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一代传播方式的多重解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80后”与“90后”作为两个“代际指称”,不但迅速被主流媒体接受,而且成为延续数年的“热点词”。其间,随着80后作家和80后文学被主流文坛接纳,“80后”这一指称也经由反面、另类,逐步走向正面、主流。随后,更具个性的“90后”接踵而至,喧哗登场。在媒体不无炒作的反复强调描述中,两个与网络有着密切关系的青年人群,俨然拥有了一席之地,而且话题不断,热闹抢眼。然而,正如保罗·萨佛所指出的,看似清晰的景物间其实隔着远远的距离,不深入其中未必能真正看清。同样,对于离我们近在咫尺的80后和90后——被称为“网络一代”的青年人群,我们虽然能看到他们生动鲜活的身影,却并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内在本质。大众传媒的道德性评判余音未了。80后几乎带着争议一路走来,即便进入结婚生子阶段,媒体中伴随他们的依然是闪婚闪离的报道;90后更是被“自私”“孤僻”“网瘾”等名头纠缠不清。相对感性的现象炒作,理性的学术关注更为欠缺。检索近5年来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80后、90后为名的项目仅为6项,其中涉及其与网络、传播关系的更是少之又少。虽有对大学生的人群研究,但大多缺乏针对性,没有明确地研究代际人群,且主要分布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可见,针对80后、90后成长与网络时代的关系的研究,属于国内相对薄弱的学术领域。

对此研究现状亦不难理解,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代际形态刚刚成型,主流社会有一个接受的过程,而出现代际形态的首要原因在于新媒体的到来。正如玛格丽特·米德所指出的:“整个世界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局面之中,年轻人和老年人、青年人和所有比他们年长的人隔着一条深沟,在互相望着。”[美]玛格丽特·米德著,曾胡译:《代沟》,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6页。新媒体犹如一道数字鸿沟,将80后、90后与他们的长辈隔在了两端。年长者视网络为科技,而年轻人视网络为赖以生存的空气。对于与新媒体一同成长的年轻人来说,掌握新媒体技能易如反掌,仿佛与生俱来;不熟悉新媒体的老一辈人,则第一次感到了要向年轻人学习的压力。但是,中国是一个长幼有序、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国度,要想接受老一辈向下一代学习的“后喻文化”,实非易事。二是网络平台发展迅猛且性质交杂,理论界对新媒体也有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在美国,为达到5000万名用户,无线电广播用了30年的时间;电视用了13年的时间;有线电视用了10年的时间;而互联网所用的时间还不到5年。中国的情况又略有不同:互联网的发展令人目不暇接,颇有瞬息万变之感——我们被迅速地拖入一个全新的传播媒介环境:双向传播取代了线性传播,传播主体发生了位移,受众的概念面临解体,多媒体的融合前所未见,代际接受差异凸显。这一切仿佛瞬间发生,既迅疾又繁杂!理论界的观念尚待更新,知识结构不相适应,学术反应难免滞后。不过,既然我们身处网络时代,随时感受它前所未有的,涉及科技观念、经济观念、文化观念、传统意识以至人们思维方式的全方位变革的冲击,我们的选择也是无法逃避的,唯有勇敢面对。美国传播学家施拉姆说过:“我们研究传播时,我们也研究人——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与他们所属的集团、组织和社会的关系;也研究他们怎样相互影响。”[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陈亮等译:《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4页。既然传播学所研究的是人类传播行为及其内在规律、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那么,在网络世界如鱼得水的80后、90后青年人群,理当被纳入视野,理当居于要位。进一步的认识还在于,对其传播方式的研究可以成为把握传播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建构、审视传播与人的数字化生存的全新视角。简而言之,本研究突出的现实背景与强烈的理论需求,正是推动本研究的主要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