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区与华夏文明
二〇〇二年九月份我到济南开全国环境考古学大会,遇到一些山东同行,谈到山东历史地理研究,大家都感慨:以山东这样一个有着丰富历史地理内容的重要地区,现有的研究是太不够了。
现在,文明起源是一个重要的学术话题,而山东在早期文明发展以及随后许多重要的文明奠基性成就方面,可以说是占了半壁江山。
山东的新石器时代是很有名的,“龙山文化”之得名正是在山东的章丘县龙山镇。目前,在山东发现的龙山时代土城,以省级之间来论,数量居全国第一。山东地区当时的环境条件与人文发展一定是相当地好。
山东的新石器考古文化中有一个刻画在陶器上的符号,由类似日、月、山的三样图形组合而成,考古学家们有各种推测。从地理学的角度考虑,如果它果然刻画的是日、月、山三样东西,这便是对自然环境中三样巨大要素的人为拼合。这种人为拼合反映了当时人们抽象加工的一种脑力,也就是文明程度。能把日、月、山三样环境上方的最重要东西挑出来,又放在一起,定是表达一个极为重大的信仰主题。是什么信仰,我们今人很难确定,但有一点是没有问题的,即这个信仰主题是基于对天地大环境的认知。
在环境的认识感知方面,山东地区的古人有两个独特的对象,一个是大海,一个是泰山。在古代中国(从夏、商、周到秦、汉这两千来年),山东地区的人们对于海洋的认识,主导着整个华夏文明的海洋观念,因为在华夏地域的各个部分,独有山东地区对大海最为贴近,又因其文化常常领先,所以那里产生的海洋知识流传最广。有学者说过,中国古代神话有两个系统,一个是西边的昆仑山系统,一个是东边的蓬莱系统。蓬莱系统神话中有海上仙岛、仙人,有很大的海洋文化成分,其根子主要在山东沿海。因为大海在眼前的存在,这里的思想者在考虑世界模式时,便把大海摆到重要位置,如邹衍的“大九州”说。
山东莒县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刻有日、月、山符号的陶尊
中国很早就有了五岳的观念,而在山东地区,“泰山之容,巍巍然高”,位居五岳之尊。传说上古许多帝王都上泰山封禅,在《管子》列出的名单中有神农、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周成王等,他们“皆受命然后得封禅”。从方位上看,泰山偏东,但何以获得如此独特的地位,这是一个既有趣又极为重要的历史文化地理、历史政治地理的问题。泰山形体高大,迎日出、播云雨,其自然地理属性当然是基本条件,但有那么多与古代帝王相关的传说,则说明其后还有一个深厚的人文背景。
古代的山东地区人文水平毫无疑问是相当高的。商周时期,那边有一股强大的“东夷”势力,可与华夏势力抗衡。后来因齐、鲁等封国的努力,山东文化逐渐与中原文化相交融,竟成文化大区,诞生不少文化名人、思想大家。在天下交兵、社会混乱的年月,山东地区却文风不倒,为天下称颂。例如,战国时代,天下并争,儒术既绌,“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秦汉之际,刘邦“诛项籍,举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齐鲁一带,崇尚道德礼仪,汉武帝晚年还感慨道:“生子当置之齐鲁礼义之乡。”
如果从西部的关中地区到东方的齐鲁地区拉一条线,这条线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文明轴心,山东(齐、鲁)正担负着这个文明轴心的东段。在政治军事上,西方的秦国日渐强大,但在文化思想上,齐、鲁不让强秦。
有历史地理学者指出,当年东部的齐国也曾有统一中国的机会,而如果齐国统一了中国,则中国的社会生活制度会是另一个样子,因为齐国拥有自己独特的政治文化,与秦国的很不一样。中国古代文明本来存在多样性的机制,这与中国地理环境的辽阔与多样是相对应的。研究中国文明的形成,必须注意到其内涵的丰富,而这种丰富往往表现为地域间的差异。什么事情发生在什么地方,应能说得清楚,否则历史就是个概念化的东西。比如说思想文化上的“百家争鸣”,用这个词形容齐国可以,但形容西边的秦国就不行了,因为秦国的商鞅主张愚民政策,他说:“民不贵学问则愚,愚则无外交,无外交则国安而不殆。”秦国后来灭了齐国,并把包括齐国在内的很多国的书都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