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象与本质:类比,思考之源和思维之火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范畴化的本质

大脑持续不断地将事物分类,这些分类则不光深受我们所使用的语言的影响,同时也被我们所处的时代、文化以及当时头脑的状态深深影响。这种分类通常被解读成,把我们身边的不同事物放进事先存在并且泾渭分明的范畴中,就好比人们整理衣服的时候把衣服放进衣橱的各个抽屉里。人们可以很容易地把衬衫放进标有“衬衫”的抽屉里,所以同理,人脑也可以非常容易地给狗贴上“狗”这个心理标签,把猫放进“猫”这个大脑抽屉里。这种观点还认为,世界上的每个物体在根本上都属于某一贴上了特定“标签”的大脑抽屉。而这一大脑结构也适用于同一类型的不同个体。因此,世上所有的桥将会毫无争议地被标记为“桥”,所有与移动相关的动作都叫作“动”,所有涉及静止不动事物的都被称作“静”。这样的分类机制不仅自然发生,而且非常可靠。这些类别存在的最重要原因就是要客观地、不受观察者影响地给世间万物贴上适合它们的概念标签。

可惜的是,这种对范畴化的理解却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在本书中,我们将尽力阐述背后的原因。不过我们希望从第1章开始,读者就能感受到,心理范畴绝不是把区别鲜明的东西分类之后放入一个个抽屉而已。随着本书的展开,这一观点将逐渐体现出来。

那么本书将要讨论的“范畴”以及“范畴化”到底是什么呢?对我们来讲,“范畴”就是一种长时间建立起来的心理结构,它包含着有组织的信息,这些信息在适当情况下能够被提取。“范畴”也会随时间而变化,这种变化时快时慢。“范畴化”指的是将某个物体或某种情况与先前已有的范畴关联起来,这一过程是尝试性的、分层次的,并且还有灰色地带。需要说明的是,当我们说“范畴”的时候,所指的是人的心理范畴,而非电脑数据库或者是科学分类中的标签,比如生物学中各个物种的名字。另外,在本书中,“范畴”和“类别”是同义词,“范畴化”和“分类”也经常互换。

尽管范畴化的本质是尝试性的,而不是非黑即白,但范畴化的过程往往让人觉得这是非常确定、非常绝对的。这是因为乍看上去,我们最熟知的范畴大多有着精确而明晰的边界。这种朴素的看法正变得越来越普遍,因为人们对日常词语的使用很少受到质疑。事实上,每种文化都在持续不断且悄然无声地加深一种错误印象:词语本都是大脑里自然形成的、属于不同事物的固有标签。如果某个范畴有处于边缘的成员,那么这些成员会被认为是非常奇怪反常的。这意味着大自然被我们所知的各种范畴(在它们的交界处)精准地切分开了。由此产生了一个错误的想法,即范畴的边界几乎是完全确定和清晰的。这又对理解范畴和范畴化的心理过程造成了困扰。事实上,范畴成员的资格,即某事物是否归属某一范畴,永远是连续渐变的,而不是非黑即白的。这一观点与古时的文化习俗相去甚远,令人困惑甚至不安,因此大部分时间人们对此都避而不谈、视而不见。不过既然心理范畴比我们的幼稚看法微妙得多,那就值得细细探究。

我们脑中的范畴将许多方面的现象综合起来,为我们带来好处。它能将事物、行为和情境中不易察觉的方面,呈现在人眼前。因此,范畴化能帮助人更好地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它让人能察觉到隐藏的事物及其特征:假设我们判断某个实体属于这个范畴,那么就能推断,这个实体应该有一个,也应该会有些幽默感;它让人预测今后可能发生的事:如果我的狗把玻璃杯从桌子上拱了下去,那么玻璃杯将会碎掉(因为这是属于玻璃杯这个范畴的物体的特征);此外,它让人预知某行为的结果:在电梯里我按了“1”的按钮,那么电梯会驶向一楼。因此,范畴化帮助我们得出结论,判断事件将如何发展。

简言之,一刻不停歇的范畴化就像我们一刻不停歇的心跳一样,在生命中不可或缺。如果没有“范畴化发动机”永不停歇的搏动,我们将无法理解身边的事物,无法进行理性思考,无法与任何人进行交流,我们的行动也找不到根基。