗教信仰,是不妥当的。毕竟,“每个人为寻求真理而走不同的路又有什么关系?只经由一条路,人们绝对无法了解其中的神秘”。

年轻的瓦伦提尼安二世被感动了。安布罗斯告诉我们说,当时御前会议上的基督徒都建议恢复胜利女神雕像,正奉命出使国外的安布罗斯却写了一封态度强硬的信函给皇帝,推翻了御前会议的决定。他对叙马库斯的论调一一予以有力还击。事实上,他甚至表示,如果叙马库斯的陈情获准,他便将开除皇帝的教籍。“皇上可以进入教堂,但是将不会有神职人员去接待陛下,或是陛下将会被他们禁止入内。”瓦伦提尼安终于拒绝了元老院的陈情。

393年,意大利的异教徒做了最后一次努力,冒着一切危险发动了革命。半异教徒的尤金尼乌斯皇帝,东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拒绝承认他,但西方的异教徒支持他,恢复了胜利女神雕像在元老院的地位,并扬言在打败狄奥多西之后,他们将把他的马匹关入基督教的教堂。叙马库斯的女婿尼科马库斯·弗拉维安努斯(Nicomachus Flavianus)率领一支军队前往支援尤金尼乌斯,失败后自杀身亡。狄奥多西率军进入罗马,强迫元老院下令废除各种形式的异教信仰(394年)。当阿拉里克洗劫罗马时,异教徒们认为是被他们忽视的诸神震怒,才使罗马遭受此种耻辱。信仰之争粉碎了人民的团结和士气,当侵略浪潮汹涌而至时,他们只能以相互诅咒和不同的祈祷去应对。

蛮族浪潮

斯特利考被刺杀后,奥林匹乌斯下令屠杀数以千计的斯特利考的部下,包括他的蛮族军团首领。在阿尔卑斯山外期待这个机会的阿拉里克立刻抓住这个好机会。他抱怨说,罗马人答应给予他的四千磅黄金尚未付清;为了获取这笔黄金,他将以最高贵的哥特青年作为人质,以示忠诚,而当霍诺留拒绝时,他立刻率军越过阿尔卑斯山,抢劫阿奎利亚和克雷莫纳(Cremona),并赢得了首领已被屠杀的3万名雇佣兵的支持,随即沿弗拉米尼安(Flaminian)大道冲下,直抵罗马城门(408年)。他所向披靡,只有一个僧侣指斥他是强盗,阿拉里克却宣称是上帝指挥这次入侵,而使那位僧侣莫名其妙。惊慌的元老院,正如得知汉尼拔入侵罗马时一样,临危不知应变而采取野蛮手段,怀疑斯特利考的遗孀是阿拉里克的同谋者而将她处死。结果阿拉里克切断每条通向罗马城的道路,使罗马城几乎断绝食物的供给。不久,罗马城内人民开始挨饿,男人互相残杀,女人杀死小孩,以人肉为食。罗马最后派出一个代表团去求见阿拉里克。代表团警告他说,有100万罗马人民准备抗拒到底。他置之一笑,并答道:“草愈浓密,愈容易铲除。”最后他态度有所缓和,答允在收到罗马城内所有的金银及有价值的动产之后立刻撤军。罗马城的使者便问道:“如此一来,我们还能留下什么呢?”阿拉里克不屑一顾:“你们的生命。”罗马人民选择作进一步的抵抗,但是饥饿迫使他们投降。阿拉里克共得到了5000磅黄金,3万磅银子,4000件丝袍,3000件皮衣,3000磅辣椒。

同时,无数蛮族奴隶逃离罗马主人,加入阿拉里克的军队。此时哥特族一位首领萨鲁斯(Sarus)叛离阿拉里克而投效霍诺留,并带去大批哥特族人,转而袭击蛮军主力。阿拉里克认为这是对所订和约的破坏,便再度率军围攻罗马城。一位奴隶为他打开城门,哥特人蜂拥而入,800年来这个伟大的城市首次被敌人攻占(410年)。连续三天,罗马城受尽掳掠,仅有圣彼得和圣保罗两大教堂幸免于难,而使在教堂内避难的难民逃过一劫。匈奴人及奴隶不受约束,数以百计的富人被屠杀,妇女遭奸淫和杀戮;横卧街道各处的尸体根本无力埋葬。数以千计的人被俘,霍诺留的妹妹加拉·普拉西狄亚也是其中之一。金银被抢劫一空,艺术品被融化以取得其中的贵金属;许多奴隶认为这些财富及美丽的艺术品剥削他们的劳动、耗尽他们的血汗,而将许多雕刻及瓷器恣意毁坏。阿拉里克后来整顿了军纪,并率军南行征服西西里岛。但是就在同年,他患上热病,死在科森扎(Cosenza)。奴隶们将布森托(Busento)河的河水引走,为阿拉里克凿出一个安全而宽广的墓穴,河水最后又被引回原来的河道。为了掩盖坟墓的所在,凡是参与这项工程的奴隶均被杀死。

阿拉里克的内弟阿道夫(Adolf)被拥戴为王。他答应从意大利撤军,但是条件为将普拉西狄亚送给他为妻,同时他手下的西哥特人,作为罗马的盟友必须得到高卢南部,包括纳博讷(Narbonne)、图卢兹(Toulouse)及波尔多(Bordeaux)等地,以成为他们的自治王国。霍诺留拒绝了这门婚事,普拉西狄亚却同意嫁给阿道夫。这位哥特酋长宣称,他并不想摧毁罗马帝国,而是在保存和强化它。他率军退出意大利,并且巧妙地运用外交手腕和武力建立了西哥特人的高卢王国,首都设于图卢兹(414年),但它理论上仍是罗马帝国的一部分。一年之后他被刺杀。深爱着他的普拉西狄亚愿意终身守寡,但是霍诺留将她赐给一位将军君士坦提乌斯(Constantius)。在君士坦提乌斯(421年)及霍诺留(423年)相继去世后,普拉西狄亚拥立其子瓦伦提尼安三世即位并摄政,其后25年一直统治着西罗马帝国,才干不让须眉。

在塔西佗的时代,汪达尔便是人数众多而强大的民族,占领着今普鲁士的中部及东部地区。到了君士坦丁大帝时他们已经南移至匈牙利。他们的军队被西哥特人大败之后,残余的汪达尔人要求准予他们越过多瑙河而进入帝国境内。君士坦丁大帝同意了,此后七十年间,他们便在潘诺尼亚(Pannonia)繁衍起来。阿拉里克的胜利激起了他们的想象力;阿尔卑斯山外的罗马军团回撤保卫意大利,富庶的西罗马帝国防备空虚令人垂涎欲滴。406年,大批汪达尔人、阿兰人等蜂拥越过莱茵河洗劫高卢。他们抢掠美因茨城,屠杀了许多居民。他们又往北抵达比利时,洗劫特里尔城。他们筑桥渡过默兹河及埃纳河,抢劫兰斯、亚眠、阿拉斯及图尔奈等城,几乎直抵英伦海峡。随后他们南下,越过塞纳河及卢瓦尔河,到达亚奎丹(Aquitaine),在各个城市中,他们疯狂地发泄怒气,仅有图卢兹因为该地主教埃克苏珀里乌斯(Exuperius)率兵英勇抵抗而幸免于难。他们在比利牛斯山稍作停留,随后又挥军东行,洗劫纳博讷。高卢从未遭到过如此彻底的蹂躏。

409年,他们率领10万人进入西班牙,西班牙的遭遇正如高卢及东罗马帝国一样。罗马帝国的统治带来了繁重的课税,也带来了有秩序的行政,财富集中于广大的地产上,居民沦为奴隶、农奴、贫穷的自由人;但是仅仅因为安定和法治,西班牙当时已成为罗马帝国中最富庶的省份,而梅里达、卡塔赫纳、科尔多瓦、塞维利亚及塔拉戈纳等城也是罗马帝国中最富庶和最有文化的城市。但是这个看似安全的半岛也终被汪达尔及阿兰等族入侵。此后两年间,从比利牛斯山到直布罗陀海峡均遭他们抢劫,他们甚至将征服之手伸向非洲海岸。霍诺留由于不能以罗马帝国本身的力量保卫罗马帝国,遂贿赂高卢西南地区的西哥特族为帝国夺回西班牙;他们的首领瓦利亚(Wallia)通过有计划的征战完成了任务(420年);苏维汇族退到西班牙西北部,汪达尔人则往南进入安达卢西亚(Andalusia)。瓦利亚将西班牙交回罗马帝国,使得不讲信用的罗马帝国外交使者蒙羞。

汪达尔人仍然渴望着征服和获取粮食,于是越境进入非洲(429年)。如果我们可以相信普罗克匹乌斯和约丹尼斯两人的话,那么他们是受罗马帝国非洲总督博尼费斯的邀请而来的,因为卡尼法斯希望得到他们的协助,以对付他的敌手埃提乌斯,也就是斯特利考的继承者。这个故事似乎令人难以置信。总之,这位汪达尔国王非常干练,策划出这项计划的该撒里克是颇为自负的奴隶私生子,跛脚但健壮,自律甚严,勇敢善战,脾气暴躁,对敌残酷,但是对谈判和战争颇具天分。抵达非洲以后,他手下的8万名汪达尔及阿兰战士、妇女和小孩,立即与久已痛恨罗马帝国统治的野蛮摩尔人结合在一起;同时,受到正统基督徒迫害的多纳图派(Donatist)教徒这时也欢迎他们的到来。在罗马帝国属下的北非大约800万人口中,卡尼法斯仅能召集极少数的人协助他组建一支小型的正规军;他被该撒里克的优势人马击溃后,便逃至希波(Hippo),年迈的圣奥古斯丁激励当地人民英勇抵抗。这个城市连续14个月遭受围攻(430—431年),然后该撒里克撤军去迎战另一支罗马帝国的军队,并且大败之,结果瓦伦提尼安的使节签署一项和约,承认汪达尔对非洲的征服。该撒里克一直都遵守这项和约,直到有一天,罗马帝国军队疏忽警戒,他立即率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不费一兵一卒,轻取富庶的迦太基(439年)。当地的贵族及天主教僧侣的财产均被剥夺,人或被逐或被奴役;教会及教外的财产被搜括一空,他们利用严刑拷问以获知隐匿财物的地点。

这时该撒里克年纪尚轻,却是位能干的行政长官,将非洲治理得井井有条,并且喜欢征战。他建立了一支大舰队,抢劫西班牙、意大利及希腊等地海岸。没有人知道他那满载骑兵的舰只,在何时何地登陆;在罗马帝国历史中,地中海西部从未遭遇如此肆无忌惮的蹂躏。最后罗马皇帝牺牲了帝国两都赖以维生的非洲谷物,而与这位蛮王缔结和约,甚至答允将一位公主许配给他为妻。即将倾覆的罗马城,还像往常一样继续着玩乐欢笑的生活。

自从匈奴人渡过伏尔加河,从而导致蛮族入侵罗马帝国以来,已经有75年之久。他们再进一步向西缓慢移动,不像阿拉里克及该撒里克的征服,而像散布美洲大陆的移民一样,逐渐地在匈牙利及其附近定居,并且统治了许多日耳曼部落。

约433年,匈奴王鲁阿(Rua)去世,而将王位让给侄儿布莱达(Bleda)和阿提拉两人。布莱达约444年被杀——有人说是被阿提拉所害——阿提拉(哥特语“小父亲”之意)统治着多瑙河以北从顿河到莱茵河的各个部落。哥特历史学家约丹尼斯对他的描写如下,但是我们不知道其中准确的成分有多少:


他降生到世界便是要震撼各国,他是各地的灾星,有关他的谣言使全人类胆战心惊。他走路姿态高傲,眼珠滚滚转动,以致他高傲的样子处处表现于他的动作之中。他真是喜好战争,但是行动有节;善于计谋,仁慈对待请求者,对于曾受其保护的人均慈悲为怀。他的身材短小,胸膛宽阔,头部甚大;眼睛细小,胡须稀疏,散发灰光,鼻子扁平,脸色黝黑,一眼看过去,就知他系出何族。


他与其他蛮族征服者的区别,在于他重视诡计远胜于武力。他利用族人的异教迷信,神化他的君权;有关他残酷作风的夸大传闻,促成了他的胜利;最后,甚至他的基督徒敌人都称他是“上帝之鞭”,他们对他的狡诈恐惧万分,认为唯有哥特人可以拯救他们。他既不能听也不能写,但是这无损于他的智慧。他不是个老粗,他有荣誉感和正义感,往往比罗马人显得更为慷慨大方。他的生活和衣着朴素,饮食有节制,他让他的手下享受奢华,他们喜爱展示金银器皿、马具、刀剑以及证明他们妻子心灵手巧的精细刺绣。阿提拉有许多房太太,但是他轻视在罗马及拉韦纳两城某些人中流行的一夫一妻制与淫乱生活的混合体。他的宫廷是巨大的木头建筑,地面及墙壁都铺以木板,但是装饰着雕刻精美和磨光的木制品,并铺上地毯和毛皮御寒。他的首都可能是位于今布达(Buda)市的一个大村庄——布达市直到本世纪仍被某些匈牙利人称为“Etzelnburg”,即“阿提拉之市”。

这时(444年),他已是欧洲最具权威的人。东罗马帝国的狄奥多西二世及西罗马帝国的瓦伦提尼安,均向他朝贡以换取和平,同时对帝国人民宣称是一个附庸国对帝国效劳的报酬。阿提拉既然可以召集50万人马从事征战,因此认为实在没有理由不做全欧洲及近东地区的主人。441年,他率军渡过多瑙河,攻占锡尔米乌姆、辛吉都努姆(Singidunum)、奈苏斯(Naissus),并威胁到君士坦丁堡。狄奥多西二世派军迎击,但吃了败仗;东罗马帝国只好将每年的进贡从700磅黄金提高为2100磅以换取和平。447年,匈奴人侵入色雷斯、色萨利及西徐亚,洗劫70余城,掳获数千人作为奴隶。被俘的妇女均被征服者纳为妻室,从而开始了好几代的血统混杂,使蒙古人的特征遗留在巴伐利亚人身上。这些匈奴入侵并破坏整个巴尔干半岛达四个世纪之久。有很长一段时间,多瑙河不再是东西方之间商业的主要要道,两岸的城市因之趋于没落。

阿提拉心满意足地蹂躏东罗马帝国之后,回头转向西罗马帝国,找了一个不寻常的战争借口。瓦伦提尼安三世的妹妹霍诺里娅(Honoria),被一位大臣诱奸而逐到君士坦丁堡。为了逃走,她不惜采取任何手段,将她的戒指派人送给阿提拉向他求援。别具幽默感的匈奴王却将这枚戒指解释为霍诺里娅向他求婚,他立即要将霍诺里娅据为己有,并且宣称半个西罗马帝国将是她的嫁妆。瓦伦提尼安的大臣们提出抗议,阿提拉则对罗马帝国宣战。他真正的理由,乃是东罗马帝国的新帝马西安拒绝继续向他进贡,而瓦伦提尼安也与马西安行动一致。

451年,阿提拉率领着50万人马开向莱茵河,洗劫并放火焚烧特里尔和梅斯(Metz)两城,屠杀当地居民,整个高卢屈服于其淫威之下;他不是像恺撒一样的文明战士,也不是像阿拉里克、该撒里克等基督教侵略者;他是令人敬畏而丑恶的匈奴王,是“上帝之鞭”,要来惩罚违背誓言的基督徒和异教徒。在这次危机中,西哥特族年迈的国王狄奥多里克一世率军前来援助罗马帝国,他与其他军队一起接受埃提乌斯的指挥,双方大军在特鲁瓦附近的卡塔隆(Catalaunian)平原展开大战,这是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役之一,据说有16.2万人阵亡,其中包括英勇的狄奥多里克。西罗马帝国的胜利并不是决定性的,阿提拉撤军时秩序井然,胜利的一方疲惫过度,政令不一,没有追击。次年,他又再度侵略意大利。

第一座被攻陷的城池是阿奎利亚;匈奴人将它彻底毁灭,该城就此一蹶不振。维罗纳和维琴察两城受到较为仁慈的对待,帕维亚和米兰两城则以全部动产贿赂这位征服者。通往罗马城之路现已在阿提拉面前展开,埃提乌斯手下军队太少,根本无法抗拒,但阿提拉在波河停留了一下。瓦伦提尼安三世逃向罗马,然后派遣一个由教皇利奥一世和两位元老组成的代表团前去见匈奴王。没有人知道他们的会谈是怎么一回事。利奥是威风的人物,对这次不流血的胜利居功最伟,历史文献仅记载着阿提拉这时撤退了。他的军中发生了瘟疫,粮食短缺,马西安皇帝也将从东方派来援军(452年)。

阿提拉率军越过阿尔卑斯山,返回在匈牙利的首都,宣称除非将霍诺里娅送给他为妻,否则第二年春天,他将再回到意大利。这时他的后宫新来了一位年轻的女子伊尔迪科(Ildico),是史诗《尼伯龙根之歌》(Nibelungenlied)的女主角克里姆希尔德(Kriemhild)。庆祝两人婚礼的宴会上饮食极端铺张。第二天他被发现死在床上,躺在年轻太太的身边;因为一条血管破裂,喉咙中的血令他窒息而死(453年)。他的王国由诸子瓜分,但是他们均无能力保全领土,彼此之间互相猜忌,所属各族拒绝为一个混乱的领导效忠。几年之内,曾经威胁过希腊人、罗马人、日耳曼人和高卢人,并将亚洲的印记印在欧洲人面庞上、灵魂中的帝国,终于分崩离析,消失不见了。

罗马的陷落

普拉西狄亚于450年去世,此时瓦伦提尼安三世终于可以无所顾忌地做错事了。就如奥林匹乌斯劝霍诺留处死曾在波伦提亚阻挡阿拉里克的斯特利考一样,佩特罗尼乌斯·马克西姆斯(Petronius Maximus)也说服瓦伦提尼安杀死曾在特鲁瓦挡住阿提拉的埃提乌斯。瓦伦提尼安自己无子,十分怨恨埃提乌斯欲使自己的儿子娶瓦伦提尼安的女儿欧多西亚(Eudocia)为妻。在惊慌之中,皇帝遣人召来埃提乌斯,亲手将他杀害(454年)。宫中有一人说:“陛下,您已用您的左手,砍去了您的右手。”几个月之后,佩特罗尼乌斯诱使埃提乌斯的两名部属去杀害瓦伦提尼安,事后没有人试图惩治刺客。谋杀早已成为选举的代替手段。佩特罗尼乌斯称帝,并迫使瓦伦提尼安的遗孀欧多西亚嫁给他,又强迫欧多西亚(长女)嫁给其子帕拉第乌斯(Palladius),如果我们可以相信普罗克匹乌斯的话,那么欧多西亚也如霍诺里娅向阿提拉求救一样,请求该撒里克的帮助。该撒里克决定响应她的求援的理由为:罗马虽曾遭阿拉里克的洗劫,但现在又已恢复以往的富庶,并且罗马军队根本无法防卫意大利。这位汪达尔的国王率领着一支无敌的舰队向罗马驶去(455年)。在奥斯蒂亚(Ostia)与罗马之间,只有手无寸铁的教皇,率领着一批教士挡住去路。虽然教皇利奥这回无法劝征服者回头,但是他得到了该撒里克的保证:不屠杀、不用酷刑、不放火。罗马城连续四天遭受洗劫,基督教堂幸免于难,但是异教神庙的宝物均被带到汪达尔的宫殿;在被抢去的宝物中包括提图斯四百年前带到罗马的所罗门王宫殿中的黄金餐桌、七叉烛台及其他圣器。皇宫中的所有贵重金属、装饰品及家具均被搬走,富人家中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一并被劫。数以千计的俘虏被奴役,夫妻分别,亲子离散。该撒里克将皇后欧多西亚及两个女儿带到迦太基,将欧多西亚嫁给其子亨内里克(Huneric),并应利奥一世(Leo I)皇帝的要求,将皇后及普拉西狄亚(次女)送到君士坦丁堡。总之,这次罗马城被洗劫,并非被肆意破坏,而是颇为遵循古代战争的规则。迦太基对罗马帝国于公元前146年的残酷行为,仅给予轻微的报复。

这时的意大利可谓混乱到极点。半个世纪以来的侵略、饥荒和瘟疫,使得数以千计的农庄毁灭,数千英亩的土地无人耕种,但这并不是因为人们没有土地,而是因为人力缺乏。安布罗西(约420年)曾感叹博洛尼亚、摩德纳、皮亚琴察等城的横遭蹂躏和人口减少。教皇杰拉斯(Gelasius)曾描写意大利北部广大区域的人烟荒芜。罗马城人口也在一个世纪中由150万减少到大约30万,帝国的所有大城市这时都在东方。罗马城周围的平原一度满布别墅和肥沃农庄,但居民都逃到有城墙的城镇避难。各城镇面积都收缩到只有40英亩左右,以便减少建城墙的费用。在很多情况下,城墙都是利用曾是意大利城市光荣的剧院、教堂、庙宇等断垣残壁砌成。罗马虽然经过了该撒里克的洗劫,仍有些财宝幸存下来,罗马及其他意大利城市将在狄奥多里克及伦巴底人手下恢复过来。470年,城市与乡村,元老与平民的普遍贫穷,使曾经伟大的民族志气消沉,陷入享乐主义的讽刺人生观,除肉欲和淫乐之神普里阿普斯(Priapus)外,对所有神祇均感到怀疑,这是一种逃避人生责任的胆小不生育主义,愤世而胆怯,指斥投降,但又回避兵役义务。在经济及人口的衰敝中,政治腐化随之而起。贵族们仅能执行事务性的工作,而无法担负治国重任;生意人仅专注于个人收入,而无法拯救这个半岛;将军们通常是以贿赂手段打胜仗而不是以武力;官僚花费庞大而贪污没有节制。高大壮丽的大树,主干已经腐蚀,倾倒的时机已到。

帝国最后的几年,皇室平庸无能,政事杂乱无章。高卢的哥特人宣布他们的将领之一阿维图斯(Avitus)为皇帝(455年),但元老院拒绝承认,于是他转而当上主教。马约里安皇帝曾英勇奋斗,试图恢复秩序,但是被其首相西哥特人里西梅尔废黜。塞维鲁(Severas)皇帝则是里西梅尔的无能工具。皇帝安特弥乌斯(Anthemius)是位半异教徒的哲学家,无法被信仰基督教的西罗马帝国接受;里西梅尔围攻他,俘虏他,置他于死地。其后的奥吕布里乌斯(Olybrius)皇帝在里西梅尔的慈悲下统治帝国两个月(472年),但随即无疾而终,反而使里西梅尔吓了一跳。格利塞里乌斯(Glycerius)即位不久(473年)即被废。两年后,罗马由内波斯(Julius Nepos)统治。就在这时,新的一批蛮族又冲入了意大利——他们是赫鲁利、斯基、鲁吉及其他各族,他们一度在阿提拉的统治之下。与此同时,潘诺尼亚的一位将军奥雷斯特斯(Orestes)推翻了内波斯,而立其子罗慕路斯(绰号奥古斯图卢斯)为帝(475年)。新的入侵者要求奥雷斯特斯给予他们1/3的意大利,奥雷斯特斯拒绝后,立即遭受杀害,随即他们拥立将领奥多阿卡(Odoacer)取代罗慕路斯为帝。奥多阿卡是阿提拉手下一位大臣埃德康(Edecon)的儿子,颇有能力;他召集被恐吓的元老院,并且经由元老院提议,以东罗马帝国的新皇帝芝诺为整个罗马帝国的皇帝,奥多阿卡担任其首相统治意大利。芝诺同意了,而西罗马帝国的帝系也结束了。

没有人认为这一改变意味着罗马帝国的灭亡。相反,人们认为这似乎是罗马帝国的统一,就如以前君士坦丁大帝在世时一样。罗马元老院便持这种看法,并在罗马城为皇帝芝诺立像。意大利军队、政府及农民的日耳曼化,及意大利境内日耳曼人的自然繁衍已经进行得很久了,因此政治上的后果,在表面上似乎是微不足道的。而在事实上,奥多阿卡像国王一样统治着意大利,对芝诺根本不加理会。日耳曼人已经征服了意大利,就如同该撒里克征服了非洲,西哥特人征服了西班牙、盎格鲁人及撒克逊人征服了不列颠,法兰克人征服了高卢一样,西方的罗马帝国已经不复存在了。

蛮族征服的后果是难以描述的。就经济而言,它意味着再度的农村化。蛮族的生活方式是耕田、畜牧、狩猎和战争,还没有学会城市赖以繁荣的复杂商业生活。随着蛮族的胜利,西方文明的城市特性消失了7个世纪之久。就种族而言,蛮族的移民导致了不同种族的一次混合——日耳曼血统大量注入意大利、高卢及西班牙,亚洲人的血液输入俄罗斯、巴尔干半岛及匈牙利。人种的混合并没有神奇地使意大利或高卢人民生机旺盛。实际上,经过战争及其他形式的竞争,柔弱的个人和血统被淘汰;人人被迫去发挥体力、精力、勇气以及长期安逸生活所压制的男性气质;贫穷促成了较城市生活健康和简单的生活习惯的恢复。就政治而言,蛮族征服以一种较低的制度取代了较高的君主政体。它扩张了个人的力量,而削减了法律的权威性和保护力,个人主义和暴乱日益增加。就历史而言,这次征服摧毁了使内部腐烂的外表,以非常残酷的方式彻底重建了一套生活系统。帝国虽然享有秩序、文化及法律等优越条件,却终陷入老朽无能,失去了更新和成长的所有力量。现在可以有一个新的开始了:西罗马帝国式微,但是现代欧洲国家诞生了。在基督之前的1000年,北方的入侵者进入了意大利,征服它并与当地人民混居,借用他们的文明,经过八个世纪后,共同建立了一个新的文明。基督之后400年,这一过程重复发生,历史的轮子转了整整一圈,始末实在是一样的。但是,结束永远意味着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