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微表情 微动作是识谎的利器
为什么从微表情、微动作中能识别谎言
如果说普遍的非语言行为是一种作用于每个人身上的基本相同的语言线索,那么特别的身体语言——微表情就是另外一种语言线索,是一种专属于某一个体的相对比较独特的信号。解读这些特别的微表情,对影响并识别他人谎言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发现,人的思想可以用不计其数的复杂而又十分微妙的动作和表情表现出来,这些动作和表情变化十分迅速、敏捷、细致,可以真实、准确地反映情感与传递信息。有经验的人通过观察他人的动作和表情变化,就可以探知对方说没说谎。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内心世界越来越丰富。一般分析微表情应该从两个方面下手:一是固化在人脸上的表情显示出的个人性格特点;二是动作的细微变化显示出的一个人的心理变化。
在与人交流时,我们总是希望尽可能多地获取他人的非语言的信息,我们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了解对方;掌握自己所处的境况;使自己免于危险、欺骗、窘境或社会地位损失;“诱导”、确认或掌握对方的想法;辨识谎言。
微表情、微动作与普通表情、普通动作的差异在于微表情、微动作持续的时间非常短,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才能捕捉到这些稍纵即逝的信息符号,从而进行有效地识谎和读心。
根据最新发现,微表情、微动作是一种持续时间仅为1/25秒~1/5秒的非常快速的表情或动作,在人试图压抑或隐藏真正情感时出现。微表情、微动作在人撒谎时也会出现,因为它们是一种自发性的表情和动作,是下意识的,很难掩饰。
微表情、微动作是解读一个人的内心活动的重要依据。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保罗·埃克曼在1969年提出。当时,一个名叫玛丽的重度抑郁症患者告诉主治医生,说想要回家看看自己的剑兰花和花猫。提出请求的时候,她显得神情愉悦而放松,还不时地眯起眼睛微笑。但令人震惊的是,玛丽在回家之尝试了三种方法自杀,结果未遂。
事后,埃克曼将当时的视频反复播放,用慢镜头仔细检视,突然在两帧图像之间看到了一个稍纵即逝的表情,那是一个生动又强烈的极度痛苦的表情,只持续了不到1/15秒。后来,埃克曼发表了有关“微表情”的理论。
1978年,埃克曼发布了面部动作编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他指出,人脸部的肌肉有43块,可以组合出一万多种表情,其中3000多种具有情感意义。埃克曼还根据人脸解剖学特点,将人脸划分为若干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运动单元。分析这些运动单元的运动特征、所控制的主要区域以及与之相关的表情,就能得出面部表情的标准运动。
2002年,埃克曼对这一系统进行了一次升级,升级后该系统对表情的捕捉准确率达到了90%。埃克曼说:“表情是文化的产物。面部表情是人类共有的,如果一个人愤怒,不管他是来自纽约还是巴布亚新几内亚,他的脸上都会露出同样的表情。”
可见,微表情比有声的话语有时更加诚实可靠。一位心理学家说,我们的身体常在自觉或不自觉中传递许多信息,这些肢体动作或身体姿势的语言,都是微表情、微动作的一种。可见,微表情、微动作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人的真实意图往往都会通过在不经意间流露的表情、动作以及体态等表现出来。
在现实生活中,微表情、微动作无处不在。一个不易觉察的眼神、一个简单的手势,都会在不经意中透露你的思想和内心的真实意愿,向对方传递着某些信息。同样地,一个人如果说了谎,那么他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就会在不经意中露出破绽。比如在审讯罪犯的时候,审讯人员就经常用观察其手臂姿势的方式来检测他们是否在说谎。因为通常情况下,当一个人感到紧张不安想保护自己,或不愿接受他人意见的时候,他很可能会将双臂交叉,紧紧抱于胸前。
有研究者针对环抱双臂这一动作与说谎进行了研究。研究期间,要求参与研究的志愿者参加一系列的讲座。其间,第一组志愿者按照研究人员的要求,保持双腿和双臂处于自然状态,不跷二郎腿,也不将双臂环抱于胸前,尽量以一种放松的姿势聆听讲座。在讲座结束之后,研究人员记录下每位志愿者对讲座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他本人对此次讲座的想法和意见。之后,研究人员又安排第二组志愿者进行了同样内容的实验,讲座的内容也完全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在研究人员的要求下,这些志愿者在听讲座的时候都必须跷起二郎腿,同时将双臂交叉,紧紧抱于胸前。实验结果显示,与第一组志愿者相比,第二组志愿者所掌握的讲座内容要少38%;与此同时,他们对于演讲者及其演讲内容也更加苛刻、挑剔。
可见,当一个人将双臂交叉,紧紧抱于胸前时,很可能是人有些紧张或不安,或者不愿接受他人的意见。与此同时,他的可信度也会随之大大降低。
当然,微表情、微动作不仅仅是一抬手、一动脚、一转身那样简单,在人们千变万化、蕴含心机的表情、动作背后,都有着复杂的思想密码和情感动机。当然,观察并不仅限于刚碰面的几分钟而已,交往越深,就越能看到对方真正的行为反应,因为除非对方接受过专业训练,否则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对方便会不经意间在微表情中露出“马脚”。因此,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对方突然出现的异常行为,例如:当人在紧张或有压力时,常会不自觉地触摸或按摩颈部;例如:按摩额头或是揪摸耳垂,也都是一般人紧张时常会出现的动作;例如:男性拉着领带,女性玩弄颈上的项链等,男性用手指敲桌子,女性玩弄自己的衣角等,也代表同样的意思。即当人们感到不安、不适、恐惧或忧虑时,常常会用手掩盖颈窝。摩擦前额则通常表明一个人举棋不定,或者感到不适。
当你与他人进行面对面谈判,发现询问对方一些关键性的要点或是问题时,对方回答得很迅速或者决定很果断的时候,也要多加注意,通常对方这么做的目的很可能是掩饰自己的心虚。因为真正有自信的人会深思熟虑,而不是不假思索就迅速做出决定,急着达成交易。当然,有些人属于脾气直的人,想好了,就会立即做出决定。但大多数人不急于决定,所以如果观察到对方有上述反应,其中就可能有“猫腻”,要提高警惕。
微表情、微动作除了能显示一个人内心的状态,很多时候也是一个人个性的展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不同人的不同个性与行为模式。所以,观察微表情、微动作能帮助我们快速地了解他人,探听“虚实”。
比如,眨眼的人大多心胸狭隘,不太可靠。在和这种人进行交涉或有重要的事请托时,最好直截了当地强调要点和利害关系,以免对方到时“打马虎眼”。习惯盯着别人看的人一般警戒心很强,所以面对这种人时,一定要打消他们的顾虑,让他们相信你。喜欢提高音量说话的人多半是自我主义者,有自信,但通常言过其实,有时无法兑现承诺,如果你认为这种人不可靠,最好和他们划清界线。习惯一坐下就翘脚的人大多充满野心与自信,但常常夸夸其谈,所以与他们打交道时要多想一步。习惯边说话边摸下巴的人通常个性谨慎,警戒心也很强。对这种人你也要谨慎从事。习惯将两手环抱在胸前的人大多做事诚实谨慎,行动力强,值得信赖。
每一个人的微表情、微动作都可以在他的举止习惯等各种细节中表露无遗,难以隐藏,但能否有效观察、判断和具体运用,则取决于人的专门训练和日积月累的经验总结。
微表情、微动作中的识谎信息需要仔细甄别
毋庸置疑,在生活中,我们对别人所说的许多话,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不真实的;同样,别人对我们说的话也不可能全都是真话,一定有一部分是谎言。
据心理学家统计,我们每天遇见的人中,有三分之一的人会撒谎,换句话说,我们每天都要被三分之一的人欺骗。这些欺骗和谎言背后藏匿着许多信息,也许是对方急于结束谈话,也许是对方对我们不屑一顾,也许是对方有欺诈之心。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对谎言加以辨别。当然,辨别谎言需要从深层次做起,通过对一些伴随谎言出现的表情、动作的了解,辨识出谎言并明白说谎者的动机。
心理学家在多年的研究过程中发现,谎言并不是一定要事后验证才能察觉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谎言可以在发生之前被读解到。比如,回答时生硬地重复问题就是典型的谎言;如果不能反着将事情回忆一遍,那么该事情肯定是编造的;话语重复、声音上扬也常常是撒谎的表现。换句话说,撒谎者的言行举止在无形中就已经“出卖”了他们,在他们的举手投足中,已经将他们撒谎的信息透露给了别人。
目光闪烁不定,也被许多人认为是暗藏欺骗与谎言的信号。在许多人看来,某人之所以会在谈话中目光飘忽不定,是因为他的内心为他的所作所为感到内疚与忧虑,眼睛直视被欺骗的人,对于他来说很难,所以,他不得不转而看向别的地方。实际上,这些只是人们的假设。有些撒谎者在撒谎的时候确实会躲避被骗者的眼睛,而有些撒谎者却反而会增加注视被骗者的时间,所以在说话时有着凝视目光的人也有可能是撒谎者,他们想用这种凝视的目光来强化自己想要被骗者获得的印象,那就是告诉被骗者自己是诚实的。另外,当许多人都认为转移目光就是撒谎时,许多撒谎者会做出完全相反的动作,并刻意更多地注视被骗者,让人们相信他们所说的都是实话。因此,如果你想知道一个人是不是在撒谎,千万不要仅限于观察他的目光是否闪烁不定。当某人比平日里更加专注地看着你和你说话的时候,你就该提高警惕了,因为他(她)可能正在对你说之前已经编排好的谎言。
还有一个假定的撒谎信号是快速眨眼。当人们变得兴奋或者思维高速运转的时候,眨眼的频率会相应增加。一般来说,人眨眼的频率大概是每分钟20次,然而,当人感觉到压力的时候,眨眼的频率可能会提高4~5倍。因为,一般情况下,撒谎会让人兴奋,撒谎者在打圆场的时候,也会处于兴奋状态,这时他们的思维很活跃,眨眼的频率自然就会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快速眨眼与撒谎之间的确是有关系的。然而,人们眨眼的速度快并不只是代表着谎言与欺骗,还很有可能是因为压力过大。
人的手部动作也能给我们带来有关识别谎言的有用的信息。通常情况下,不自然的手部动作被认为是撒谎的表现。双手一直摩挲,呈一种自我安慰的姿态,也是人们在撒谎时容易出现的动作。
撒谎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感到不安,这种状态会使得手也处在紧张之中。撒谎者担心自己的谎言被戳穿,这种担心会使他们做出“适应动作”,所谓“适应动作”,就是诸如摸头发、挠头皮或者搓手掌等用来掩饰自己心虚状态的动作。做“适应动作”的情况通常是在撒谎者要为自己的谎言付出很大的代价而引发心虚、紧张或是撒谎者不善于撒谎的时候出现。但是,更多的时候,情况正好相反。因为撒谎者害怕自己的谎言会被戳穿,所以他们会刻意地控制自己平日里的动作习惯。结果往往是,这些撒谎者的动作看上去很不自然,甚至有些僵硬。
手的动作和眼睛是一样的,都能被置于意识的控制之下,所以,它也不能作为识别谎言的可靠信息来源。事实上,除了眼睛和手,人的身体中的其他部分,同样受着意识的控制,可是这些部分的微表情、微动作大都不为人们所注意,容易被人们忽视,所以,观察微表情、微动作成为辨识谎言的有效线索。
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当人在撒谎的时候,身体的下部所提供的信息比身体的上部所提供的信息要多得多。比如:一个人突然向后退一步,往往表示他刚刚说的话不可信,由此可以判断出他是在撒谎。
双腿和双脚往往是被人们低估了的判断谎言的线索。很多人注意撒谎者的手、胳膊和脸部,却常常忽视了较为隐蔽的腿和脚。所以,观察不仅在明显部分,有时腿和脚的细微动作也能够彻头彻尾地将撒谎者“出卖”。
“捂嘴”也被认为是一个暗含欺骗的姿势,这种姿势就像是撒谎者非常警惕地捂住了欺骗的“源泉”。在撒谎者的意识里,人们如果看不到他的嘴,似乎就不会知道他所说的是谎言。当然,这种说法未免有些牵强。“捂嘴”的动作有很多种,有用手完全掩住嘴巴的,也有用手支住下巴,一根手指悄悄摸一下嘴角的。但无论是哪一种动作,都已将撒谎者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暴露给了观察者,观察者大多能够知道,这个捂嘴的人企图掩盖谎言。
用手遮住嘴就如同把食指竖立在嘴唇前说“嘘”的手势一样,都是一种表示“非礼勿言”的手势。“嘘”的手势是父母常常对孩子做出的动作,提醒他们不要随意表达内心的想法。可见,这种手势意味着一个人对他人有所隐瞒。
有的人会假装咳嗽来掩饰自己遮住嘴的手势。比如,我们在电视上常常看到扮演罪犯的演员,他们在和其他歹徒讨论犯罪计划或者遭受警察审讯时,就常常做出这样的动作。
还有一个替代掩嘴的动作,那就是摸鼻子。撒谎者通过摸鼻子能够体会到掩嘴的瞬间安慰,也不用冒险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自己的行为。虽然在旁人看来他是在挠自己的鼻子,但他真正的目的是想要掩住嘴,让对方不再怀疑自己的话。
此外一种说法认为,摸鼻子只是单纯的欺骗的标志,这个动作和掩嘴没有任何关系。曾有这样一个案例:比尔·克林顿就自己是否和莫妮卡·莱温斯基有染的问题接受陪审团的检控。陪审人员通过录像发现,当克林顿说真话的时候,他几乎不碰自己的鼻子,而当他在解释与莫妮卡·莱温斯基的问题上撒谎的时候,他有了摸鼻子的举动,而且平均每四分钟摸一下鼻子。陪审人员后来将这个动作叫作“匹诺曹综合征”,这是根据著名的童话人物命名的,因为童话里的匹诺曹每次说谎之后,木头鼻子都会变长。研究人员还发现,人在撒谎的时候,鼻子会充血,撒谎者为了使充血的感觉得到缓解,便会摸摸鼻子。
当然,心理学研究人员特别说明,并不是所有触摸鼻子的动作都和谎言有关系,有的时候,人摸鼻子只是紧张的表现,而不是撒谎的信号。摸鼻子并不是人人适用的欺骗的标志,而只是一小部分人撒谎时会出现的动作。所以,不能仅凭摸鼻子这一动作就判定某人撒了谎。
怎样提高微表情、微动作的识别能力
很多人都很佩服那些火眼金睛的神探们探查真伪的能力——不管犯罪分子编造了多么高明的谎言,他们一下子就能识破、拆穿。其实,这些神探们的智商和常人差不了多少,他们的超常之处在于能够从我们人人都有但常常忽视的微表情、微动作中读出人们的很多秘密,并且能够通过微表情、微动作对素不相识的人进行快速了解,探听虚实,进而制其要害。
可能有人会说:“我没有受过专业性的训练,识谎、辨人对我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现在骗子这么多,我怎么能学会识谎呢?”识谎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难。
有一位有着多年查案经验的老警察常常开玩笑说:“我们的身体都会说话,不过“说话”主要是指表情和肢体语言,这些是人做出的一些下意识的本能行为。例如,当我拿到一些案件,我会找那些看似无关的人了解情况或者故意制造些假象给他们‘放风’时,看他们貌似平静,其实我细观,总能够看得出来他们很紧张。因为从他们无意间紧咬的双唇或紧锁的眉头可以觉察到他们所说的并非都是真话,这些表情、动作说明他们可能隐藏了一些重要线索,或是有可疑成分。所以我就顺藤摸瓜,结果兵不厌诈,往往都能慢慢钓出‘大鱼’。”
在心理学家看来,学会通过解读一个人的微表情、微动作来完成对其心理的影响和操纵并不难,然而,想要掌握这种技能,准确解读微表情、微动作,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当然,通过学习基本的知识要领,并辅助常观察与多训练,掌握这项技巧也并不难。
常做外贸业务的小王在一次为某轮船公司提供的咨询服务中就很巧妙地利用自己多年学习和积累下的经验,通过对方在不经意间流露的一个微表情,为客户挽回了一笔不小的损失。
前不久,小王朋友的一个英国客户要与一家大型跨国公司洽谈船只交易的事,这位朋友拜托小王观察他们合同谈判的整个过程。小王同意了,并建议他们将合同事项一条条列明,然后一项一项说明解释。如此一来,小王便可以更近距离地观察对方公司的谈判人员,从而获得所有可能对客户有帮助的非语言信息。同时,他与客户约定,自己如果发现了需要注意的事项会及时传纸条给客户。之后,小王坐到后面并注意观察双方在逐条审核合同内容时的一举一动。
在谈判过程中,小王看到这家跨国公司的首席谈判代表在听到合同上一项涉及价值几百万美元的建筑工程的条款时,使劲缩了一下嘴唇,他立即判断出这位首席谈判代表对这一条款有意见。随后,他马上给客户传了一张纸条,提示客户合同的这一条款有争议或有问题,应该趁热打铁,抢在双方散会前再仔细核查或讨论一番,以防对方讨论商议后再趁机提高价格要挟。就这样,小王通过对对方负责人微表情的解读先发制人,并对对方的合议造成了干扰作用。果然,对方在没有完全通气的情况下,内部出现了口径不一的让价策略,客户迅速抓住他们的短板和破绽,顺势而为,就这一条款进行反复推敲之后商定了最低价格,节省了上千万美元。事后,客户对小王的眼力和判断力赞叹不已,还在很多客户面前为小王做宣传,为小王介绍新的客户,小王的知名度一下子提高了不少。
要读懂微表情、微动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了解微表情、微动作的特别信号
微表情、微动作有哪些特别信号呢?心理学家告诉人们,面部表情、肢体动作都要细细观察,观察得越细致,就越容易发现微表情、微动作的信息。例如,当你发现自己的儿子在参加考试前有挠头或咬嘴唇的举动时,你应该可以判断出他可能十分紧张或没有准备充分。也就是说,他的挠头或咬嘴唇的动作是他用来缓解压力的特有动作,而在这之后他很有可能一遍遍地重复这一动作。过去的行为是将来的行为最好的预演,我们可通过这种特殊的微表情、微动作判断他人的心理状态并对其加以操纵或影响。
(2)练就敏锐的洞察力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听到这样的话:“我正在与这个人争吵,没想到他居然打了我,而我之前竟然没有察觉到。”“我以为老板对我的工作很满意,但是没想到他却把我解雇了。”
其实,这些人之所以“没想到”,就是因为他们不曾对自己周围的世界进行细致的观察。人都是从孩童长成大人的,生活经历的磨炼,会让人学会观摩周围人的一举一动。
但是,大多数人总是疏于观察。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不去关注他人的动作和表情所发生的细节变化,所以也就发现不了一个人的动作、表情可能与他的思想或目的大相径庭。
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对于想要掌握识谎艺术的人来说十分重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认真听、仔细看,必须勤于观察、认真积累、总结经验,做到心领神会。当然,如果你在观察力方面遇到了挑战,千万不要气馁。观察力就像肌肉,用则发达,不用则萎缩。只要你愿意花时间和精力不断去观察你周围的人和世界,你的观察能力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还有,对周围世界的观察不应该是一种消极的行为,而应该是一种自觉的、投入的行为,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精力和专注力,方可练就超常的洞察力。
用心观察是指要利用你的所有感官,而不只是视觉感官。举个例子,每次史密斯走进自己的公寓时都会深吸一口气,如果闻到“异常”,他就会格外留心。有一次,史密斯旅行回来后发现家里飘荡着一股香烟的味道,他的鼻子已经先眼睛一步警示:可能存在危险。最后证明,一名修理工曾进来维修过管道,这名维修工的衣服和皮肤上的烟味在这间屋子里飘荡了几个小时。幸运的是,这名维修工是一个受欢迎的“闯入者”,而不是一个潜伏在房间里的窃贼。这个案例说明,我们必须利用自己的所有感官,才能对周围的事物有详尽的了解,从而拥有超常的洞察力。
(3)寻找微表情、微动作的“基线行为”
什么是“基线行为”?从心理学角度讲,微表情、微动作的“基线行为”就是表情、动作中的那些“正常的东西”。
为了理解那些经常与你互动或交往的人的“基线行为”,你必须注意观察他们的常态,包括坐姿、手和脚放置的位置、面部表情、头的倾斜度,甚至他们放置自己的物品时的习惯性姿势。而且,你要能够分辨出他们的“正常表情、动作”和“压力下的表情、动作”的不同之处。
没有找到“基线行为”的人就像那些直到孩子生病才知道检查孩子的喉咙的父母,当他们带孩子去见医生时,他们会竭力向医生描述自己所看到的情况,但是由于没有参照物,他们没有观察过孩子健康时喉咙的样子,他们的描述总是派不上用场。要知道,人只有多对“正常的东西”进行观察,才能认识和区分出“不正常的东西”。
即便只是与某人偶然相遇,你也应该细心留意对方在最初交流时的“基线行为”。了解一个人的“基线行为”很重要,掌握了它,你便能知道对方什么时候会背离常态,并认识到这种背离的重要性和其中蕴含的深层信息。
(4)尽量获得多种微表情信息
人们可以通过观察获得多种微表情信息,从而提高判断力。集合在一起的微表情信息就像七巧板中的各个板块,你拿到的“板块”越多,把它们拼好的可能性才越大,然后你才能看到它们组成的人的内心世界活动的概貌。
举个例子。李静曾见到一位同事在一次工作例会上先是一副受重压困扰的样子,紧接着又做出一连串努力保持平静的动作。李静认为这位同事一定正在某种难以扭转的劣势中挣扎。果然,没过几天,那位同事就辞职了。
李静之所以能够做出准确判断,正是因为她通过细致观察,获得了同事多种微表情信息,将其进行整合和分析之后得出了结论。
掌握了这些解读微表情、微动作的必备要领,你就具备了基本的判断力,这样在社会上你就会有一定的防范意识和识谎能力,不会轻易上当受骗。
微表情、微动作与边缘大脑
如果让你选出一个人身体上“最诚实”的部位,即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真实感觉或意图的部位,这个部位能够告诉你你的合作伙伴、家人、约会对象甚至一个陌生人的真实的思想、感觉或意图,你会选择哪个部位呢?
对,当然是大脑。识谎,不要忘记边缘大脑。
大脑的边缘系统在非语言行为表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他人的所思所想,进而解读并掌握他人的心理。当人们产生某种心理的时候,大脑的边缘系统会将这一信息用微表情、微动作的形式“泄露”给其他人。这些边缘的生存反应不仅可以追溯至人们的幼年时代,同样可以追溯至人类的远祖时代。它们是人的神经系统中的“硬件”,很难伪装或剔除。因而,边缘行为是一种真实可信的行为,这些行为是人类的思想、感觉和意图的真实反映,这已经成为公理。
任何人都拥有大脑,大脑是人们认知能力的“基地”。那么,什么叫“边缘大脑”?“边缘大脑”与识谎有什么联系?事实上,人的头颅中有三个“大脑”,每个“大脑”都有着不同的职责。1952年,一位名叫保罗·麦克林的科学先驱提出,人类大脑是由“爬虫类脑”(脑干)、“哺乳动物类脑”(边缘系统)和“人类大脑”(新皮质)组成的。
边缘系统主要包括杏仁核和海马体,它们合并起来就形成了“命令加控制中枢”,后者驾驭着人们身体的一切。边缘系统是大脑中唯一一个从来不“休息”的部位,它一直处于“运行”状态。另外,边缘系统也是人们的情感中心,各种信号从这里发出,前往大脑的其他部位,这些部位又各自管理着人们的行为和情感。
那么,大脑的边缘系统是如何有效地管理微表情、微动作的呢?
一般情况下,当边缘系统感到舒适时,这种精神或心理上的幸福就会反映在非语言行为上,具体表现为满足和高度自信。而当边缘系统感到不适时,相应的微表情、微动作就会表现出压抑或极度不自信。比如:当人们遇到危险时,边缘系统会调整人们的行为。这种危险可能是一个史前人遇到一头异常凶猛的野兽,也可能是现代的一个公司职员遇到了一个铁石心肠的老板。在这一过程中,边缘系统会产生一定的非语言信息。几千年来,拥有这些边缘反应能力的人生存了下来,这些行为也像电脑硬件一样植入到了人们的神经系统之中。
大脑的边缘系统就像一台计算机,能够接收和保存来自外界的数据。边缘系统能对消极事件的经历进行编辑和记忆,例如,手指被火炉烫伤了;受到他人或动物的攻击;收到让人沮丧的批评等等。当人们产生某种信息时,便能操纵自己那个“危险”的世界。比如说,一旦边缘系统的“注册表”认定一种动物为危险动物,这种印象就会被深深植入人们的情感记忆中,当人们下次再见到这种动物时,就会立刻做出反应。有些时候,人们即便是在很多年之后再遇见中学时候班上的那个“讨厌鬼”,脸上可能还会表现出难以掩饰的厌恶之情。还有著名的成语“望梅止渴”,想到梅子很多人都会流口水。这就是大脑边缘系统在发生作用所致。
当然,大脑的边缘系统同样会有效地记录并保留各种积极的事情,比如,基本需求得到了满足,受到了表扬,或者是取得了一段令人愉悦的交际关系等。很多时候,当人们见到一位老朋友或认出一种儿时的甜美味道时,一种愉快感便会油然而生。
许多人面对威胁或危险时都会“开战”或“逃跑”,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动物和人类会依照“冻结—逃跑—战斗”的顺序来应对各种苦恼和威胁。人大脑的边缘系统的“最高指导原则”就是,要保证人这一种族能够生存下去。大脑的边缘系统帮助人们避开危险或不适,从而保证自身的安全,并随时随地寻找获得安全感和舒适感的机会。与此同时,它还能让人们想起以前的遭遇,并从那些遭遇里找到一些借鉴。
边缘系统对外部环境的反应是条件反射式的、不加考虑的,这也是最真实的。
大脑的第三部分加入颅顶的时间较晚,因此被称作“新皮质”,也就是“新大脑”。这部分大脑负责高级认知和记忆,因此也被称为“思考大脑”。正是这部分大脑将人类与其他哺乳动物区分开来,也正是这部分大脑让人类实现了诸多创举,比如登上月球。不过,它也是大脑中“最不诚实”的部分,因此它也被称为“爱说谎的大脑”。人的这部分大脑会“行骗”,而且经常“行骗”。比如,新皮质大脑会让人们相互“夸赞”,尽管心里对自己所夸赞的人极为厌恶。
边缘大脑与识谎策略的联系的建立是以解读非语言行为为纽带的,解读这些非语言行为有助于人们寻找到有效的识谎策略。
1999年12月,美国海关截获了一名被称作“千年轰炸者”的恐怖分子。入境检查时,海关人员发现这个叫阿默德的人神色紧张且汗流不止,于是勒令他下车接受进一步询问。那一刻,阿默德试图逃跑,但是很快就被抓住了。海关人员从他的车里搜出了炸药和定时装置。阿默德最终供认了他要炸毁洛杉矶机场的阴谋。
神色紧张和流汗正是大脑对巨大压力固有的一种反应方式。由于这种边缘行为是最真实的,海关人员才会对阿默德产生警惕和怀疑,并一举粉碎其阴谋。这说明,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会反映在其微表情和微动作上。
就上述案例来说,边缘系统会强迫那个恐怖分子在接受询问时大量出汗,但是新皮质大脑却非常擅长让他隐瞒自己的真实情绪。它可以“教唆”这名恐怖分子在接受询问时说出“车上没有炸药”之类的话,虽然这完全是假话。
还有,一些人在接受司法询问过程中会有不适感,还有的人经常会喊冷,这也是边缘大脑的真实反应。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当人们感到不舒服、紧张、苦恼时,边缘大脑就会“召集”身体的各个系统进入“冻结—逃跑—战斗”的反应准备状态。血液会被输送到四肢的大块肌肉中,也就是说,血液会暂时离开皮肤。如此一来,有些人会暂时失去正常肤色,也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大惊失色”。由于血液是人们身体取暖的主要来源,一旦血液被从皮肤处送往深层的肌肉处,人的身体表面就会感到寒冷。
所以,了解一些必要的边缘大脑的非语言行为对我们增强识谎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本能反应”中快速识别谎言
冻结反应、逃跑反应和战斗反应都是说谎者常有的正常反应,它们也遵循着相应的规律和次序。下面我们来依次了解一下这些人体本能的正常反应,以便更好地认识边缘大脑的非语言行为。
1 冻结反应
冻结反应是边缘大脑本能的正常反应,人在遇到现实威胁时通常会首先“冻结”自己,让自己的“边缘系统”提高警惕。
在生活中,很多冻结反应常常是积极的。比如,一个人走在路上的时候突然停住,然后用手拍一下自己的脑门,接着转身跑回家去关掉炉子。这种行为不管“威胁”是来自一只巨兽来袭还是来自突然想起的一件小事情,那一瞬间脚步的停止足够让大脑做出快速的判断了。
类似的冻结反应还常常出现在面试过程中。被面试的人常常会屏住呼吸或只做浅呼吸。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应对威胁的方式,参加面试的人可能注意不到,但是周围的人是很容易发现被面试者出现的各种微表情、微动作。
通常情况下,警察在审问过程中也会利用冻结反应发现问题。一位警察的经验是:“我发现讯问对象常常把脚放在安全的地方,比如椅子腿后面,而且会在一段非常时期内保持这样的姿势。每当看到这种行为时,我就知道,某个地方要出问题了。这个人可能在说谎,也可能没有,但我能肯定的是,他正在承受某种压力。于是我会顺藤摸瓜,找出令他不适的原因。”
减少曝光率也是一种冻结反应。有人在商场的监控录像中发现了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小偷们通常会弓背弯腰,尽量隐藏自己。其实,这样的举动会让他们更显眼,因为大多数人在商店里会很自然,他们向上挺的动作多于向下弯的动作。还有,人们会通过限制自己头部的曝光率来达到隐藏自己的目的,比如竖起衣领或低下头,这被称作“海龟效应”。“海龟效应”是一种最典型的冻结反应。
2 逃跑反应
当冻结反应不足以消除危险时,或当它不再属于最佳方案时(例如威胁太近了),边缘系统的第二套方案就是逃走,即逃跑反应。显然,这样选择的目的就是要逃离危险,至少离危险远一些。为了让人逃离危险,人的大脑会指挥其身体,让它采取明智而谨慎的行动,数千年来皆是如此。
研究表明,人的躯干在感觉到危险时的第一反应就是逃离。比如,突然有东西飞向我们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会发出立刻躲避的信号。通常情况下,这种反应与袭击物体的性质无关,不管是棒球,还是正在行驶中的汽车,人们只要感觉到了,就会赶快闪躲。同样地,当一个人站在令人讨厌或自己不喜欢的人旁边时,他的躯干会倾向远离这个人的一侧。这都是一种逃跑反应。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毕竟是生活在城市中,而不是荒野中,所以,逃跑实施起来反而更加困难。因此,人们不得不对逃跑反应做出调整。于是,逃跑的行为变得不再那么明显,但目的是一样的——让自己避开或远离那些不安全的人或事。
如果你回想一下你所经历过的社会活动,你可能会想起一些“回避”行为,这些行为的目的就是让你远离那些不必要的关注。就像孩子不喜欢桌上的食物时会转身离开那样,任何人都有过想远离自己不喜欢的人或避免可能会带来威胁的谈话的经验。
在谈判过程中,当听到对方不合理的报价时,或在讨价还价的过程中感觉到威胁时,人们很可能会将身体转向另一边,同时出现的可能还有各种阻断行为,如闭眼、揉眼或用手捂住脸等。他们可能会将身体倾向谈判桌或某个人的另一边,同时也会将脚转向另一边,有时甚至转向出口的一边。这些古老的逃跑反应就是保持距离的非语言信号,它们传递出来的信息是,这个人对当前的谈判很不满意。
有些时候,在餐桌上起了争执会让我们的胃感到不舒服,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当人感到心烦意乱的时候,进入人的消化系统的血液就会减少,低于正常消化所需要的量。血液被调离消化系统,而被输往人的心脏或四肢肌肉处,就是在为逃跑做准备。
人们所感受到的胃痛实际上是边缘系统被激发的征兆之一。父母在饭桌上吵架的时候,孩子几乎是无法继续进食的,因为他的边缘系统向他的消化系统发出了警告,告诉他为逃跑和“保身”做好准备。依此类推,便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在经历了创伤性事件后会记忆犹深。从本质上看,人们在遇到紧急事件的时候,他们的身体会说“没有时间消化了”,目的就是减轻负担,为逃跑或身体对抗做好准备。
3 战斗反应
边缘系统除了会使人产生冻结反应、逃跑反应外,还会使人产生战斗反应。当人们遇到危险且冻结反应和逃跑反应都不奏效时,他们就只剩一个选择了,那就是战斗。
人类在进化的同时,也掌握了将恐惧转化成愤怒的本领,这种本领能帮助人们击退攻击者。在当代社会中,人们放纵愤怒并不是明智之举,甚至是不合法的,所以,大脑的边缘系统又开发了另外几种战略,战斗反应已不是仅仅停留在身体这一层面。
现代社会,人们参与肉搏的机会少之又少,但是,战斗仍旧是人们边缘系统的一部分。即使是没有身体接触,你也会对别人发起“进攻”。比如,用你的姿势、用你的眼神、张开你的胸肌去挑衅另一个人的私人空间等。
现代社会,攻击还有一种方式,即争论,这也是一种战斗反应。“争论”一词的本意只是辩论或讨论。从本质上说,过激的讨论就是一场没有身体接触的战斗。侮辱、人身攻击、反驳、诽谤、激将法以及挖苦都是进攻的方式。其实,民事诉讼也可以被解释为一种现代化的战斗或进攻,只是其结果由社会裁定。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需要就两种对立观点进行激烈的辩驳,这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战斗反应。
通常情况下,人们应尽量避免战斗反应,无论是口头上的还是身体上的,因为它们都只是处理威胁的最后一种选择,进攻性的战略很可能会导致人情绪混乱,精力不集中,不能对面临的危险做出正确的判断。而当人的情绪高涨时,人的判断能力便会受到影响。此时此刻,人的认知能力就已经被“劫持”了,而“劫匪”就是人们大脑的边缘系统。
事实上,无论是冻结反应、逃跑反应,还是战斗反应,它们都能用于迅速解读人们的内心活动,因为这些反应都是边缘反应最为直观的表现。
“安慰行为”暴露谎言
心理学家对非语言行为进行了细致地研究后发现,一旦有边缘反应产生的地方——尤其是在一段令人悲痛或充满威胁的经历中——安慰行为就会出现。
安慰行为并不专属于人类,比如,猫和狗会舔自己或同类,这也是一种安慰行为。不同的是,人类的安慰方式会有很多种。比如,小孩子吸吮拇指的动作。还比如,无论孩子或成人咀嚼口香糖和咬铅笔等行为。安慰行为也能表现出一个人内心活动,如果不观察仔细,也就意识不到它们在揭示一个人的思想和感觉方面的重要意义。
安慰行为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有的人在感到有压力时通常会轻轻按摩一下颈部、摸一摸脸或玩弄一下头发,这些动作完全是自发的、下意识的。比如,有的人会擦一下脸颊或用舌头舔一下嘴唇,或者鼓起脸颊然后再轻轻地呼一口气,这些也都是安慰行为。
安慰行为会泄露很多秘密,会告诉别人你的“不自在”,或者是你对别人所做的或所说的事情产生了某种消极反应。通常,当表现出不适的行为(如身体倾向一侧、皱眉、手臂交叉或抱紧)后,大脑就会命令双手来进行安慰,对某些消极刺激物(如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一种令人尴尬的境遇,听到、看到或想到什么压抑的事情等)进行回应,于是人就会触摸脸、头、颈、肩、手臂、手或腿,这些都属于安慰行为。安慰行为有时,并不能帮助人们解决问题,但能帮助人们保持冷静。
安慰行为是区别舒适与不适的主要方式之一。从某种角度看,安慰行为就是人们的边缘反应的“接应队员”,它们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人们的情绪状态和真实感受。在人们的安慰行为中,触碰或抚摸颈部是一种最常见的回应压力的动作。当一个人用手触摸他的胸骨上切迹(“颈窝”)或将手放在这个部位上时,说明这个人感觉到了苦恼、威胁、不适、不安或害怕。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条线索,通过这个动作,人们可以判断出这个人可能在说谎或隐瞒了重要信息。
在一次侦查工作中,人们都认为佩枪的危险逃犯很可能藏匿在他母亲家里。一名特工和心理学家史密斯一起走到这位老妇人的家门口,敲了敲门,那位老妇人请他们进去。史密斯出示证件后开始询问一系列问题。当史密斯问到“你儿子在家吗”时,老妇人把手放到了颈窝上,然后说:“没有,他不在。”史密斯注意到了这一动作,但是恍若不知,接着问下面的问题。几分钟后,史密斯再次问道:“你儿子会不会趁你外出时偷偷潜入他的房子?”老妇人又一次将手放到了颈窝上,然后说:“不,应该不会。”这个时候,史密斯已经可以确定她儿子一定就藏在那间屋子里了。史密斯继续提问,一直到离开的时候,史密斯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那么,我可以总结我的记录了,你儿子确实不在家里,是吗?”这一次,老妇人仍然把手放在颈窝上。由此,史密斯更加肯定老妇人是在说谎了,于是申请了搜查令,结果老妇人的儿子就藏在有一堆盒子下面的密室里。
有一次,史密斯问一名受审者:“您知道希尔曼先生吗?”这名受审者回答说:“不知道。”他说话的同时,摸了一下自己的脖子,史密斯便由此断定他正在对自己的回答进行自我安慰。史密斯不知道他是不是在撒谎,但史密斯知道,他对这样的询问感到紧张了,以至于他要在给出答案后进行自我安慰。史密斯指出,安慰行为是调查人员应该关注的重点,因为它们能够帮助人们揭穿谎言或找出隐藏的信息。与测谎仪相比,安慰行为的意义更大,也更值得信任。
史密斯通过多年的观察研究还发现,当一个人在举棋不定的时候通常会摩擦前额,或者通过嚼口香糖、吸烟、大量进食、舔舌头、搓下巴、抚摸脸部、把玩一些物品(比如钢笔、铅笔、唇膏或手表等)、拉头发或抓小臂等动作来回应某些消极刺激。另外,在回答一些令人尴尬的问题时,在某些境遇不愿意听到、看到或想到什么压抑的事情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摸脸、头、颈、肩、手臂、手或腿等不同的身体部位,这些都属于安慰行为。
触摸或按抚脸部是缓解压力的常用方法。主要动作包括:搓擦前额、触摸及抿或舔嘴唇、用拇指拉或捻耳垂或食指、按抚脸颊、触摸胡须、把玩头发等,这些动作都能在人遇到压抑境况时起到自我安慰的作用。人的脸部有很多神经末梢,这使它成为边缘系统进行自我安慰的最理想区域。
在安慰行为中,有一种是吹口哨。黎明或是黄昏时分,行走在陌生城市或废弃走廊的人会努力吹口哨,让自己平静下来。有些人甚至会自言自语,目的就是缓解当时的紧张或压力。还有,当一个人在感到紧张或心烦意乱的时候,往往会说个不停。当然,有些触觉和听觉安慰方式是可以同时使用的,如用铅笔敲桌子或用手指打节拍等。
有些时候,某些处于压力状态下的人会不停地打哈欠。事实上,打哈欠不仅仅是“深呼吸”的一种方式。当人们感到口干时,打哈欠会将压力传递到唾液腺上,这个时候,嘴内外结构的伸张会迫使唾液腺释放出水分,来缓解忧虑造成的口干。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打哈欠并不是因为没睡好,而是因为有压力。所以,打哈欠也是一种安慰行为。
搓腿动作也是一种经常被忽略的安慰行为,因为这一动作通常是在桌子下方完成的。大多数时候,人们会将一只手或双手放在一条腿或者双腿之上,然后再沿着大腿向下搓到膝盖。有些人只做一次,有些人会反复做这样的动作,或者反复按摩腿部。这样做不只是为了擦干手掌上的汗,主要是为了消除紧张感。这种微动作带来的非语言行为值得好好观察,因为它能有效地反映出一个人是否正处于压力状态之下。
在史密斯看来,搓腿动作的意义十分重大。他在很多案例中观察到了这一动作,特别是当嫌疑人面对无可抵赖的证据时,比如,他们自己再熟悉不过的犯罪现场的照片。这种安慰行为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一箭双雕,既能擦干手心的汗,又能通过触觉上的安抚达到自我安慰的目的。
在办案的过程中,史密斯会注意观察讯问对象是否会出现手部或腿部安慰动作,并观察这类动作是否会随着问题难度的加深而增多。不管是动作频率的提高还是动作幅度的增大,都说明某个问题可能令某人感到不适,这种不适或者是因为他已经产生了犯罪意识,或者是因为他正在说谎,也或者是因为讯问者正在逼问一些他不想谈论的问题,使得他对自己的回答感到忧虑。
很多人在面临压力时会将手臂交叉并反复用双手摩擦肩膀,这一动作常常会让人想起母亲抱住孩子的场景。这是一种保护性动作,能让人内心平静下来。同时,这也是一种自我安慰方式,会使人产生一种安全感。但是,如果你看到一个人双手交叉于胸前,身体后倾并露出挑衅的神情,就得将这个动作与安慰行为加以区分了。
有时,安慰动作会很细微,如轻轻弹扫衣服或校正领带的位置等。这些动作都是缓解压力的安慰行为,同样受边缘系统的管理。
通气行为也属于安慰行为。通常,男性会将手指放于衣领和脖子之间,然后用手将衣物拉离自己的皮肤。女性做出这种行为的方式更为巧妙,可能只是抖动几下衬衫或向后撩一撩头发。这些都是对压力的一种反应方式,也是反映一个人对自己想到的事情或所处的环境感到不快的信号。
比如,交谈中的商人可能会突然系上夹克的扣子,这可能是因为谈话让他感到了不适,当谈话结束后,他才会重新解开扣子,这也是一种安慰行为。当然,扣上衣扣并不一定是表示一个人感到了不适,有的时候,人们扣上衣扣是为了让某个场合变得更正式或是表示对别人的尊重。而在某些场合中,比如在烧烤野餐会上,解开扣子它所表达的也可能不是不安而是觉得热。
另外,女性的安慰行为与男性的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说,男性多喜欢触摸脸部,而女性多喜欢触摸颈部、衣服、珠宝、手臂和头发。比如,有些时候女性的颈部安慰行为表现为抚摸、扭转或把玩她们的项链,当然是在她们戴了项链的前提下。女性还有一种颈部安慰方式,就是用手覆盖她们的胸骨上切迹。很多女性在感到压抑、心神不定、受到威胁、恐惧、不适或焦虑时都会用手触摸或覆盖这一部位。有趣的是,怀孕的女性最初会把手移向颈部,但最后一刻,她们还是会将手放在肚子上,仿佛要保护她们的胎儿似的。
如果一名女性开始把玩自己的饰物,那就说明她可能有点紧张了。然而,如果她将手指伸向了颈窝,也就是胸骨上切迹,那就说明有什么事情令她焦虑不安了。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她使用右手盖住自己的颈窝,那么,她也会用左手托住手肘。当压力过去后,或当不愉快的讨论暂停的时候,她的右手会放低一些,并逐渐放松下来抓住左臂。如果局面再次紧张,她的右手会再次上升至胸骨上切迹。总结所述,她的手臂运动有点像压力计上的指针,总是根据压力的程度而变化,从静止上升至颈部,然后再回落。
在举行商务会议时,缺乏安全感的男性通常会紧紧抓住手提公文包,或是将文件夹抱在胸前,来掩饰内心的紧张或不安情绪。相比较而言,女性用来掩饰内心情绪的动作就显得更加隐晦、更加不易发现。如果她们意识到自己的仪表或行为有所不妥,或是感到不自信,她们完全可以紧紧抓住手提包或钱包等随身物品,而不必做出明显的大幅度动作。
因此,如果看到有人紧紧抓住或者是不断触摸身边的某些东西时,你应该可以判断出,此时对方正处于紧张和不安的状态。此时,你要设法消除对方的紧张和不安情绪,否则,你们的交流很可能会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