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拾珍记(增订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刘海儿戏蟾

高8.3厘米

玉雕《刘海儿戏蟾》,玉质莹白,润似新剥荔枝。

天灵剃光如轮月,披发四散,于脑囟分开。袒乳露腹,喜笑颜开,双足舞踏,左手握珠藏于耳后,以戏逗缘右肩攀缘而上之金蟾,而颈缩肩拱,抵膝之右手五指绷直,大有触痒不禁之态。(图1)腰间别扫帚一把,即“一帚扫清三界尘,戏蟾犹自不离身”见《乾隆御制诗集》五集卷二十四《咏吴之璠竹刻海蟾笔筒》。之意。另挂串钱与宝葫芦。金蟾俏皮可爱,瞳睛蛙鼓,蜍斑隐起,爪蹼修长犀锐,下腭囊软似能聚气。

图1 玉雕刘海儿戏蟾

刘海儿,道家名仙之一。明清绘画、织绣与传说尝描绘其与众仙游,然不入八仙之列。史载五代时燕人刘海蟾,信道家术,仕燕主刘守光为相。尝以宫赐玉带示其师正阳子。师诲之曰:不如汝性命贵重。乃悟旦夕将有祸至(一说其师取钱蛋各十枚撂置成塔形,讽喻其宦途危如累卵),遂辞官隐入山中修道,号海蟾子,后世奉为全真道教北五祖之一。刘海儿戏蟾种种,谅是民间由其姓名附会而来。

今藏日本京都之元代颜秋月辉所绘《刘海儿像》,手持折技桃,金蟾蹲踞肩上,相颇深沉,当是现存最早之刘海儿造像。又巴黎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所藏、上款为“大明景泰五年八月初三日施”之宫本彩绘立轴《五通得道神仙侣等众》一幅,刘海儿于群仙中,敞胸赤膊,面含笑意,金蟾随其后。元明之刘海儿,披发并不剃顶,相伴惟有金蟾。至所见康熙瓷器或竹石玉雕之刘海儿,脑顶光圆,相伴者时有唐僧寒山,时有海中龙女,道具则珠、钱、扫帚,增饰愈繁矣。清中期后,渐形式微,仅余蟾与钱串。更有惟钱串在手者,立店家门前招徕主顾。今之世人,于吕洞宾,但知“狗咬吕洞宾”一句俗语;于刘海儿,但知拎钱戏蟾。神仙故事,流传民间,皆经简-繁-简之过程,观此信然。

玉雕得自旧金山某私家。品度其玉工,乾隆以后,难继其响矣。再观笑貌,相术所称纵理纹者,于颧下自鼻翼两三笑漾至口角,手法与所见康熙瓷器全同,足蹈踏歌之态亦同,故定为康雍时物。(图2)尤喜人处,披挂最全,蟾、珠、钱、帚一应俱在,更多宝葫芦一只,为历来所罕见。

图2 康熙青花釉里红刘海儿戏蟾凤尾樽

由雕工之精湛,忆及多年以前,趋谒“北玉四杰”之一刘德盈门人杨茂福老师傅,请教识别新、老玉工之道。师本拙讷言辞,时更哮喘卧床,但咳嘶沙哑云:“老工一个劲儿。”当时未忍详问。如今闻识少增,反刍师教,藏旨殊深。试为解之:古玉工之切、磋、琢、磨,由始至终,自宏入微,精、气、神一以贯之,无稍懈怠,“一个劲儿”之意一也。古时碾具,铁制砣轮,水蘸解玉金刚砂,手把脚踏,以攻玉之坚,一琢一道白印而已。是一勾一剜,一线一面,皆移时费日,或经年累月,乃成一器。及入赏家眼中,却看似于洒脱不经意间一挥而就,“一个劲儿”之意二也。

惜三十年前,为能将之插立于木座上,物主曾高酬请珠宝技工于其左足底钻洞,栽入细如牙签、短如按钉之戴帽钢桩一段,并灌胶以图万年永固。北京匠师俗呼此为“绝户活儿”。余为之疗伤,晨起至暮,屏息静气、目不转睛、柔捻慢摇轻抽者六七个时辰,方取出钢桩并滴入白蜡抚平。幸伤足下,并未妨碍观瞻。虽如此,物主外行,萌此蠢念,不免招人恼恨。而美国技工,不问皂白青红,分明一桩混账活计,竟照样热情洋溢、全力以赴,亦可谓敬业滥施矣。

行中有评玉语云:天残不算残,地残情有原,人残不值钱。此商贾腔调,非惜玉人心情。余谓:天残生苍幻,地残得冥玄,人残妍堪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