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角色塑造

一、角色设置

如果我们对某些人毫无理由地喜爱或憎恨,很可能是因为这些人身上具有我们成长中重要人物(例如父母)的心理特征,和他们接触给了我们第二次补偿的机会。

让我们借着与他们或快乐或痛苦的深度情绪互动过程,去医治过去所受的心理创伤,弥补过去的遗憾,满足小时候对自己特别重要却在父母身上未能得偿的一些心理需求。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伤害,未能满足重要的心理需求,其角色设置就会陷入因强迫性重复而错配的关系之中。

有一个看起来很优秀的男人,在他11岁那年,父亲有了外遇,多方挑剔后终于抛妻弃子。男人的母亲为此痛不欲生,总觉得是自己不够好,从而摧残自己,最后染病。这个天真快乐的11岁男孩,突然必须放弃他的童真,开始“角色倒置”,开始扮演安慰者与照顾者的角色。

看到母亲在病床上以泪洗面,日渐消瘦,他心中难过,却为了母亲把眼泪往自己肚里吞,强颜欢笑来安慰母亲。最后母亲一病不起,临终之前他听到母亲喃喃自语:“我仍然爱着你(丈夫),你为何离开我?”这番话使他痛彻心扉,一面流泪看着母亲断气,一面发誓永远不要再掉泪,要做个成功的强者。

他非常恨父亲,以至于即使父亲来找他,都被他狠狠地赶走。他咬紧牙关,克服万难,拿到名校的奖学金,并以极优异的成绩毕业,顺利找到别人梦寐以求的工作。

这样一个极有毅力、人缘也不错的男人,为什么会在以后恋爱的过程中连续三次找的都是痛苦忧郁的女子?答案是当人回到类似第一次受伤的状态或情景时,最容易得到深入而彻底的医治。

这位年轻人三次所爱上的对象,身上都带有他母亲忧伤、痛苦的人格特质。不知不觉地,他深深地受了这三位女性的吸引。潜意识中,他要回到类似过去受伤时的心理状态。

在过去,他无法借着自己的爱与努力使母亲痊愈。现在,他仿佛重新得到机会,能借着爱与努力,去医治这些心灵受伤的女性。潜意识深处,他也企望着她们能快乐起来,把他在成长过程中无法得到的呵护与关爱加倍地给他。

为什么有些男士对温柔体贴的淑女毫不“来电”,却深深迷上冷艳高傲、没好脸色、老是挑剔、永不满足的女性?心理介入后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好强、好掌控、标准极高的母亲。从小不管他们多努力要做好,都达不到母亲的标准,无法取悦母亲、讨她欢心,无法从她身上得到温馨的母爱。难怪他们成长后,容易被这些具有母亲心理特征的女性所吸引(危险程度决定酬偿程度的高低)。这类像母亲一样“危险、难讨好”的女性,也最具“酬偿能力”,有能力让他们较深刻地感受到所缺乏的母爱。

他们迷上这类女性,往往因为潜意识中希望能再一次借着自己的努力或成就,使这些冷傲的女性得到满足、变得温柔,从她们身上得到“无条件”的母爱,让他们受伤的心灵终于能得到满足。

为什么有些女性宁愿忍受忽视、凌辱,却一直依恋着那些无法给她们爱的男子?心理介入后发现,女性受伤的心里都藏有一个“冷落、拒斥”型的父亲原型。

当童年时的现实关系模式和理想关系模式同时再现时,一些爱情,尤其是激情式的爱情、让你非常有感觉的爱情,即使没有幸福和快乐,也会强迫性重复出现。我们不会平白无故地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感觉,那感觉一旦产生,就必然有其道理。因为,你的灵魂深处认为,那个人是“答案”,既是让你强迫性重复的答案,又是解开你的强迫性重复的答案。

一个人童年时被母亲抛弃过,一般是母亲因为另一个人而疏忽了对他的爱。等长大后,他会对一个特别像母亲的女子产生强烈的感觉,但等建立关系后,他会要求这女子断绝一切关系,只和他在一起。这样做有双重含义:第一是强迫性重复,找到了一个像母亲的女子;第二是治疗强迫性重复,他强迫这个像母亲的女子无条件地抛弃其他所有人,再也不可能因为其他人而抛弃自己,这就好像是治疗了他童年的伤痛。

问题是,这样做是“刻舟求剑”,他在现在的船的位置,找不到以前失去的答案。他最终会因此而发狂,从而对这女子产生强烈的恨,但这恨意,其实本来是针对他母亲的。所以,无论他怎样对这女子发泄恨,都无济于事。

最终,这女子因为无法忍受而离开他。

结果,他童年的命运,再一次被重复。

他一边感到受伤,一边也会因此而自得:“看,我早料到,女人不是什么好东西,一定会不忠。”

其实,这个结果也是由他推动完成的。

强迫性重复有很大的诱惑,这也恰恰是激情式爱情的诱惑。本来,一次激情式的爱情,是治疗自己童年创伤的最佳机会,因为它会完美地再现童年关系模式中的绝大多数感觉和问题,可以借此意识到自己的诸多问题,然后才有可能去解决它们。

不过,很多人在激情式爱情中拒绝反省,认为爱情中的问题一定是对方的问题,就像童年时,他完全无能为力,所以只好归咎于父母一样。因为这种心理,很多人在激情式爱情中得不到治疗,最终只是一次简单的强迫性重复。

但是,激情式爱情,也即强迫性重复的诱惑是无穷的,那些没有在激情式爱情中成长的人,反而会迷上激情式爱情,而不断按照一个或两个模式一次次地陷入新的爱情中。比较经典的例子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有媒体找出了他数十个情人的照片,从相貌看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像希拉里这样的女强人,一类是像莱温斯基那样的傻女孩。

不仅如此,即便走进婚姻的爱情也并非都是因为幸福和快乐才走到一起的,强迫性重复的威力非常强大。我们经常可以在自己和别人的生活中发现,某某娶了一个“妈妈”,而某某则嫁给了一个“爸爸”。

这种强迫性重复的魅力,绝对强过幸福和快乐的诱惑。如,美国一女子嫁给了一个死刑犯,这种选择也是强迫性重复。因为,她爸爸是“坏蛋”,她童年时和其他有“坏蛋”爸爸的女孩一样,希望能改变爸爸,让爸爸爱自己,好好对自己。但这种改造失败了,爸爸丝毫没改变,还是虐待她。于是,她将这种改造梦想压在内心深处,等长大后,再看到一个特别像爸爸的“坏蛋”男人,就会心旌摇曳,动心得不得了。但这动心,并非是因为看到了幸福和快乐的可能,而是看到了完美的强迫性重复的可能——她可以再次在一个“坏蛋”男人身上实施她的改造梦想,而且因为这男人正在监狱接受改造,所以这个改造梦想看上去仿佛很容易实现。

特别动心的时候,要提醒自己,这未必就是幸福。相反,这倒很可能意味着危险,意味着你渴望重复过去的灾难。

不过,即便是灾难,也不必太否定自己的情感,因为,假若一次激情式爱情是坏的强迫性重复,那很可能也是你灵魂的需要。并且,你也的确有可能在这次坏的强迫性重复中得到部分治疗。但是,这有一个前提,是你必须反省,必须主动借这次强迫性重复理解你的人生。

此外,如果是严重自毁性的强迫性重复,那不管它是不是灵魂的渴求,你都不大需要,因为你可以借助心理治疗,在心理咨询室中安全地展示你的强迫性重复,并最终得到治疗。

二、角色认同

自我角色不被自己认同就会重新设置或倒置,角色不归位就会无序,那么,如何从无序到有序呢?

心理学家津巴多在1972年设计了一个模拟监狱的实验,实验地点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系的地下室中,参加者都是男性志愿者。他们中的一半被随机指派为“看守”,另一半被指派为“犯人”。实验者发给“看守”制服和哨子,并训练他们推行一套“监狱”的规则。剩下的另一半扮演“犯人”角色,他们穿上品质低劣的囚衣,并被关在牢房内。所有的参加者包括实验者,仅花了一天的时间就完全进入了实验。看守们开始变得十分粗鲁,充满敌意,他们还想出多种对付犯人的酷刑和体罚方法。犯人们垮了下来,要么变得无动于衷,要么开始了积极的反抗。用津巴多的话来说,在那里“现实和错觉之间产生了混淆,角色扮演与自我认同也产生了混淆”。尽管实验原先设计要进行两周,但它不得不提前停止。“因为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令人胆战心惊。大多数人的确变成了‘犯人’和‘看守’,不再能够清楚地区分是角色扮演还是真正的自我。”这个颇受争议的模拟实验表明,一个简单假设的角色可以很快进入个人的社会现实中,他们从中获得自我认同,无法从他们扮演的角色中清楚自己的真实身份。

不能清楚地区分是角色扮演还是真正的自我,是角色与关系产生无序的源头。当我们停留在我们的伤痛里,我们实际上是在扮演一种角色,并不是真正的自我。上述实验表明,一个简单假设的角色可以很快进入社会现实中,他们从中实现角色认同,无法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下河而忘了上岸。所以,要学会用现在成熟的、客观的立场去检视过去发生的事情,如果父母曾对你很绝情,请试着用双向合理化的方式——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合理,你自己做的一切也合理——来看待这一事实。父母亲原来可能也是迫不得已的,或者他们只是不小心讲了一句话,对你的伤害却是那么真实、那么深。那么,除非你能重新探索、还原本来,要不很难从中跳脱出来。退一万步讲,即使父母对自己的伤害是有意的,那也是他们的事情,要接受和忍受人的不完全,学习了解父母行为背后的环境和理由,进而宽恕、原谅、放下。做孩子时,承受力不够,遭遇一些事情时,有时会觉得受到很深的伤害,在记忆里打上痛点烙印、标签。

人生就是在写自己的书,我们如果能以成人的眼光回溯那时的境况,逐步把过去那一页页的书,该擦的擦去,该修改的修改掉,伤口也不见得就是伤口,标签所标记的也不见得就是真实的。这就是回溯与梳理的重要性。生活中很多情况是因为我们把过去和现在混淆,以为过去的事情又再度发生了,其实身边的人只是碰巧触发了你的心理痛反射点。

人生自我成长过程中,惯性的力量是不可忽略的,有时候我们自己很想改变,但是惯性的力量却把我们一直想改变、抽离、逃脱的心境摁在了原处。习惯的力量如果不能去除,久而久之就成为我们的习性反应,习性是习惯的沉淀,体现在习气上,个体的习性也会进入我们的潜意识。

三、交流分享

1.人成长的两大需要

爱的感觉、感受、感知带来的安全感与身体的接触所带来的安全性;期待的被满足所带来的幸福感。

2.爱的体现

爱的体现在于内心需要被重视、需求被满足;安全性体现在身体的被接触,被抚摸(如抚摸吵闹儿童的头能使其安眠)。

3.心理上的两个基本需要

安全感的需要:人出生后就需要安全的环境,如下一餐在哪里,关爱的人在不在身边,未来有没有保障,等等。如果这种安全感不能得到满足,将来对爱情、婚姻、亲子关系都会产生障碍,他人所有的问题都填不满自己所形成的心理黑洞。不同成长背景的人,对不同情境会有不同的诠释,从小感觉受伤的人,常把别人的善意当成恶意;没有安全感的人,对别人的笑意会解释成嘲笑或别有居心,却不能想象那可能是一种友善的表示。

身体的抚触:身体的接触和抚摸的需要。很多临终的病人,即使已失去语言沟通的能力,但被抚摸时,仍有感觉、反应。因此,生活中,与亲人多一些拥抱,就能多一些阳光。

4.心理黑洞的形成

角色无序(三个模板不能因人而异,不能移步换景);角色重置(外在压力下的改头换面、内在需要的角色互换);角色倒置(同性恋等)。

5.三个模板的来源

由刻意性模仿到习惯性仿同,由向强暴者仿同到角色的重置或倒置(模具下生产出的产品)。

6.三个模式的转换:愿望型——隔离型——讨好型(产品营销的手段)。

7.从心理黑洞到心理空窗期的过渡反映。

8.四个模块的化合

认知思维—情感记忆—情绪反应—身体表达。

从人出生的大的社会系统环境来讲,人的成长有两大需要:第一是爱的感觉、感知、感受所带来的安全感,第二是价值认同需要的满足。

很多人说孩子难带,那么在怀上孩子的那一刻,你准备好了做母亲吗?过去做母亲要目不斜视、非礼勿视,保持内心平静,这样的孩子很聪明,他在母腹里就感觉、感知、感受到了母亲带给他的安全感和平和喜悦。你说你爱孩子,关注重视孩子,却处处在替孩子成长。我们很多家长在替孩子选择要、不要、能、不能、必须、应该、做作业、决定、思考、吃饭……就是不让孩子自己选择。为什么父母会有这种表现呢?是因为他们自己缺爱,他们内心黑洞里的小孩没有得到爱,他需要先满足他自己。怎么去满足呢?他需要在孩子身上去塑造那个自己,孩子只要表现出来他的期望他就会很开心,觉得自己被满足了,完全把孩子当成另一个自己。

真正的爱是让孩子自由地做他自己,让他自己去感受、感知、感觉父母对他的爱,而不是你去告诉他、要求他、抓住他,这不是爱,这是原生家庭带来的病毒式复制。一个有问题的家长,一个自己内心都没有成长的家长,他教育出来的孩子是不完整的,有太多太多父母的烙印,在人格上也是不完整的,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心里更是残缺的。

爱的感觉是什么?我们讲心要让你听见,爱要让你看见,你发自内心地为对方付出就好。但是这种付出应当的确是他人需要的付出。你真的了解他人吗?他人真的需要你的这种付出吗?有些人说,为什么我为他付出这么多而得不到我想要的回报呢?因为你在付出你所希望付出的东西;而不是付出别人期望从你这里得到的东西,你的付出对于他来说是多余的,而对你来说,你觉得付出了全部。那么,谁让你去付出这些呢?是你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对方的需要。

所以,当下社会的一些婚姻为什么会出问题?主要一点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去爱别人,而不是两个人沟通之后所期待的那种方式,做对方的父亲、母亲、小孩,把平行化的成人化的自我角色完全丢了。什么叫恋母情结?爱的感觉、感受、感知从在母腹的那一刻就建立了与父母的联结。完全不了解对方,得不到对方互动回应时,就感觉自己被伤害、被边缘、被忽略,给自己贴标签。爱的感受、感觉、感知是你在付出的时候对方就有互动、就有反应啊!我们和物体互动都有反应,我们去端一杯水,一触摸、一喝到嘴里就知道冷热,水用无声的特点告诉了你,而我们赋予它甜、咸……赋予杯子好看、精巧……然后把它合理化,占有它、控制它。你认为你给它贴了标签就是你的吗?给它下了定义就是这样吗?彼此合适舒服的状态才能带来安全感,无论是与人还是与物。我不相信一个人会把一枚炸弹放在手上而不想扔掉。当你把一个危险的、不匹配的东西放在身上,你自身的安全感怎么会得到呢?爱的体现是内心的需要被重视、需求被满足。那么你内心的需要被重视是怎么表达的呢?对方内心的需要被重视,你又是怎么发现的呢?任何单方面的只为自己的需要被重视、需求被满足都不是爱。

人出生以后需要安全的环境,如果这种安全感不能得到满足,爱情、婚姻、亲子关系都会存在问题,他人所有的爱都填不满心里的黑洞。不同成长背景的人对不同的情境解读不一样,安全感的需要如果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形成黑洞。比如说原生事件,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形成种种联想,就会有焦虑、恐惧、被抛弃、被忽略的情绪生起,就会有情感记忆,把原本不是这样的一个事标记成了一个真实发生的事件标签,甚至终生背负这个假象。

当然,我们还要寻找心理黑洞的形成原因。在原生家庭里,我们受到过父母亲的伤害,一次两次反复习惯性的行为事件会把我们的心理黑洞拉得无限大。我们在心理黑洞里反而觉得很安全,因为我们与父母的关系疏远了,我们在黑洞里重新塑造一个自己。原生家庭差异化的待遇让我们受到了被抛弃被边缘化的创伤,这种创伤的标签是我们自己贴上去的,原生的事件是不是真的这样?事情的发生是真的,90%的事件背后的动机、外驱力和内驱力不是真的。所谓的外驱力是我们外在的压力导致内在的反应,所谓内驱力是内在的愿望很强烈所形成的外部动作。

每个人的认知都在不断强化,形成情感记忆。放上一个痛点,画上一个记号,就像身体即使愈合还会留下一个痕迹一样,一碰就会痛,被称为痛反射点。实际上,人们真的了解这些原生事件带给自己的意义和价值吗?没有,至少没有向当事人去还原。

我们把自己放在原生事件里的受虐状态中,我们躺在里面自虐,因为我们把当下的角色情感停留在过去那个人、那件事上出不来,并且认为这件事毁灭了自己一生,这个时候产生了角色与关系的错乱。你当下已经成人了,你的思想情感还停留在那个受伤害的5岁、10岁的年龄段,还停留在弱势化的儿童阶段,寻求支持安慰,不就角色无序了?那当下的你是谁啊?

我们每走一步,都得移步换景。

自虐的人在弱势化自我,不断地躺在心理黑洞里顾影自怜,即使走出来,也会形成巨大的心理空窗期,会迷茫、会退缩,角色重置。

归位的角色重置也可以走出心理黑洞,关上空窗期,做到角色归位。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在当下阶段做到角色归位。

角色无序是角色和关系不匹配。认知上的错乱,导致角色的错位,关系上的错配,导致身体上的错乱。

我们需要时时观察与自己的安全联结是不是有序,角色与关系是不是匹配,是不是对父母还在要求。如果我们受虐而自虐的心态不改,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就会对家人形成虐待,从而变成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