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鉴易知录·全2册(中华经典普及文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出版说明

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开了编年体通史的先例,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名著。但是这部294卷的巨著,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仍有两点不便,一是篇幅太大,一般读者少有心力仔细读完全篇;二是像正史一样按卷开列,史实与议论混合,缺乏层次感,同样不利于一般性阅读。

南宋时朱熹意识到《资治通鉴》的这些弱点,编成《资治通鉴纲目》59卷,用提纲挈领的话表明对某一事件或人物的看法,这称为纲,再用简略的叙事说明事件或人物的原委,这称为目。纲目体由此成为中国古代史书编纂的一种特殊形式,并且层次清晰,线索一贯,便于读者整体把握。另外也因其仿效《春秋》的“经”“传”分体,暗含了历史评判功能,为儒学正统教育体系所接受认可,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历朝历代均有文人学者仿效这一体裁编纂的历史读物。

从宋初到明末,积累了700年的历史事实和相关著作又有进行整理统合的需要,民间也有了对于这种概括时段更长的通史读物的需求,于是清朝的文人学士编出了一部后来风行数百年不衰的纲目体通史读物,这就是《纲鉴易知录》。

《纲鉴易知录》是清朝康熙年间,浙江文人吴乘权和他的朋友周之炯、周之灿合作编纂的一部中国通史读物。吴乘权字楚材,浙江山阴人,他在文、史方面都有不小的成就。古文选本中流行最广的《古文观止》,就是他选注的。吴乘权等以为《资治通鉴》“卷帙太烦,岂能一概记诵”,因此起意编一部篇幅适中繁简适度的历史书,他们三人为此工作了六个寒暑。吴乘权在自序中说了此书的编辑方法和编辑思想:“苦简编之汗漫,为之摘要而删繁;虑大义之不明,为之提纲而挈领。”他们编辑的依据,从太古神话传说时代直到战国,主要依据北宋刘恕的《通鉴外纪》和元朝金履祥的《通鉴前编》;从战国到五代这一千三百多年,据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纲”和“目”分列的体例也仿照此书;宋元两朝据明代商辂的《续资治通鉴纲目》;明朝部分,也叫《明鉴易知录》,依据则是朱国标从清初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节抄的《明纪钞略》。这样时间跨度就足够长远,并且用纲目体分出层次,在特定正统观指导下形成连续一贯的编年时间线索,对后世读者来说,这就是一部上起太古,下迄明代的明晰易读的中国通史了。

《纲鉴易知录》沿袭了传统史书编纂的一般体例,即按照确定好的体例编排好史料大纲,在“纲”下直接叙述历代史实,而不过多地议论阐发,能以一种具有亲和力的方式为读者提供一个历史框架,线索分明。同时编者注意用生动的人物故事和历史事件串联整体,不会显得单调枯燥。而近代和现代人写的史书,多取概括论述的形式,重要史实常常只作举例性的说明,或仅见于附注中,这对于已有基本历史知识的读者困难还不大,至于一般初学者,常常只能得到一些空洞的概念,而缺乏真正的史实基础,难以形成整体的历史知识印象。《纲鉴易知录》等传统通史读物,在这方面的优势是很明显的。

《纲鉴易知录》刊行之后即受到广泛的好评,风行天下,有多种版本存世。此次出版,我们选择了错误较少的扫叶山房石印本为底本进行整理,并参考了中华书局1959年繁体字本,吸收了学术界的一些研究成果,订正了原书中存在的一些文字错误,以保证本书的史实可靠性和文字准确性。底本中卷首有吴存礼“序”、“先儒姓氏”、“发凡”,文中也有“书法”、“发明”、“广义”以及眉批和繁琐的注释,都是为了适应清代学子的学习而作的,今天看来,不仅观念陈旧,还有不少错误,已经远远不适合当代读者的需要,更会干扰对本书正文的阅读,因此此次整理时一并删去。

众所周知,古代历史著作中存在的大量人名、地名和书名,阅读中稍不小心就会造成误解和费解,而有些专名即使专业读者也不容易辨别,因此本书采用了人名、地名下加专名线(____),书名下加双下划线(  )的做法,以便广大读者在阅读时能一目了然,不会因为不熟悉这些专有名词而误读。可以说,本书是帮助读者直接接触古人史实记录,快速了解清代之前中国通史全貌的较好的普及读物。

中华书局编辑部

二〇〇九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